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对策研究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因此,在高校干部中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质量,对于落实好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解决干部监督难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显得尤为重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既要增强民主意识,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在当代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将是决定高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质量,选好高校的领导干部,特别是要建立与人才队伍相匹配的干部队伍,并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这是摆在高校党委面前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高校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是高校干部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干部工作贯彻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客观要求,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人才密集、知识创新密集、思想活跃的场所,广大师生员工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为营造民主氛围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因此,在高校干部中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质量,对于落实好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解决干部监督难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显得尤为重要。

2.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是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需要一批既能够被群众认可又能够善于推动发展的高校管理队伍。通过提升民主质量,创造一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一套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不断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对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扩大民主,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在民主推荐结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及时反馈群众对干部的真实评价,帮助干部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形成必要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促使干部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有利于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从而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3.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重要职能,卓越的领导管理团队将决定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一支高素质、强能力、好作风的高校干部队伍将决定高校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选拔任用好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在高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党委在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既要体现民主制度完善和流程的规范,更要把握住民主的质量,使干部用当其时、用当其才、用当其位,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不高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质量是指选拔任用的干部不仅具有好的群众基础,又具有岗位要求的品德和能力,既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推进中长期的发展,重点体现在结果是选准用好干部,干部得到群众公认,过程是高效且有可操作性。

1.民主质量不高的表现形式

目前高校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干部公示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民主程序,但民主质量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民主主体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不够。广泛性不够是指对某岗位进行民主推荐时,往往选取该单位的中层干部、教授、工青妇代表等,而该岗位所面对的基层群众、对应的上级条线部门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的代表选取的广泛性不够。代表性不够是指参与民主环节的群众多是平时较热心、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的人,对于客观上工作较忙或主观上不太积极参加活动的群众选取不够,使得民主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不能代表各层、各面的群众。比如在高校,一些发展比较熟悉的“老牌”学院,教职员工人数往往达到几百人甚至更多,在民主推荐干部的时候出于对会议易组织的角度考虑,往往会选择让干部来推荐干部,参与推荐面窄。

二是民主主体参与民主环节时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参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考察等环节的民主主体群众,在进行推荐与测评时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一方面存在以对候选干部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推荐和测评的情况,以被推荐、测评对象“人不错”“不太熟悉”或与被推荐人的关系亲疏等为依据进行推荐,缺少人与岗位的匹配情况、被推荐人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客观依据。另外在思想上日益认为自己的民主看法不会被采纳,对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表格“随便填填”,随意性较大。

三是缺乏民主推荐的人选满足单位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保证。群众进行民主推荐时主要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依据现有单位的运转情况,较少从整个单位在学校中的定位、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着眼进行推荐,导致被推荐出的人选具有一定的群众认可度,但不能确保与单位的中长期发展相匹配、满足单位中长期发展的较高要求。

2.民主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针对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民主质量不高的表现,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民主主体不熟悉被推荐人、被测评人。高校中的干部工作有其独特性,由于教职员工数量多,加上教师因研究领域或单位不同,不同学科、单位之间工作交叉少,教职工相互了解的客观基础不足。高校干部选任过程中,既有从本单位直接提任的干部,也有从外单位调任的干部,群众在进行民主推荐时缺乏提高质量的客观基础。

二是民主主体对干部工作中民主环节的认识不够。部分群众对于干部工作民主推荐与测评等环节具有主观随意性,主要根源在于对干部工作不了解,对民主环节所起到的作用不了解。干部工作中民主环节的透明度不够,群众不了解民主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明白自身所起到的作用和肩负的使命,对干部工作的知情度不够,使得民主主体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不够。

三是未能将民主与集中有效融合起来。民主质量是民主与集中结合后的质量提升。现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还没融合,民主与集中还是分开的。现在民主是指群众参与其中的一部分,而真正的民主是在群众参与度的基础上,加强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往返次数及透明度,提高民主的质量,使群众真正、深入地参与民主,提升干部与岗位的匹配度。

四是干部工作中民主环节的制度与机制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干部的民主推荐和考核测评时,流程较为固化,预告时间较短、预告内容较为简单,导致部分参与的民主主体认为只是走形式上的过场,在民主环节的制度与机制上不完善,不能保证民主主体认真对待。

三、正确把握好五个关系

1.把握好党管干部和扩大民主之间的关系

党管干部是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扩大民主是改进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提高党管干部水平的重要举措。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在干部工作中,既不能对党管干部原则作僵化的理解,认为扩大民主会削弱或动摇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而忽视落实党员和群众民主权利;也不能对扩大民主片面认识,防止和克服扩大民主简单化。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既要增强民主意识,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的观念,这样才不会偏离民主的方向。

2.把握好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关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实质上是要求在干部工作中正确实行民主集中制。干部工作,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要探索实行民主的有效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让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干部工作,又要把“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用人决策行为,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3.把握好程序民主和民主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干部工作中,程序民主是提高民主质量的保障,没有一定的程序民主,民主质量难以提高,但是程序的民主并不能等同于民主质量就一定高。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质量,一方面需要从提名推荐、考察考核、酝酿决策、监督评估等各个环节,明确干部群众参与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另外一方面要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践操作的规范性,保证干部群众的民主权利在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落实,切实提高干部群众参与民主的质量和效益。

4.把握好依靠群众和引导群众之间的关系

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落实于干部工作之中,立足群众、面向群众、依靠群众,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化的高质量又是以干部群众的高素质作保证的。必须加强对群众的引导,注重提高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民主素质,营造民主参与氛围,向群众宣传有关干部方针政策和具体规定,帮助群众正确把握用人标准,坚持原则,从而不断提高民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5.把握好公开和保密之间的关系

