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真研究十个问题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认真研究十个问题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大的校情,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历史久,起步晚;发展快,底子薄;包袱重,潜力大。这就是农大的校情,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应该建立在农大基本校情的基础上,并作为考虑农大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客观依据。农大具有发展的扎实基础。发展永远是农大的硬道理,这在当前农大面临较多困难的情况下显得比任何时候都尤为重要。要妥善处理面临的各种内部矛盾。

认真研究十个问题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一、认真研究农大校情,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校情是制定学校改革发展政策的客观依据,校情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能否全面、客观地把握校情是能否使学校各项工作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脱离校情,发展目标再宏伟也没有可行性,甚至会为之付出代价。农大的校情,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历史久,起步晚;发展快,底子薄;包袱重,潜力大。我校有60多年办学历史,真正发展起来只有20余年的时间,作为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起步较晚;由于学校规模急剧膨胀,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矛盾突出;在由单一“农”字号的学科向综合性多学科发展过程中,大多数非农专业属于“先上马,后备鞍”,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缺乏协调发展。

农大有1.6万亩的地盘,但奉新大港林场8千亩难以统一管理开发,本部土地资源没有整合和规划,管理分散,由于受城市化步伐的局限,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尚未发挥;校园自然环境基础较好,但有待进一步规划、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欠帐多,由于主要依靠扩充规模来取得办学实力,依靠贷款来搞基本建设,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办学效益不太明显。

由于历史原因和企业转制,九家校办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617名职工,有1200名下岗工人,企业负债1.059537亿元,学校承担其养老保险累计2300多万元,医疗费65万余元,债务官司涉及金额400多万元(其中已划走214万元)。除此之外,同样由于历史原因,周边农村依附学校,每年损失水电费100多万元,在治安方面也存在不少隐患;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影响了学校稳定,也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这就是农大的校情,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应该建立在农大基本校情的基础上,并作为考虑农大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客观依据。不认识发展前景可能悲观失望,不看到困难可能急于求成和盲目求快,不发展又可能失去机遇,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思路的十字路口,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与光明同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态势,我们务必要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发展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根本思路。农大具有发展的扎实基础。15个院系,多学科发展态势已经形成;27个硕士点(含2个专业硕士点及今年有望获得的7个),10个重点专业,12个品牌专业,1个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100多位博士,6个博导,4553.8万元科研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项,学报获国家优秀期刊,等等。这些都是多年来坚持发展的结果,是继续发展的实力,也是坚持发展的新的起点。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才能争取良好的办学声誉,增强办学实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全校上下要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共识。发展永远是农大的硬道理,这在当前农大面临较多困难的情况下显得比任何时候都尤为重要。改革是关键。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更新,要坚持与时俱进,绝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不能拘泥于过去的观念和做法;不能循规蹈矩,安步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要大胆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因陋就简的思想,小农经济的思想,知足常乐的思想,安贫乐道的思想,以及平均主义大锅钣的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今年要通过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激发各类人员的工作动力;通过管理改革,增加透明度,取信于民;通过严格办事程序,规范从政行为;通过改革机关工作作风,为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人文环境。

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对于我校的这种校情,稳定必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们要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少花钱多办事。量体裁衣,看菜吃饭。由于财力有限,发展速度不能太快,摊子不能铺得过大,贷款不能数额过大,要考虑财力的承受力和教职工心理的承受力;要十分关注下岗工人的生活现状,拿钱买稳定,解决养老保险等问题。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了断各种官司,不能出现新的官司。要妥善处理面临的各种内部矛盾。在考虑学校发展的问题上,总的要求是,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稳步前进。

二、认真研究办学定位问题,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三者的关系

目前我们的办学仍然停留在外延发展的思路上。各校都在“做大”上作文章。或巨额贷款,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或合并其他学校,形成多校区并存格局;或极力争取各种招生指标,力图在招生市场上保住自己的份额。这种情况到底能维持多久?高校发展的定位到底是扩展外延还是丰富内涵?是先大后强,还是既大又强?可以肯定地说,对于我们这种省属地方院校来说,最终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我校不可能既大又强,也不能先大后强,大要大得合理,大得有教学质量,大得有最佳效益。总之,规模、质量、效益要协调发展。

