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里的口目手足

汉字里的口目手足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保镖叫镖师,他们的工作单位是镖局。镖师会接受客商委托,保护商人,或者负责押送贵重物品。所以“伐”字的本义就是砍杀。纣王的军队见大势已去,纷纷临阵倒戈。化石是自然的奇迹。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称为化石。据说,早在商朝时,中国就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了,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古代中国,人们将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统称为“士大夫”。

绿色印刷 保护环境 爱护健康

亲爱的读者朋友:

本书已入选“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优秀出版物绿色印刷示范项目”。它采用绿色印刷标准印制,在封底印有“绿色印刷产品”标志。

按照国家环境标准(HJ2503-201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本书选用环保型纸张、油墨、胶水等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注重节能减排,印刷产品符合人体健康要求。

选择绿色印刷图书,畅享环保健康阅读!

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我的趣味汉字世界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汉字里的口目手足/《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组编著.—南宁:接力出版社,2015.10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儿童彩绘版)

ISBN 978-7-5448-4082-8

Ⅰ.①汉… Ⅱ.①中… Ⅲ.①汉字-儿童读物 Ⅳ.①H1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80112号

总策划:关正文

责任编辑:范晓婕 张苗苗 亢 莉

美术编辑:王 雪

责任校对:刘会乔

责任监印:陈嘉智

媒介主理:王 钢

社长:黄 俭

总编辑:白 冰

出版发行:接力出版社

社址:广西南宁市园湖南路9号

邮编:530022

电话:010-65546561(发行部)

传真:010-65545210(发行部)

http://www.jielibj.com E-mail:jieli@jielibook.com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制:北京顺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张:10

字数:105千字

版次:2015年10月第1版

印次:2015年10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001—25000册

定价:20.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质量服务承诺:如发现缺页、错页、倒装等印装质量问题,可直接向本社调换。

服务电话:010-65545440

(按姓氏音序排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程荣

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原司长,原国家督学

傅永和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教授

黄德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中国辞书学会会长,《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主持人

江蓝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震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党委书记对外汉语推广专家

李宇明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

郦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语言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丹青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陆俭明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北京大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蒙曼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一室(古汉语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孟蓬生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师从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

钱文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谭景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

王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句法语义研究室主任

张伯江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和语言教研室主任

张一清

在甲骨文中,“保”字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的大人,他的手臂向后伸得特别长,右上方是一个婴儿,表示这个大人背上背着一个小孩儿,这也是成年人对于幼儿的保护,因此,“保”的意思最初就是指养护幼儿,呵护孩子成长。

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人们又将“保”字引申为“保佑”“保证”“保持”等。

最霸气的“保”莫过于“保镖”了。现代社会中,政要、富商、明星等都会请保镖来保护自己。这些保镖往往眼戴墨镜,身穿笔挺的西服,身体健壮,酷极了。那古代有保镖吗?

中国古代的保镖叫镖师,他们的工作单位是镖局。古代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高速公路,更谈不上有火车、飞机,全靠马车。路上治安不好,常有强盗和野兽出没。镖师会接受客商委托,保护商人,或者负责押送贵重物品。

古代镖师们除了要有好武艺外,还要会些实用技能:一要会搭炉灶。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在荒山野岭间行走,为了不饿肚子,就不得不自力更生,搭炉灶做饭菜。二要会修鞋。因为古代路况不好,鞋难免会破掉。三要会理发。镖师们工作强度大,一次工作下来可能就是数月,风尘仆仆,胡子拉碴,头发乱糟糟,所以镖师就得学会理发、剃须。

趣味知识卡

你知道吗?清朝源顺镖局的创始人“大刀王五”是古代最著名的镖师之一。他走镖,总是对他人礼让三分,再加上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不仅赢得同行们的认可,也得到了江湖人士的敬重。人们曾赠送他“义重解骖”和“德容感化”两块匾。

在“保”字下加个“土”字还可以变成“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字可以这样吗?

示例:

“林”字上加个“木”就变成“森”;

“次”字下加个“女”就变成“姿”;

“折”字下加个“言”就变成“誓”。

关于“保”的成语你知道多少个?快来试试吧!

(参见参考答案)

“伐”字的左半部分是“人”,右半部分是“戈”。在古代,“戈”是一种武器,“人”和“戈”组合在一起,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手拿武器击杀一个人的情形。所以“伐”字的本义就是砍杀。

我们可以砍断树木,所以有“伐木”“砍伐”;也可以在战场上砍杀敌人,所以有“讨伐”“征伐”。

说到“伐”,就给大家介“武王伐纣”。

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是他死后,人们给他的称号,意思是“残暴昏庸”。

据说,商纣王不理朝政,残杀忠臣,和自己的妃子妲己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公元前1057年,武王姬的诸侯讨伐商纣王。在誓师大会上,武王对将士们说道:“商王虽然拥有千军万马,但他暴虐无德,军队上下并不同心。我们虽然军队人数不及敌军,但我们上下一心,必定旗开得胜。”

武王大军斗志昂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兵临城下。纣王的军队见大势已去,纷纷临阵倒戈。商纣王走投无路,点燃宫殿,被烧死在宫殿之中。

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名为“周”。

趣味知识卡

中国的重大战役有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井陉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朱仙镇大捷、淮海战役

“伐”和“代”字形特别相近,不过大家要看清楚了,“伐”字的右半部分是“戈”,是一种武器,千万别忘记!

“伐”对“代”说:我比你多一撇就是多一刀,所以我砍伐、征伐更有杀伤力。

请在四个阿拉伯数字处,各填一个字。这个字可以分别和上下左右四个字人组成一个词。1—4这四个字,还可以组成一个成语。

(参见参考答案)

“化”字就像两个人背靠着背站立,但两人的形态却正好相反,一个正立,一个倒立,表现出变化的含义。所以“化”的本义就是性质或形态改变。

春日暖阳下,雪化为水是一种变化,所以我们说“雪融化了”;食物经由肠胃被分解,成为营养成分被身体吸收,这也是一种变化,所以是“消化”;现在环境污染重,空气和水都变得越来越差,这同样是变化,所以我们说环境在“恶化”……

最有历史的“化”莫过于“化石”。

化石是自然的奇迹。在地球漫长的岁月里,陆地上曾经奔跑着巨人一般高大的恐龙,长着巨型牙齿的剑齿虎,覆盖着厚重长毛的猛犸……无数物种诞生又消亡。它们死亡之后,有的尸体长埋地下,尸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外壳、骨骼等坚硬的部分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历漫长岁月的打磨,慢慢石化。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得以保留;同样,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得以留存。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称为化石。

化石会“说话”,从化石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趣味知识卡

你们知道吗?按化石保存特点来看,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西伯利亚发现的猛犸就是活体化石。

“化”“花”和“华”很容易混淆,不过有个顺口溜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

一身轻松就是“化”;
上边长草就开“花”;
下面有十“华”人家。

下图中,哪些词和“化石”一样与考古有关呢?按照情况在字旁的圆圈内打“√”或“×”吧。

(参见参考答案)

“夹”从字形上看,就像左右两个人相对着,夹着一个人,所以“夹”最初的意思就是“从两旁夹住”,表示“辅助”“辅佐”。

“夹”还有另外一个读音“jiá”,表示掺杂,混杂,中间有所包藏的意思,如“夹板”“夹层”“夹心”等。你记住了吗?

饭桌上提到“夹”,我们就会立刻想到夹东西的工具“筷子”。

筷子在古代叫作“箸”。据说,早在商朝时,中国就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了,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三千多年。

筷子是谁发明的呢?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有人说是姜子牙发明的,他受神鸟启示,用竹子制作了筷子。也有人说是商纣王的爱妃妲己,为了讨商纣王欢心,用玉簪做成筷子。第三种说法,是说蛮荒时代人们吃熟食都要等食物稍微凉下来才能吃,可大禹忙于治理洪水,为节约时间,他就以树枝捞取热食,结果发明了筷子。

趣味知识卡

中国是礼仪之邦,使用筷子也有礼仪规范: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把食物放回盘碟;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不能将筷子插入一碗米或饭;不与他人的筷子相争;赴宴的时候,主人没动筷子前不能先吃等。

“夹”字加上一个新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你能试试吗?

下图中,哪一个部首能与“夹”字组成其他汉字呢?按照情况在字旁的圆圈内打“√”或“×”吧。

(参见参考答案)

“侃”字右下角的“”,代表的是就像河川奔流一样不分昼夜,左半部分的“人”加上右上角的“口”的意思是用嘴说话。

为了方便记忆,也可以把“侃”字想象为一个人理直气壮,张开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比如“侃侃而谈”。

最能说的“侃”——侃侃而谈,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小故事。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dà)夫这一等级中,高一级的称为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一直致力于恢复周朝的礼仪规范,维护等级秩序。和不同等级的人对话,也会按照周礼,采用不同的言谈举止。

比如,在国君面前,他会按朝廷礼仪去做,小心谨慎;和上大夫说话时,对方高他一级,所以要保持态度谦恭;与下大夫说话时,因为等级相同,所以可以侃侃而谈,从容不迫;在家乡与父老乡亲们谈话时,要包容迁就对方。

后来,人们用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趣味知识卡

古代中国,人们将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统称为“士大夫”。士大夫们往往心怀天下苍生,有的甚至敢于责骂皇帝。比如海瑞,他批评嘉靖皇帝“一心修道,不理朝政,搜刮民脂民膏,致使国家法律纲纪废弛,买卖官职现象泛滥……”他知道皇帝可能会在震怒之后定他死罪,便事先买了棺材,来表达自己冒死谏言的决心。

有许多成语句式结构都和“侃侃而谈”一样,你能试着说出几个吗?

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泛泛而谈→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喋喋不休”都属于AABC式的成语。前面两个字相同,后面两个字不同。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下面的句子里,已经把BC部分填上了,剩下的部分,你能补齐吗?

梅兰芳和孟小冬都是京剧界的名角,第一次同台表演,心中对彼此实力很是叹服,便不觉__________相惜。

徐悲鸿画的马,__________如生。

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让人__________乐道。

虽然宝玉已经道过歉,但黛玉心中还是有点__________于怀。

(参见参考答案)

“仁”,“二”+“人”,就是两个人,这个字体现的是古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是对待他人时的一种态度。

孔子尊崇“仁”,他认为“仁者爱人”,是说要对人亲和、友爱。也许你没办法仁天下,但在对待父母、兄弟、亲友、邻里至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时,要充满善意,真诚地去对待他人。

另外,果核中最里面的部分,称为“仁”,如:核桃仁。

有一天,子路一身戎装,来拜见孔子。

见到孔子后,他提着剑,问道:“夫子,以前的君子,是不是用剑来保卫自己?”

孔子答道:“以前的君子,将忠义二字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的心护卫自己。即便终日待在窄屋子里,也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遇到不善良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遇到暴乱的人,就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有了忠义仁爱,他们又何必使用剑,何必依靠武力呢?”

子路听后感慨道:“我要是早点听到这样的教导就好了。从今以后,我要恭敬地向您多求教啊!”

趣味知识卡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表现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自己想立足于社会,就要帮助别人立足于社会。自己想要通达进取,所以帮助别人通达进取。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也不强加给别人。”

另外,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以诚信待朋友,对国家保持忠心,对他人则要有爱心。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可是它的含义和“仁”有什么关系呢?

“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孔子指出,虽然平时学生要尊师重道,不能违背老师,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能退让,要时刻把仁德摆在第一位。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当仁不让”的含义便变化成了现在的意思。

下图中哪个部件能和“亻”组成新的汉字?沿着这些提示走出迷宫吧!

“亻”和“亭”能组成“停”,道路就在脚下,其他哪些部件能和“亻”组成新汉字?你发现该怎么迈出自己的脚步了吗?

