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首先是经济上的发展繁荣,其次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一系列相应政策措施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在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不仅高度重视民族平等团结关系,而且十分重视各民族间的互助关系,使少数民族人民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完全平等。而只有各民族的发展繁荣才能维护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首先是经济上的发展繁荣,其次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由于地理的、历史的原因,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上东南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比较发达,而西北、西南和山区、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整体,在占全国领土面积64%以上的1亿多少数民族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首先要靠国家的扶持。在世纪之交,党和国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西部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西部就有51个。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绝大多数的自治州和自治县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一系列相应政策措施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延伸阅读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正式确认了西部开发的范围,包括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0年年底,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西部12省、区、市享受多项优惠措施,包括加大建设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实行税收及土地和矿产资源优惠政策、扩大对外对内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和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2012年国务院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一是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构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强环境保护,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三是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加大农业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五是加强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六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开发机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七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八是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新突破,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九是加强指导协调,凝聚社会合力,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中央的特殊支持政策。

2000年全面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有力地带动了民族地区发展。为了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切实的利益,国家采取了许多照顾措施,包括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引导和鼓励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地区投资、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等,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壮大实力。目前,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全部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或者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至2008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7899亿元。其中,2008年达18453亿元,比2000年增长5倍,年均增长23.7%。建成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修建了一批机场、高速公路、水利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青藏铁路铺轨到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铁路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其次要靠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曾有大批的汉族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与少数民族同甘苦、团结奋斗,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国家还大力组织实施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

延伸阅读

百年内的两次移民

1979年,国家确定由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1996年,国务院确定由15个东部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动员中央各部门对口帮扶贫困地区。为促进西藏的发展,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逐步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据统计,1994年以来,国家先后安排6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全国18个省(直辖市)和17个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至2008年年底,累计投入对口援藏资金达111.28亿元,安排6050个对口援藏项目。至2011年年底,中央企业在西藏累计投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抗灾救灾、人才培训、无偿捐赠、行业扶持等方面无偿援助资金50多亿元。其中承担对口援藏任务的16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累计落实对口援藏项目976个,投入对口援藏资金18.28亿元,派出援藏干部138名。

宁夏同心县生态移民惠安村(福建帮扶项目)

宁夏中卫香山
百万亩硒砂瓜培育基地

※  ※  ※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还要依靠西部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国家的支持、沿海地区的帮助都是外力,是“输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其根本在于靠内力,靠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民族本地方的特点和优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依靠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不小的进步,涌现了云南纳古镇、内蒙古伊利集团等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典型事例。

延伸阅读

飞速发展的回族经济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回族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在首都北京,1993年全市涌现的48个亿元村中,有5个是回族聚居村。1993年国家民委表彰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厂长、经理152人,其中回族就有67人,占被表彰总数的44%。2006年4月8日至9日“首届中国穆斯林企业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穆斯林企业年会”在北京举行,集中展示了新中国回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论坛评选出了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甘连舫等“2005中国穆斯林企业家十大年度人物”,以及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05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清真品牌”。

河南桑坡村是一个纯回族村,具有悠久的皮毛加工业的历史,2005年该村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被河南省命名为“中原第一村”,被中国皮毛协会命名为“中国桑坡皮毛城”。该村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羊皮150万张,占全国进口澳皮的80%。

河南的“中原第一村”桑坡村

云南通海县杞麓湖畔的纳古镇

云南通海县纳古镇是一个古老的回族聚居村镇,从元代至今一直延续着比较发达的手工业传统。1997年,乡镇企业已发展到400多个,涉及冶金、建材、化工、机械、交通运输、燃料、食品、塑料皮革、文体、印刷、贸易、服务等20多个行业。其中钢窗、焊管曾一度成为全省最大的生产基地。1997年,纳古镇社会经济总收入7.29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占到了99.16%,全年人均上缴税额1542元,居玉溪地区第一。该镇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乡镇企业百强乡(镇)、云南省乡镇企业五十强乡(镇)等。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在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各民族都可以自由地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直观地体现在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上,还包括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文献古籍、思想体系、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组织制度、名胜古迹、珍贵文物等各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加强文化设施、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活动。

延伸阅读

国家实施了“两馆一站”(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大大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文化设施状况。

目前,民族地区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已达366处,布达拉宫等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28项中,少数民族项目有367项。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国家设立重大文化项目,如骏马奖、孔雀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扶持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推动了大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的出现和文化人才的成长。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在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中华文化非洲行等重大活动中,少数民族文化都绽放异彩,取得良好反响。

朝鲜族能歌善舞,其舞蹈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鼓舞”,以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无论是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教育和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教育,由于地理、历史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仍比较落后。因此,国家出台了各类扶持和优惠措施,以缩小少数民族教育,尤其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水平的差距。

延伸阅读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都明确规定了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的条款;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专门设立了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处理特殊问题;在中央和地方设置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以解决民族教育中因民族、地域特点在经费开支上的需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师资培养、“双语”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等各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2005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强调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西部地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计划等工程,中央财政先后投入290多亿元,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办学条件。目前,全国建有民族小学20906所、民族中学3536所。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也全部面向少数民族招生并实行一定优惠。2004年,国家从西部农村地区开始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政策,惠及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2006年起,率先在西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国家对特别困难的民族和地区,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如,每年安排1.2亿元资金,对西藏农牧区中小学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截至2008年年底,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目标的县已有674个,占总数的96.6%。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全面启动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160多亿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中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等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并把国家试点范围首先放在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总计680个县级单位,为680个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通过这一政策,首先解决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饭问题,受益学生达到2600多万,占中西部农村学生的近30%。

国家通过开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与地方合作共建民族地区高校、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和学位建设、扩大招生规模等措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目前,民族地区已有普通高等院校167所,高等学校专任教师7.7万人,在校生123.5万人。国家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2008年,中央政府向5个自治区投入8.27亿元,支持建设了83所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45个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和10所国际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下达给5个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达9.74亿元,资助83万多人,占在校生的90%。

思考与探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

4.西部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怎样做?

5.怎样才能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6.说一说,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