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的环境与态度

学习的环境与态度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天的遗传给人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的影响与后天的教育则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影响学习环境的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学校和家庭作为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更要密切配合,发挥两方面的合力。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与时俱进,学校建设与管理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学习的环境与态度

一、择邻而居,择贤士交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荀子·劝学》

环境熏陶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因素。荀子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等事例,形象地说明了社会环境对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荀子·儒效》),“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荀子·荣辱》)。在这里,荀子进一步说明,居住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是造成人们道德认识水平不同的重要因素。

“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大家都不陌生。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解》云:“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宋代苏轼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云:“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云“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孟母成为重视环境对人影响的典范,影响至今。

孟子也深谙此道。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楚国有一位大官,希望自己的小孩学会齐语,就礼聘一位齐国人做家教。但是家教再高明也没有用,因为小孩的生活环境是楚国,每天与人交谈的语言也是楚语,怎么可能学好齐语呢?这就是“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的情况。这个语言学习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学习语言固然如此,学习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如果希望宋王施行仁政,那么光靠一个好人薛居州在他身旁教导,是起不了作用的;反之,如果宋王四周的人都是努力行善之辈,那么宋王要想作恶也不大容易了。

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遗传、环境的影响、教育这三个重要的因素。先天的遗传给人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的影响与后天的教育则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以受环境的影响为主,而改变环境的能力甚微。环境是指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是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合。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姑且不论,就社会环境而言,学生所处的社会制度、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化习俗、社区特点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决定和改变他选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努力方向等,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影响学习环境的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

就社会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逐步繁荣,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中角逐。文化市场更是捷足先登,各种图书、报刊、画片琳琅满目,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调查一下时下中学生喜欢的书籍,我们发现日本动漫、玄幻、穿越、青春言情类小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喜欢网络游戏,迷恋网聊的青少年更是不在少数。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于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敏感,同时因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也极易对一些不良事物由好奇到产生兴趣以至入迷。他们把参与某些活动看作是一种时尚,主观地认为这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对新知识的追求,久而久之,他们便被文化市场上的某些现象所迷恋,甚至于达到一种不能自拔的地步,他们把浓厚的兴趣转移到非正规的学习活动中;而正常的学习被冲淡,厌学的情绪在滋长。当然我们不能对上述类型的书籍一概否定,它们受到中学生的喜欢,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价值。网络也并非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社会各界如何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引导。

学校和家庭作为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更要密切配合,发挥两方面的合力。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较差,哪些书是好书,哪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这都应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别是非,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具有顽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优秀的品质。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致力于创建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由校风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个人和集体关系构成的教学及生活氛围的总和。它是一个学校集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和精神状况的具体体现,对每个成员都具有影响力、无形的推动力和强大的鼓舞力量。校园环境好,能使全校师生员工处于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不自觉地受到感化,从而会强化学校教育的效果。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更应该引起重视。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教学应向外拓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生活得以充实;搞好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建设,满足学生的探求心理;加强电化和实验教学,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校园环境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外观,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可以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竞争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和确立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校园环境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校风、教风、学风之改善,心理、道德、文化素质之培养,人文、生态环境之营造,以及社团文化、创新文化等意识形态之建设,均为校园文化建设之范畴。而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有文明校园,才能更好地培育文明人。环境对人品行的砥砺、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身心的愉悦,时时刻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典雅恬静的环境,郁郁葱葱的景致,古朴幽香的庭院,清新亮洁的场所,会激起人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思想浪花,焕发人们求知图强的热望和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与时俱进,学校建设与管理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综观全局,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还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价值取向仍以分数为主,导致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尤其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大多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门面”来装饰或点缀,说教远远胜于情操陶冶和行为实践,使道德教育处于较为虚空的状态,学生的人格缺陷愈加严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正确培养已甚为紧迫。