(参见参考答案)

你们知道吗?古人将“位”字画成一个站立的人,他双腿分开,保持着直立,规矩地站在地上。这个人指的是谁呢?其实,最早专门用来指大臣们,大臣上朝,会在朝廷左右各站一列。

后来,“位”的含义变得更为宽泛,指各种位置,比如“位置”“铺位”“席位”“舱位”等,也指官阶、官职的意思,如“职位”“爵位”等。

最规矩的“位”,要数餐桌上的座位顺序了。中国人重礼节,即便是小小的餐桌排位,也有各种讲究。

餐桌的位置,尊卑有别,一个大家族吃饭时,辈分最高的长者,要坐在主位。招待客人时,最尊贵的客人,要落座主位。

那餐桌上留给最尊贵的客人的位置是哪个呢?其他人又该怎么落座呢?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如果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如果是八仙桌,正对大门座位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其他人则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一般来说,离主客位越近,身份越高,向远处依次降低。

趣味知识卡

就餐礼仪不仅仅体现在座位上,也体现在用餐过程中。进餐时,要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喝汤时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进餐时不要打嗝;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夹菜,要用公筷;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更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伫立”“矗立”“耸立”“屹立”……各种站立,总是让人分不清楚。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矗立→高耸地立着。常指建筑和高山等,如眼前矗立着大厦。

耸立→高高地直立。

屹立→像巍峨的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下面每个方格中都藏着一个字,两个格子中的字合并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新的字。根据下面的小提示,你能猜出方格中都藏着什么字吗?

(1)1加2,能找到一个人称代词。

(2)2和3都可以和“夋”组成新字。

(3)2加3组成的字,可以和“置”1组成一个词。

(4)3加4,有用尽的感觉。

(5)2加6,就可以歇息一会儿。

(6)5加6,能得到一种水果。

(7)6加7,能再得到一种水果,还能得到一个姓氏。

(8)7加8,是齐天大圣的姓。

(9)1=也,5=利。

(参见参考答案)

“伍”字的左半边是一个人,右半边是数字五,在古代表示的是最小的军事编制单位:士兵每五名为一组,叫“伍”。

后来,随着汉字的发展,“伍”提升了等级,有了军队的意思,如“队伍”“入伍”等。除此之外,“伍”也被用来表示数字“5”的大写。

说到入伍,大家都会想起一个著名人物,她就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

花木兰生活在北魏时期,自小就常跟着父亲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对于一个古代女子来说,她的人生本该是结婚,相夫教子。可是一纸招兵令,改变了她的命运。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侵扰,战事又起。北魏皇帝下令:每家出一名男子从军。花木兰的父亲此时年纪已大,没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为了保全这个家,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于是,她女扮男装,穿上盔甲,骑上战马,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与男子一样风餐露宿,战场杀敌。

最终,花木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凯旋回家。这时,她的战友才知道这位好战友竟然是女郎。

趣味知识卡

现代人们服兵役,古代也是。古代征兵,主要靠抽丁,一家抽一个。但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人战死沙场,前线兵力不足,就会乱抓人充军。

“伍”是数字“5”的大写,你能写出其他数字的大写吗?

下面每一行都是四个汉字,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着。挑战一下,看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找出丢失的四个汉字。

(参见参考答案)

最初,“信”字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个“口”,意思是人要遵守自己说过的话,也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格品质:遵守协约为“诚”;实践诺言为“信”。

随着汉字的发展,“信”的引申义也一直与诚信、诚实有关,用于“守信”“信誉”“信任”“确信”等。此外,“信”还有书信、音讯的意思,用于“信号”“信件”等。

古代有一封信,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了一个小小的巷子——六尺巷。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为官。他在老家有一处府邸,与吴家为邻。两家之间有一条窄道,用来过往。

吴家建房子想越界占用窄道,但这势必会影响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不愿意,便和吴家一起闹到了县衙。

张家人寄了一封书信到京城,将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张英,想让张英给县衙施压。可没料想,张英只在书信上写了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这点小事也写信,就算让他们家三尺又怎样呢?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现在还在,可秦始皇早已不在。我们又何必纠结于小小的过道呢?

张家人看到回信,自感惭愧,让出三尺。吴家见状,也向后退让三尺。两家之间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为“六尺巷”。而他们之间互相礼让的故事也被传为美谈。

趣味知识卡

你们知道吗?给自己家人写的信称为“家书”,信中包括自己在外的境况,以及对于家人的思念等等。

著名的家书有“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

“信”字的右半部分是个“言”字,可以用“人言必有信”这句短语进行记忆。

关于诚信,有哪些成语?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不守诚信

轻诺寡信→轻易许诺而缺少信用。

背信弃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守诚信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一诺千金→许下的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根据下面提示的汉字,柱决填上合适的成语吧。

(参见参考答案)

甲骨文中“休”字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棵树,这个字描绘了一个人靠着大树休息的样子。所以,“休”字原本的意思是“歇息”。

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人们对“休”字的意思进行了引申。人歇息便会停止做事情,所以“休”字就有了“停止”的意思,比如“休业”。“休”也有“不要”的意思,如我们最熟悉的“休想”一词。你们明白了吗?

最绝情的“休”莫过于“休书”。“休书”在古代是指男子休弃自己妻子时写下的书面说明,相当于现在的离婚协议。

休书一般意味着家庭的破裂,但有一封休书却饱含着夫妻的真情,它出自《水浒传》中的林冲之手,是他被判重罪,发配前写给爱妻张氏的。

林冲写道:“本人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身犯重罪,刺配沧州,这一去生死不知,朝不保夕。可妻子张氏年纪尚轻,不该被我牵累。我自愿写下休书,希望她可以改嫁,重新生活。立此休书为凭。”

别人的休书都是满纸绝情,但林冲的这封休书则让我们看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情意。

趣味知识卡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从来不爱休息。他经常工作到黑夜,官员们提出要恢复休假制度时,还被朱元璋驳回。

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儿子朱棣也是个勤奋皇帝。他每天凌晨四点左右就起床,梳理自己一天的事务安排后,洗漱上早朝。中间休息时间时,大臣们都休息去了,他却开始看书。吃完饭他还不忘工作,经常约人谈国事。晚上,他处理奏章,直到夜深人静时。整个城市都进入睡眠,他却在坚持读书。即便入睡,梦中一旦想起什么国事,他就会突然惊醒,起床记下。

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把“休”字和“体”字混淆,这个时候可以用下面的小诀窍来记住这两个字:

休:背靠大树好乘凉,人靠大树好休息。

体:人的根本在于身体要好。

下图里的汉字,可以上、下、左、右组合成新的汉字。比如,“人”与“木”可以组成“休”字。

快来挑战一下,看下图中总共可以组成多少个汉字?

(参见参考答案)

有人认为“依”字在古代字形中,就像一个胎儿被包裹在胞衣中。胎儿的存活,依赖着母亲子宫赐予自己的这身肉衣。所以“依”有“依托”“依赖”的意思。

“依”还有依靠的意思,比如“依偎在一起取暖”。后来随着人们对字义的引申,“依”还有顺从的意思。

悲伤的“依”有《诗经·采薇》中的“杨柳依依”。

寒冬,雪花纷纷,一位士兵终于结束了服兵役的日子,踏上返乡旅程。路途中他只身一人,孤独前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越来越远,家乡越来越近。士兵不禁百感交集,心中满是惆怅。他想起自己离家时,杨柳依依,可此时满山风雪。他回忆艰苦的军旅生活,出生入死的战斗,无数次登高远望家乡的忧伤……过去的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刻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但因为战争自己还没有妻子儿女,就算回到故乡,可家又在哪里呢?

趣味知识卡

现在人们送行,一般开车送到车站,会送礼物。古人送行送什么呢?

古人会折下柳枝相赠,因为“柳”和“留”读音一样。送柳枝是表示依依惜别,希望对方留下来。上文中的“杨柳依依”一方面是写景,另一方面也是借柳树表达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介绍了“杨柳依依”后你们一定发现这个词语后两个字是相同的,类似的词语还有许多呢:小心翼翼,硕果累累,大名鼎鼎,喜气洋洋,烈日炎炎,人才济济,得意扬扬,你记住了吗?

中国的文字充满了不同的组合变化。下面的连环图中,左右相连能创造出多少汉字?你能看出来吗?

(参见参考答案)

“佑”字的左边是“人”,右上方是手的意思,右下方是“口”。古人常用双手祈祷,祈求神灵守护平安。手不够表达心意的时候,就会用嘴来祈求上苍保护自己。所以“佑”字有帮助、保护的意思。用于“保佑”“庇佑”等。

说到“佑”字,就不得不说说那些和祭祀有关的事情。

祭祀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部分,有严格的等级规范。天神只能由天子祭拜。诸侯大夫则能祭祀自然山川。老百姓们只能祭祀自家祖先和灶神。通过祭祀,人们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风调雨顺、出入平安等。

我国古代皇帝的祭祀活动比较多,主要有五类:

一、祭天、地、日、月,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等。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皇帝祭祀的场所。

二、祭祀自然山川。比如祭祀泰山、黄河等。

三、祭祀祖先。

四、祭祀神灵。

五、祭祀亡灵。战争总会夺取许多人的生命,有些皇帝会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追悼。

趣味知识卡

清明节,祭祀祖先的同时,有的地方还有制作青团的习俗。

青团又叫艾团子,是将艾叶的汁水加入糯米粉,中间填入豆沙制成。色泽碧绿,软糯可口,是民间清明与寒食节时的一道传统点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为青团写过一首诗:“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

“佐”,也有帮助的意思,不过更侧重于“辅助”。用于“佐证”(辅助的证据)、“佐食”。千万别弄混哦。

在汉字中一个部首可以和很多汉字发生魔法反应,变成新的字!

单人旁都能和哪些汉字发生反应呢?按上下左右箭头所示的方向,填在问号标注的地方,组成新词吧。

(参见参考答案)

你们知道吗?在古文中,“众”字看起来就像三个人站在一起。但这三个人用来表示很多人。所以“众”用于“群众”“观众”等。另外,“众”还有多、大的意思。

说到“众”字,就不得不说到一个成语“乌合之众”,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王莽建立的短命王朝轰然倒塌,西汉皇室后裔刘玄称帝。

乱世正是建立丰业的时候,心怀志向的耿弇(yǎn)善于排兵布阵,为一展宏图,投奔刘玄。

这时有一个叫王郎的人,声称自己其实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在西汉宗室刘休和大富豪李育等人的支持下,也自立为帝,建都邯郸。

耿弇有两个手下——孙仓、卫包。他们劝耿弇投归王郎:“王郎若真是刘子舆,便是皇室正统。只有投奔他,我们才有未来。”

耿弇大怒,按剑说道:“王郎这个反贼,我和他势不两立!等我到长安请皇上调动兵马,来回几十天,便能以轻骑兵灭掉王郎手下那些乌合之众。你们谁要是不识大局,去投奔反贼,日后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

后来“乌合之众”就用来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趣味知识卡

成语“众志成城”是指众人同心就可以共同筑成一座城堡,比喻团结一致必能获得成功。

团结力量大,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讲求团结。

我们认识的字中,有很多字都是由三个一样的字组成的,比如森、众、品等,我们可以用首歌谣来记忆这些字。

三个石字念什么?→念磊(lěi)

三个人字念什么?→念众(zhòng)

三个木字念什么?→念森(sēn)

三个口字念什么?→念品(pǐn)

下图中的字有一部分可以组成和“众”相同结构的字,你能把这些字找出来吗?如:三个“人”可以组成“众”。

(参见参考答案)

每天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我们都会“跑步”;吃过晚饭后,我们都会去公园“散步”;跳起舞来,我们会看到优美的“舞步”……“步”字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可它为什么这么写呢?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步”上面是个“止”,下面可不是“少”,下面其实也是“止”的变形。“止”在古代是脚的意思。“步”就是两脚一前一后向前方移动。

是不是很有意思?有兴趣一起写一写吗?