未来高等学校衡量的标准不是规模而是优势和特色。一些国内的有识之士谈世界一流大学标志是“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有若干学科具有国际影响。纵观国际上一流名牌大学,无不特色鲜明。如哈佛的法学、医学、政治学;斯坦福的心理学、电子学;剑桥的物理学;牛津的数学等等。从现在起,我们要确定“不求全能,只求特色”的办学理念。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扎扎实实地定位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主要是:一批品牌专业;一批名师;一些国家和省级的重点实验室;一个以教学、示范、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结合我校实际来看,有些专业暂时不被社会理解,不被家长和考生认同,但绝不能丢弃,那怕隔年招生也要保住,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如有些专业只能通过建立重点实验室的形式,建立若干博士点、硕士点,团聚人才,承担课题,搞科技开发,而不是以招收本科生多少为衡量标准。有专家在报纸上大声疾呼:高校办学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因为就业率低就取消某些专业是短视行为,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人才,还承担着传播文明,传承文化责任,因而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育研究,这些看法确实是至理名言。

保持一定规模是必要的。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尚有很大空间。15岁以上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为4.6%,比发展中国家落后10年,比发达国家落后5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步战略是,毛入学率2010年从13%到20%;2011—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40%;2021—2050年毛入学率达50%。上海教科院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目标作了预测,2020年,学龄人口8208万人,毛入学率40%,在校学生3307万人。这说明在本世纪中叶,高等教育仍在发展。二是我省地方院校都在积极抢占招生市场,我们必须要占据一定份额,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我校现有的教学、生活条件已经为“做大”具备了相当基础;四是学费收入仍然是学校财政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大约60%—70%来自招生收费,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不靠招生是行不通的。尽管我们在短期内要为扩招承担一定风险,付出大量的劳动,但只有规模上去了才有办学的效益。教育质量是办学的根本。由于规模急剧膨胀,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目前财力投资方向主要是对付教学空间和生活空间而忽视了师资质量、实验条件、图书资料;只重视如何管住学生,不出问题,而没有把培养素质、提高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质量不上去,最终使学生在人才市场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社会声誉受到影响,对生源吸引力大大降低,反而会自己砸了牌子,因此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可以说,有质量就有规模,有规模就有效益。有质量就能生存和发展,没有质量可能会被陶汰。

要讲究办学的最佳效益。规模与效益并不是成正比例地发展的。一是由于我校不少专业处于初始阶段,前期投入很大,短期难以回报,因此规模只能稳定在一定的限度内。二是我校建教学生活设施主要依靠贷款,而每年还息能力只能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以不影响教职工正常收入为前提,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为适应扩招而把基建规模投入过大是不现实的。三是在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上要求最佳值并以此作为我们在规模上的定位。我们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在办学规模上作出科学的测算。

三、认真研究学科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农业类专业与非农专业的发展关系

在我校63年的发展史上,近50年仍然是以发展农业类专业为主,只是近10年左右才发展大批的非农专业,个别非农专业甚至是2000年以后才创办的。在外延上,非农类专业这条腿粗,农业类专业这条腿细;但在内涵上则完全相反。农业类拥有20多个硕士点,2002年以前,非农专业无一硕士点。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实验条件等农业类专业有明显优势,已经形成农业大学的优势和特色。要建成综合性大学,非农专业建设必须强基固本。近几年要扎扎实实地在本科教学质量与管理、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职称结构、实验条件、科学研究等方面作些基础性工作,改变目前非农专业存在的“块头大,体质虚”的“贫血”现象。在经过若干年的强基固本的工作以后,条件成熟的才能申报硕点,提升办学层次,推出品牌专业,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农业类专业是我校的传统学科,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学科曾经集中了国内某一方面的优势,有的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已有鲜明的特色,有的会聚了一批高精尖人才,这些学科无疑是我校的优势和特色。但是,其中有些学科或生源欠佳,或就业困难,招生规模很小,如果仅从本科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资源配置是极不合理的。因此,农业类专业必须在提升办学层次、开展科学研究、搞好产学研一体化方面下功夫。有些专业的办学形式应以建立若干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申报若干博士点和硕士点,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有的专业又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中介,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农业产业化、科技支农、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农业类专业是农大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必须小而强,非农专业是学校突破单一农字号专业,建立综合性大学的需要;没有非农类专业就会在办学中显得过于单一,没有农业类专业又将涉及办学的声誉和影响。在农业类与非农类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资源可以合理配置,优势互补,力量互调,也可以使学科交叉,学术思想互相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

