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网情深》为例

以《网情深》为例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歌曲对受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网络开放自由的传播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手段是网络歌曲能在较短时间内流行的重要因素。《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演唱者雪村,就是凭借这首网络歌曲而一跃成为当年走红的流行歌手的。现在,网络作为歌曲的主要传播途径,已被许多人承认和认可。由陈道斌作词、卢政作曲、赵咏蕙演唱的网络歌曲《E网情深》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于哲理的歌词而深受网民青睐。

网络歌曲的传播学分析:以《E网情深》为例

余农荣

[作者简介]余农荣,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

《月光百合》、《你是我的玫瑰》、《吉祥三宝》,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网络流行歌曲,得到广大网民的支持和热爱,从而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网络歌曲一般指通过网络传播的、由网民原创、翻唱、改唱的歌曲,是网民直抒胸臆、表达个性的一种文化手段。网民能够通过音乐网站、讨论区、博客等多种渠道发表自己的音乐作品,其他用户通过在线收听对该歌曲进行评价、交流和推荐,喜欢的话还可以下载。网络歌曲对受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网络开放自由的传播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手段是网络歌曲能在较短时间内流行的重要因素。

以前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流行歌曲,一般都经过唱片公司的包装,进入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流行歌曲能否走红,除了歌手和词曲的实力,还受到唱片公司的财力、与媒体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网络歌曲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现实社会的潜规则,它依靠的是歌手自己的实力和网友的评价。如果某首好听的网络歌曲得到大多数受众的好评和推荐,就能够在网上广泛传播。这样,网络为普通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打破了一度为歌星们垄断的话语权,普通人也可以在自由的网络空间里过一把歌手瘾,甚至有机会被唱片公司挖掘,由此走向前台灌录唱片、宣传专辑,为大众媒体庞大的受众群所认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演唱者雪村,就是凭借这首网络歌曲而一跃成为当年走红的流行歌手的。现在,网络作为歌曲的主要传播途径,已被许多人承认和认可。为了吸引更多的网络歌曲爱好者和推广网络歌曲,很多网站,如新浪网,还专门推出了“网络歌曲排行榜”。

当代音乐传播活动借助现代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传播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音乐传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考察和研究,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音乐传播学”。音乐传播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学术研究,既是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又体现了音乐理论研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网络传播的影响无远弗届,网络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网络传播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是横跨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信息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学科。例如,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研究中必然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阐释这一社会现象,又要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等。

由陈道斌作词、卢政作曲、赵咏蕙演唱的网络歌曲《E网情深》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于哲理的歌词而深受网民青睐。本文选取这首网络歌曲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有二:一是该首歌曲的歌词所描述的正是网友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经历与感受,歌词本身就反映了网络传播的特点;二是运用网络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其歌词内涵加以详细解读与分析,以验证和揭示网络传播现象及其过程的一些特点。

1.远程临场(telepresence)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期待着你的出现”,歌词一开始就点出了网络传播的第一个特点:远程临场。这一概念来自无线遥控与虚拟实境两个技术的结合,利用讯号的传输,将远程的真实情境传送回近端使用者,让网友能“坐在电脑前”而真切感知到现场之外“你的出现”。现代科技的发展,让网友们不仅能与对方进行即时文字交流,还能通过音频、视像技术与对方进行“面对面”似的互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相伴每一个没有梦的夜晚”,这就是远程临场的真实写照与体验。

2.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J.L.Austin)1955年提出的,该理论首次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语句都带有“以言指事”(locutionary act)、“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三种语力(language force),旨在阐述的唯一实际现象是完整的言语环境中完整的言语行为。根据这种理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并不是句子或其他表达手段,而是行为,如陈述、请求、提问、命令等。说话人通过语句来执行言语行为,并在听话人那里产生交际效果。“以言行事”在网友只能远程临场的网络虚拟空间中普遍存在且十分重要,如“等你在这寂寞的夜晚”、“相伴每一个没有梦的夜晚”、“感觉你就在我身边,轻轻地把我陪伴”等。

