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培养学生吸取动态知识的能力

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培养学生吸取动态知识的能力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如何提高学生吸取动态知识能力,是教育研究领域值得重视的课题。因此,在高校开设检索课,也是可行的,这是开发智力、挖掘“资源”潜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以上的认识和考虑,在学校、系和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对各系79级学生开设信息检索讲座,同时对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了科技文献与信息教育。

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培养学生吸取动态知识的能力

为开创理工院校教学改革新局面,切实培养学生自学和研究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从1982—1983学年度起,分别给79级各班开设《情报检索》公共课程,供各系同学选修;同时,在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结合该专业特点,对部分学生和研究生举办了情报检索讲座。这一新的教学内容,受到许多同学的热烈欢迎。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如何提高学生吸取动态知识能力,是教育研究领域值得重视的课题。在理工科院校增设科技文献信息课,是培养图书情报用户,开发智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具有先进水平的四化建设科技人才的一项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国外高等学校非常重视情报检索能力的训练,例如,美国化学会曾对330个化工学院做过调查,其中有96%的学生受过情报检索训练,许多学校把这种训练列入了基本教学大纲,配备有专门教学人员;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在高等学校设置情报检索课程,通过学习,使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能检索和研究有关科技文献,及时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水平。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过去传统的都是考虑学生的在校教育,对学生毕业后的社会教育缺乏准备,忽视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培养。近几年来,一些理工科大学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增添了新的内容,有的开了文献课,有的开了情报课。我们感到,有必要使在校的学生既懂得专业的基本知识,又明了他们需要继续学习的知识在哪里,怎样获取,而情报检索教育,恰是方法论的教育,是继续学习、检索新知识的重要门径。

文献资料的急剧增加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信息量大,类型多,文献内容交叉重复。同时,由于科学发展快,新技术、新产品更新的速度加快,信息传递加快,文献的“有效期”缩短,“老化”加快。由于这些,也造成了科研人员利用文献的困难。在国外,有人做过调查,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时,他所掌握的知识已有50%的“老化”。有人计算过,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所用到的知识有90%要靠在工作过程中学习,靠阅读新的文献资料及掌握信息来获取。这些数据和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

文献是知识的物质载体。科技文献,被人们称作为一个国家的“第二资源”,它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智力资源。因而,吸取动态知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处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培养也就进入现代教育体系,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我国过去在高等教育中缺乏这一内容,致使许多毕业生及中青年科研人员应用文献的能力能差,造成一些浪费和不良后果。据调查,上海工交系统从事科技工作的近10万人中,能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有1万多人,而其中能对国外科技文献进行检索的仅1千多人,约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我们也曾对一个中型企业做过调查,该单位的五百多名大专毕业生中,能熟练地检索和利用科技文献的人不到2%,很多人不会查找国内外主要参考工具书,不知道利用专利文献。针对国内这种状况,在培养、输送科技人才的理工科院校开设检索课,是必要的,同时,在高等学校中,一般都有图书馆和情报室,开展正常的图书情报工作,它们既收藏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又有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检索人员,还有各个系、专业教师中也有一些善于查找本专业情报资料的教师,这些,为高校开设情报检索课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高校开设检索课,也是可行的,这是开发智力、挖掘“资源”潜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情报咨询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中央及各部、地方的科技情报网络的建设,检索刊物体系的健全,计算机技术在文献工作中的应用,图书情报单位定题服务的开展,给我们利用文献,更新知识创造了条件。如果毕业生还不懂得去利用包括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在内的各种文献,如果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工科毕业生还不懂得利用身边的图书馆或情报所的情报资料,工作上势必平平,久而久之在专业上势必落伍。因此,在校期间就必须给他们以指引,教给他们叩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和方法。情报检索课的开设,也是开发智能教育的一种手段。

专业文献的阅读应用和检索,是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和外语学习的良好的方法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检索,也是掌握一门工具课程。当前学生往往停留于学习“备考”状态,“学而致考”,而不是“学以致用”,这样往往造成智力浪费。理解、应用和创造科技文献和科技信息的过程是科研活动的结晶。动态知识当然也包含这一阶段。现在,各个学科的文献学已成为一门边缘学科,成为辅助性学科,并渗透于各专业和信息科学之中,对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工具。唯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动态知识素养,使他们具有利用动态知识的意识和掌握信息检索方法的强烈愿望。

(二)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考虑,在学校、系和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对各系79级学生开设信息检索讲座,同时对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了科技文献与信息教育。

在给各系毕业班开设检索课时,我们抓了三个环节:

(1)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编制对口的情报课的公共教材。

(2)在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前,配合他们急于查找文献资料的要求,替各个系分别开设10个课时的选修课,给他们讲科技文献信息类型、原理以及查找资料的常用方法,介绍国内外主要的检索工具书及其使用法,讲解文献信息分析和综述技巧。

