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细节,注重指导

关注细节,注重指导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扎实做好了最基本的,慢慢地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更高层次的感恩行动。

一、关注细节,注重指导

学校品德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习背诵道理,更不是让学生空写决心书。“语言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是残废”,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教育面对的是7—11周岁的孩子,小学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这“启蒙”、“基础”不仅仅指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指孩子良好品格、行为、习惯等的形成。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品德教育更需如春风化雨般,这样才能渗入孩子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悟到:学校实施感恩教育应当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其内容不应是抽象的、枯燥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感恩体验与实践重在一个“实”字,我们提倡从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指导。

在学生的生活中,恩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感恩教育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美好的事物,从细小处入手、从平凡中入手,引领学生寻找爱、感受爱,让学生感受这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恩惠,并对其心存感恩。看似无心的“寻爱活动”,让学生发现了身边不少实实在在存在的、又被自己忽视的爱:例如,吃咸鸭蛋时,父母总是把蛋黄留给自己;天气突然变冷,父母会送衣物到学校;体育课结束,老师走进教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穿上衣服,擦干汗,小心着凉;生病休息在家,总能接到同学的慰问电话;冬天,中午的饭菜始终是热气腾腾的,夏天,午餐的冬瓜汤、紫菜汤、番茄汤等鲜美又解渴;雨天,湿漉漉脏兮兮的走廊一会儿就变干净了;漫长的假期过后,来到新的教室,它始终是整洁得一尘不染,新课本也早已摆放整齐……要让学生明白:爱,其实很简单,可能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处处享受着他人给予的爱。在学生感受了这些不起眼、不经意的幸福,心生感动的基础上,才会逐渐明白:有人付出,才会有人感受到幸福,爱是互相的,人不能单一的获取,更需要付出。其次,在指导学生感恩、施恩的行为上,同样需要从生活入手、从细小处入手,引导学生去完成一个个、小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实践任务,让一天天的实践逐步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从日常学会说“谢谢”;记住父母长辈的生日,送上一句祝福;自觉保持学校环境整洁,随手捡起走廊上的小纸屑;不随意践踏学校草坪,动手设计护绿宣传牌;认真完成作业,学会自主检查等。这些行为要求看似平常、简单,但是经过了感恩教育活动,学生明白了这么做也是尊重他人劳动,回报恩情的一种表现,逐步提高了学生对自己、对家人、对生活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再觉得所有人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扎实做好了最基本的,慢慢地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更高层次的感恩行动。例如,主动在教师节写上一句不署名的悄悄话:老师,注意休息,别太累了!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母亲节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块漂亮的手帕;吃饭时,想到夹菜给父母长辈吃;倡议全校同学爱护绿化,自主组织护绿队……

从细节入手,手把手进行指导,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在活动中感受真情,感动真情,逐步自发地感谢真情,学生在温馨的活动中不断规范了自身的言行,升华美好的人格。爱的规矩,需要从小训练,需要从小处起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