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助学金与奖学金

助学金与奖学金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生节约一分钱,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使其成功成才。每年审核确定资助一部分学生,为他们发放助学金。7月,国家贫困地区高中生助学金项目正式启动,受资助学生比例为在校生的20%。我校按照市教体局和市财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市三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国家助学金发放实施办法》。

第七章 助学金与奖学金

第一节 助学金与奖学金的设立和发放

1999年9月,学校团委筹措资金,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其宗旨是:关心送给贫困家庭,爱心送给贫困学生。师生节约一分钱,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使其成功成才。根据“爱心基金会”宗旨,由校团委发出倡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慷慨解囊,教职工捐款1592元,学生捐款6993.9元。每年审核确定资助一部分学生,为他们发放助学金。每年发动师生进行一次爱心捐助,作为“爱心基金会”的补充。

2000年,学校团委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组织师生为高二年级杜坤等12名特困生以及南部山区特困学生捐款25000多元。

2003年,学校师生捐款2万余元,资助高一年级24名特困生,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当年9月,学校共为64名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12960元。

2004年6月,学校张红老师主动牵线搭桥,联系到美籍华人戴文秀女士的捐资助学项目,每年资助学校6名考入大学的家庭贫困学生,每人资助6000元。除2010年因全球金融危机中断外,从2004年至2011年持续资助了7年,共计资助46名学生,累计资助金额为27.6万元。

2007年4月,学校为32名学生发放“爱心基金”3200元。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学生成长计划”助学项目每年资助学校50名贫困家庭学生,为每人每年发放1500元助学金。2010年至2011年每年资助25名学生,每人发放1500元助学金。

2008年1月,学校与宁夏惠冶镁业有限公司签订《捐资助学合作协议书》,企业每年资助学校20万元,学校报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宁教函[2008]14号),利用企业捐赠资金举办“惠冶英才班”。当年5月学校与石嘴山银行签订了《捐资助学协议》,该行每年资助学校10万元,共计资助5年。学校用企业资助经费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对每届高一进入市三中就读的全市中考前10名学生分别发放5000元、3000元、1000元不等的奖学金,并对各年级每学年前50名的学生每人发放800元奖学金,以此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成才报国,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高中学业。

2008年至2009年,中央彩票助学金项目每年资助学校55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2010年至2011年每年资助23名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学校为29名同学发放“爱心基金”2900元。

2009年4月,张作理市长用稿费捐助市直学校50名贫困家庭中学生,我校有20名贫困生得到资助,每人发放助学金400元。

2010年8月,宁夏为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每年出资10万元设立“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对我市高中学校每年高考文理科前3名学生、班主任和24名贫困家庭优秀毕业生进行奖励与资助。我校全市文科第一名温蔓莎、理科第一名郝斌两名同学每人获得5000元奖学金,刘芳、王振清两名班主任各奖励2000元,4名贫困家庭优秀毕业生每人获得3000元助学金。2011年8月,“为民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我校举行,白紫薇、冯柯鑫两名同学每人获得3000元奖学金,周寅娇等4名同学每人获得1500元奖学金,郭开诚、江丽芳两名班主任各奖励2000元,牛斌斌等4名贫困家庭优秀毕业生每人获得3000元助学金。

2010年至2011年石嘴山市大恒公司每年资助学校两名贫困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

2011年6月,“荣兴基金”资助我校15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700元。7月,国家贫困地区高中生助学金项目正式启动,受资助学生比例为在校生的20%。我校按照市教体局和市财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市三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国家助学金发放实施办法》。根据学生申报,各班级年级部和学校逐级审核报批,共为403名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人均每年发放1500元。

第二节 助学人士

戴文秀 女,美籍华人,20世纪70年代中期留学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留在美国工作,现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经营一家贸易公司。她虽然有一定资产,但勤劳、节俭、正直、善良,身在异国,却始终牵挂祖国的教育事业,十分关注同情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从2004年开始,每年资助我校5~7名考上大学但家庭贫困的高中毕业学生,每人资助6000元,帮助他们上大学。截至2011年,共计资助46名学生,累计资助27.6万元。

吴振荣 男,汉族,1954年出生,兰州大学物化系本科毕业,1979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宁夏惠冶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曾任石嘴山市正处级领导干部,自治区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1995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在全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被石嘴山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企业家;1999年,被评为石嘴山市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石嘴山日报社、石嘴山电视台、石嘴山广播电台推选为全市“十大新闻人物”;2000年荣获全区“劳动模范”的称号,并经国家人事部审定,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同年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部、经贸委、总工会授予全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被自治区政府研究室评为《宁夏经济》特约评论员;2004年被惠农县党委、政府评为“发展县域经济突出贡献奖”;2007年被石嘴山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十大功勋企业家”;2008年被自治区企业家协会评为“改革开放30年行业杰出贡献人物”;2010年荣获2009年度“石嘴山市一级功勋企业家”荣誉称号。在吴振荣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惠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今天跨三省经营、单体产能排名全国第一的镁业航母,在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吴振荣带领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他的积极倡导下,2004年至今,惠冶累计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上千万元。今天的惠冶,在以吴振荣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正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李登芳 女,1960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任石嘴山银行董事长。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她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时刻心系石嘴山市广大中小企业、石嘴山银行的命运,时刻关注石嘴山市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多年来,她尽职尽责,敬业奉献,带领一班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书写着地方金融发展与改革的传奇。从濒临破产到扭亏为盈,从重获生机到蓬勃发展,在她的带领下,石嘴山市城市信用社成功改制为石嘴山银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该行经营业绩突飞猛进,人均存款、人均贷款、人均利润稳居全市金融系统前列,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2000年以来先后荣获建市40周年先进个人、石嘴山市“十大女杰”、“五一劳动奖章”、市政府特殊津贴、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市功勋企业家、劳动模范、自治区企业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全区首届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马为民 男,回族,1974年11月出生,宁夏石嘴山人,民进会员,大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任宁夏二建集团技术员。1999年至2007年先后担任宁夏二建集团工长、项目总负责人,2008年创办宁夏为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总经理。公司成立以来坚持实施现代企业和项目法施工的高效科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人为本、强化制度、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始终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立命的生产经营理念,技术力量也是与日俱增,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4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23人;工程技术人员36人,其中中级职称17人,助理19人;一、二级建造师8人。3年来,公司先后承担了隆湖区域泄洪排涝补灌工程、大武口区采煤沉陷区大风沟行洪沟道山洪恒指工程、长胜生态园工程、彭阳县斜崖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武口星海湖中域西岸星海湖展示馆至黄河路绿化工程、黄河惠农段标准化堤防建设工程、大武口沟山洪综合整治工程、大武口低洼盐碱地“适水产业”项目、星海湖北域综合整治工程、石嘴山市新区行政中心环湖路东侧岸线工程等十几项工程。工程质量得到了业主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凭借“客户利益至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的理念,在2008年创下了1.1亿的骄人业绩,2012年又以蓬勃的姿态阔步前进,创下了1.6个亿的好成绩。

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直提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石嘴山军分区后勤部结为共建单位,先后出资10万余元帮助部队进行营房改造;出资300万元设立“为民奖学金”,每年将10万元汇至石嘴山市市政府指定捐助账户,承诺30年持续为石嘴山市一中、三中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此外,公司还在彭阳县资助了一所小学,让那里的孩子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截至2012年,公司先后为贫困山区农村、敬老院、学校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物累计达500多万元。公司一系列的回馈社会、赞助公益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