从当前的中学教育整体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颇有成效的,但就德育一块来看,仍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学校还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乐园,还没有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导向氛围和实践空间。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学校活动的开展,很少有人去思考育人的针对性、人格培养的完善性、德育的系统性,可以无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任意摆布学校的每一堵墙、每一块地,搞一些赶时髦或应急的活动,为素质教育贴上一个醒目的标签,将其育人的实效置之一边,不予深思,更不必说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的固有范围是有限的,但其内在的育人空间是广阔的,也可以说是无处不育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于美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一代“四有”新人。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操作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父母,是人生第一任教师,子女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都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行为的潜移默化,甚至有些影响是终生的。家庭环境,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家庭意识,它反映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从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标准,从而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意识包括家庭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行为,它反映家庭成员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家庭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各项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规定的行为原则,如家法、家规等。家庭物质,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家庭物质包括经济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收入亦日渐增多,家长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愈加频繁,此时,家长更应时刻关注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身体力行地去影响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须知身教胜于言教。身为家长总希望子女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因此学校的选择成了很多家长心里的头等大事,择校自幼儿园始,好像进了好学校,孩子就必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花费巨额的择校费真的值得吗?现实证明,在择校问题上,广大的家长还是要保持理性。首先,“择校热”使得重点学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如果学校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满足不了需求,必将使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此外,择校不一定就必然伴随着成绩的提高。许多择校生在重点学校的竞争压力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成绩不升反降。对于家长来说,择校行为无异于是在拔苗助长。即便如此,有些主张择校的家长还在坚持,他们认为即使孩子不成气,将来长大后,他的同学都是有权有势的人,总会对他有所帮助。这种想法更不可取。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人们得到启发,意识到好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要注意另外一点:孟母认为,让孟子学习礼节和知识,做个智者,因而让孟子与学堂多亲近,而不是让孟子学做生意、杀猪、筑墓等等。也就是说,孟母希望孟子能与智慧、美德多亲近,从而培养其高尚的品德,这与现代人的这种择校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当然,现在家长们热衷择校的行为与我们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及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有关,虽然家长们想要为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初衷是好的,望子成龙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因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

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热情洋溢、兴趣广泛,却缺乏毅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渴望独立自立,却又缺乏足够的能力去摆脱幼稚、分清好坏。孩子们的这些不稳定的个性与含糊的观念如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就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事物所引诱。因此,孩子们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给予全方位的关注,而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做父母的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适时对孩子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便能引导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重视学习的外部环境,发挥对青少年成长有利的因素,克服那些消极因素。为此,需要我们的社会、家庭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使我们的国家后继有人。

二、慎其独者,一日三省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荀子·劝学》

荀子通过一组实例生动地说明了个体自觉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发出“君子慎其所立”的警示。外部环境对人学习、成长的影响固然不容忽视,但在个体与环境这对矛盾中,个体应该是关键,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方。荀子的这种思想,是对曾子的“三省吾身”、孔子的“见贤思齐”、孟子的“反求诸己”、《中庸》的“慎独”等自我教育方法的丰富和发展。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荀子形成了诸如“慎其独者”的自我教育法,“慎其独者”就是洁身自好,注意个人品德的修养。这和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出自《孟子·尽心上》)是一样的意思,都强调个人的自觉。“慎其独者”出自《荀子·不苟》篇,意即人们在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社会道德义务,其中蕴涵着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中庸·天命章》里有这样的话:在幽暗的地方,大家不曾见到隐藏着的事端,我的心里已显著地体察到了。对细微的事情,大家不曾察觉的时候,我的心中已显现出来了。所以君子独处的时候要更加谨慎小心,使不正当的欲望不会潜滋暗长。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欢用这两个字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三是《五行》中的“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在这里,我们取第三种意思。“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此说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依据。

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的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君子的高贵品质往往在于其严于律己,尤其是在独处的时候。《成宁县志》记载了“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故事:清雍正年间,有个叫叶存仁的人,先后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历时数载,毫不苟取。一次,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送行,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僚属为他送来了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礼物,是怕别人知晓,出麻烦,而此刻夜深人静,四周无人,肯定会收下。叶存仁看到这番情景,便叫随从备好文房四宝,即兴书诗一首。诗云:“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接着,将礼物“完璧归赵”了。

