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人为本,努力创建同文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努力创建同文和谐校园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同文中学建设成和谐校园,这是同文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也是同文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同文中学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契机,着力创建和谐校园,教育教学逐步迈上了和谐、健康的康庄大道,办学理念的创新与办学成果的辉煌连续赢得全社会的赞誉,人民满意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些又为同文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努力创建同文和谐校园

——九江市同文中学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胡德喜

教在同文,让同文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沃土;

学在同文,让同文成为学生和谐发展的摇篮。

现在,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明时代。

历史进入新的千年之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的关系日益强烈,充满人文关怀并具有发展眼光和历史智慧的学校纷纷作出了理智判断:一所学校仅靠传统的资源优势未必能在今天的教育竞争中永远抢得先机、雄居高地,只有拥有和谐校园的学校才能具有持续不败的竞争优势;如果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来构造今天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同文中学建设成和谐校园,这是同文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也是同文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同文中学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契机,着力创建和谐校园,教育教学逐步迈上了和谐、健康的康庄大道,办学理念的创新与办学成果的辉煌连续赢得全社会的赞誉,人民满意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些又为同文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同文中学创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放眼144年的办学历史,同文从创办、发展,一直到今天,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和谐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一直是同文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强烈的爱国情操一直是同文精神的核心内涵,这是同文中学积淀了144年的宝贵的校史文化的内核,也是今天同文和谐校园的精髓所在。且不说呼应“五四”运动,收回外国租界,庆祝九江解放,同文的旗帜总是率先在浔阳街头猎猎飘扬;也不说日寇铁蹄践踏,同文流离千里,转至重庆璧山,也不忘坚持办学,坚持传播文化,坚持抗日宣传,坚持民族救亡;石美玉直挂云帆,方志敏血沃中华,张庆伟箭指苍穹,单婕名满异域……这些优秀的同文学子们无怨无悔,勇敢承担振兴中华神圣使命,无一不是一首首和谐之歌!

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更加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个系统、各个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广大师生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又是一种管理模式,它的内核是人本思想,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人本思想的催化下,发挥最大潜能;和谐校园还是一种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广大师生都得到尊重和呵护,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逐步形成健康向上、和谐发展、安定有序、心情舒畅的环境,使得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洒满灿烂的人文之光。我们认为,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同文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同文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还是实现同文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我们认为,建设和谐校园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所在,尤其在人才培养上,当代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理想和精神风貌,具备什么样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完善社会实践等途径,使广大学生的才智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和谐校园建设还必须彰显办学特色,必须科学合理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长江流域、江西全省地域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同文的核心竞争力。在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培育先进文化,还应该推广和传播先进文化,让这些先进文化,转化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同文的历史告诉我们,所有高素质的人才无不在中学阶段思潮涌动,无不浸染着多元文化的交融消长,无不从稚嫩走向成熟,直至奠定终身核心价值观。我们还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教育资源,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设施与条件,提供浓厚的学术文化环境,营造健康成才的氛围。可以说,和谐教育的本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追求是一致的,教育实现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时代使命,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段时间以来,我省重点中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追求高考“亮点”和升学数量。这种外延式发展模式,缺乏文化积淀、内涵注入与和谐构建,无法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办学模式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多只是“对镜贴花黄”而已。而且,当代中学老师与学生的升学压力来源之多、压力之大,已临近“极限”状态,本应和谐的师生关系仅仅只因为升学矛盾这一点就常常弄得非常紧张,许多老师不堪其累、不堪其劳,以至一些学校有的老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我们认为,只有“不为浮云遮望眼”,以人为本,澄清认识,科学定位,明确优势,突出特色,紧扣办“让人民满意学校”的发展目标,狠抓班子建设、师资建设、学科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校园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校园,才能使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立足九江教育实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经过几年摸索,选择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发展道路,实施特色发展战略,通过强化优势,提高质量,带动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

二、同文中学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

1.以人为本,积极促进广大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在同文,让同文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沃土;学在同文,让同文成为学生和谐发展的摇篮。”这是我们在2006年重新修订的办学理念。