必须强调的是,专业设置应该服从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同或相近专业应该加以整合,集中教师和实验条件,防止在专业设置上出于部门利益搞“小而全”。同样,为相同专业服务的实验设施应该加以集中管理使用,以发挥有限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专业设置应该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注重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这些新兴学科往往是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新的增长点,是培养科学创新能力的沃土。

四、认真研究办学层次问题,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也是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发展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在我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构成中,大专和本科占4.6%,研究生仅占0.1%。我国社会用人标准也正在向高学历、高学位的方向发展,知识的价值愈来愈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并体现在职业性质和收入分配之中。海口市对200户住户调查结果显示,学历愈高,收入愈高。如研究生收入是小学程度的9倍,研究生2002年收入27900元,受小学教育者仅为2998元,研究生人均居住面积35.7平米,比受小学教育者高出43.7%,那种“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体脑倒挂的分配现象再也不存在了。

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未来本科教育将稳定在一定数量上,甚至将逐渐呈下降趋势,但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不抓好本科教育难以抓好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将逐渐扩大规模。有些著名高校现在的发展模式,已经达到1:1的态势,研究生、留学生愈来愈多,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趋势也将逐渐形成。

我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生源不足。二是目前几乎没有经济效益。这是当前影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争取生源,逐步做大,并且力争在专业学位上有所突破。研究生教育只有在一定规模时才有效益,为了规模,先要有所舍弃。研究生教育可以探索各种模式,如本硕连读(4+3);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科研课题为主要教学内容;研究生教育还要瞄准地市,建立若干办学点,开设研究生课程班,进行在职研究生教育。省委组织部已经规定干部学位教育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就为普通高校进行在职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另外,刚刚结束的全省大规模培训干部会议强调进行干部的五年轮训,省教育厅把江西农大已经作为干部培训的基地之一,我们务必在干部培训中拓展学位教育的阵地。

五、认真研究办学形式问题,正确处理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关系

在我校,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学,这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而成人教育始终必须围绕和依靠普通高教这一形式,以求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普教和成教必须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发展模式。

成教必须以普教为依托。成教的专业设置与普教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两者的社会需求、生源状况也密切相关。因此成教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授课形式等方面应该与相关专业的院(系)密切合作,在收益分配上也应该体现办学现状。从院(系)角度来看,要在坚持本科教学的同时,在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方面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在同一办学层次上,只有授课方式的不同,而没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差别,更没有培养目标上的差异。

成教的目的不只在于通过收取学费以增强办学实力,更重要的是在普教之外开辟重要的办学渠道。成教是本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育对象是高考未录取者,在职职工中希望提高学历者。通过函授、短训班等方式面向一切需要进行继续教育的群体,更可以开展有关学历达标、资格认定、干部培训、技术推广等多方面的教学,以扩大农大办学的社会影响。

在不影响本科教学的前提下,成教必须善于利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切教学资源,其中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实现资源共享。成教除了少数全日制、短训班之外,应尽可能发展函授形式的教学,在暑假集中教学,使校内某些教学资源得到二次利用,防止在同一教学期限内与普教争时间,争人力、物力资源。

成教还必须走出校门,一是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点,根据基层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根据生源的现状分布教学点。二是要尽可能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的计划,变成政府行为,从而确保充足的生源,使成人教育法制化、制度化。

职业教育是我校的办学传统之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创造过辉煌。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传统,注入新的内涵,值得研究。目前,有两点必须要引起我们认真关注:第一、农大是教育部职教基地,要接受评估就要办得像样;第二、高职每年招生数不少,但对于职教是办“高职—本科—研究生”还是只办高职以及职教办学体制等问题要认真研究。