知情权是民主表达的基础,否则不可能有深入的民主实践活动。在干部工作中,没有信息公开透明,就谈不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凡是有利于选准用好干部的事项、有利于落实群众“四权”的事项、有利于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事项,都应逐步向广大师生公开。同时,对学校党委集体讨论决策过程等个别环节,应属党的机密,要从有利于党的事业出发,注意公开的内容、范围和时间,但绝不能以保密要求为借口,限制甚至剥夺师生员工的知情权。

四、高校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的对策

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质量,是高校党委干部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质是用改革的办法来不断破解干部工作难题的过程,及时把握形势任务变化赋予干部工作的内涵,在增强干部工作民主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上下功夫,最终是要靠科学的配套机制来保证。本课题通过建立健全推荐、考察、监督、评估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为有效落实群众“四权”,不断提高干部选任工作民主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1.建立健全科学多元的推荐机制

建立科学多元的干部提名推荐机制,是提高干部选任民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干部提名推荐中,关键要扩大提名推荐环节的民主,建立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提名推荐机制。

一是要对提名推荐主体进行合理划分。建立分类提名制度,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的提名主体和范围,解决“提名主体不明”的问题。在高校内部,按照工作职能一般分为教学科研单位、教学辅助单位及机关管理部门。在划定提名推荐范围时,应当注重结合高校实际,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被推荐岗位与服务对象工作的相关度、推荐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所属单位的性质以及岗位职责等因素。可以按照“管他的”、“他管的”和“他服务的”的原则,分层次、分类别地选择与推荐对象工作联系紧密、了解较深的人员参加,注重各个层次代表比如学科带头人、教师代表及青年教师等,适当吸收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参加,如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二是要完善提名推荐的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提名方式,实行党委全委会提名、组织部门提名、领导提名、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多种推荐提名方式,要积极探索党员群众有序参与的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中来,注重在普通党员群众中更广泛地听取意见,解决“少数人在少数人中提名”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提名推荐的渠道和平台,规范提名程序,并实行缺位预告等配套制度,保证推荐提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要科学合理运用提名结果。提名推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应当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参考,同时要科学分析推荐结果,不能“唯票论”,将“群众公认”与“注重实绩”结合一起,对岗位的需要和干部的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真正把公道正派、敢作敢为,能干事、干成事、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干部推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来。

2.建立健全全面真实的考察机制

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扩大民主,必须在健全干部考察制度,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上下真功夫,改进考察方式方法,完善干部考评体系,真正解决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透明度。遵循高校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在关键节点上要不断提高透明度,重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民主权利。在考察程序制定上要充分尊重民意,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这样可以让那些组织上没有安排谈话,但有话要谈、有情况要反映的师生员工,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增加考察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为党委的最终决策提供可靠的民主评价尺度。

二是要改进干部考察考核方法。根据高校干部工作的特点,大部分干部为业务和管理“双肩挑”的情况,在干部考察中要加大组织、纪委、信访、审计、财务、教务、科研、设备等部门联动,多方面多途径收集有关干部的情况。加大干部经常性考察力度,探索实行建立干部日常考核档案,要注重对后备干部日常表现情况的考察。在对干部进行考察时,可以采用逆向考察法,在现单位考察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考察工作延伸到考察对象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或单位,听取意见特别是缺点会更加全面。

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以实绩为核心,定量与定性结合考核指标体系,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的考核评价标准,切实做到考核指标符合实际,能够及时反映干部的品行、才能和工作绩效,既科学合理,又便于操作。针对高校干部考核目标的制定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分类指导、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和注重实绩、利于长远的原则,由各单位研究提出,并经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民主、协商、审核的基础上,经校党委常委会最后审定。

3.建立健全充分民主的决策机制

推进干部选任决策的民主化,关键是充分发挥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充分民主决策机制,从制度上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委在用人上的权力和责任,严格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民主酝酿和民主讨论办法。对于干部的任免,在决策前,学校党委应在适当的范围进行酝酿,进一步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在决策中,要有民主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的氛围,对不同意见要高度重视,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和逐一核实,经集体讨论决定。在决策后,要坚持任前公示制度,对讨论决定拟任的干部在任前可通过网络、公告、校园广播等方式进行公示一周,继续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

4.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党内外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是提高干部选任工作民主质量的可靠保证。要进一步探索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摆到突出位置,重点完善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形成多维立体监督网络。在党内监督中,进一步健全党委议事和决策规则,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此外还可以结合实行党代表常任制的推行,发挥党代表对干部选任工作的监督作用。在党外监督中,通过开辟举报电话和举报电子邮箱让师生员工随时反映干部的问题。高校还可以结合实际设立干部管理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由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担任监督员,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体系。

5.建立健全动态发展的评估机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质量不是一蹴而成,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可以通过党内评估、组织评估和群众评估等方式来促进干部选任民主质量的提升。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在党委全委会上对当年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体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并对新提拔的干部进行逐一评议。要进一步完善对试用期满干部考核和对干部年度及任期考核工作,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后评估”机制,注重了解新任干部岗位匹配度情况、岗位适应和履职情况、与班子成员配合情况以及提任前不足改进情况和今后有待于提高方面等。此外,还要加强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评估,通过网上干部民主测评、群众座谈会、个别访谈以及“组织部长下基层”等形式,重点围绕了解群众对需选任干部的期望,了解对所选任干部的满意度,特别是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定位是否能够满足发展的需求,充分听取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帮助进一步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质量。

(上海大学课题组 徐 旭 曹为民 温诚锋 勾金华 谭 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