关于“步”,有一首流传至诗——《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即位。曹丕还有个弟弟名为曹植,很有才华。曹丕怕曹植会产生叛逆作乱之心,便有了杀意。

一次,曹丕想借口杀掉曹植,就要求曹植在七步内做出一首咏颂兄弟情分的诗,但诗内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如果做不出就杀了曹植。

没料到,精于诗赋的曹植写下了《七步诗》。这首诗用同根生的豆萁(豆茎)和豆来比喻兄弟,用豆萁煎煮豆子来比喻哥哥不顾兄弟之情,残害弟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兄弟之间的残酷斗争和诗人内心沉郁悲愤的感情。

趣味知识卡

有个成语是“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候孟子讲了个故事:“有两个士兵在前线逃跑,一个逃跑了五十步,另一个逃跑了一百步。逃跑五十步的就转身讥笑逃跑一百步的。其实两人都逃跑了,没有本质的不同。”

这个成语比喻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

“步”是走的意思,加上“氵”,变为“涉”,意思是蹚水过河。人进入社会,就像脚初次踏入水中,所以有“涉世”的说法。同样的用法还有“涉猎”“涉险”等。

“步”加上“阝”,变身为“陟”。“阝”在古代与山有关,所以“陟”就是登高的意思。

“止”字可以和很多字或汉字部件交朋友,组合成新的汉字。

谁和“止”交朋友呢?它们能组成哪些新汉字呢?快来开动脑筋想一想吧!

(参见参考答案)

提起“企”字你会想起哪些词语呢?“企图”“企盼”……这些词似乎都和盼望有关。

“企”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止,在古代是脚的意思)。就像一个人努力地踮起脚,站立着,向远处眺望的样子。所以这个字用于“企盼”“企及”,引申为盼望的意思。

除此之外,“企”还常用于“企业”。你是不是觉得“企业”一词和“企”的原始意思关联不大?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业”一词源自日语。

最悲哀的“企盼”,要数“望夫石”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幸福的夫妇。丈夫多才多艺,为人和善,妻子温柔多情。

夫妇俩以捕鱼为生。一日,丈夫为了维持生计,又出海打鱼。他出海前对妻子说:“我这次回来一定要带着满船的珠宝!让你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是,他这一走就是半年,音信全无。妻子天天望着大海,每当看见船靠岸都会高兴地跑过去,可是每次都不是她的丈夫。一天又一天……妻子就这么天天企盼着丈夫回来……

就这样过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发现海边多了一块石头,石头很像那位妻子。原来,妻子天天望着大海,变成了“望夫石”。

趣味知识卡

文化的交流也包括语言的流动。一些像“企业”这样的外来词进入汉语,并生根发芽。

比如我们熟悉的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安琪儿(angel)、脱口秀(talkshow)、蹦极(bungee)、马赛克(mosaic)、卡通(cartoon)、马拉松(marathon)、台风(typhoon)等。

像“企业”这种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语,叫作外来词。外来词的类型主要有五种:

音译:沙发(sofa)、纽约(New York)

音译+类名:芭蕾舞(ballet)、吉普车(Jeep)

音译+意译:马克思主义(Marxism)、卡片(card)

意译:这种外来词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汉语意译词,例如“电视”;第二种是舶来词,例如“电话”。

直接使用缩写英文字母,如IP(网络协议)、WTO(世界贸易组织)、WC(厕所)。

下面成语中的字有的丢了笔画,变得好孤独,看不出原来的意思。快拿起笔,补上丢失的笔画,让每个成语重新变完整。

(参见参考答案)

我们熟悉的“武”通常跟作战有关系,比如“武器”“武装”“武警”等等。“武”怎么会和作战有关系呢?这要从它的原始意思讲起。

“武”的上半部分是“戈”(古代的一种兵器),下半部分是“止”(止,在古代是脚的意思),表示拿起武器动身前去打仗。

后来随着演变,“武”又引申与“技击”有关,比如“武术”“武功”。

现在,我们也用它来形容“勇猛”,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很勇猛,可以用“威武”来形容。

与“武”有关的历史人物很多,比如历史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汉代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中还有“苏武牧羊”的故事。

汉朝皇帝为了向匈奴示好,任命苏武担当使节,出使匈奴。

可是到了匈奴,苏武却被匈奴单于(部落首领)扣留下来。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希望他背叛汉朝,给予高官厚禄的诱惑,后来还酷刑逼迫,甚至将他扔到地窖里,断吃断喝,但苏武没有丝毫动摇。单于敬重苏武有气节,不忍心杀他,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对苏武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放你回去。”

在荒凉的流放地,苏武孤身一人,只能靠抓老鼠和挖野菜艰苦度日。唯一陪伴他的只有默默无语的羊群和使节杖。每一日,他都紧握使节杖,远望国土,这一望便望了十九年。

直到单于死去,新单于继位,重新与汉朝和好,苏武才终于得以回到自己的国家。

趣味知识卡

武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唐代是中国武术的兴盛时期,天下闻名的少林武术的最早记载也起于唐朝初年。

画蛇不要添足:“武”字虽是由“戈”和“止”组成,但是“戈”字的“撇”已经移到了左肩上,所以右下角不要画蛇添足加一“撇”。

下图中,藏了好多成语,快找出它们吧!

示例:文韬武略、韬光养晦。

(参见参考答案)

“延”这个字是很有意思的。本义是缓步而行,所以有代表脚的“止”和代表长行的“廴”。

现在,“延”通常有延长、推迟的意思。比如:在寿宴上,我们对长者进行祝常会说“延年益寿”;运动会因故推迟进行,我们会用“延迟”这个词。

最期待的“延”是“延年益寿”。

每个人都希望延长生命的长度,延长幸福的时间。活了八百多岁的彭祖,吃了可活四万八千岁的人参果……这些传说故事中,承载的是古人对于延年益寿的满满期盼。

老百姓总向寿星祈祷长命百岁。寿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家喻户晓的神仙,和另外两位神仙并称为福禄寿三星,分别掌管着福气、利禄和寿命。

年画中的白胡子寿星总是拿着拐杖,捧着仙桃,还有一个硕大的脑门。为什么会有个大脑门呢?有人认为大脑门象征返老还童。因为初生婴儿就头发稀少,额头显得很大。也有人认为,寿星的大脑门就像圆鼓鼓的寿桃,是长寿的表现。

除了老寿星,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个女寿星麻姑。她经历过三次沧海桑田,沧海桑田就是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对人类而言这是一段很漫长的时间。

趣味知识卡

边塞荒芜,大漠延绵。诗人会如何描绘此番情景呢?一起来分享一下唐朝王维的《使至塞上》吧。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延”字与“廷”字比较容易混淆。辨析时可以先组成词,如“朝廷”,“廷”里边好像一个“王”字,只有王才能组建朝廷。

记住:有王(壬)的是朝廷,“正”义所在的是延安。自然就区分开了。

下面的句子总觉得丢了什么,快帮它们找到各自丢失的汉字吧!

曹禺《王昭君》:她在宫里有二十多年了,出入宫_____,是一个不很得意的女官。

郭沫若《洪波曲》:这一天是孙中山的_____辰,我们在操场上还举行了一个纪念会。

冰心《斯人独憔悴》:忽然一缕黑烟﹐津浦路的晩车﹐从地平线边蜿_____而来。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白眼狼对佃户钱明义那一亩地直流口水﹐对长工梁宝成那二分宅基更垂_____三尺。

刘献廷《广阳杂记》:天下无不散之_____席。

(参见参考答案)

有人认为,“歌”以前有言字旁,因为张口才能歌唱。

“歌”中为什么有“欠”字呢?“欠”表示与口有关系。为什么“欠”与“口”有关系呢?甲骨文字形,“欠”像人张着嘴打呵欠。“欠”在古代指张嘴打呵欠。歌唱需要换气,所以“歌”中有“欠”字,也就很正常了。

和“歌”有关的字,还有哪些呢?

古人称拼出字音为“读”;称自言自语为“念”;称和曲念词为“歌”;称无曲伴奏的高声诵念为“唱”;称背书为“诵”;称节奏和缓地诵读为“咏”。

“刘三姐对歌”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

刘三姐是位漂亮的壮族姑娘,聪慧机敏,歌声如鸟鸣,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不平,被人们称为“歌仙”。

当地有个坏心眼的财主,名叫莫怀仁。他贪图刘三姐的美貌,一直想把她霸占为妾。但是刘三姐厌恶财主的贪婪和凶狠,拒绝和奚落了财主。于是,财主莫怀仁便怀恨在心。

财主企图禁止穷人们欢乐地唱歌,却被刘三姐用山歌驳得理屈词穷。财主大怒,请来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却又被聪慧的刘三姐弄得丑态百出,大败而归。

财主恼羞成怒,勾结官府,想要把刘三姐置于死地。好在,刘三姐有众乡亲的帮助,趁天黑乘着竹筏,顺江逃走。

人们喜爱刘三姐,把她的故事口口相传,而且将每年的三月三设定为节日,专门用来纪念她。

趣味知识卡

现代人喜欢唱歌,古代人也是。古人也有流行歌,比如《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古代,人们会以《诗经》为唱词,以古琴伴奏,进行吟唱。唱歌的过程中,既能愉悦心情,还能教化人心。

我们很容易把“轻歌曼舞”中的“曼”错写为“慢”,以为是轻轻唱歌,慢慢跳舞。其实,“轻歌曼舞”是轻松愉快的音乐,曼妙的舞姿。

与“歌”有关的成语,你知道多少个?快来挑战一下吧!

(参见参考答案)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人们许下诺言时常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用来比喻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说话算数。那么,“君”是从何而来呢?让我们看看它的演变吧。

“君”,上面的“尹”在古代字形就像手执权杖,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君”下面加“口”,就像国君手持权杖,发号施令,执政治国。

后来,“君”也用来表示正人君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一段佳话,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破屋里,连吃饭也没有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跟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平辽王”。

文武大臣纷纷送来贺礼,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

薛仁贵手下的士兵们一打开酒坛,惊呆了,因为坛中装的只是清水!可没想到,薛仁贵不但没生气,反而当众饮下三大碗清水。

薛仁贵说道:“送清水也是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越发紧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流传了下来。

趣味知识卡

“君子之交淡如水”,那小人之交呢?古人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意思是甜酒)”。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淡淡的清水,不掺杂利益和欲望,清澈透明。而小人和人交往时虽然表面就像甜酒一样浓烈,但一旦遇到灾祸或者利益驱使,就会离散。

君子是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可“梁上君子”并不是。“梁上君子”是躲在梁上的人,是窃贼的代称。古代的窃贼会躲在房梁上,所以被戏称为“梁上君子”。

看图猜成语,快来试试吧!

(参见参考答案)

看到“唐”字,一下子蹦入我们脑海的可能就是“唐朝”这个词,那“唐”本身是什么意思呢?又为什么下面写了个“口”呢?

古代“唐”主要表示两个意思:一是表示“说大话”,所以有“荒唐”;二是用来表示“广大”,李氏江山之所以将朝代起名为唐朝,就是取了“唐”大的意思。

唐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大诗人,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关于白居易的文学造诣,还有一段小故事。

十六岁那年,白居易只身一人来到京城长安。和其他年轻诗人一样,他也带着诗作去拜访当时负责编纂国史的顾况,希望能得到顾老前辈的指点。

因接待年轻诗人太多,顾况已经有些疲惫。他一眼瞥见“白居易”三字,禁不住大笑起来:“白居易,要知道,京城现在米价很贵,要想白白居住,可不容易!”说完,他漫不经心地浏览起白居易的诗稿。看到了《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读到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况眼前蓦然一亮,白居易的才华让他拍案叫绝:“能写出如此好诗,想留在京城生活,又有什么困难呢?”