在办学形式上,还有重要一条就是走与国外、境外联合办学的路子。加入WTO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来华办学愈来愈多,我们也要走出去办学。开展合作研究,引入一些可供借鉴的国外境外的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扩大农大对外的知名度。

六、认真研究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正确处理专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当今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要树立新的人才观、知识观、教育观和教学观。如:

——知识观:知识是开放的,是由静态走向动态变化。知识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社会、科技的综合的解释。纵观科学史,古希腊时期只有三门学科,即天文、力学、数学,(农业需要天文,排水需要力学,丈量土地需要数学),而且孕育在哲学的母体之中,后来为了研究的方便把它愈分愈细,但也人为地割裂了它们的联系,直至20世纪,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往往成了新知识、新技术的增长点。学科正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高度综合的趋势。

——教育目标: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把文化科学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体系、良好人格素养结合起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质量:仅从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上来衡量是不够的,还有“修身”、非智力因素、情商、心理因素、素质教育等。

——人才素质:清华大学把人才培养的目标概括为:一个目标,二种健康,三颗心,四种能力,五种要求。旧金山大学校长谈21世纪人才一般素质是三条:第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迈向国际前沿;第二对别人的专业有着较为广泛的理解;第三在文化素质方面,对文艺、思想、体育等要有广泛的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委员会谈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由此,我们可以把素质定义为:决定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和整体价值的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是先天遗传性与后天养成性的统一;或者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能较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内容大致为:

——树立新的课程观:它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因而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形式的课程观念,承认各类实践的、社团的活动课程或其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隐性课程。要把学分制引入社团,对学生社团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理论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经考核合格者承认学分。

——创建新的课程组织:不再囿于学科领域,而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强调发展和创造知识。

——探索新的课程体系:以开放性、综合性、弹性为特点,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现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造;课程内容既有相对稳定性,也有课程组织的分化性。

要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要改变重教轻学,管教不管学,以教代学的现象。《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愈来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不再只是施教者。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更多的自学、研究、思考和自由发展的余地。

教育方法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授业”向“传道”“解惑”转变;从传播知识为主向培养全面能力转变;从以掌握知识的量的标准向以掌握知识的方法的标准的转变。

要正确处理专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反映在思维方式上是从重分析、演绎、推理等走向重归纳、综合,即分析方法向系统方法的转变。专门教育是指在知识上进行专门的教育,它的缺陷是由于学科分工过窄,导致视野不开阔,思维不变通,创造力受到限制。通识教育要把教育内容物化成反映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课程体系。如武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分成七大模块,即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思想教育类、理工类、艺术类、语言类、保卫类等。通识教育反映在学习组织方式上,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学年学分制、低年级(一、二)打通为“大文”“大理”或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划分专业,或者创办素质教育试验班等各种方式。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允许进行探索,逐步创造条件过渡到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

七、认真研究管理改革问题,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目前农大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一是干部制度改革。要根据《条例》精神,逐步地推行或完善任命制、聘任制、竞聘制、公选制,完善干部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等。二是人事制度改革。其中包括用人制度,校内分配制度两个方面。用人制度既要逐步打破铁饭碗,又要使员工与学校息息相关,强化主人翁意识;校内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是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突出绩效,逐步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三是教学改革。今年主要是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全面实施,力求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后勤改革问题。五是规范学院(系)管理体制问题。学院(系)一级不宜提院长负责制或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而应该通过制定党总支工作职责,院行政工作职责,使各自的职责加以明确。通过制定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院行政办公会议等会议制度和党政议事规则等制度,明确会议讨论的内容和决策的程序,并根据会议讨论内容确定会议的主持人,使学院各项工作的研究决策通过工作职责、会议制度、决策程序予以实施,用制度规范党政行为,减少人为的摩擦所造成的班子不和谐的现象。

在管理工作中,软件建设的目的是坚持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用制度管人。校内一切工作的酝酿、决策都要集体研究,防止个人拍板。任何行政工作都有监督机制,防止“暗箱操作”,失去监督往往是失误或失职的根源所在。