“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赐,萧何慎独成大事。东汉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李幼廉不为美色金钱所动,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慎独的功夫。三省其身,即面对自己,澄清自己,纯粹是为己之学。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重视其内在需要,激发其内在思悟,发挥其内在潜能,通过“内化”以实现其内在的道德自律。《荀子·修身》篇云:“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也就是说,人们见到优良的品行,应该认真地检查自己有没有这种好的品行,若有,则要坚定不移地持守它;见到不好的品行,应该认真地反省自己有没有这种坏的品行,若有,则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它。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最终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它是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处于成长中的大多数学生由于自我评价能力水平相对较低,还不能理解道德品质及其培养的意义,因而谈不上自我教育。步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生活,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而真正的自我教育,作为自我完善的方法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自我教育的环节和内容一般包括:(1)主体认识到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并努力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这些准则,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2)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3)制定完善和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计划;(4)运用种种自我激励的手段,如自我分析、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监督等。自我教育不是个人自发的,它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发展的内部力量,依赖于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教育工作者正确地组织教育工作的结果。研究证明,社会关系、教育过程不仅是自我教育的先决条件,而且也直接反映自我教育的过程。人或接受周围现实,或适应周围现实,或与周围现实对立,总之,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是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与社会之间有组织的联系。在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教育的内容和水平不同。

马克思主义者的德育论认为,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毛泽东提倡在人民内部让人民“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提倡“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并且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这对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改造人们的思想言行,促进人民内部的安定团结,起了良好的作用。

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要求教育工作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要培养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不是个人孤立地闭门修养,而是强调要结合实践和学生的集体活动来进行。学校中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少年先锋队和学生会都是受教育者集体进行自我教育的组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作用,让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自我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现实中,有的学生遇事通常都会将原因归之于客观环境。如有的学生学习不努力,却责怪父母没有为自己提供好的学习条件,而从不在自身上找原因。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找外部原因很简单,但通常于事无补,除非环境真的可以彻底改观,而从自身找原因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却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中,写了庞统辅佐刘备进军西川时出现的一段小插曲:刘备设宴劳军,酒酣之际,刘、庞言语不和,刘备发怒,责问并驱赶庞统:“汝言何不合理?可速退!”夜半酒醒,刘备想起自己所说的话,大悔,次早穿衣升堂,向庞统谢罪曰:“昨日酒醉,言语触犯,幸无挂杯。”庞统谈笑自诺。刘备曰:“昨日之言,唯吾又失。”庞统曰:“君臣俱失,何独主公。”刘备亦大笑,欢乐如初。本来,酒醉失言,虽然不好,但也算不得什么大错。刘备事后却一再自责,这是他自省的结果。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自年少时便异常注意自我控制,每天仔细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稍有不妥言行或思想杂念便自行纠正。

恩格斯说;“我每日反思自己的行为,不禁觉得羞愧,自己尚有如此多的鄙陋浅狭之处。这尤敦促我不断完善自身,追求真理。”

托尔斯泰亦因反省而开悟,年逾古稀而作《忏悔录》。不同于卢梭,他痛述自己年少时的荒唐事,表达出深切的忏悔。

反省,是对思想的审视,是对灵魂的叩问,它可以使我们弃掷沉疴,完善自我。将自省作为一项浩大的工程坚持下去,你终会看到心灵上绽放的美丽的花朵,闻到灵魂深处散发出的纯净的馨香。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哲学家在海边看见一艘船遇难,船上的人全部淹死了。他便抱怨上帝不公,为了一个罪恶的人偶尔乘这艘船,竟让全船无辜的人都死去。正当他深深地沉思时,他觉得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了。原来哲学家站在蚂蚁窝旁了。有一只蚂蚁爬到他的脚上,咬他一口,他立刻用脚将这些蚂蚁全踩死了。这时,赫尔墨斯出来了,他用棍子敲打哲学家的头说:“你自己也和上帝一样,如此对待众多可怜的蚂蚁。你又怎么能做判断天道的人呢?”