趣味知识卡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便是唐诗。唐朝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如李白、杜甫、岑参、王维等。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又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既有沉郁厚重的“诗史”,又有清新雅致的田园诗。

人们很容易把“富丽堂皇”错写为“富丽唐皇”,错以为是唐朝皇宫般恢宏。其实,“富丽”是华丽的意思,“堂皇”是“盛大,雄伟”。这个词用于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找朋友,组新字:你能给“唐”加个部首,组成新的字吗?

(参见参考答案)

唯,是“单单、只有”的意思。比如“唯一”“唯独”。我如果说“唯”和“鸟”“口”有关系,你是不是很震惊呢?

先来看“隹”。“隹”在古代的字形,就像一只跃跃欲飞的小鸟。所以与“隹”有关的字,大多和鸟有关,比如“雀”“雁”等。

“唯”,一个“口”,一个“隹”,就像小鸟开口。古人用这个字表示悦耳的应答声。所以形容恭顺附和他人,就用“唯唯诺诺”。

除此之外,“唯”也有“唯一”“唯独”的用法。

古人说“任人唯贤”,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齐桓公便是个任人唯贤的人。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另一个是公子小白。由于齐襄公荒淫无道,国内发生大乱,公子纠被管仲护送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鲍叔牙逃往莒(jǔ)国。

不久,齐襄公被杀,一时间,齐国无君。趁此良机,管仲便护送公子纠回国,打算继位。可管仲怕公子小白提前回国继位,便前去伏击。管仲的暗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配饰。小白咬破嘴,假装吐血而亡。公子纠放宽了心,便不紧不慢地向齐国开进。与此同时,小白和鲍叔牙则是快马加鞭,赶在公子纠之前回到齐国,成为齐桓公。

管仲作为罪臣,本是死路一条。但鲍叔牙向齐桓公进谏道:“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

于是,齐桓公任人唯贤,任命管仲为相国。果然如鲍叔牙所言,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成为春秋霸主。

趣味知识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是一首寓离情于写景的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有很多好朋友。有“口”念“唯”,最早表示“悦耳的应答声”;有“忄”表示“思考或想”,可以组成词语“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有“纟”表示“连接”,可以组成“维系”,意思是维持并联系,使其不涣散。

虽然它们长得很相近,但是意思大不同,一定不要混淆!

下面的句子总觉得丢了什么,快帮它们找到各自丢失的汉字吧!

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_____妙惟肖。老夫妇情好之笃,也由此可见。

无名氏《连环计》:孤家看来,朝里朝外,_____我独尊。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_____谷的苦闷。

郭沫若《蔡文姬》:我们大家应该_____心置腹,开诚布公。

(参见参考答案)

“盾”是战场上的防护用具。有人认为“盾”中间的“十”就像人用手握着盾牌;上面类似“厂”的部分,像盾牌的形状;而“目”主要是说盾牌的作用是遮蔽身体和眼睛,保护这些重要部位不被伤害。

关于盾,有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自相矛盾》。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上叫卖。

卖兵器的人举起盾,向大家夸口说:“大家快来看,我的盾可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武器,也不能刺穿它一分一毫!”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继续夸口:“大家再看看我的矛。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无论怎样坚硬牢靠的东西也挡不住它的轻轻一戳。只要一下,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这时,一个看客拿起他的一支矛,假装刺向他的盾,问道:“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呢?”

围观的大伙儿先是一愣,紧接着爆发出一阵大笑。

卖兵器的人见无法收场,便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后来,人们用“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趣味知识卡

盾,古人也称为“干”。传说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就已经发明了盾。

《山海经》中也有盾的记载。传说有位叫“刑天”的男神,被黄帝砍掉脑袋后,以乳头当眼睛,以肚脐当嘴巴,一手挥舞着斧子,一手拿着盾,继续不停地作战。

“矛”“茅”字形很相似,读音也相同,但含义却大不相同。

“茅”有草字头,是茅草的意思。有个成语叫“茅塞顿开”,指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矛和盾都是明枪武器。下边列出的成语都和武器有关,你能写出几个?请仔细想一想,将成语补全。

(参见参考答案)

“看”是会意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一只手,一个目。“手”放在“目”字的上边,这两个字联合起来表示“用手遮光远望”。所以说,“看”字的本义:在户外日光下用手加额遮光而远望。

《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经常做“用手遮光远望”的动作。

后来,“看”也有探望、问候的含义。

诗人看美景,看到的是诗情。比如杜甫《春夜喜雨》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细细绵绵,悄无声息,滋养万物。夜色静雅,江中小船烛火摇曳。诗人想象第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那一朵朵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上沾染着温润的春雨,必定惹人喜爱。

又如李白的山水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紫色的烟霞,远远看去,瀑布就像悬挂的白色绢绸。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泻落人间。

趣味知识卡

山水诗,是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许多诗人寄情山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他们刻画山水,并不局限于还原山水风貌,而是力求在心灵上和自然山水交流,追求人和大自然契合交融的境界。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

◎最小人的看→狗眼看人

比喻眼光势力。

◎最惊奇的看→刮目相看

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最迷糊的看→雾里看花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最狡猾的看→看风使舵

根据风向转变,转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根据下面提示的汉字,填上合适的成语吧。

(参见参考答案)

有人认为,“冒”字最早诞生时,指蒙着眼睛前行,“冒”字的上半部分,正是盖住眼睛的头巾。

后来,随着汉字的发展,古人又在“冒”字左边加了一个“巾”字,专门指帽子。

而“冒”则一般用于两个意思,一是指“向外透或往上升”,用于“从地下冒出来”等。二是指“不顾、不加小心”,用于“冒失”等。

《西游记》中有段关于“冒名顶替”的小故事。

话说唐僧带着徒弟们一路艰苦跋涉,来到万寿山五庄观。观中住着一位神仙,名为镇元大仙,他守着一棵仙树—人参果树。吃一颗人参果能活四万七千年。

孙悟空偷了三颗人参果,和猪戒、沙和尚分别吃下。观中道童发现果子被偷后,便抓住师徒四人不放。孙悟空一怒之下,推倒人参果树。

镇元大仙大怒,将师徒四人绑在柱子上,命人拿来鞭子,大喝道:“先打唐僧,他作为师父,对徒儿管教不严。”

孙悟空忙说:“打我吧。偷果子的是我,吃果子的是我,推倒果树的还是我。我师父并不知情。”

鞭子打在孙悟空身上啪啪响,可孙悟空一点事也没有。

唐僧哀伤地叹气道:“都是你们闯祸,连累我也受罪。”

孙悟空悄声安慰道:“师父,不要着急。等他们睡了,我们便逃。”

夜深人静后,孙悟空缩小身子,挣脱绳索,救出师父和师弟。临行前,又把四棵柳树变为他们的模样,绑在柱子上。

第二日,镇元大仙又开始鞭打柱子上的师徒们。可打了一会儿,发现人没了,打的竟然是柳树。气得大叫:“这泼猴实在可恶,跑就跑了,竟然还用柳树冒名顶替,戏弄我。”说完,便驾着祥云,追赶出去。

趣味知识卡

当“冒”读mò的时候,指的是姓氏,冒顿。

秦始皇时,匈奴被秦将蒙恬击败,只能退到漠北生活。到了秦二世元年,冒顿单于继位。他具有雄才大略,制行立法,整顿军队,使匈奴迅速强大起来。

我们把“冒”这个汉字看成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宝盖儿下面两横,是个帽子的象形字,宝盖儿是个“帽子”,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下半部分是一只眼睛,是个会意字。所以,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将上半部分写正确,千万不能写成“日”或者“曰”。

下面每一行都是四个汉字,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着。挑战一下,看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找出丢失的四个汉字。

(参见参考答案)

“眉”,是个非常形象的字。下面是“目”(眼睛),上面是眉毛。

眉与眼是最反应人情绪的地方,关于“眉”的词语特别多,比如“眉开眼笑”“愁眉不展”“愁眉苦脸”等。

有一个成语叫作“举案齐眉”。“案”不是桌子,而是古代有脚的托盘。这个故事,要从汉朝说起……

东汉初年有个隐士名为梁鸿。他家里虽贫苦,可是颇有气节。

同县有个孟氏女,长得又黑又丑。她已三十岁,却还没有出嫁。父母着急,问她为何不嫁。孟氏女道:“我要嫁给梁鸿那样贤德的人。”

梁鸿听说后,觉得此女不是世俗女子,就下了聘礼,决定娶她为妻。

喜结连理之日,孟氏女盛装出行,岂料婚后一连七日,梁鸿都一言不发。

孟氏女问道:“夫君为何沉默不语,不知我犯了什么过错?”

梁鸿答道:“我以为你愿意身穿粗布,与我隐居,粗茶淡饭。可我没想到,你浓妆艳抹,这哪是我想要的妻子呀!”

孟氏女听后,说道:“我涂脂抹粉,是想考验一下,看夫君你是不是我所期待的贤士啊。”说完,便洗去铅华,穿上粗布,架起织布机。

梁鸿顿时大喜,带着妻子去山中隐居。每次梁鸿外出回家,妻子都会准备好食物,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重,她将食物举到眉毛那么高的地方,请梁鸿进餐。

后来人们便用“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恩爱有加。

趣味知识卡

古代的女子和现代人一样爱美,拥有胭脂水粉等化妆品。她们也很钟情于画眉毛,比如远山眉、柳叶眉、花眉等。不过古代女子还会把眉毛剃掉,画上当时流行的眉形。

眉的确是能说话的。眉头凑在一起,“愁眉苦脸”,是忧虑,是深思;往两边分开,便是“眉开眼笑”和“眉飞色舞”。横眉表示生气,如果不仅横眉,还眉毛乱抖,意味着愤怒至极。“低眉顺眼”当然是顺从。眉头一扬,是惊讶,也是怀疑。“挤眉弄眼”,那是在使眼色,也可能表示嘲弄。

请在四个阿拉伯数字处,各填一个字。这个字可以分别和上下左右四个字组成一个词。1—4这四个字,还可以组成一个成语。

(参见参考答案)

人们的喜怒往往会表现在脸上,所以和和气气的时候就是目光也会温和,这就是“睦”。

为了帮助记忆,可以联想“睦”右面为“坴”,土上又加了一层土。就像用目光看很高的地方,高看别人,仰视。相互高看对方,彼此尊重,才能和睦。

李光进、李光颜两兄弟,能征善战,强于骑射,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

和他们一起征战的武将,衣锦还乡之后,都是居功自傲,在外专横跋扈,在家中也是兄弟相争,互不服气。可李氏兄弟在外谦卑待人,在家中依旧和顺,一起孝顺母亲。

弟弟李光颜先娶妻,他们的母亲便将家中钥匙交给媳妇,让她主持家务。老母亲去世后,哥哥李光进也娶了一房妻子。为了表示对兄嫂的尊重,李光颜便让妻子将钥匙交给嫂子,把当家的位置让给兄长。

李光进非常感动,便让妻子把钥匙还给弟媳,说道:“弟媳已经在家主持家务多年。虽然我现在也已经娶妻,但是当年母亲的安排不能变。家里的事,还要劳烦弟媳多多费心。”

就是因为这样相互谦让,李氏兄弟一直家庭和睦,过得美满幸福。

趣味知识卡

在龙山文化时代有许多人为了防御洪水,都会堆出高岗,住在上面。这种高岗在当地叫作“堌堆”。拥有堌堆的部族就算是本地土著部族,不算流浪部族。而流浪部族,是会被人看不起的。两个都拥有堌堆的部族,会相互高看对方,这便是“睦”。

和睦的反义词是反目。人们都说“反目成仇”,两个人相互憎恨,成为仇人,必定会用憎恨的眼光看待对方,或者不想看到对方。这就是“反目”。

下面每个方格中都藏着一个字,两个格子中的字合并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新的字。根据下面的小提示,你能猜出方格中都藏着什么字吗?

