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捣乱的学生渴望沟通

捣乱的学生渴望沟通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带学生有10人次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辅导的体育生体育过关率达85%,有20人考入体育院校。而沈思同学更不用说,活泼的笑脸消失了,上体育课的热情也大不如前。

捣乱的学生渴望沟通——体育课突发事件处理之我见

谢永生

img61

作者简介:

谢永生,中共党员,2003年参加工作,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2006年以来辅导的学生先后获全区排球第四名、中学生田径比赛第五名和第六名,并获个人田径排球优秀教练员称号。 2007年获银川市优质课比赛第三名,2008年被评为优秀教师。所带学生有10人次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辅导的体育生体育过关率达85%,有20人考入体育院校。

这是发生在不同年级、不同时间、不同学生身上的两件事,虽然事情的性质相同,但由于处理问题的视角不同,故事结果也大相径庭,对我的启发非常深刻。

故事一:2003年我参加工作,担任高一年级1至8班的体育课的教学。 1班是个艺术班,学生们活泼可爱,课堂教学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当时班主任是王晶老师,我时常对她说:在你们班里上课,是当老师的一种享受。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在这个班发生了。体育委员沈思,是一个调皮、开朗的男同学,运动能力强,交际能力不错,在班里很有威信,上课交给他的任务让人放心。这件事情发生在体操课上,我的授课任务是:头手倒立。我正在给同学们作示范时,发觉沈思在我的身后用手比划着什么,引来学生们的一阵大笑。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感到非常的意外,脑海立刻闪出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在捣乱,二是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三是对我极不尊重,作为体育委员,尤其不应该。基于此,我异常激动,转身就打了沈思同学一个耳光,作为对他的回敬。

此后,我的课堂安静了,学生们呆若木鸡,再也不见欢天笑语,有的只是呆滞的目光,同学仿佛因此知道了老师的严厉。而沈思同学更不用说,活泼的笑脸消失了,上体育课的热情也大不如前。再往后,直至高三毕业了在路上相遇,他对我的眼神都是冷漠的,令我感到非常尴尬。

故事二:今年年初,我承担高二年级体育课教学,2班也是一个艺术班,十几个男生中有激情四射的体育迷,也有文静乖巧的沉思者,欢声笑语满课堂,班长贺琨有威信、有能力,交给他做的事情让人省心,我感觉仿佛又见当年沈思所在的那个班。

在一节排球课上,我讲授《排球垫球》,给学生分组,让各组学生学练,自己巡回指导。我发现班长这一组的垫球技术有问题,便让学生集合列队,给他们示范。意外就在此时发生了,正当我认真示范如何正确地垫球时,这一组学生中竟然有人起哄帮老师数垫球的个数,一开始一个人数,后来有许多人。我认为是自己示范有问题而引起的,然后我进行了示范调整,但是还有人起哄。因为我背对学生示范,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学生在捣乱。当下立即停止示范,突然转身,怒视着这组男生,学生们各个显出惊慌失措的样子,无人言语。我怒喝到:“是谁在起哄? ”想不到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承认。这让我更加气愤,我要求他们说出“元凶”,但仍然无人承认。于是,我把气全撒在班长身上,严厉地批评他,并惩罚所有的学生,要求他们每一个人做50米的蛙跳。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竟然没有人做,理由是他们认为自己无过错,学生们和我僵持起来。

此事让我回想起三年前在沈思身上发生的事来。于是我想,这样的问题不能急躁,不能将偶然的问题激化为师生矛盾,而要安定学生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把问题激化,应将问题弄清楚再处理。于是我将全组学生拆散,与他们分别进行沟通。结果发现同学们不是在起哄,而是认为我做的示范动作非常的标准而一起喝彩。于是在下课前的课堂小结中,我主动地与同学们讨论了此事,并向已做了蛙跳的同学道歉。结果呢?我得到了同学的热烈掌声,又见同学们灿烂的笑脸。

经过这两件事情,我感到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一个教师必须进行认真研究的问题。因为如果事情处理得好,不但可以完满地上好一堂课,而且还能很好的培养师生感情,跟学生打成一片;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甚至会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我有以下反思:

一、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把课堂的突发事件充分考虑到其中,甚至应该做好一套完整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预案,已备应急。

二、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的意见以及不同声音,倾听他们的情感表达,适当的“放活课堂”,使之形神俱备,做到有的放矢,灵活掌握教学进程。

三、教师应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充分了解情况,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再做出处理意见,而不能仅凭主观臆猜,错误地做出结论。

四、对待学生的“捣乱”,教师应当有一个博大、宽广的胸怀,应当从爱护学生角度去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宽容学生在不经意间所犯的天真小错,若从这个角度出发再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那么什么事情都可原谅了。

五、处理突发事件应该不以损害学生心理健康为代价。学生在教师的命令下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看似被处理了,但是他们口服心不服。

六、应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倾听不同意见,和学生交友交心,引导学生学会转弯,互换角色看待问题。

七、要始终牢记教师的职业操守,真正做到热爱学生、文明执教、依法执教、为人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