孔子说:“躬身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怨恨就不会来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活在世上,谁都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每一种才能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缺陷,如果不克服这种缺陷,这种才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一般来说,克服这种缺陷有很多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多加小心。应该弄清究竟是什么样的缺陷,死死地盯住它,就像你的对手寻找你的毛病那样。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必须学会“三省吾身”,克服自己主要的缺陷。主要的缺陷被克服了,其他的不足就会很快克服。

反省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反应与回馈。它是把当局者变成一个旁观者,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审视的对象,站在另外一个人的立场、角度来观察自己,评判自己。正直的人不会将错误掩盖,也绝不会打肿脸充胖子,他们会时时反省,不断自我完善。

一个人是否具有反省能力对其为人很重要。反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机缘。它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挥大效用。因为反省所带来的不只是智慧,更是夜以继日的精进态度和前所未有的干劲。当你克服了你的主要缺陷,你就会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一个人有缺点和过失是难免的,只要改正,就会有进步。但是,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自己对别人的缺点,哪怕很小,也看得很清楚;而对自己的毛病却不易看到,甚至有时把自己的短处误认为是自己的长处。一个人的缺点和过失不仅有害于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和过失,除了虚心听取别人的忠告、接受别人的批评外,还要“三省吾身”,也就是经常自省,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他要求全校学生养成每日反省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每天四问。第一问:你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你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你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你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这当中,应该做到五个字:专一的“一”,收集的“集”,钻研的“钻”,解剖的“剖”,坚韧的“韧”。显然,陶行知的“四问五字”,就是我们每天反思的内容和方法。

三、善于向他人学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在《师说》中,韩愈热情赞扬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做法,号召人们效法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积极向他人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韩愈所处的年代本来代表下层阶级,一向是为传统士大夫们所不齿的,而韩愈却不拘泥于世俗偏见,这就不仅打破了天命观、天才论的框框,甚至突破了剥削阶级的等级偏见,这显然也是十分可贵的。

善于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不断走向进步。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任何人都不可能封闭自我,那样只会让自己变成井底之蛙。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即使是缺点比较多的人也会有某一方面的长处。这就是说,一个人无论其年龄、职业、地位、文化程度如何,都有我们可学习的长处,值得借鉴的东西。勇于和善于向他人学习是促使自身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法。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

香菱本来不懂诗,但她住进大观园后,见众姐妹结社吟诗,本就极富文学气质的她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点拨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她一有心得,便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香菱乐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实践证明,是否善于向他人学习,对自身成长、进步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首先,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反省、检讨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予以弥补,因而思想上的进步与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都比较快;而不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人,往往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失之于宽,满足于现有的水平,更满足于自己并不出色的工作结果,故而不但不能进步,而且很容易养成一些缺点,结果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原地踏步”。

其次,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总爱观察人、观察事物,善于寻找和发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日三省吾身”,并注意“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进而容易和周围的人搞好团结,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气氛。反之,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则不注意观察事物和反省自己,个别的还可能和周围的人关系比较紧张,表现出不合群、难相处的缺点。

此外,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容易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胸襟坦荡,心情舒畅;而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用脑“偏离方向”,不仅经常琢磨别人,也经常琢磨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而感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或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叹,进而嫉妒他人,经常苦闷,心情烦躁。

向他人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要真正脚踏实地向他人学习,则需要勇气。向他人学习,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解决耻于向他人学习的问题。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不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曾一度“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更不要觉得向别人学习请教是丢面子的事。《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请教。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卑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事实证明,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贾思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以流芳百世;而当年对他耻笑不已的庸人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成就,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谦虚、虚心等,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度量、胸怀等,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廷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文化。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请求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由此可见,善于向他人学习就是要从“不耻相师”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对于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积极向他人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学习精神,鼓励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借鉴,主要方式有备课会、听课评课等。对备课组活动、教师听课,学校还会定期进行检查。不少教师在学习他人方面,做得很出色,有些教师一个学期听课二三十节。然而,尽管这样,不少教师还是感到学的东西太少。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听课的热情就会锐减,就会变成一种完成任务的应付。

问题出在向他人学习的方式方法上。

教师首先要确定向谁学习。学习对象不能漫无目的,不能哪里有课就到哪里听,而应该有所选择。有三种教师的课值得听:一是学生评价高、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二是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师,三是在教学上不断进行积极尝试的教师。这三类教师,不管是哪个学科的都值得一听,都有东西值得学习。学习对象不一定要选择那些学生考试分数高的教师,如果这些教师花费时间多、教学效率低,而且背后学生怨声载道,那么他们的课是绝对不能听的。这样的教师会引你走入歧途。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这样,你就到这个班的教师那里去听课吧。”他讲的这段话,是要求我们在确定学习对象时,要选择班级学风。