(3)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分批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南京图书馆文献检索室进行查找资料的实习,利用《工程索引》、《科技文献速报》等检索工具。介绍查阅实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的检索课教学上,我们采取两个步骤:

(1)文献信息总体教育:给学生介绍科技图书及科技期刊的类别及特点,本专业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和核心期刊,到图书馆、情报所等机构进行文献的入馆教育,向学生介绍馆藏,分类及排架情况、书目使用方法等。

(2)文献信息分类指导阅读:介绍同金属材料专业相关的文摘、索引,评述专业期刊的内容特征。

通过在全校范围内“面”上的和机械工程系“点”上的情报课教学。同学们反映强烈,认为开设这样的课大有必要,扩大了眼界,增加了对专业和外语的学习劲头,有不少同学在为搞好毕业设计的资料搜集、查找上尝到了甜头。实践证明,在理工院校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情报课的做法是可行的。通过教学实践,也使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如授课时间以多少学时较合适?授课内容的“博”与“专”的程度问题,工程技术“公共”情报课的内容同各个学科的情报课内容的分合交叉的处理问题,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进一步实践中来摸索和改进。下一步怎么做?我们想,应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适合工程技术各个专业特点的情报课内容,准备就教学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环节、讲授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1.目的和要求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合格的科技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应用和分析文献信息的能力。这包括三个方面:着手于一个科研项目的专题文献资料的查找;平时性的对于本专业最新知识和情报信息的经常了解;利用人类已有的成就,研制新成果,编制新文献,喷发新信息。这三个方面也就是培养学生动态知识能力的全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掌握科技文献学和情报学基本原理;

(2)了解科学技术和科技文献的发展状况,弄清各类代表性专业文献类型、特点、作用;

(3)掌握各种实用的文献信息处理技术;

(4)了解国内各个文献收藏单位的特色及文献获取途径;

(5)检索各类情报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6)了解本专业的学会,学术会议,研究机构,大型专业厂矿的历史、业务、产品及其出版物等;

(7)把握同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源;能善于运用各种书目、索引、文摘;

(8)有一定的情报信息综合和分析的能力,具有编制代表性文献的技能;

(9)有效描述、评价及选择文献阅读文献的能力。

2.教学环节

情报信息教育应于本科低年级开始,拟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低年级(一、二年级)阶段,对学生于就近的文献中心进行现场入馆教育。引导学生参观图书馆、情报所、资料室,指导学生熟悉文献中心和情报所的收藏、排架方式,目录查阅方法,借阅制度和使用规则等;初步介绍主题、书名、作者、分类等查找途径,使学生对文献收藏单位有总体印象及独立查找利用图书文献和情报资料的能力;

高年级(四、五年级,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等本科一直为5年制)阶段,作文献分类指导阅读,结合专业和外语学习,使学生熟悉本专业的代表性文献和情报资料,如期刊、图书、专利、会议录、标准、产品样本、检索工具书等;

毕业班和研究生,结合毕业设计和科研课题,介绍情报检索的方法和检索工具,各类型文献的应用,分析和综述文献的方法,掌握研究报告和技术文件的编制要点和原则。

给教师和研究生介绍本校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的方式和程序,积极引导他们利用国外情报信息源。

3.教授方法及手段

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加强应用与实践训练;

按学科或研究课题,多列举检索资料的实例,介绍检索方法;

学生应通过自己亲身查找实践,编制文献综述书面报告,作为学习成绩考核,也可以结合研究项目或写论文,作查找资料的试验;

加强现场及视听教育,积极利用声像设备,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教材编制

(1)1984年9月,在南京工学院教务处统一安排下,成立了全校的《情报检索》教学工作组,组织全校各专业教学研究人员和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调查研究,编制、修订出适合本校专业使用的情报信息检索公共课教材。

(2)各个专业再根据本身情况编制出本专业的有关文献利用、情报分析、书目参考方面的教材。

5.教师和教学组织

全校应设立一个专门的教研室,并由教研室制定教学、科研计划;教研室配备适当数量的专职教师,也配备较多的来自各个系、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的兼职教师。教研室应在学校直接领导下,开展科研和教学。例如,1985年1月,院教务处组织图书情报教研室的老师,为《情报检索》教学工作组的二十几位来自各系的教师示范性地开讲了《世界专利索引》的检索课,受到听课者的欢迎。

总而言之,从四化建设的需要和高校应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全局发展来看,开设检索课程,借以培养学生主动进取、吸取动态知识能力的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虽然,这一教学工作在我们学校还只是刚刚起步,还是初步尝试,但是,我们想,只要它得到高教战线更多同志的探索和支持,只要它得到各级领导的进一步关怀和指导,相信这一工作今后会更加生动活泼、健康发展。

《江苏高教》,1985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