所有管理工作中都要处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管理工作建立在必要硬件建设的物质基础之上;只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将搞不好;软件建设搞好了要出经济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精神可以变物质;硬件与软件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软件建设主要是制度建设,制度是由人去掌握的,因此管理工作水平问题最终是以人的素质高低加以体现的。管理对象,也涉及人的本身,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不同,必须引入人性化管理的观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尊重人的尊严、需要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作用,把人作为管理中的核心因素来对待。在组织需要与个人意愿方面尽可能寻找结合点,但绝不能把以人为本理解为无原则牵就个人愿望,为个人至上制造理论根据。

八、认真研究实验基地建设问题,正确处理教学、示范、开发三者的关系

建立在土地资源上的各种实验基地是农业院校的特色。过去这种特色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分散多头、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传统小农经济的运作模式,应付教学实验的过于单一的功能,长期缺乏必要的投入等等。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整合资源,发挥规模效益。目前我校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指导思想就是整合所有土地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力求把它建成教学、示范、开发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园,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在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各种形式进入市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应该是江西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是我省21世纪农业技术的集中体现,它是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农业科技的推广站,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旅游点,在作物栽培、果林种植、花卉展销、动物实验等方面形成一定规模,提升一定层次,逐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宏观调控,集中管理,凸现资源优势。目前校内七个实验站,总共土地资源有1403亩,其他基地2700亩,总共4103亩。分散在农学院、林学院、动科院、职师院等上十个单位,甚至还有些“自留地”,这些实验站大都由院(系)代管,由于实验站的班子不齐,缺乏决策体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基本上处于自我管理,粗放经营、低水平运作的状态,土地资源的优势没有发挥。现代农业科技园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用制度的方式规范园区与有关院(系)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关系。园区土地作为一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集合体,还要用制度以规范学校、园区、院(系)以及承包单位、科研机构的经济关系。

——把教学、示范、开发三种功能集于一体,妥善处理三者的关系。

现代农业科技园首先应该为教学科研服务,它是教学实习的基地,野外的教学实验室,同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这种服务意识永远不能动摇。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它不能“等靠要”学校投入,要克服目前效益差,规模小,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我们要求它同时具有示范作用和开发功能,一定要通过统一规划、管理,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我的造血功能。因此又要正确处理服务意识与经营意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宏观管理与自我管理、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等等多种关系。

现在农业科技园还可以凸现它的教育功能,幅射到中小学,通过评估申报建立全省或南昌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接轨。我们可以把作物、果木、园艺、花卉、动物等内容,形成参观路线,在园区建立实习场所,配套建设一些简单的学生营地,每批学生在营地活动一周,成绩合格,发给合格证,这种有观光性质又有科普教育性质的做法,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此看来,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也不能片面地把企业看成包袱,这些东西做大了,也可能会消化不少下岗人员,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九、认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正确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大学是社会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知识的传承、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人才的培养等重要使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其内涵在于营造优良校风,培养专门人才,积淀文化底蕴,弘扬人文精神。她的载体是学者群体、教学科研活动、传统文化活动、品牌社团、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六个方面。校园文化氛围是人才培养的优良环境,社会文明的发源地,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神圣殿堂。但是,在对待科学与人文的问题上,存在着重此轻彼,厚此薄彼的情况。回顾历史,我们也曾走过从“重文轻理”到“重理轻文”的过程。我国古代崇尚人文,因此经史子集,诗辞歌赋,浩如烟海,构成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对技术一类不予重视,视西方各种发明为“奇技淫巧,不屑为之”,士大夫之族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科举取仕也以人文八股为标准,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窗苦读只是人文典籍。因此,尽管古代有四大发明,有张衡的地动仪,葛洪的《抱扑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但近代的科技仍然落后于西方。原因是中国重人文,西方重技术。归结到思想方法是东方重理性,西方重实证。

十九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上个世纪以来,科技创新能力又逐渐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一度出现过对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盲目崇拜。中国在急于推进工业化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近现代教育也存在弱化人文的倾向。如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之下,看到了中国的落后,洋务运动确立“洋为中用”的思想;新中国教育照搬苏联模式,形成以工业和国防科技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1949年在校文科大学生占33.1%,1953年院系调整,文科大学生下降到14.9%,1962年文科大学生仅占6.8%,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弱化人文的趋向比较突出。