其次是向他人学习什么。学习一定不要局限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根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苏霍姆林斯基)尤其是围绕这样一些问题去思考——良好的教学效果到底取决于什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如何调动起来的?教师的创造性表现在哪里?如听一个教师教授数学奥赛的内容,一个题目出来后,教师不急着讲授,而是让学生思考,几分钟后,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如果解法穷尽了,教师只简单做一下小结,有遗漏就补充,有偏差就纠正。从这位教师这里,你要学习的是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如听一位教师讲授《丑小鸭》,他并没有把中心确定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在学生对“天鹅蛋的遗传”的质疑中,引导学生明确丑小鸭之所以最后变成了美天鹅,是因为它的“自我发现,发现自我”。这个中心的确立,既源于学生的问题,又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而且存在对教材理解的二次定位,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不少东西。而这样的课也只有在以上三类教师中听得到,因为这需要思想,需要理念,而我们听课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当然,要想吸取他人精华,自己应该具备这样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来自自我的学习修养、研究精神。如果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素养,就很难对他人的尝试有所感悟。只有在观察他人的时候,不断反省自己、分析自己,才会有所感悟,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四、专心有恒,锲而不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荀子·劝学》

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有恒心。学习如同雕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治学要虚心求实,埋头钻研:“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惛惛”都是形容深沉,这里指专心致志,心不两用。一个人如果不树立刻苦学习的远大志向,就不会取得显著的成绩。荀子进一步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而且还要有为实现志向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专一的学习态度,纵使心中有远大的理想,一旦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就会一筹莫展,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正如古人所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止”是最容易发生的,一旦中途停止,则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所以说,世上最宝贵的精神是坚持学习,而世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坚持学习;也许正因为宝贵,坚持学习才充满难度,也正因为难,才更弥足珍贵。“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学习上,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1795年,高斯18岁,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第二年,他成功地解决了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以来两千多年一直悬而未决的一大数学难题,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有人曾问高斯:“你为什么在科学上能有那么多的发现?”高斯回答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和持久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发现。”由此看来,“专心致志,持久以恒”是高斯成功的秘诀。

据说,由于高斯研究数学过于专心,曾惹了不少“笑话”。一次高斯的妻子病了,而这时高斯正埋头钻研一个数学问题,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夫人的病越来越重了。高斯好像没有听到,仍继续工作。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他,夫人的病更厉害了,高斯说:“我马上就去!你先去吧!”说完,他仍旧坐在那里,思考他的数学问题。人们见他还没有来,就派了一个胆大的人去通知高斯:“夫人快不行了,如果您不马上去,就怕很难见到她生前的最后一面了!”而高斯却慢腾腾地说:“叫她等一下。”

高斯研究数学问题,总是持之以恒。他最反对做事半途而废。高斯在对一些重要的定理进行证明时,总是尝试多种解决、证明的办法,并从中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和最美妙的证明。他曾说:“任何存在疑问的证明都不能算作数学的真正证明。”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明代医学家李时珍遍尝百草,耗时27年才写成医学名典——《本草纲目》。

以上这些都是锲而不舍,最终取得成功的代表。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这样一段名言:“这个世界充满聪明而失意的人,受过良好教育但成日感叹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有个共性——缺少锲而不舍的精神。”

有这样一幅漫画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两位年轻人一同挖井,其中一位挖了几尺深后,见不到水源便换一个地方再挖,一连换了四五个地方,都没有挖出水,他又累又失望;另外一位则仔细研究好地形,最后选定一个地方一直往下挖,挖了四五米深后,地下终于冒出了甘泉,他虽然累,但很开心。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大相径庭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第一位年轻人三心二意,有始无终;第二位年轻人专一执著,善始善终。当然,首先要选好有水源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要专注地往下挖,直到成功。