促进广大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办学治校以人才为本,培养人才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要做到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实际工作中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校园人文理念,营造和谐气氛,从而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和谐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教职员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以人为本,学校就是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我们大力提倡同心同德,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我们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实现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的现代管理目标,形成健康的用人制度,树立良好的竞争风尚。我们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在教师聘任中引入了评聘分开、择优聘任的竞争机制,建立和健全公平、规范的评价制度;根据民主公开、一视同仁、平等竞争、任人唯贤、择优任用、优化组合、人尽其才的原则,我们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竞聘中层干部。我们加强了“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建设,对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尊重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青年教师,关注他们的成长,为他们创设健康成长的各种平台。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我们要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我们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级和年级。我校坚持以政治思想工作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了日常行为管理和社团活动的管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体育等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组织编写了校本课程,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谐校园应当十分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幸福体验:有没有拥有令人敬佩的教师、有没有结成促膝谈心的朋友、有没有开展乐此不疲的活动项目、有没有找到废寝忘食爱读的书……“和谐校园”建设,我们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巅峰体验,在交往生活中获得归属体验,在休闲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环境中,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升旗、军训、竞赛、演讲、辩论、讲座、观摩、报告会、故事会、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等,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应该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2.以人为本,不断丰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文中学是一所具有144年历史的名校,“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与风格,让同文积淀了丰富的和谐的文化财富。2009年,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说,“我赞成这一讲法:同文建校以来,道德教育一直是同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强烈爱国精神一直是同文精神的核心。”他还说,“我认同这么一个看法:同文培养一种气质,承担责任,厚德报国;演绎一种气度,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凝炼一种气息,文理相融,中西贯通;彰显一种气魄,敢为人先,守正创新。”中共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张庆伟,中国优秀集团董事长、同文年香奖学金创立者徐春龙,赣基商用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旭进奖学金创立者张超纲,旅加科学家、发明家、实业家单婕等知名校友,他们回到母校看望当年的老师时,都不约而同的说到,是同文文化构建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首先是用直观的手段让同文历史与文化从无形转化为有形,让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我们每年都要组织新生参观校史展览馆,每年都要在方志敏塑像前进行清明祭扫活动;我们把校训碑“读好书,做好人”高高竖立在学校的大门口,我们建造了富有特色的同文广场,我们制作了几百幅“同文骄子”的宣传画,张挂于教室;我们把办学传统“以人为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敢为人先”张挂于教室。我们坚持利用升国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开展校园运动会等一系列全校性活动;通过年级组、教研组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征文、演讲比赛;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军训、社会调查等活动。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让学生在自己的社团组织中培养能力,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学生会制度完善,校园广播站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文文学社的作品为多家刊物所刊载。

我们还努力通过和谐的行为文化建设来彰显办学品位。道德行为抓活动,“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是我们每学期的必修课,“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是我们每年的重头戏;教学行为抓常态,我们要求教师创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教学手段要多元化,教学过程要活动化,积极调动学生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们不断带来新鲜的人生体验。几年来,同文校园文化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灿烂情景,一片明媚的春光正在同文校园荡漾开来。

2008年,我们开办了“同文讲坛”,迄今为止,一共开讲了八场。我们把大师请进同文,请上同文讲坛,因为大师的学识,使同文的眼界更为宽广;大师的追求,使同文更加富有理想;大师的人格,使同文的个性更加卓异;大师的精神,使同文更加进取,更具有开创力;大师的关怀,使同文更加关注人的幸福!我们想通过讲坛这个形式,提高同文的文化品位的同时,让同文师生高山仰止,见贤思齐,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杨叔子先生以《踏平坎坷,成人成才》为题,作了开坛第一讲。接着,两位同文毕业生——美国微软公司总部软件开发工程师林弘和英国牛津大学在读博士刘娟、同文校友王贤才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杨继教授、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博导徐邦年教授和同文校友蔡厚淳教授也先后登上了同文讲坛,他们或讲述自己在同文成长的经历,或解析国学精髓,或传递最新科研信息。迄今八场演讲,场场都是文化盛宴,他们将“同文讲坛”开办的初衷,演绎得充分而灿烂。

3.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

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内容。从2008年开始,我省高中学校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尽管多年来,我们早就为这次改革作好了宣传和组织工作,但为适应教育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还是一方面让学校的国家级与省级骨干教师诠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内涵,并带头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一方面请省里专家来校指导、督促、检查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同时组织担任新课改的老师到已经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地区观摩学习。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方案的操作规程,我们创建的校本课程更具特色,充分利用了同文的丰富的各种资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切合同文实际的校本教材,得到了省里专家的高度肯定与称赞。虽然新课程改革才实施了三年,但同文用这几年高考的优异成绩说明,同文教育正在迈入健康、和谐的康庄大道。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同文带来了高考成绩新的井喷,连续三年,实现了三次跨越式提升。

在2009年的高考中,九江市高考理科应届前4名,同文占有2人,文科应届前6名同文占有3人。陈淳同学以652分获得江西省高考理科第65名、九江市高考理科应届第2名,录取北京大学;万维明同学以669分(含清华大学加分)获得江西省高考理科第12名,录取清华大学;魏芸同学以605分(含北京大学加分)获得江西省高考文科第4名,录取北京大学。文理科合计600分以上12人;理科一本上线67人,二本上线142人;文科一本上线16人,二本上线35人;艺术体育专业一本、二本上线84人。共计二本上线261人。

