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勇者不惧”和“仁者无敌”之间有冲突吗

“勇者不惧”和“仁者无敌”之间有冲突吗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稍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点了解的人就会发现,勇者不惧和仁者无敌是针对个人行为取舍的不同方式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勇者不惧和仁者无敌,是同一主体的两种呈现方式,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冲突。

勇者,顾名思义,指的是具有勇气、不被艰难险阻所吓倒的人。孔子在《论语·子罕》篇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其中就道出了对勇者行为的肯定。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仁者无敌。”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并把它作为推行天下的主要主张。俗话说投桃报李,当你对他人施与仁爱时,他人也会反馈给你仁爱。若大家彼此间都十分友爱了,哪还有什么敌人可言呢?只是,这时一个矛盾就凸显出来了:孔子说勇者不惧,也就是说,为人要勇敢,面对各种悖逆现象要敢于挺身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去恶存善,让人们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孟子的“仁者无敌”表明,人们只要将“仁”藏于心间即可,因为这世上已经没有敌人了。既然已经没有敌人,那还要勇干什么?这二者之间不是存在明显的冲突吗?

其实,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疑惑。稍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点了解的人就会发现,勇者不惧和仁者无敌是针对个人行为取舍的不同方式提出来的。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晋军在与秦军的作战中俘获了三名秦将。当时,晋襄公的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请求晋襄公将俘获的三名秦将释放回国,以免两国结怨过深。晋襄公答应了,随即将三人释放。谁知晋襄公手下的大将先轸听说后,勃然大怒:“将士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力气才擒获的秦军主将,却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就被轻易赦免!”说完,竟然不顾晋襄公的体面,向他口吐唾沫。但是,晋襄公并没有责怪他这种目无尊长的行为,事后反而为释放秦囚的事向先轸道歉,这让先轸感到羞愧难当。这一年,狄人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在一次战斗中,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赎自己冒犯晋襄公的罪。

在这个故事中,先轸有两次大勇的表现:第一次是不怕触犯龙颜冲晋襄公发怒,第二次是以死谢罪。如果先轸对秦国的俘虏也抱着仁爱之心,对他个人而言,起码不会因触犯龙颜而置自己于被动之中,也就不会出现后来以死谢罪的情形。但谁都看得出来,先轸的勇气源于他对敌人的憎恨。对待敌人,还能用仁爱吗?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越国军队开赴齐国边境,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志士雍门子狄听说后,只身前往越军营前,告诉越国军队,齐国有很多他这样的忠勇之士,越军还是自行撤兵更好。说完,他拔剑自刎。越军见齐国有这样忠君的义士,觉得自己很难取胜,于是就引军撤退了。

在这个故事中,雍门子狄真正践行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儒家主张,他无惧无畏的勇气同样是源于对侵犯者的憎恨。

从以上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勇和仁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两个方面:勇是外露的责任担当,仁是内藏的品德心性。正因为如此,子思在《中庸》中才写道:“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意思是说,智、仁、勇,是用来处理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人际关系的三种品德。

孔子把仁和勇都归于道德的范畴,体现的是对同一主体的道德适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勇者不惧和仁者无敌,是同一主体的两种呈现方式,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