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水平、学生习得、课程体系这三者构成了现代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三原色”。中学人文课程的单科形式实施相当长久,以中国为例,从清末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前40年,历时大约80年。人文课程的综合课程实施早在20世纪中国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经萌芽,但专属于中学人文课程的综合课程实施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至今不过短短的20余年。中学人文课程教师是广大中学生人文价值引导的实践者。

第一节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师水平、学生习得、课程体系这三者构成了现代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三原色”。因此,在今天的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保证,学生是其最终体现,课程教学内容则是其基石。

一、实施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师

人文课程的出现是人文教育普遍化和规范化的必然结果,是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发展为课程教育的产物。中学人文课程自诞生至现在,曾有过多种实施形式。它早期以单科课程形式实施,后来则以综合课程形式实施。中学人文课程的单科形式实施相当长久,以中国为例,从清末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前40年,历时大约80年。人文课程的综合课程实施早在20世纪中国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经萌芽,但专属于中学人文课程的综合课程实施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至今不过短短的20余年。以综合课程实施的中学人文课程的出现是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时代的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真正实施人文课程的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因此,教授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师被称作“中学人文课程教师”。

中学人文课程教师肩负着对广大中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价值引导、知识传承、能力培植、修养提升等重要使命。在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障。因为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各种素质的总和。作为人文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格、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扎实的教学教研技能、不俗的人文修养。

中学人文课程教师是广大中学生人文价值引导的实践者。“师之所存,道之所存。”教师职业是一种价值引导的工作,代表着一个社会理想追求和前进方向。《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即教化育心,引导受教育者的终极价值追求。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人生理想导航,为受教育者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熏染与培育。中学人文教育是蕴涵着教育者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包括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等等。

中学人文课程教师代表国家的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与政治使命。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2]培养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实现“政治社会化”,从而维护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能够实现一定政治目标的品质,包括政治目标意识、政治信仰、政治感情、政治责任感、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以及相应的各种行为能力。思想政治课程作为我国中学一门重要的单科人文课程,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中学生坚实的政治品质。因此,作为中学人文课程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提高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在人文课程教学中自觉有效地渗透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水平。

“德高为范”是对教师的道德素质要求。道德素质是教育活动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在教师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它是教师把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结果。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和无限潜能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教师的道德素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动力,制约着教师才能的发挥,影响着教师的自我完善。因为人文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作为中学人文课程教师,更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学高为师”是对教师知识素质的要求。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把世代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继承和传递下去,并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的知识素质指的是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此外,还包括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题知识。作为中学人文课程教师,除担当人文教育的重任外,还必须掌握广博精深的人文科学知识。首先,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最好的方法是教师靠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让学生对教师信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实施教学计划,成功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都须以自身的人文知识素质为基础,因为一个能旁征博引的教师总比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更能得人心,更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再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成为研究型人才,这也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文修养。

教学是一门科学,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地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教学除了有效地遵循教学规律以外,还必须具备娴熟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学的技巧与能力。过去,我国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教育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都不免有空洞说教之嫌,致使学生没有兴趣,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现在,人文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同时与多种人文课程相融合。作为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师,一方面,倘若拥有了高超的教学技巧,便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元素,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等等。这些都是符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的,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另一方面,如果拥有了良好的教学能力,就可以利用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资源对所教课程进行很好的设计,就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的情境,对学生进行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就可以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人文科学这样的课程更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注重教师课堂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提升教学的艺术性。中学人文课程教师大都担任班主任,要组织学生的多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广泛地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优秀教师往往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这也增加了他们的个人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显然,掌握一定的音乐、绘画、舞蹈、表演等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中学人文课程教师的艺术素养越高,就越具有感染力,因而也就更容易使学生感受人文教育的魅力。

二、学习中学人文课程的学生

学习中学人文课程的学生就是接受人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大中学生,他们年龄一般为12~19岁。中学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更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奠定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了解广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经验证明,在这个时期,学生在心理上大体反映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中学生处于少年期或青年初期,刚好是儿童期向青少年时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在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点。①在中学初期,他们一方面还带有儿童特点,天真、单纯、幼稚,有依赖性,缺乏自觉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向成人看齐,力求懂事、通情达理,希望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在这一时期,他们表现出幼稚与懂事、依赖性与独立性、自觉性与不自觉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特征。②中学后期则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自制力、自觉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即便如此,他们也只是刚刚到达成熟的边缘,他们的认识水平、能力还不高,心理发展不够稳定,思想还比较单纯,遇事欠思考,容易冲动,易感情用事。