2010年高考,我校文理科合计一本上线153人,二本上线303人;艺术体育专业一本、二本上线99人。共计二本上线402人。

2011年,我校文理科合计一本上线160人,二本上线348人;艺术体育专业一本、二本上线118人。共计二本上线466人。理科600分以上16人,文科580分以上2人。欧阳叶田同学以657分名列市直理科第3名,全省理科第73名,录取北京大学;王祺同学以653分名列市直理科第4名,全省理科第96名,双双获得九江市高考最高奖——殷氏奖;另有周唯同学以592分名列市直文科第7名。尤为称道的是王祺和欧阳叶田的理综分别取得了287分和279分,分列九江市第1名和第2名;张紫微的文综以218分列九江市第2名。

一批择校生和定向生在同文中学得到和谐发展:定向生一本上线22人,二本上线77人;择校生一本上线5人,二本上线18人。更为可喜的是还有一些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定向生于威、胡鹏上600分;择校生姚思宇616分、吴楠588分,陈武阳543分。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过程中,我们在全体教师中提倡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弘扬四大精神: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我们变二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创造人才发展的客观、和谐的环境。我们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确立了“科研兴校、特色立校”战略,以教育科研带动教育管理改革,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以教育科研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推进探究性学习,开设研究性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方式。我们继续加强了“英语特色”工程的建设,我们与澳大利亚沃拉尔地区学院结为姊妹学校,与美国KCD学校结为友好学校;我们积极引进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我们选派在校学生出国深造。我校与加拿大爱加信国际学院合作创办的“九江中加友谊学校”今年更是跨入发展的快车道:两个中加农村班108人当中一本上线65人,上线率60.2%;二本上线104人,上线率96.3%。同文中学多层次办学的全面突破,一定将再一次叙写同文历史新的篇章,再一次丰富同文文化新的内涵,再一次展示同文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4.以人为本,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其中,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中的关键。

古人有云:“和而不同。”经验告诉我们:有了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有领导与老师关系的和谐;有了领导与老师关系的和谐,肯定就有师生关系的和谐。我们首先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思想理念,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努力做到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使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和谐的领导集体,为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思想政治保证。我们从校长室到各个处室、各个年级组与教研组,全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分工负责、会议决定的原则,依法治校,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治校的自觉性、主动性、前瞻性,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水平。各个部门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如果说,领导班子间的和谐贵在尊重和民主,校长室与各个处室关系的和谐贵在信任和支持,那么,学校领导与广大教师关系的和谐就贵在沟通和理解。为此,我们首先建立起正常的沟通渠道,如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务公开栏、定期通报会等。其次坚持民主管理,学校的各项重大决策严格按照民主管理的程序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决定形成前,我们常常通过座谈会或有代表性人物的个别谈心反复征求意见,同时校长经常到教师中去,倾听教师的心声,了解近段时间内教师中热门话题和所关心的问题。叶澜教授曾说过:“我一直在努力理解教师、读懂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东西。”这句话说的是何等中肯。

在学校这样的特殊群体中,校长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校长要把教育的战略决策纳入社会整个大系统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源、财源、师源、生源,依靠社会、家长,在继承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使学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阵地。具体说来,校长的领导主要是靠“信”而不是靠“威”。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认为:校长应该将道德权威置于首位,而非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论权威。担任同文校长六年来,我对其他校级领导给予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工作,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从不干涉他们的工作。坚定地支持中层干部的工作,在工作部署中给他们留有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当工作出现问题时,我总是主动为他们承担责任,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努力了解教师的艰辛与快乐、教师的理想与追求、教师的个性与尊严,努力把同文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特殊的学习共同体,依靠规范、目的、价值观、专业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成员间自然而然的相互依存和对组织的承诺、责任和义务来实现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为了教师在工作日更加方便和安心,我们为全校教师提供了营养早餐和幸福午餐。

5.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和谐校园的环境

学校不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物质场所,它还应该成为学生陶冶情操、勤奋努力的精神家园。在学校校园建设规划中,我们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既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之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既能反映学校历史,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在楼房改造与场地建设等硬件建设上,我们努力拓展百年名校的文化宽度;在功能使用等“软件”建设方面,我们努力增添百年名校的文化厚度。百年老樟树不仅能够继续遮风挡雨,它们还时时在诉说着144年来的种种故事;图书馆的书库中,两套线装古籍——《万有文库》、《四库全书》不仅是“镇馆之宝”,它同时记载着国难当头,同文人坚持抗日宣传,坚持参加民族救亡运动,孜孜执著于国民教育的不朽作为和表现,以及同文特有的强大的生命力量和浓烈的民族情感。我们认为,这些才是和谐校园的环境建设的真正内涵所在。

和谐校园的环境还应该包括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内外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网络等形式,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民主、积极的家庭环境;我们通过开设讲座、发放资料和定期家访等形式,向家长提供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我们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传播者,让同文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努力珍惜同文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不断提升同文内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同文的综合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同文事业和谐发展,谱写一曲以人为本、响彻云霄的同文和谐之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