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中叶后诗坛

明中叶后诗坛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弘治、正德间,土地高度集中,官僚统治集团穷奢极欲,搜刮无度,各地起义频发,外族侵犯频繁,朝廷统治内外交困。在文学上又出现了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再一次发起复古运动,重复“前七子”的错误道路。他们与谢榛、宗臣、粱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被称为“后七子”。他作品中有反映人民生活痛苦的诗篇,如《辽事宋诗》、《小车行》、《卖儿行》等。明亡后“揭竿报国,束发从军”,参加抗清斗争。

第十七章 明中叶后诗坛

一、前七子

明朝弘治、正德间,土地高度集中,官僚统治集团穷奢极欲,搜刮无度,各地起义频发,外族侵犯频繁,朝廷统治内外交困。在诗坛上,三杨“台阁体”文风依然风行一时。这样还是有文人掀起了变革之风,在哲学思想上就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运动,在文学上出现了“前七子”复古运动。同时并起。

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以李、何最为著名。

李梦阳(1472-1527)字献吉,甘肃庆阳人,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河南信阳人。他们在政治上都是敢于和腐败官僚进行斗争,在文学上,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一时起了很大的影响。但他们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既成传统,走上了盲目尊古的道路,他们创作一味以模仿剽窃为能,成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

但他们毕竟是关心现实的,因此也写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如李梦阳的《秋望》: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道郭汾阳。

这首诗格调高雅,雄浑气派,稍能摆脱模拟,直抒爱国情怀。

二、后七子

嘉靖、万历年间,外患更甚,社会矛盾更复杂尖锐,明王朝统治日益腐败不堪。在文学上又出现了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再一次发起复古运动,重复“前七子”的错误道路。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山东济南人。王世贞(1528-1590),字元美,江苏太仓人。他们与谢榛、宗臣、粱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被称为“后七子”。李攀龙的诗文亦以模拟剽窃为能,近体模拟盛唐,尚有一些可取之作。如《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二):

缥缈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该诗意境开阔,写景抒情,豪放而含蓄,颇能表现新颖的面目。

三、明末爱国诗人

明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统治阶级内部分化更厉害。这时出现了以“娄东二张”(张溥、张釆)为首的“复社”和陈子龙为首的“几社”,相互呼应反对阉党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松江华亭人。他“自幼读书,不好章句,喜论当世之故”(《经世编序》)。曾和夏允彝、徐孚远、王光承等结成“几社”,“几者,绝学有再兴之几”(杜春登《社事始末》)。他与“七子”盲目复古不同,是站在现实政治的观点上来复古。他作品中有反映人民生活痛苦的诗篇,如《辽事宋诗》、《小车行》、《卖儿行》等。

《秋日杂感》陈子龙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这首诗直抒孤愤,豪放悲壮,表达了他的怀念故国,哀悼殉国烈士沉痛感情。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松江华亭人,他生而早慧,七八岁既能赋诗。明亡后“揭竿报国,束发从军”,参加抗清斗争。事败被执,英勇就义,年仅十七,是一个少年爱国英雄。欣赏他的《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这首诗凭吊故国,悼念死者,更表现了乐观的积极战斗精神。

明末的爱国作家还有瞿式焒(1590-1650)和张煌言(1620-1664)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