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通向成功大门的“神奇之钥”只有两个字:“专心。”的确,做任何事都要全心全意,专一执著,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哈利·波特》系列历险小说凭着出奇的想象、层出不穷的悬念和利于儿童阅读的语言,几乎是一夜之间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少年读者。《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也因这个系列的小说和据此改编的电影而名利双收。和其他作家一样,年轻的罗琳酷爱写作,曾是一个天真烂漫、充满幻想的英语教师。幸福的家庭、称心的工作都足以让罗琳满足。可没想到,甜蜜的家庭、美满的婚姻和理想的工作在一瞬间变成了过眼云烟。丈夫离她而去,工作没有了,居无定所,身无分文,再加上嗷嗷待哺的女儿,罗琳一下子变得穷困潦倒。但是,家庭和事业的失败并没有打消罗琳写作的积极性,她每天坚持写作,有时为了省钱省电,她甚至待在咖啡馆里写上一天。就这样,第一本《哈利·波特》诞生了。然而,罗琳向出版社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却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出版社并不看好这本写给孩子的童话书。可罗琳并不气馁,直到英国学者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并创下了出版界的奇迹:被翻译成近70种语言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无数的事实都在证明拥有坚持不懈的态度的重要性,不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是对那些“用心专一,锲而不舍”的人们的一种勉励和赞赏。与此相反,有些人做事没有主见,四面出击,游离不定,他们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心猿意马、朝秦暮楚,什么都干不长久。在学习中也不乏其人。正确的态度应如清代名人郑板桥的一首咏竹诗中所说的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只有用心专一、锲而不舍的人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所成就。

谁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一项本领时,入门后进步很快,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前进一步都很困难,如果无恒心坚持下去,也许就不再发展了。“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里讲的“坚持”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的不断坚持,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用心不专和缺乏恒心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看不到目标的实现,二是怕困难,三是青少年的兴趣容易转移。

那么,作为老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专注、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呢?

(一)善于培养、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意志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孔子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状态时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就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主动地学习。张载也说:“乐则生矣,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明代的教育家王守仁也说,如果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就能产生“其进不已”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种方法,当然,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科,具体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施教的过程中,因时因材施教。积极诱导,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被动为主动。所以,在学校教育活动和家庭活动中增强活动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让方式灵活多变,如多采用游戏、比赛、表演、抢答、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使活动过程本身就能吸引住学生,这对学生善始善终地做某件事能够起促进作用。

(二)帮助学生确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教育要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的恒心也要从小事抓起。小中孕育着大。做小事有恒心,做大事也会有恒心。如迟到对于个别的学生来说是“小事”,所以也就不拘。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给予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无小事。同时,积极地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具体而细小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也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目标是某一行动要达到的某种意想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它制约着行为的方向。一个人只有主动、自觉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才体现出恒心。对学生来说,只有有了具体的、可行的目标,才有可能促使他去实现这一目标。所谓具体的目标是指学生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所谓可行的目标是指确定的目标应与学生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的。一句话,即目标不要定得太低或太高。太低,学生学不到新东西,没有学的兴趣;太高,学生难以实现,即使有一定毅力的学生也会放弃。因此,只有在短期内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才能激励学生去进取。当学生完成一个目标后,成功的喜悦会强化他们的进取精神,激起学生确定下一个目标的热忱,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促使坚强意志的养成。

(三)让学生学会自我监督

对学生的“专”和“恒”的培养,要不断地进行鼓励和督促。缺乏专心和恒心本身就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教师若发现学生有了持之以恒的表现,应及时肯定并给予适当表扬,如在班级设计一个意志训练表扬栏,记录学生的每天或者是每周的进步,这样在经常的表扬和不断的督促下,使学生的毅力得以巩固和养成。

作为老师自己也要说话算数,表里如一。如对某件活动要持之以恒,坚持抓到底,同时还必须靠自己的自觉行为让孩子学会自我检查和监督,看其是否朝既定的目标努力。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也可以请父母来帮助检查和鼓励,每天检查孩子目标的完成的情况,并让孩子自我评价做得怎样,对孩子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够好的要引导、激励。可以为孩子画一张家庭自我表现的记录表格,对孩子完成学习计划、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定期把自我鉴定表交给学校老师,让老师了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自我监督进行监督。这样,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后,才能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地从事某种活动,就会有“恒”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