(1)1加4,你可以在上面躺下睡一会儿。

(2)2加5,眼睛会看不见。

(3)3加4,能得到一种水果。

(4)4加7,会进入大自然。

(5)4加8,是一种漂亮的颜色。

(6)5加6,可以组成成语“耳闻目~”。

(7)5加9,可以再睡一会儿。

(8)3=兆。

(参见参考答案)

“盼”字本义是美丽的眼珠黑白分明,目光流转。所以左面是一个目,右面是一个分。引申为看,用于“左顾右盼”。

现在,这个字多指希望,盼望。

于2000年上映的电影《杨子荣》,曾获中国第一届电视电影百合奖。其插曲名字为《盼》。由王晓民作词、单学作曲、范琳琳演唱。

电影里有这么一段:

当杨子荣在威虎山智斗座山雕的时候,他当了“土匪”的消息像风儿一样传到了他的家乡。

家人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全都坐立不宁,寝食难安。家人对杨子荣的思念和担忧全都融入《盼》那忧愁的曲调之中:“盼啊盼,你该捎个信儿回故乡,告诉妻子你平安,告诉老娘你健康……”

趣味知识卡

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最盼望的便是一朝金榜题名。而金榜题名中,最盼望的是“连中三元”。什么是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中了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

和盼望相近的词语有很多,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期望→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

渴望→迫切地希望;殷切地盼望。

愿望→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

希望→心里想着实现某种事情。

下面的句子总觉得丢了什么,快帮它们找到各自丢失的汉字吧!

即使被关在牢笼中,他也没有放弃_____望。

峻青《壮志录》:常言道,打鱼人_____望个好天气,庄稼人_____望个好收成。

大旱一年,农民干涸的眼睛中,满是对雨水的_____望。

对未来怀抱希望,对成长有所_____望。

(参见参考答案)

“省”字下面是“目”,最早读作,是外出视察工作的意思。古人用眼看世界,也用眼看内心,所以除了有“省亲”“省察”的用法外,也用于“省视”“省悟”“反省”等。

除了xǐng外,“省”也读作shěng。在我国古代是行政区域的名称,如中书省。现在用于河北省、四川省等。

“省”读作xǐng时,有探望、问候的意思,用于“省亲”。省亲是回乡或到远处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红楼梦》中有元春省亲的描述。

贾元春是贾宝玉的姐姐,因为才华出众,贤良淑德,被选入宫中,册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她在元宵节那天回家省亲。

听到这个消息,贾府上下欢天喜地。元妃此时已是贵妃,地位尊贵,今非昔比。为了迎接她的到来,贾府立马开工动土,召集能工巧匠,花费巨资,建造了奢华的省亲别院,供元妃游玩。

到了元宵节那天,天还未明,府中上下便开始准备迎接贵妃驾临。到暮色落下,才见宫中队伍缓缓而来。宫女们焚着御香,打着七凤黄金伞,捧着冠袍带履等日常用品以及香巾、秀帕、拂尘等。见八个太监抬着金黄绣凤大轿缓缓而至,府中贾母等人赶忙跪在路边迎接。

此次省亲,元春为家人带来宫中礼物,包括金玉如意、沉香拐杖、伽楠念珠、福寿绵长宫绸、金银项圈、御酒等。与府中家人一起参观别院,题写诗词,观看表演,好不开心。

到了分别时刻,元妃拉住贾母的手,不禁垂下泪来。宫中没有自由,下次与亲人相见又不知是何年何月。但也只能强作欢笑:“你们不要挂念,皇恩浩荡,见面的时日还会有的。如果明年恩准省亲,你们就不要如此铺张了。”

贾母等人哭得哽咽难言。虽然元妃身份高贵,但骨肉分离,也是悲哀呀。

趣味知识卡

自元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简称为省),因此称为行省(省)制时期。此时期从十三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

三省吾身→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看图猜成语,快来试试吧!

(参见参考答案)

“孤”是个很悲凉的字,最早指年幼无父或者父母双亡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孤苦无依。随着演变,“孤”又引申为“单独的,唯一的”。

古代君王用“孤家寡人”来自称—虽然自己高高在上,君临天下,但是权力的代价却是自己形单影只,有些许孤寂的可悲。

关于“孤”,《三国志》中有“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章武三年的春天,万物争春,欣欣向荣,可刘备却到了生命终结之时。他感觉自己命不久矣,可自己死后儿子刘禅便成孤子,心中始终放心不下。于是刘备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想把后事托付给他。

刘备忧伤地对诸葛亮说道:“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以后必定能安邦治国,灭魏灭吴,统一中国。假如刘禅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材,你就自己取而代之吧。”

见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不禁泪流满面:“我一定尽我所能辅佐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又对儿子说道:“你以后凡事多向丞相请教,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一般。”

说完,刘备便驾崩了。

为了不负刘备所托,诸葛亮事必躬亲,率领大军,六出祁山,想要一统中国,最终操劳而终。

趣味知识卡

古代最悲惨的四类人,分别是:

鳏(guān):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孤:年幼丧父的孩子。

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诣”容易错写为圣旨的“旨”。“诣”指(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你可以用下面图里的汉字,组合成多少个新汉字?

示例:“子”与“瓜”组成“孤”。

(参见参考答案)

“孝”字上面是“老”字的简写,下面是“子”(孩子)。“孝”字写的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老人在上,孩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所以“孝”是孩子奉养和服从父母、长辈,也就是孝顺的意思。

与“孝”有关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比如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中就记录着帝王舜孝感动天的故事。

舜和父亲瞽叟、继母、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生活在一起。父亲在继母的唆使下,越发不喜欢舜。他们不想舜以后继承家业,便多次想害死他。

象对舜说:“哥哥,你帮我补补谷仓吧。”

舜欣然答应,但在他修补谷仓时,继母和象偷偷在谷仓下纵火,想烧死他。眼看火烧了上来,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谷仓,成功逃脱。

象不死心,又对舜说:“哥哥,你帮我挖挖井吧。”

舜又欣然答应,但在他挖井时,父亲和象一起向井下填土,想活埋他。眼看土一层层掉了下来,舜灵机一动,挖了一条地道逃脱了。

面对亲人的迫害,善良的舜心中没有丝毫恨意。依旧对父亲恭顺,对继母和善,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他耕种时,大象也跑来替他耕地,鸟儿也飞来代他锄草。当时的帝王尧听说了舜的孝行,非常赞赏,决定把皇位禅让给他。

趣味知识卡

《二十四孝》是历代二十四个孝子行孝的故事集,为古代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其中宣扬的“子路负米”“黄香扇枕”等故事,值得学习。但“埋儿奉母”等愚孝的故事,需要我们理性看待,多些反思。

火眼一定要金睛:“孝”字在写时最容易与“考”字弄混,“孝”字虽与“考”字在字形上相近,但是它们的下半部分是不同的两个字,“孝”的是“子”,而“考”的则是“亏”少一横。所以在书写和区分这两个字时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

关于“孝”的成语你知道几个?快来试试吧!

(参见参考答案)

“孕”就像母亲肚子隆起,温暖而安全的子宫里睡着一个孩子。所以“孕”的意思为怀胎。

古人认为既存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的过程,就像女子十月怀胎,都要经过身体与心灵的全部付出、生命的滋养,以及漫长的等待。所以产生了“孕育”一词。

世界上最愁人的孕妇,要数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了。她已有两个儿子:长子金吒,次子木吒。如今,又怀上了第三个孩子。本来是个喜事,谁知,别人都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这第三个孩子,竟然在肚子里足足孕育了三年多。

好不容易到了分娩的时候,生下来的竟是一个圆滚滚的肉球。

李靖大惊:“怀胎三年多,生下来的竟然是个不祥之物。”他拔出宝剑,朝肉球奋力一挥。肉球裂开,放射出万丈光芒,里面蹦出一个身穿兜肚的可爱小孩。小孩蹦蹦跳跳来到李靖面前,拜道:“孩儿见过父亲大人。”

在场的仆人惊讶万分:“这孩子刚出生便会跑会跳,弄不好真是妖怪呀。”

李靖怕孩子真是妖怪,日后定会祸害人间,虽心中也有不忍,却还是拔出宝剑向孩子刺去。

这时,太乙真人乘着仙鹤,突然从天而降,喊道:“剑下留人!我与这孩子有缘,想收他为徒,教他法术。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有道长管教,李靖自是高兴:“那有劳道长。还请道长为吾儿赐名。”

太乙真人想了想,说道:“他就叫‘哪吒’吧。”说罢,送给哪吒一个乾坤圈和一条混天绫。然后,飘然而去。

趣味知识卡

各个朝代史书中记载,帝王之母怀孕或生产时,总是会伴有奇异的征兆。比如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母亲陈氏,曾梦到神灵赐予她一颗药丸,放在掌中时会发出光芒。吞吃后,嘴巴里留有淡淡的余香。等到陈氏临盆,生下朱元璋时,产房中竟然满室红光。

“孕育”容易错写为“蕴育”。“蕴”用于“蕴藏”“蕴含”,它只是“包含、蓄积”,但无法体现“孕育”新事物时,从无到有,慢慢培育的过程。

下面成语中,有的字丢了笔画,变得好孤独,看不出原来的意思。快拿起笔,补上丢失的笔画,让每个成语重新变完整。

(参见参考答案)

我们学习文字,阅读文字,可“字”为什么有个“子”呢?上面为什么是代表房子的“宀”呢?

其实,“字”上面是房子,下面是孩子,指女子落户夫家,生养后代。最早古人用这个字来表示生育、滋养、繁衍。

想一想我们已有三千三百岁高寿的汉也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承载着中华文化从古到今,流传四方。

历代书法家,练字也是修心,将天地万物,以及自己的悲欢注入一个个神奇的“方块字”,让它们变得摇曳生姿,气象万千。

关于书法家的故事,俯拾皆是。相传,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曾用三堂课,让王羲之感受到了汉字形态之美。这三堂课,解读了汉字中的三个基本笔画——“点”“横”“竖”。

第一堂课,卫夫人要王羲之去感受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下来,这就是“点”的力量。第二堂课,卫夫人让王羲之凝视辽阔的地平线上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这就是“横”的张力。第三堂课,卫夫人让王羲之借着藤条的力量,把身体悬吊在空中。古藤的强韧和力量感就是“竖”。

卫夫人要让王羲之知道,“点”如“高峰坠石”,“横”似“千里阵云”,“竖”像“万岁枯藤”。汉字的形态之美,是自然和生命的对话。

趣味知识卡

我们总说“名字”,其实,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主要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等到子女成年后,会有“字”。“字”就像现代的“大名”,用于正式社交场合。

“字”和“宇”字形相似,不如试试下面的记忆方法,来区分一下吧:

“字”:小孩屋内写大字。

“宇”:于屋内看星空,感悟宇宙千变万化。

好多成语走散了,你能从下面走乱的字里,找到隐藏在其中的成语吗?

示例:一字千金。

(参见参考答案)

“妇”字,左半部分是“女”,右半部分是“彐”,“彐”就是扫帚,所以“妇”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在家中扫地,操持家务。

后来随着演变,“妇”又引申为妇女、已婚的女子、妻子等,用于“妇幼”“妇科”“夫妇”“妇联”“妇孺”等。

与“妇”相关的成语很多,比如“妇人之仁”。项羽一直被视为因妇人之仁而错失天下的代表。

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萧何多次向我推荐你,所以我拜你为大将。现在楚汉相争,你有什么好计谋吗?”

韩信问道:“我军向东进军,希望夺取皇权。竞争对手是项羽吗?”

