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十大怪

陕西十大怪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陕西普查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有38416条,重点普查各类项目15222项,其中2292项列入县级名录,590项列入市级名录,295项列入省级名录,61项列入国家级项目名录重点保护,2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几经传播,形成共识,便成了陕西十大民俗风情奇观。陕西人自称“老陕”,又以“十大怪”自我陶醉。
陕西十大怪_旅游文化与鉴赏

第二节 非物质地域文化:陕西十大怪

一、陕西非遗乡

陕西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创造过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其中不乏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目前,陕西普查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有38416条,重点普查各类项目15222项,其中2292项列入县级名录,590项列入市级名录,295项列入省级名录,61项列入国家级项目名录重点保护,2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地区之一,陕西在全国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陕西位于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质条件肥沃,气候环境适宜,历史上曾经有13个王朝在长安(今西安)建都。陕西自北而南分为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地区三部分,其中黄土高原是陕西特殊地域风情的主要特征。黄土高原的每一个风景,每一种风情,都与黄土色的影像记忆浑然一体:纵横交错的黄土地,一道道沟壑,所有的色彩均融于一种厚重的暖色调中。千百年来,勤劳的陕西人民就在这块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

表7-2 陕西国家级保护项目[13]

img41

续表

img42

不难发现,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洋溢着浓郁的民间色彩,质朴、简约、稳重的艺术造型,营造吉兆的纹饰题材等都是陕西民间文化艺术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特征所在。剪纸、刺绣、木版画、皮影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都因地域、环境、气候、习惯、生活风俗各异而产生众多的文化意象,成为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精神所在。特举几例:

1.陕西凤翔泥塑。中国民间审美意识中,亦是以大为美,活泼洒脱,鲜艳美丽,具有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陕西凤翔泥塑就是如此。造型样式讲究健壮、硕大、丰满,尤其夸大头部,头部中又往往强调夸大眼部,题材样式有多种隐喻生殖繁衍的主题,充满活力,讲究对称偶数,黑白相守,动静结合,完整圆满的概念。泥坯上的绘画内容形式,凡是能够符合艺术主题宗旨是“歌颂生命,歌颂生殖繁衍”的,俱无不可,这种意念不是沿袭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的祈福消灾,趋吉避凶。[14]

2.陕西红拳。陕西红拳是秦文化的结晶,它已不仅仅通过体育范畴来展现,而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是我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魅力在于古老,在于传统,在于凝聚和承载的中华文明。红拳浸润着陕西优秀的文化,文化底蕴深厚,它体现了黄土地特有的文化气质以及西北地区人民勤劳淳朴的民俗风情。[15]

3.安塞剪纸。安塞剪纸继承古朴端庄、贴近生活的民间特色,扎根于民间生活的沃土,受到传统民间文化的熏陶,被当地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同。

4.白云山道教音乐。白云山道教音乐几乎是原生态地被传承下来,它是道教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遗存,流传于道观、宫苑,上入皇宫,下到民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信仰、行为和社会生活,起到了社会价值认同的作用。

二、陕西十大怪

先来看乡土地理作家的评语,如下表7-3。

表7-3 乡土地理作家的评语[16]

img43

到过陕西的人都知道陕西的“十大怪”。由于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又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三秦大地上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外地人“到此一游”,颇感新奇,称之为“怪”。几经传播,形成共识,便成了陕西十大民俗风情奇观。陕西人自称“老陕”,又以“十大怪”自我陶醉。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面条是关中人的主要伙食,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并称之为“(biangbiang)面”。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肉臊子还是油泼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有筋性。很耐饥。这种面比裤带更宽更长,一根面能盛一碗。把面条做得像裤带一样长、一样宽这一独特风俗,显示了面在山西人朴实生活中的地位。