第二,中学生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生理的变化,内心世界逐渐复杂起来,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显示出了一定的闭锁性。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由于激素的作用,他们在生理上急骤地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性成熟在中学生心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做事情开始考虑前因后果,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学生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也开始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变化,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心与新颖感。希望交异性朋友,又感到制度和舆论的约束。对于男同学来说,在女生面前好表现自己,不愿教师或家长在女生面前批评指责自己,情感上愿意接近女生,但在行动上又故意疏远,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不管男生、女生,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都有所发展,这使他们产生新的情绪、情感和体验,存在朦胧的性意识与道德观念的矛盾。这时多数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仪容,也有出现追求打扮的现象。这个时期是两性爱情的萌芽时期,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时期,容易受网络、电视、电影、书刊上关于爱情和黄色内容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教师既不要不管不问,任其发展,也不要捕风捉影,妄加指责。应该摆事实讲道理,结合生理知识向学生介绍青春期生理变化和情感变化的特征,让学生理解冲动、好感并不等于爱情的道理。爱慕是基于对方的优点,在看到对方优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发现其不足。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一个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在学生中宣传摆正事业和爱情关系的典型实例,使他们懂得在中学阶段恋爱的不现实性。要以理服人,讲究方式、方法,切忌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硬性制止,要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把教育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第三,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已经开始注意社会现象,开始探索人生,对社会、现实、人生等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及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或不良的品德都是在中学阶段形成并获得初步发展的。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的同学喜欢打球,有的喜欢下棋,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搞小发明创造等。在这些爱好中,有的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而且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迷宫的动力。中学时期,尽管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但识别能力还比较差,还不能真正区别哪是好的,哪是坏的,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关心并尊重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有益的集体活动中,引导他们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以中学生规范为准则,严格要求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给他们指出什么是健康的东西,什么是不健康的东西,帮助他们鉴别事物,把那些偏离了轨道的兴趣及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第四,中学生血气方刚,敢说敢为,富有热情与正义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他们的思想单纯,很少有保守思想,善于思考,不轻信别人说教,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交际、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增强,但是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却十分敏感,争强好斗,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以拳脚相见。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动荡性。他们很重感情,但波动性大,常常因得不到理解和信任而孤独苦闷。理想跟现实的冲突使他们困惑,成绩不佳常常引发出自卑感,激情常常占有相当地位。他们的意志力得到提高,但在克服困难时毅力还不够,富于幻想,又不切实际,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看问题容易片面性和绝对化,兴奋和抑制仍不平衡,摇摆性大。他们的精力充沛,能力也在提升,但性格尚未最后定型,尚未找到正确的活动途径。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观、友谊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还是个谜,他们缺乏社会经验,遇事急躁,对事对人往往只看一点,不及其余,未弄清楚便轻率下结论;逆反心理强烈,很少知道反思,一旦情绪冲动便不顾一切蛮干起来,出了问题后,冷静下来,又感到痛苦和后悔。中学生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能为他人、集体做许多有益的事,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指点,就可能发展为任性、粗暴、鲁莽、好斗,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而要防止他们被坏人利用和煽动来干坏事,以致误入歧途。要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锻炼、提高识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克服简单片面、易于冲动的不足,逐步培养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品德。对于个别可能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而犯下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情感出发,从各方面给学生以关心爱护和教育引导,对那些犯过严重错误的学生则更要给他们以爱护,使他们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学校是温暖的。

诚然,影响广大中学生接受人文课程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仅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粗略探讨。必须说明的是,上述从心理学角度提到的中学生的四个特征只是一般性特点,并且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各校、各班以至于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不同,可能有时突出表现出其中的一两个特征,有时则是几种特征的综合表现,这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一概而论。总之,在中学生的人文课程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只有准确、透彻地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性格、特点、精神世界和周围环境以及在具体活动中的真实表现等,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书所界定的人文科学是大人文科学,它由狭义的人文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组成。狭义的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则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果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那么社会科学更多的则是研究客观的人类社会而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前者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其涵盖的学科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后者则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其涵盖的学科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大人文科学领域的众多学科门类是相互贯通、连为一体的,它们共同形成了大人文科学的体系结构。其中,不同学科以不同的结合方式融入体系结构之中,各学科在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目前受到普遍认可的大人文科学的一级学科有: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

基于对人文精神内在的一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同时也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有语文、品德与生活(一至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七至九年级)、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一至九年级)、外语等综合课程或单科课程;普通高中阶段有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外语等综合课程或分科课程。因为语文、外语、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等课程各有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的教学内容体系,故在本书中不作讨论。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这些课程,均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设的,并以不断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社会理想,所以这些课程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些课程被统称为人文课程。因此,中学人文课程特指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和普通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综合课程或单科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属于综合课程,历史、地理属于单科课程。

思想品德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三个专题构成。其中专题一为成长中的我,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等三个部分;专题二为我与他人的关系,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等三个部分;专题三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等四个部分。

历史与社会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为初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课程的宗旨在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六个专题构成,其中第一至五个专题是学习主题,第六个专题是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专题一为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自我、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或家乡)生活、大众传媒的影响等五个部分;专题二为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三个部分;专题三为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人口、资源与环境,区域发展等两个部分;专题四为中国历史与文化,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古史演进、古代文明、近代探索、现代巨变等四个部分;专题五为世界历史与文化,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古代文明、近代变迁、20世纪的世界、机遇与挑战等四个部分;专题六为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学习和运用、体验和思考、合作与交流等三个部分。

历史(七至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六个专题构成。其中专题一为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为中国近代史,专题三为中国现代史,专题四为世界古代史,专题五为世界近代史,专题六为世界现代史。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四个专题构成。其中专题一为地球与地图,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地图等两个部分;专题二为世界地理,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区域等五个部分;专题三为中国地理,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地理差异、认识区域等五个部分;专题四为乡土地理。

普通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属于综合课程,历史、地理属于单科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其中必修部分包括四个模块:思想政治Ⅰ(经济生活),思想政治Ⅱ(政治生活),思想政治Ⅲ(文化生活),思想政治Ⅳ(生活与哲学),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的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教学内容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教学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选修部分具体教学内容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七个模块。

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其中必修部分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等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选修部分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课程标准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三个模块。

高中地理课程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其中必修部分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等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选修部分包括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七个模块。其教学内容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也会不同程度地顺势增补适合时代气息的新内容,删减不合时宜的、陈旧的、过时的内容。当然,培养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的宗旨以及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课程目标,将永远是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内容增补删减的指示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