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确办学方略,抓好重点工作,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明确办学方略,抓好重点工作,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践证明,树立科学理念,明确办学方略,抓住重点工作,是确保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本途径。课改要求,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也完全符合当前高考要求,显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明确办学方略,抓好重点工作,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实现学校科学管理、促进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雷永锋

办好教育,是民族复兴、国家兴旺的基础工程,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意义,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确定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为我们提高管理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指明了方向。如何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实现科学管理,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树立科学理念,明确办学方略,抓住重点工作,是确保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本途径。

一、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及方略,为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科学的办学理念和系统的办学方略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办好学校的思想基础。多年来,我校坚持先进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了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办学理念体系,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以人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一切管理都要突出人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幸福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广大教职工中要大力倡导“五种精神”,即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树立典型,引导大家积极参加竞争和创新活动;不断创新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队伍的活力;关心教师的成长,为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认真做好教职工的利益维护工作,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和谐舒畅的环境氛围。

在学生管理中,做到与时俱进,与生俱进,要管到家长的心坎上,管到学生的内心里,做到比别人更关爱学生,比别人更懂得学生,比别人更尊重学生,比别人更会引领学生。

2.培养优良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我校坚定不移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想基石。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加强对全体学生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文明高雅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诚信友爱的高尚人格、各有所长的兴趣爱好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从细节上严抓细管,总结经验,不断推广,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3.科研兴教,名师立校

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建校以来,学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教、名师立校”的治校理念,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经费,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了由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级专项课题研究为龙头的教研体系,开展了论文评奖、成果评定等活动,推动教研工作,提高教学实效;走出了一条以岗位培训为主,与上海老牌名校定向交流的多渠道、分层次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成功之路,促进教师树立先进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培养了一支由国家级优秀教师、自治区骨干教师和专家组成员组成的名师队伍,为学校的腾飞开掘了动力源泉。

4.学有特长,校有特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和特长培养完全符合新

课改要求,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也完全符合当前高考要求,显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弥补了现行教材的不足,为全体同学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特长,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明白,学生学知识,更要学做人,要和谐发展的道理。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基于此。所以,发展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特长,走“管理、质量、特色”办学之路的必备条件。

5.当好学生的“第二家长”,奉献一片爱心

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面对未成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及时了解他们心灵中存在的困惑并尽力疏导,为学生奉献一片爱心,自觉地履行好“第二家长”义务。

6.“提升学困生与培养优等生同样重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现代教育的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真正理解“提升学困生与培养优等生同样重要”的真谛,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施教育公平,全面实现教育目标。

7.全面打造育人平台,让全体师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在学校管理中,只有为师生搭建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平台,才会促进其成长成熟。实践证明,坚持职代会制度、学生值周制度、学代会和团代会制度等是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加强校本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的有效渠道;举办教师论坛、学术报告会、学生的辩论会、演讲比赛、校园艺术文化节等是师生展示才艺,锻炼技能,提高水平的好平台;为师生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开阔视野,促进研究探索,增进交流。总之,学校要全面打造育人平台,促进师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二、持之以恒抓好重点工作,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保证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世界教师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新课程的稳步推进,则更要求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学校应该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专业化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思想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持之以恒地教育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明确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准则和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要引导教师筑牢思想防线,坚定育人教书的政治方向,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做到依法执教;要培养教师事业第一,责任第一,学生第一,健康安全第一的职业信念;培养教师学无止境、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是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师要养成“团结拼搏、攻坚啃硬”,“爱生如子、诲人不倦”,“修身洁行、为人师表”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其责任意识、目标意识、遵纪守规意识、师表意识,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综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使他们不断成长为专业素质高,专业知识精,专业目标明,专业有造诣、有独创、有风格,具有研究能力,具备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潜能的新型教师。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因此,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不容忽视,应该在优先培训学习、优先解决困难、连续任班主任奖励机制等政策支持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使班主任切实树立全面育人意识,自觉树立师表形象,增强影响力,增进与学生的亲和力与宽容心,切实提高其组织能力,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先决条件

实行个性化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我校学生管理的一大特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认真总结我校推进个性化管理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是加强个性化管理的研究。以研讨会的方式,不断分析,认真总结实施个性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使其形成完整的理论、可操作性的经验和方法,以此指导工作实践,就会取得鲜明的成果。

二是建立健全学生个性化管理档案,指导学生制定好自己发展的方向,突出学生的精神发展,明确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培养其主体意识,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

三是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成长,学校的作用是给他们提供自我成长的机会和条件。建立起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管理,拓展学生自管内容,唤起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坚定其“管好自己,管好自己学校”信念,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努力借鉴先进的经验。学市西、学洋思是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办学水平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深入探讨洋思人如何将学困生教育成优等生的成功经验,真正解决我们学洋思,怎样学,如何将洋思的经验借鉴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建立一整套教育转化学困生的理念、制度、办法,就会取得实效。

3.狠抓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只有努力解决学风问题,才能不断冲破教育的瓶颈,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有明显的紧迫感和拼搏精神,质疑问难蔚然成风,校园内外晨昏书声朗朗;课堂主动学习,自习争分夺秒,无开小差现象;正气上升,邪气没有市场。培养优良学风的主要途径在于:

一是教育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要努力改进教风,关注和引领每一个学生的学风。

二是坚持教育、引领为主,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情感意志、心理素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有无家庭及社会责任感等影响学风的诸多因素问题,从化解思想障碍入手,培养其顽强拼搏精神,转变学风。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学风建设。制定学风建设标准及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将学风建设列入年级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消除个别学生屡教不改、影响他人、败坏学风的现象,以促进学风的转变。

4.培养高度的责任心是办好学校的坚实基础

责任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因素。实践证明,学校、班级、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下,其决定因素都是责任心问题,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尤为重要,责任出智慧,责任出水平,责任出质量,责任决定成败。

一个国家领导,一个集体领导,乃至一个社会公民,一个学生他从事领导、从事管理、从事工作和学习,责任意识、责任心是贯穿其中的红线。在学校,不断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强化责任心,促使其做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做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学生是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学习成绩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责任心的提高,必然带来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反之水平、质量不高就是责任心还不到位。

从我校管理和教学的实践看,对教师的责任心培养注重程度高,而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心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心较为淡漠,需要加强。总之,使每一名师生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从根本上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基础。

5.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推进器

学科组的工作和教科研工作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推进器。建校以来,我们持之以恒地抓好教科研工作,取得了硕果,积累了经验,形成了特色,譬如,抓过程管理,注重实效,做到计划实,工作实,考核实,成果实;每学年都认真落实学科组建设“六个一”的工作要求,即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参加一项教研课题的研究,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研读一部教育专著,上一节研讨课,参加一次培训。每个学科组每学期举办一到两次专题讲座,加强教学及教研指导;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文科社团活动和理科的科技实验交流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浓厚了学术氛围;建立学术权威指导制,充分发挥权威教师教科研工作中指导或示范作用;严格规范专题、专项教研;学校领导要带头进行专题教研,攻克难点、热点问题;通过论坛等形式,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建立教师叙事笔记制;充分发挥学科组长在学科活动中组织者、带头人的作用,以促进学科组建设和教科研工作等等,这些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以“科研兴教”办学理念为指导,广泛深入地开展教科研工作,积极开展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将会有力地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6.全面优化办学环境,实现文化育人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优化办学环境是实现环境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优美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和升华师生的精神;能够培养师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首先,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自然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直观性强,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其美好心灵。我校是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的全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建筑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学校非常重视让环境说话、实现文化育人的工作。一是开展美化校园活动,保持校园整洁;二是消除师生中的不文明现象,使校园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三是多方筹措资金经费,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四是绿化美化校园,构建和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

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已在我校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学生能自觉地把学校、教师的教育要求内化为个体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校园文化积淀。

其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育人必不可少的保障体系,健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可以维系学校正常的秩序,规范师生的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依法治校,以法执教,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高育人水平。首先,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安全和综合治理责任制、重大事务公示制等,实施民主管理。其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性发展的制度文化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人文环境

创建和谐校园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文化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师生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的自觉性,将构建党群和谐、上下级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人与环境和谐作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方略,引导师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师德修养,培养健全人格,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文化育人的人文环境。

第四,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业余文化可以丰富校园生活,增强校园活力,增进师生的交流,促进文化育人。学校积极响应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和银川市教育局关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在全校启动“阳光体育活动”,加强体育课的管理,引导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狠抓每天“三操”和大课间活动,研发体育类校本课程,每学期举办一次运动会,在全校教职工中组建体育锻炼协会等,掀起了体育锻炼的热潮,为师生的特长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促进了素质教育,使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

7.坚定不移地实施好新课程,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新课程是长期的任务,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实施新课程,这是无可置疑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处理好管理和新课程实施的关系,使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适应新课程,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热点、难点问题,诸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因客观原因造成有些学生的学时不足,难以按原计划完成重修或改修;由于教师之间的差异,学习过程评价的标准不够统一;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过细,有些评价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做到:开齐开足课程;加快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加强课程管理,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改进和完善评价机制等,是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8.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确保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

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化剂,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评价、激励的作用。我校建立的年度考核制度、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育人水平评估制度、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家长评校和学生评教制度等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实施新课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极大地向导性,对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起到了保障作用,应当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继续实施目标管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归宿

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我们的传统,在过去的学校管理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因此,坚持目标管理,遵循严考核、硬兑现的原则,将目标管理与劳动竞赛激励、教研指导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学校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管理及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逐级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将目标分解到每一位管理者和都要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做到工作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克服盲目性,提高工作的实效,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安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年年达标创优。2005年10月我校被评定为首批自治区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2006年成功地通过了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的验收与评估,被挂牌为安全文明校园;2009年5月又以高分通过了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和谐校园两项工作的验收评估,被挂牌为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及和谐校园,学校还被确定为宁夏现代教育技术等十多项实验学校,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先进学校等20多项荣誉。但成绩和荣誉只能说明过去,我们必须戒骄戒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略,抓好重点工作,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