刘邦笑了笑:“当然是他。”

韩信接着说道:“在勇敢、彪悍、仁慈、强盛等方面,大王觉得自己哪一项可以和项羽相比?”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都不如项羽。”

韩信说道:“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论勇猛,项王的确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战无不胜。可是,那只是匹夫之勇。论仁慈,他确实对手下将士多有关爱。士兵生病,他还会心痛哭泣,并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可是当将士立下大功时,他却舍不得将大印拿出来论功行赏。这样的仁慈,不识大体,只是妇人之仁。这样的他,又怎么能一统天下呢?”

刘邦听后大喜,顿时觉得与韩信相见恨晚。

趣味知识卡

古代女子地位低,要讲究“三从四德”。什么是“三从四德”呢?“三从”是指女子没出嫁前在家里要听从父亲的安排;嫁为人妇后,要夫唱妇随;如果丈夫死去,就要听从儿子的。“四德”是指女子一要有品德,二要言辞得体,三要相貌端庄稳重不轻浮,四要懂得相夫教子的治家之道。

关于“妇”的词语很多都和女子相关,比如“妇孺皆知”。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它的近义词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的反义词是:鲜为人知、不为人知。

下图中,藏了好多成语,快找出它们吧!

示例:妇人之仁、付之一笑。

(参见参考答案)

“好”字一边是娴静而坐的温柔女子,另一边是个小孩子。有人认为,古代重视女子生育后代的职责,所以家里有女人,有小孩,小孩有人照料,就是“好”。这样相夫教子的女人是好的、美的。所以,“好”在古代也指女子容貌美丽。

后来,“好”字从女子容貌美丽演变为喜欢,用于“爱好”“好奇”等等,或是表示“美好、善”,用于“好事”等。

现在,我们也用“好”形容“非常”,用于表示程度,比如时间“好长”。

美好的、善良的事物都可以用“好”来形容,比如善良的心愿叫好心,美好的景物是好景,大英雄也可以叫作好汉。在《水浒传》中,有一位好汉名为武松。

话说武松一日路过景阳冈。走了没多久,只见一棵树上写着:“景阳冈有猛虎,过往客商,不要独自过冈。”武松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赶路。

忽然,一阵惊天虎啸,一只猛虎蹿出林中,朝武松扑来。武松猛地一惊,急忙一个闪身。老虎大吼一声,钢鞭一般的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急忙跳开,举起棍棒,朝虎头猛打下去。咔嚓一声,棍棒折成两半。老虎狂怒,又向武松猛扑,武松慌忙顺势跳到虎背之上,左手死死揪住老虎皮毛,运足力气,右手狠狠朝虎头猛击。也不知打了多少拳,直把老虎打得七窍流血,一命呜呼。

至此之后,武松威名大震。

趣味知识卡

“好”因为其字义美好,经常被文人墨客使用。比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好”有两个读音。上边这副对联,你知道四个“好”分别读什么音吗?

答案如下:“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意思是说年轻的时候,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等上了年纪,懂得读书的好处了,想用心读书了,但已经老眼昏花,不能好好读书了。

要区分“好”的读音,只要记住读作时“好”的用法就可以了:一指喜爱,与“恶”(wù)相对,用于“好奇”“好逸恶劳”等。二指容易(发生事情),比如“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挑战一下下面的绕口令吧。标红的字,看你能不能全读对。

挑战开始:

东城家小子,

爬树摘柿子。

四个朋友吃十次,

十个朋友吃四次。

他说十次

朋友四次。

回头闹肚子。

(参见参考答案)

我们熟悉的“奴”通常跟女子有关系,比如“奴役”“奴婢”等等。“奴”怎么会和女子有关系呢?这要从它的原始意思讲起。

“奴”字,一半是“女”,一半是“又”(指用手抓、逮),表示抢劫女子。所以它的本义最早指俘获或抢劫女子,并加以役使。

后来随着演变,“奴”又引申为“失去自由的人”,比如“奴隶”“奴婢”等。

最卑微的“奴”是内心缺乏自尊,对他人的卑怯,比如“奴颜婢膝”。

南宋时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灭掉了金国和辽国,又多次南侵,占领了北方大半的国土。南宋偏安一隅,兵力不足,和元朝对战总是战败连连。可是昏庸的宋朝皇帝宋度宗安于享乐,不理朝政,把大权都交给了大臣贾似道。贾似道见皇帝昏庸无能,便在朝中日益专横,大肆排斥异己,对皇帝则隐瞒敌情。

大臣陈仲微见奸臣祸国,内心焦急,便大胆上书,劝谏皇帝:“贾似道乱政,陛下不理朝政。回想宋高宗时,君臣昏庸,见敌人兵戈相向,便向敌人奴颜婢膝,像奴才一样满脸堆笑,像婢女一样跪下求饶,结果误国误民。请陛下引以为戒,励精图治,和臣子共御外敌!”

可是昏庸的宋度宗根本不把陈仲微的苦心劝谏放在心上,继续享乐。后来,宋度宗驾崩,元军很快兵临城下,南宋灭亡。

趣味知识卡

从秦汉到唐朝,都存在奴隶。奴隶就如同马、牛一样,是主人的财产,是可以被主人随意处置,任意买卖的。在有的朝代,主人甚至拥有处死奴隶的权利。奴隶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战俘;二是罪犯;三是债务奴隶(比如卖身为奴)。

古装电视剧中,总能看到“奴婢”。“婢”指什么呢?

“婢”字,一半是“女”,一半是“卑”,指身份卑微的女子。在古代,一个人如果犯了大罪,他的妻子女儿就会被抓入官府,成为身份卑微的女仆,失去自由,只能劳作一生,用来赎罪。

后来,“婢”也泛指女仆,或者用于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辞。

下图中,藏了好多成语,快找出它们吧!

示例:和颜悦色、奴颜婢膝。

(参见参考答案)

我们熟悉的“如”通常表示相似、相像,比如“假如”“如果”等等。但是最初的“如”字,一半是“女”,一半是“口”,表示女子听从他人,唯唯诺诺,包容顺从。

后来随着演变,“如”又从顺从引申为“适合、依照”,比如“如期”“如愿”“如意”;或者指“比得上”,用于“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作为皇室宗亲,为了实现复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四处搜寻人才。

刘备在知道卧龙诸葛亮的大名之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霸业。诸葛亮被刘备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决定出山。并向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建议他东联孙权,北抗曹操,先夺取荆州,站稳脚跟,再与西南少数民族和好,以巩固在巴蜀的势力。刘备听后大喜,便拜诸葛亮为军师。

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见刘备对诸葛亮这么信任和器重,心有不满。

刘备解释道:“我是鱼,诸葛亮是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

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帝业。

人们也用“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趣味知识卡

“如意”最早是用于挠痒痒的器物,也叫作“痒痒挠”“不求人”“搔杖”等。一般用骨、木、竹、角、玉、铁等制成,一边有个手柄,一边是人手形状,在人手够不到的地方,可以如人意愿那样挠背,所以称作“如意”。“如意”的名字,有如我心意的感觉,很吉利,所以后来便成为吉祥的代表。

和“如”有关的成语:

如出一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疾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试试词语的接龙游戏吧,看谁用时最短。

(参见参考答案)

“妥”字的上半部分是“爪字头”(表示手抓),下半部分是“女”,表示用手抚摸女子,安慰女子。

古人从安慰女子引申出“安稳、妥当”的意思,用于“稳妥”“妥善”等。或者指“齐备、停当”,如“事情商量妥了”。

现在,我们也用它来形容“弃权”,比如“妥协”。

“妥”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意思,你能区分清楚吗?

最坚强的“妥”是面对死亡的威胁,永不妥协。比如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文天祥生活的年代,铁木真在塞外建立蒙古汗国,日益强大。二十万蒙古铁骑,攻城略地,挥军南宋。一时间,南宋危在旦夕。

皇太后下了一道《哀痛诏》,述说国君年幼,自己年迈,现在国家艰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然而大部分官员只求自保,观望不前。

文天祥接到诏书后,痛哭流涕。立即开始招兵买马,筹集粮饷。火速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爱国义军,起兵勤王。

可是很快,蒙古铁骑兵临城下,宋朝将官降的降、逃的逃,小朝廷乱成一团。

在铁骑猛烈的冲击下,文天祥不幸被俘。他吞药自尽,但因毒药失效,没能殉国。文天祥不愿向敌人妥协,更不想苟且偷生,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以明此志。

蒙古汗国囚禁文天祥长达三年之久,其间千方百计劝降,可文天祥一次次拒绝,最终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趣味知识卡

皇宫如何妥善保管书籍呢?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官修丛书,自清乾隆皇帝诏谕,历经十年编修而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存目书籍六千七百九十三种,约十亿字。

为了妥善地保管《四库全书》,皇帝命人共抄写七部,分别藏在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

“妥帖”的“帖”是巾字旁,最早指在帛书上写的东西。可能帛的质感具有服帖的效果,所以“帖”有安定、顺从的意思。所以“妥帖”用“帖”字。

带有“女”的汉字有哪些,快来开动女脑筋想一想吧!

(参见参考答案)

我们熟悉的“武”通常跟畏惧有关系,比如“威武”“威严”等等,字形里怎么会有个“女”呢?这要从它的原始意思讲起。

“威”是“戌”和“女”的组合,“戌”在古代是斧钺的意思,是一种兵器。女人握有兵器,这个字暗含着年长的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威。

后来随着演变,“威”又引申为威严、威力等,用于“军威”“权威”“威胁”等。

在与“威”有关的词语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只老虎,它抓到一只狐狸。可当它准备吃掉狐狸时,狐狸灵机一动,说道:“天神已经命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惩罚。”

老虎半信半疑。狐狸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你不相信?那不如你现在就跟我走一趟,我让你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得抱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乖乖跟在狐狸身后。小动物们发现狐狸身后的老虎时,全都大惊失色,四散狂奔。

狐狸得意地掉过头去看了看老虎。老虎不禁心惊胆战,撒腿就跑,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

后来,人们用“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趣味知识卡

皇帝拥有无上威严。皇权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皇帝拥有的无上权力,也融入衣着、膳食、朝廷仪式等细节中。

比如皇帝穿的龙袍上要绣有象征皇权的十二个图形:日、月、星辰、山、龙、火等。龙袍的图案和颜色,为皇帝专属。清宫还专门设置一批太监来管理皇帝的服饰和穿戴。还要在《穿戴档》中详细记录皇帝每天服饰的穿戴情况。

“威”字上面的“戌”,很容易和“戊、戍、戎”弄混。这四个字到底该怎样区分和记忆呢?

这里有两句口诀,都很形象,易识记:

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

点戍空心戊,横戌十字戎。

下面成语中,有的字丢了威不尸笔画,变得好孤独,看不出原来的意思。快拿起亻威作礻笔,补上丢失的笔画,让每个成语重新变完整。

(参见参考答案)

“委”字上面是“禾”,下面是“女”,在古代字形中,“禾”弯弯低垂。女子表示恭顺、顺从时,往往低着头,身子前倾,微微弯曲,如同禾苗低垂一样,古人照此画出“委”字,用来表示恭顺、顺从。

低头弯腰的样子也容易显得无精打采,于是便有了“委靡”的说法。而顺从别人,也许是“委曲求全”,也许只是习惯“委屈”自己。

面对抉择,有的人会选择“委曲求全”,比如李鸿章。

清朝闭关锁国,政治腐败,军队荒废操练,百姓生活困苦……西方列强以鸦片撕开清朝锁国大门,趁机入侵。朝廷无力抵抗,朝中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有远见的大臣,选择委曲求全,与西方列强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同时,开启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让国家重新走向自强之路。

为了和西方列强的海军对抗,李鸿章开始了筹建新式海军的活动。他筹办的北洋舰队,建成于1888年,军舰大多数购自德国,其中有“定远”“镇远”两艘排水量达七千三百三十五吨的巨型铁甲舰。这些军舰给日本一定的威慑,并在黄海海战中给日军以重创。近代海军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海上防御的作用,但依旧没有最终抵挡住侵略者的脚步。

趣味知识卡

晚清政府,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向美国派遣了大批幼童赴美留学,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人才。詹天佑、唐国安等都是外派留学生。

有一个成语是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但是它不读作“xū yǔ wēi shé”,而是读作“xū yǔ wēi yí”

那为什么“蛇”字读“yí”,不读“shé”呢?

