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

浅谈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普九”给农民解决了大困难,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但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浅谈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

冯永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在我们这个农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国家里,要注重“三农”问题,当然,“三农”问题也涵盖着教育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几乎是“薄弱学校”的代名词,学校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生源差,师资素质差,考试成绩差、升学率低,这已成为众所瞩目的事实。

农村教育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它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越是贫困就越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我们关心农民,首先要关心农村教育。虽然“普九”给农民解决了大困难,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但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远不到位,出现教育不公

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能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现实生活中,教育不公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不公平。从教育起点看,贫困地区学生和其他地区学生机会不够均等,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地区的师资素质差,新的教育理念远未体现于实践,微观层次调控不足,与其他地区学生就产生差异,教育结果就不言而喻。

二、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不协调

实施和谐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必须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教育合力。但是,随着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款、富翁等一系列新现象,犹如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不仅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而且也撞击着人们的思想,打破了不少传统观念,引起了深刻的社会思想变革。生活于学校、社会、家庭不够和谐的教育环境的学生,产生了“道德两难”的问题。市场文化、家庭、社会的随机影响在逐步上升,学校教育的要求与社会舆论、道德现象、社会文化现象严重不协调,许多学生反映“学校内接受的教育,一到社会上就几乎行不通,谁用谁就碰钉子。”

三、“应试教育”严重干扰,名校炒作、择校现象突出,贫困地区学生家长苦不堪言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主要弊端是筛选标准失当,驰骋失度和教育不得法。现实中入学机会对学生及其家庭太重要,人们不情愿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依赖教师的主观评价,只好采用大家都能接受的客观标准作为筛选依据,于是考试成绩成为唯一有效依据,直接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为孩子升学,家长着急、校长挠头。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全民择校现象,且日益盛行,家长也卷入其中,不惜巨大花费通过多种方式(以钱择校、以分择校、以关系择校)为孩子选择学校就读。

四、投资、有关政策及区域上相对不平衡,导致教师待遇上的不平等

相对而言,贫困地区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农村基层教师大部分一直在乡下任劳任怨,偶尔有机会进城的只是个别人,而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哪怕只有一年也有多种优惠条件,使农村教师心理极不平衡。无心从教,哪有心思“乐教”,怎能“和谐”。

五、教师考核评估机制、行政管理及一些行政干预互不协调,各自布置、验收,学校有时难以招架应付,对学校影响较大

国家“双基”普九、远程教育、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等各项措施,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总的来说是好的,但笔者认为上述不和谐因素值得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反映人们的期望、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自身的要求,是新时期推动义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特别是贫困地区更应有调控措施,保证教育的公平正义与和谐。这也完全符合“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作者:麟游县常丰中学校长,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