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特点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想象即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的、自觉性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一)观察力的发展

1.观察与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一种能力。

2.观察的品质

良好的观察具有目的性、精确性、敏锐性和系统性等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敏锐性。

(4)观察的系统性。

3.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我国学者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图画能力发展的研究,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可以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属于“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阶段。

(2)小学生观察品质在逐渐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初入学的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受刺激物的声音、形态、颜色等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中高年级小学生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

2)观察的精确性:低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水平很低,他们观察事物不细致、不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不能表述细节。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观察略优于中年级小学生。

3)观察的顺序性: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中高年级小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系统地观察,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

4)观察的深刻性:低年级小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上做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的提高。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高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更有显著发展,表现为观察力中的分辨力、判断力和系统化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4.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2)观察更具持久性。

(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二)注意力的发展

1.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2.中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1)有意注意发展明显。

(2)不论何种注意,都在逐步深化。

(3)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三)记忆力的发展

1.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2.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3)理解记忆明显占据优势。

(4)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四)思维力的发展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2.中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3)对问题情境的思维有质的飞跃。第一,提问趋于探究性;第二,提问具有开拓性;第三,提问具有批判性。

(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第一,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第二,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五)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即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的、自觉性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其中,根据创造程度的不同,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依据现有表象而独立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过程。

1.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2.中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