img44

图7-1 biang biang面的笔画与写法

据说面字有10余种写法,光繁体字就有“麵”、“麵”、“麪”,简体字有“面”、“img45”等,中国字笔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就要数“biang biang面”的极繁体了。《现代汉语字典》已经不收录这个字,只有在《康熙字典》里面可以查得到。而在陕西面食中最有来头的就要数这个面了。有诗为证:“推车咸阳街头转,遇见官府老爷汉,禀告君王好御膳,君王知晓要接见,端来一碗biang biang面”。数一数,这个字有七十多画,实在记不住、数不清楚,人们逐渐编了这个字的笔画顺口溜,关中地区的小孩就跟大人记住这个字的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老鸦一点飞上天,门口黄河两道弯。中间八字大张口,口出一言往里走,你在东边扭一扭,我在西边扭一扭。左长长,右长长,中间霸着马大王。月旁心底留个钩,担挂麻糖走咸阳,坐个车车逛西安。”大型古装电视剧《秦始皇》(2001年)第26集中穿插了这个字的写法,当时在观众中引起一阵轰动。为什么称为“biang biang”面呢?一说:古称渭水“biang biang”,古时人把渭河的水舀上来以后沉淀,用沉淀以后的清水和面,做成宽如裤带的面条。还有一种说法就是,2008年7月奥运火炬传递进入到古城咸阳时,当地媒体电台进行实况转播。其中主持人说道:“这个字之所以叫‘biang biang’面,是因为做面的时候,把面在案板上‘biang biang’的摔,这个声音来自在案板上摔面弄出来的声音。”到底孰是孰非,需得考证。“biang,biang”面尤以西安、咸阳的最为正宗;而西安又尤以南院门总店与西北大学边家村店为正、为纯。南院门总店主要针对中高档顾客,西北大学边家村店主要针对中低档顾客和学生群体。

img46

左图:Biang biang面近看(色香味俱全),右图:南院门总店的“biang biang面”店

图7-2 biang biang面及店铺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关于锅盔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后,为帮关羽稳定军心而发明的;另一种是,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工匠人数很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程,于是一名士兵就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了饼,把这种饼称之为锅盔。陕西人做锅盔,将面和硬(硬到用手都揉不动),借助木杠子,用力压,压成圆饼以后,放在铁锅里,用火慢慢烙烤,做好的锅盔外脆内酥,又大又厚,很像一个锅盖。

第三怪,辣子是主菜。陕西盛产辣子,来自红个长头尖,味极辣,有“线辣子”或“尖辣子”之称。陕西人吃辣子,是先将辣椒摘去蒂把,用文火炕干,再用臼子捣成粉状,经过筛罗,再放上细盐,最后用较多的滚油泼一下,就成了当地著名的“油泼辣子”。这种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加馍吃。

第四怪,碗盆难分开。陕西人吃饭用的是“老碗”,是一种耀州产的直径一尺左右的白瓷青花大碗,这种碗比小盆还大,所有盆碗分不开。关中农村的人们吃饭爱蹲在一起,边吃边聊天(这就是“老碗会”),人们把饭菜都盛一碗,就不用再回家去盛饭了。2005-2009年笔者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历史地理学博士期间,几上咸阳原,在几个古老的村子做田野调查,见到村里古老的石墩,已难见传说老碗会。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咸阳市秦都区志·社会风俗志》的第二章《歌谣、谚语、民间传说》记录了老碗会的盛况:“改革以来喜事多,光棍个个娶老婆。心里喜得没法说,老碗会上夸红火。你老婆,烙肉合,我老婆,压饸饹。张家羊肉臊子面,李家油炸白蒸馍。比过来,比过去,家家都是好生活。”[17]

第五怪,手帕头上戴。关中人都爱在头上戴一块黑色或者白色的帕帕,这种帕帕实用性很强,可防风,防尘,防雨,防晒,也可擦汗、擦手,有时还可以临时用来包东西。

第六怪,房子半边盖。有句俗语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陕西人盖房子,屋檐朝着院内,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流到自家院里,可以浇田。这就有了房子半边盖。

第七怪,姑娘不嫁外。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基本上只要有种子入土,就可以丰收,关中地区很早就有一句谚语“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所以关中人很少出外谋生,男人们不出门远行,姑娘们也不远嫁。

第八怪,板凳不坐蹲起来。关中的男人们爱蹲在一起“开老碗会”,并且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再加上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丢方”下棋,就养成了蹲的习惯。

第九怪,睡觉枕砖块。陕西人不喜欢柔软的枕头,而选择木制的枕头和石制的枕头。这是和陕西人憨直的秉性分不开的。民间有歌谣:三秦愣娃庄稼汉,不爱软枕爱石块。冰凉坚实燎的太,醒脑提神金不换。

第十怪,唱戏吼起来。关中人干活出大力,吃饭用大碗,唱戏也爱用大嗓门,尤其喜欢吼秦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