3.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在这寂寞的夜晚……今夜我不再孤单”,这句歌词反映的正是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交换论的创立者乔治·C·霍曼斯认为,人与人的互动,包括情感的交流,是由功利需要推动的,通常交换双方都理性地计算代价与报酬。在金钱之外,人们还交换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等。当然,网络人际关系中的资源交换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除了交流信息这一普遍性资源外,在网上人们最需要得到的利益或回报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安慰和愉悦。试想,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一方付出时间、金钱(上网费用)和投入情感,而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那么,这样的关系便不可能维系下去。虽然有些人只想找个临时的倾听者,但多数人在参与网络交流时,还是期待与他人在精神或情感方面有对等的交流或交换。“当网络的自由成为单方面的或者绝对的追求,当人人都只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时,尽管交往对象的选择范围广阔,这仍会使无论是希望达到对等的交换、回报还是某种意义的共享都变成痴人说梦。”(郑智斌,2004)

同样,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也可用于解释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人际交往:人们社会的和心理的需求,如寂寞,导致人们对传播媒体的期盼,通过媒体的使用(如上网聊天)而达到需求的满足,即“今夜我不再孤单”。

4.线索滤掉理论(cues-filtered-out)

1987年学者库尔兰(Culnan)和马库斯(Markus)提出“线索滤掉理论”,认为网络人际传播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social vacuum)中。正是因为网上交际是以身体缺场为前提的,和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不同,缺少了很多线索,就使得我们能解读出“你是我熟悉又陌生的爱恋”这句中“陌生”一词的真实含义了。

5.网络超人际关系(hyperpersonal relationship)

网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借由文字信息而展开社交活动,使得原本陌生的双方能彼此渐渐熟悉起来。网络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达到和面对面交往一样的亲密程度,有时甚至能超越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所以,华特(Walther)在“电脑中介传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一文中提出了网络传播中的超人际关系这个概念,意指网络传播的社交方式比人们面对面的交往更让人向往。网恋便是超人际关系的典型例子,《E网情深》这首歌曲的名字本身就揭示了网络传播中的超人际关系,“这也是一种爱,其实这也是一种缘”。

产生超人际关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网络传播的异步性(asynchronous nature)使其比面对面的交往更具优势,因为在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无法避免很多难以回答的问题,而网络的人际交往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彼此可以有更多时间仔细考虑及编辑自己的对话内容,沟通时的压力也随之减少。网络独特的情境赋予个人选择性自我呈现(selective self-presentation)的机会,使传播者能塑造最佳的个人形象。接收者在网络传播线索滤掉的情境下往往运用自己的想象(fantasy),放大对方的形象或者将对方理想化为自己心目中的帅哥美女,可以说,虚拟世界的浪漫关系常常建立于想象之上。同时,也正是因为网络传播中可以缺失诸如身高长相、衣着打扮等外在的干扰因素,人与人的交往更注重内心世界,心与心的坦诚交流往往能取得超人际传播效果,“相见不如彼此想念,或许这样更能体会浪漫”,道出了网络传播令人向往的迷人之处。

6.互动性(interactivity)

网络传播的一个特点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网络传播既是大众传播,也是人际传播,但与以往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给信息接受者提供了多种反馈机制,使网络传播真正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同样,当网络传播作为人际传播媒体时,传受双方如果没有反馈机制便不能交往下去。“我对你E网情深,你对我网开一面”所描述的正是网络的互动性,这样的互动是超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因为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一张情网就这样,将你我紧紧相连”。

当然,这首歌曲还能用别的一些传播学理论,比如沉浸理论(flow theory)等来做进一步的阐释。本文主要运用网络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E网情深》歌词内涵加以解读与分析,揭示了网络传播中的远程临场、线索滤掉、传受互动等主要特点,用社会交换论和言语行为理论阐释了网络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揭示了网络超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无疑是运用成熟的传播学理论对网络音乐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郑智斌(2004),《网络人际传播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杨淑婷,《生活形态与实时通讯之使用》。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辜璟,“网络歌曲流行的传播学分析”。引自http://www.woxie.com/article/list.asp?id= 25684。

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引自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qk_view.jsp?id= 2206。

徐俊,“言语行为理论初探”。引自http://felc.gdufs.edu.cn/linguistic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6。

Walther,J.B.(1996).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23,3 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