因为,“委蛇”同“逶迤”,指委婉曲折状,用于形容山川、道路、行止、态度等。“虚与委蛇”就是一种敷衍、应付的姿态。

既然“委蛇”与“逶迤”相通,那么读音自然也相同。现在你会读这个词了吗?

下面每个方格中都藏着一个字,两个格子中的字合并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新的字。根据下面的小提示,你能猜出方格中都藏着什么字吗?

(1)1加3,是妈妈的另一种称呼。

(2)2加3,爸爸用红盖头把妈妈带回家。

(3)3加4,在这个后面加上“爷”,就是妈妈的爸爸。

(4)3加5,也叫小宝宝。

(5)3加6,可以这么叫女孩子。

(6)3加7,形容姿态柔软而美好。

(7)5=圭,7=阿。

(参见参考答案)

在部落时代,姓是一个族群的族号,最早来自部落图腾。有的部落用熊作为图腾,有的以狼作为图腾。因此,在中国的姓氏当中,用动植物名称作为姓的比较多,比如姓熊、姓虎。

接着,到了母系氏族时代。“姓”字一半是“女”,一半是“生”。因为在母系社会,人们只崇拜并纪念母亲。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取代,“姓”也慢慢演变为家族的标志和符号。

在《百家姓》中记载着一些复姓。什么是复姓呢?就是指两字或两字以上的姓,比如诸葛。

“诸葛”家族中,出过一位绝顶聪明的名人——卧龙先生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汉族,算是山东人,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散文家、书法家。另外,他还是个发明家。他曾发明过木牛流马(一种利用机械原理制造的可以载物行走的木牛木马)、孔明灯(一种纸灯,可以像热气球一样飘到空中)等。

他一生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被追封为忠武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趣味知识卡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相当于中国古代孩子的语文课本。里面收录的单姓有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不过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中国的姓氏至少在一万个以上。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方式对姓氏进行排列,句句押韵。对于传承中国姓氏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五花八门。其中,总有一些姓一不小心就会读错:

→应读huà。代表人物:神医华佗。

→应读rén。代表人物:孔子弟子任不齐。

→应读qiú。代表人物:明代大画家仇英。

→应读zhā。代表人物: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金庸)。

→应读piáo。如今朝鲜族中这个姓氏比较多。

你都知道哪些复姓,请填写在下方田字格中。

(参见参考答案)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代表队队员陈姝妍家长 邢虹

陈姝妍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工作很忙,常常不能按时接她。

班里的小朋友一个个都被接走了,她一个人跟在老师后面,摆好小椅子,坐在老师身边,听老师读新课文。她总是认真地用胖胖的小手,一下一下地点着字,嫩声嫩气地跟着读。有时候一个月不到就能把一学期的课本读完,老师只好拿故事书给她读。

我接到她时,经常已是华灯初上,高楼上霓虹灯闪烁不停。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陈姝妍,看到有认识的字就会大声念出来:“平原商场,张家米线……妈妈你看,梦丽酒吧,刘梦辰的梦就是这个梦。”一路上她小嘴不停,给我讲幼儿园的各种趣闻,哪个小朋友今天尿裤子了,谁和谁吵架了,老师盛饭时不小心把碗掉地上了……语气加表情,她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有时候不经意间还会冒出一个成语,听得我忍俊不禁。

三年幼儿园下来,陈姝妍的识字量已经达到了将近两千个,相当于小学二年级的水平。

陈姝妍的爸爸是一名警察,工作很辛苦,经常不是正在执行任务,就是在执行任务的路上,接打电话很不方便,我们之间形成了留言的习惯。陈姝妍学会了拼音和写字后也经常给爸爸留言写字条。我们保存了很多陈姝妍写给爸爸的字条,其中有一张是这样写的:

爸爸你好:

我快要过七岁生日了,今年我不要生日蛋糕,也不去大酒店吃饭,只想要一双轮滑鞋,你不知道,穿上轮滑鞋就像在地上飞一样,我真的想飞起来,好吗?

你最亲爱的女儿

识字量的积累,使她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大大提高。我们经常鼓励她把想法和要求写下来,从刚开始只有一句话,到后来的长篇读书感想。我们没有刻意要求她每天写日记,她都是有感而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有时候为了鼓励她会故作惊讶,比如她看了介绍荷花的文章后说:“妈妈,荷花只有白天才开,并且生长在水里,我觉得她真的是太阳和水的女儿。”

我会说:“宝贝你说的话就像诗一样,妈妈要记下来。”

她兴奋地喊:“我来写,我来写,这是我说的。”这样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就大量积累起来,她再也不觉得写作文是什么难事了。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的书多了,写作文自然不成问题,但要提高写作水平,需要大量阅读。我信奉古话“开卷有益”,所以不管是漫画书还是故事书,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她喜欢都可以读。我家的书架上经常是经典名著和畅销小说并存,漫画书和古诗词共伍。

对于她读书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读书时一定要坐在书桌前。小时候要求她坐姿端正,大了以后要求她不动笔墨不读书。书里最打动她的一句话,她最想对故事的主人公说的一句话,都要写下来。

每当陈姝妍看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我都会和她讨论: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最讨厌谁?为什么?慢慢地,她的思维和想法就不再拘泥于作品表面。一年级的时候,她重温看了无数遍的《灰姑娘》,看完突然对我说:“妈妈,我觉得灰姑娘的后母并不是那么坏,她爱她亲女儿难道不应该吗?她要是能对灰姑娘再好一点,就更好了。”五年级时,她已经看完了《简·爱》,并在读后感里这样写道:从作者安排的故事结尾来看,可以看出作者内心其实相当自卑,贵族等级观念贯穿在小说里。出身贫寒、长相不漂亮的简·爱小姐,只有继承了大笔遗产后才能配得上悲惨可怜的罗切斯特先生。现在英国不知道还是不是这样?

在陈姝妍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我的父亲对她影响巨大。我父亲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喜爱书法艺术。

在姥爷的影响下,陈姝妍知道了仓颉造字,知道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史,知道了泱泱大国“书同文,车同轨”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华夏民族对其他文化的包容性。

《山海经》里的故事是陈姝妍小时候最爱听的,她总是爱问:“真的有精卫鸟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姥爷讲的故事和书法,深深地影响了陈姝妍,她有时候会很遗憾地说:“妈妈,你知道宋体字是谁写的吗?就是秦桧。中国历史上有柳体有颜体,这些字体都是以大师的姓命名的,可是秦桧的字只能叫宋体,就是因为他太坏了,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

小小的人儿常常待在姥爷散发墨香的书房,看姥爷写字,柳风颜骨的汉字比牛奶雪糕更能吸引她。她常常磨着姥爷,握着她的手写字,温暖的灯光下,爷孙俩相互依偎。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我的老父亲也已去世,但这样的场景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

初二时,陈姝妍有幸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前她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家人都要听她讲课,屋里贴满了生僻字的纸条,连走路她嘴里都念念有词,一有空就抱着大字典看。

比赛虽然没有走到最后,但通过这次比赛她看清楚了对手的实力,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这是她人生的一个挫折,也是一个加油站,通过比赛她会给自己一个新的评价、新的定位。虽然没有夺得冠军,但这次比赛是她人生路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通过比赛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眼光放远到生活的小城市之外。

她是我的骄傲,希望她以后仍然喜欢汉字,喜欢汉语言文化,并为之努力奋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湖北省襄阳四中代表队指导教师 张宝玲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但“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曾经最熟悉的文字,你还能正确写出吗?你又有多长时间没有端端正正地写字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汉字热潮,一场比赛,让很多人重温上学时学过的词语,重新发现汉字的魅力。我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上赛前准备,使我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汉字由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而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埃及的圣书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等虽然也有悠久历史,但早已成为历史,而唯独汉字使用至今。而且还先后被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借去记录他们的民族语言,日本、韩国的文字中至今还夹杂使用汉字。因此说它“博大精深”是绝不为过的。古代先贤们,只把汉字排列组合,就衍生出诗、词、歌、赋、文、联等;只把它的笔画稍加改动,就有甲骨文、铭文、真、草、隶、篆等;再按书写风格去细分又有钟、王、颜、柳、赵、欧等。这些无不显现出汉字旺盛的生命力,彰显着汉字的独特魅力。

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

汉字之美在于形美。

汉字的间架结构,点、撇、横、捺形成了汉字的形美。形美首先表现为象形美。例如“日”字,太阳的轮廓是圆的,而且高挂在天空,不断发光发热,所以古人就把“日”字简略成一个圆形,中间一点。因为古人看到月亮弯弯,就将“月”字画成一轮弯月。

汉字形美其次表现为结构美。汉字中有许多字形是对称结构,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审美思维。如“林”字,双木为林;“从”字,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谓之“从”。两个完全相同的字符一经组合,产生新的意思,独特的对称形式往往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汉字之美在于音美。

我让学生从汉字抑扬顿挫的四声中,领略汉字音美。例如成语大多是由四个字组成,平仄相对,错落有致。平声舒缓上扬,如击钟鼓;仄声曲折下抑,如击木石。读起来既富于变化又有强烈的节奏感。汉字这种富有音乐美的特点,是西方语言所达不到的。

汉字之美在于义美。

比如“柳”字,左边是木,让人直接想到这是一种树木;右边的卯则让人联想到,袅袅炊烟中,柳枝若隐若现,身姿秀美婀娜,微风吹来,微微舞动,轻盈而曼妙。

一开始学生都觉得学习这么多的汉字很枯燥。在教学中我会穿插一些有关汉字的谜语、笑话等来活跃气氛。会采用口诀记字、诗意记字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趣味口诀

我讲过这样一个有关汉字的趣味对话: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学生们听完后哈哈大笑,精神为之一振,很高兴地投入学习中去。

(二)形近字口诀

对形近字,可以把它们的细微差别编成口诀,这样易记易用。比如:

戌戍戊戎戒,可编成口诀:“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画个十字就念戎(róng),两竖一横念戒(jiè)那才成。”

掇缀辍啜,可编成口诀:“用手拾掇房子,用线连缀裙子,用车接回辍学的孩子,用嘴啜泣伤心的日子。”

(三)成语口诀

熟记成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成语意义,我也给学生编了口诀记忆:颐指气使态度傲,未雨绸缪先准备,改弦更张制度变,改弦易辙态度变,出奇制胜不带兵,评头论足挑毛病,不绝如缕声细长,文不加点一气成,敬谢不敏婉推辞,屡试不爽都不错,无可厚非本有错,耸人听闻多夸大,见微知著小见大,不刊之论删不得,釜底抽薪才彻底,扬汤止沸不彻底,明日黄花今日凋,汗牛充栋藏书多,罄竹难书罪恶多,无所不至坏事多,始作俑者是首恶,休戚与共同祸福,不负众望不辜负,不孚众望人失望,师心自用太自负,不瘟不火恰到好,不赞一词文章妙,狗尾续貂坏接好,不可理喻太蛮横,闪烁其词话含糊,左右逢源事圆滑,如沐春风受教化,良莠不齐藏好坏,不容置喙没机会,胸无城府无心机,拍案而起愤怒极,空穴来风有根据,首鼠两端迟不决,风声鹤唳太惊恐……

(四)诗意口诀

把词营造成富有意境的诗意文字,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既容易记住字形,又能够锤炼自己的表意功力。如“山清水秀”“眉清目秀”这两个成语,为避免把其中的“清”字误写成“青”字,可以编成一句有诗意的句子来记:有水分,山才朗润,眉才灵秀,美才诞生。