高等学校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社科的成果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隐性的、长效的。如前些年国外曾经推出20世纪对当代影响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60项社科成果,其中就包括了列宁的“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毛泽东和他的农民游击队”两项。上世纪末,当面对生态危机、道德沦丧之时,又有人文精神的复归思潮的出现。1997年,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云集巴黎,他们在发表的《巴黎宣言》中提到,如果人类还要继续生存下去的话,那么他们就要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哈佛大学提出情商(EQ)教育观念,研究结果表明,人生的成就只有20%归诸智商(IQ),而80%归结为情商(EQ),EQ包括了事业心、自我激励、创造意识、人际关系等人文精神。国内一些大学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民族精神;完善的人格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创造性人格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健康的审美情操、高水平的审美能力、完善的文化品格、健全的人格、实现自身的完美化等,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这些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只是专业课课堂教学所能完成的。

应该看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人文精神有直接关系。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中科院的一次演讲中谈到,科学的兴趣与个人修养、团体文化有直接关系,“做大学问者,必须有崇高的志向,而立志不易,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环境和朋友老师的激励才能形成”。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影响科技的生存发展和传播,影响学习创新的进程和结果。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关注科学、崇尚理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念是科技发展的人文基础。

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以文化底蕴为基础的。中国深厚的文化为做学问提供了最好背景,如中国诗词歌赋意境高远,能纯化个人心志。王国维有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就是鲜明的例证:

——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文精神,为解决科学问题提供了思路。科学与人文发展不平衡是现代科学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在现代阶段,科学与人文相分离,而在后现代阶段则强调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渊源。北大季羡林教授曾撰文,当今的科学问题要从人文的角度去加以解决的见解的确十分精辟。

不过,我们仍然要十分注意重理轻文思潮的泛起。不能忽视人文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因为这里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长效与短效之分,千万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人文精神培养不只是课堂教学还包括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各种课外活动,要建立评价标准,给予承认和肯定。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单纯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高校不但要培养人才,而且要承担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责任。

十、认真研究队伍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队伍建设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校长有一句治校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这句校训之下,历史上,清华出了王国维、梁启松、陈寅恪、赵元任国学四大师;数学家熊庆来、杨武之、华罗庚;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赵九章;现在清华培养了400多位两院院士、300多位副部级以上干部。造就名师,是清华成功的根本。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它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办学的声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指导思想,人才资源包括师资队伍也包括管理队伍,不能在指导思想、政策导向、生活待遇等方面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对人才的认定和评价要重实际业绩,不能重学历不问能力,重学位不问作为,重洋博士轻土博士,等等。在待遇方面,应尽量减少“帽子”、“头衔”的权重,增加对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教学效果等工作业绩的奖励力度。要实行分类管理。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工作性质不同,对其工作业绩的衡量应有不同标准。人事制度改革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使两支队伍“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如师资队伍属技术职务系列,管理人员属职员系列,避免厚此薄彼的现象。过去,管理人员在职称问题上常常因为工作性质不同,但衡量成果标准一样而人为地损伤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或者因为职称问题,而让管理人员丢下本职工作去上课或写文章等等,这些不正常情况都与不实行分类管理有关。管理队伍要按照努力造就社会主义的政治家和教育家的高标准加以建设。管理是一门科学,能搞专业的未必能搞管理,因此,要减少用“帽子”、“位子”来稳定拔尖人才的做法。重用专业人才的根本做法应该是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社会兼职,确保他们的时间精力到位,或提供助手和实验场所,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管理人员不仅要逐步懂得教育规律,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要形成与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在办学的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蔡元培关于北大办学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清华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东北师大提出的“尊重的教育”的理念,南京大学提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思想,美国布朗大学提出的“不求大,只求精”、“不求全面,只求特色”的办学思想,等等。这些古今中外办学思想的确立是管理工作的结晶,也是管理工作的贡献,事实说明,大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样需要一批专职的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2003年6月6日在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的专题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