(五)趣味问答

识记大量的汉语成语,可以采用问答形式,也可以采用比赛抢答形式,来识记此类成语,如:

这类“成语之最”有很多,在运用过程中可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忍俊不禁,在风趣诙谐愉快的情境中体会成语的独特魅力。

识记汉字字形,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化枯燥为有趣,学生便能逐渐明白汉字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悠久、最完善、最具形象美又蕴含智慧的文字,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手指轻敲键盘,需要的汉字便出来了。在现在的孩子眼里,与汉字直接对应的不是汉字结构,而变成了汉语拼音。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担忧:长此以往,提笔忘字的现象会逐渐变成一种现代人的通病。

很多同学都不注意汉字书写规范。很多字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简简单单的“好”字,你真的能写对吗?“女”字做偏旁时,上面一横是不出头的。身字做偏旁时一撇也是不出头的。再比如“尴尬”二字,很多学生会把偏旁写成“九”,可偏旁其实是“尢”。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按照严格的书写标准,都算书写错误。

在书写汉字时,一要掌握间架结构。

哪些字属于上下结构,哪些字属于左右结构,都需要留心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符合比例、匀称好看的汉字。

“辱”字为上下结构,但是很多学生会把它写成半包围结构,使该字显得粗笨呆板,缺乏美感。

“冒”字为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两短横与左右不相连,不能写成“曰”或“日”。有的同学倒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却将其左右两竖超过了下面“目”字的部分,错写为类似半包围的结构,同样不正确。

二要掌握笔顺问题。

很多同学总是字写得不端正,似乎不知不觉就把字写歪了。其实不注意笔顺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

以“火”字为例。正确的笔顺为:

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时,因为先固定两边,所以字容易写得端正。可是很多同学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很容易出现往左“一边倒”的情况。

其实,规范地书写并不困难,只需要花费一些耐心与细心,但这却是对博大精深的汉字的尊重,也是对源远流长的书写文化的传承。

为了备战《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们采用了如下三种方法:

(一)引入竞争机制,学习有动力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个人赛、小组赛、班级对抗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比如开展成语接龙活动,可把学生分成几组比赛进行,如: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海捞针→针锋相对→对答如流……光彩夺目→目瞪口呆→呆若木鸡→鸡毛蒜皮→皮开肉绽……

每当识字变得乏味时,他们就相互出题考对方,有时还专挑生僻字,比谁先难倒对方。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打成一片,相互尊重,兴趣高了,欢声笑语多了,词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我想,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二)老师巧指导,学习有技巧

我们把字形辨别的基本技巧概括为四种:

1.音辨法

通过读准字音,可以发现书写错误。例如:“辍学”将“辍”(chuò)误写为“缀”(zhuì);“气概”将“概”(gài)误写为“慨”(kǎi),这样的误写,只要平时读准字音,便可发现错误。

2.形辨法

根据汉字的表意特点,依据形旁、形状来辨析汉字意义,进而辨析词义,从而规避错误。

例如:“眼花缭乱”中的“缭”是借用了丝织品的缠绕特点,所以应为“丝”字旁。“插科打诨”中的“打诨”是指开玩笑,跟语言有关,所以“诨”不能错写为“浑”。“贪赃枉法”的意思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古代曾用贝壳作为货币,所以,用“贝”为偏旁的字一般与财物有关,因此“赃”不可错写为“脏”。“脱颖而出”的“颖”从“禾”,指禾穗的芒尖,引申为细长物体的尖端,“脱颖”本指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后来比喻人的才华得到显示,所以写作“颖”。以上这类词语均可以形旁的意义记住它们的正确字形。

3.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汉字书写是否正确。

例如:“墨守成规”出自墨子守城的故事,不能写成“默守成规”。“再接再厉”是说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之前先在石头上磨一下嘴,“厉”在古代写作“砺”,是磨刀石的意思,因而不能写作“励”。“认罪伏法”是指犯人被执行死刑,不是服从法律,因而不能写成“服法”。“各行其是”中“是”的意思是“正确”,不能写成“事”。

用这个方法辨析“天资颖惠”(应为“慧”)、“集思广议”(应为“益”)、“为虎作猖”(应为“伥”)、“功亏一溃”(应为“篑”)、“融汇贯通”(应为“会”)等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掌握其正确的书写,会事半功倍。

4.词法结构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书写是否正确。汉语构词有一个规律,一个词(特别是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对这类的词,可以根据前后位置关系,推知相对应词的意义,从而辨析字形。

例如:“貌合神离”的“合”与“离”相对,不能写作“和”。“惹是生非”中的“是”与“非”相对,不能写成“惹事生非”。“山清水秀”中的“清”与“秀”相对应,不可写作“山青水秀”。

又如“嬉笑怒骂”中四个字均为动词,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以判断不应写成“嘻笑怒骂”。“仗义执言”这个成语由两个动宾短语“仗义”和“执言”组成,故不可写成“仗义直言”。

最后,要做到准确辨析字形,仅靠上述方法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关键还在于平时要注意积累,碰到不确定的字词,要勤于动手,利用工具书,尽量弄懂词语含义。日积月累,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上几种方法,是我通过实践、思考所得。当然,识记汉字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探索、研究、总结。

晚节不保、朝不保夕、

明哲保身、丢卒保车、

自身难保、保国安民。

口、诛、笔、伐。

墓葬、遗迹、陪葬品、

木乃伊、青铜器、殷墟、

遗址。

侠、峡、陕、浃、

挟、铗、颊。

(惺惺)相惜、

(栩栩)如生、

(津津)乐道、

(耿耿)于怀。

亻+亭=停、亻+府=俯、

亻+更=便、亻+旁=傍、

亻+丽=俪、亻+象=像、

亻+具=俱、亻+建=健、

亻+奇=倚、亻+每=侮、

亻+故=做、亻+委=倭。

也、人、立、曷、

利、木、子、小。

击、火、拾、从。

(规律:第一个字减去第二个字,加上第三个字,就能得到第四个字)

抱柱之信、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口无遮拦、

一决雌雄、黄雀在后、

后发制人。

下+心=忑、矛+今=矜、

厂+人=仄、人+木=休、

人+止=企、今+口=含、

口+隹=唯、口+木=呆、

木+不=杯、木+日=杳、

日+斤=昕。

酣、邯、队、企、此、

旨、杲、林、杏、叹、

邓、阴、肝、邗、隐。

护国(佑)民、

省吃(俭)用、

借花献(佛)、

(伪)善。

众、晶、磊、淼、

森、品、焱、骉。

步、此、歧、武、肯、

雌、耻、齿等。

翘首企盼、

浅尝辄止、

望梅止渴、

学无止境。

文韬武略、韬光养晦、

耀武扬威、威武不屈、

咬文嚼字、扬长避短、

光耀门楣、武断乡曲、

衣锦还乡、委曲求全。

廷(tíng)、诞(dàn)、

蜒(yán)、涎(xián)、

筵(yán)。

四面楚歌、歌舞升平、

载歌载舞、引吭高歌、

莺歌燕舞、高歌猛进。

请君入瓮、

梁上君子、

君临天下、

国无二君。

唐+米=糖→糖果

唐+土=塘→池塘

唐+火=煻→煻灰。

惟、唯、维、推。

明枪暗箭、临阵磨枪、

兵不血刃、单枪匹马、

枪林弹雨、刀光剑影。

晚节不保、不胫而走、

一蹴而就、走马观花、

马到成功、镜花水月、

功亏一篑。

盼、者、睁、叔。(规律:第一个字减去第二个字,加上第三个字,就能得到第四个字)

眉、清、目、秀。

广、亡、兆、木、目、

者、林、登、民。

希、盼、盼、渴、期。

雪中送炭、

小心翼翼、

里应外合、

一日三省。

乃+子=孕、子+皿=孟、

米+子=籽、米+共=粪、

米+羔=糕、子+小=孙、

子+包=孢、子+亥=孩

等等。

母慈子孝、

慈乌反哺、

老莱娱亲、

怀橘遗亲。

身怀六甲、

咬文嚼字、

孤立无援。

金戈铁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

成人之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

谋财害命、命若悬丝、森罗万象、

事在人为、嬉笑怒骂、众口难调、

字里行间。

妇人之仁、表里如一、

笑容可掬、付之一笑、

当仁不让、让枣推梨、

如梦初醒、里应外合、

表里山河。

好(hǎo)、

好(hào)、

好(hǎo)、

好(hào)。

奴颜婢膝、和颜悦色、

心悦诚服、心旷神怡、

色厉内荏、神机妙算、

游手好闲、游刃有余、

余音绕梁、怡情悦性、

和光同尘。

耸人听闻、闻风丧胆、

胆大妄为、为人师表、

表里如一、一贫如洗、

洗心革面、面如土色、

色厉内荏。

妒、嫉、妃、奸、娜、

姻、姿、嫦。

恩威并施、

威武不屈、

作威作福、

威逼利诱。

良、取、女、老、

圭、丑、阿。

东方、

欧阳、

西门。

一个个汉字,就像一个个的人,背后都有着或平淡或婉转或跌宕的故事。走进趣味汉字的世界,了解每个汉字的缘起与历史,就是开启一次妙趣横生的文化寻根之旅。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贵勇

一部揭示汉字奥秘的奇书,

一把开启汉字文化殿堂的黄金密钥,

一次使汉语之光照亮广阔童心的精心尝试,

一次以欣喜的眼波和游戏般的手舞足蹈向着汉字文化之源的回溯与发现之旅。

捧读,思索,感悟,世界便在掌中,汉字的花朵与灵光便在童心深处绽放。

——《语文报》编辑、作家、文化评论人 成向阳

在游戏中汲取知识,在故事中开阔视野,在探索中活跃思维,在拓展中触类旁通!这套书融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为一体,能够使小读者兴趣盎然地走近汉字,了解汉字文化,学习国学知识,轻松国学小达人。

——《中国少年报》副主编 郎继霞

汉字,对中国人来说,是有历史、有传奇、有温度、有血肉的存在,我们无法忽视,也有责任传承。亲子共读时,孩子的双眼追随父母的手指,那些字跟着父母所讲的故事,以图像的方式进入孩子的记忆;五六岁,孩子笨拙地握着笔,没有笔顺地涂抹自己的名字,父母的美好祝愿,跟着这些字在孩子心中烙下印记……所有的孩子都问过“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知道字的意思是非常有意思的事。翻开书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江明月,万里关山,就这样对孩子娓娓道来。

——《小读者》杂志执行主编 刘纳新

探寻汉字秘密、玩转汉字游戏、讲述汉字故事、传授汉字知识,这本书让孩子尽情徜徉在汉字的趣味世界当中,“字”得其乐。

——《聪明快车·轻松学语文》编辑 季菲

中国的汉字,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汉字经历了初始的构建、字形的演变、字音的变化和字义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各种新的词语不断产生,这些都在如今的汉字词语当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当代的小学生,接触到的是汉字演变后的结果,而对于汉字内在的故事,我们所知或许不多。所以,请让我们怀着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探索,打开本书,去触摸这多彩的汉字世界吧。

——《当代小学生》主编 谢风坤

汉字是一个美妙深邃的世界,孩子早一点走进这个世界,就能早一点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套书,是一扇通向汉字文化深处的门,吸引着孩子走进去,感受中华文明的温度和质地。

——《中国教育报》文化副刊中心主任 王珺

接力出版社这套“我的趣味汉字世界”,以汉字的前世今生串联与该汉字有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并加入了孩子喜爱的互动栏目,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汉字,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实为一套不可多得的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入门书。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编辑 胡香玉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听一个故事认识一个汉字,再通过这个汉字找到它的朋友,跟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了解所有朋友的小秘密,让识字成为一件好玩儿的事。

——《文学少年》编辑 史姗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