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本文将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概述、危害、原因、影响及策略等几个方面来研究。这种做法被教育界称为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其实,针对日益突出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2011年底,教育部就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督察和整改,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是短视的行为,但却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中心幼儿园 冯 璐 指导教师:季晓华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在社会竞争日益激励烈的情况下,孩子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明显,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一直未能得到合理的解决。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本文将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概述、危害、原因、影响及策略等几个方面来研究。

关键词:小学化;学前教育;幼儿

随着国家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纲要文件的出现,学前教育初步走上规范化轨道。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要求,幼儿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形成了学前教育不是根据幼儿的需要而开设,而是受制于教育形势而提前过分接受知识化,忽视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现了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教育倾向,并且这种倾向愈演愈烈,这一现象正引起众多教育者的关注。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界定

目前,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往往提早学习小学课程,许多家长也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幼儿园能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而幼儿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教学的形式去教育孩子。一些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或功利化的教育者们一味地追求智力的发展,过早、过多地把知识硬灌输给孩子们。这些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规律,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仅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从小厌学,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这种做法被教育界称为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一)学龄前阶段厌学情绪高涨

学前教育阶段是向学龄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尚不完善,并不适合过早的进入系统正规的学习时期。作为幼教老师不应该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孩子,如果较长时间强迫孩子集中注意力,会造成大脑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不但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而且会扭曲幼儿的心理发展。比如有的孩子在上课、生活中表情木讷,很少与同伴交往。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学前教育中,不但得不到快乐,而且时时要经受种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失败、挫折和忍耐,自然而然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令人感到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就会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著名教育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杨凤池曾指出,当下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第一大误区是“很多家长忽略了学龄前时期,其实上学之前的教育特别重要”,很多孩子青少年时期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孩子学龄前埋伏下来的,他建议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学龄前时期心理、体质的培养,把情商的培养和智商的开发置于同等重要位置。

(二)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剥夺了幼儿应有的快乐

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如今一些家长正在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很小的孩子周末的时间就已经被剥夺殆尽,家长安排了各种兴趣班和培训班,诸如当今英语、音乐、舞蹈、美术等等各种兴趣班。孩子们的活动时间所剩无几。而小学化了的学前教育无视幼儿的心理特征,盲目地认为写字、算数才是培养幼儿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这样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最近,一些媒体陆续接到学生家长反映,一些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让人闹心,写字、拼音、算术、英文,一股脑全学,甚至还有家庭作业。有家长在家长群里套用网络流行语惊呼:“人类已经无法阻挡幼儿园‘小学化’的脚步了!”其实,针对日益突出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2011年底,教育部就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督察和整改,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等。幼儿园“小学化”缘何挡不住?业内人士分析,“小学化”问题背后有多层原因,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急功近利,不规范幼儿园一味迎合市场是主要原因。从事学前教育20余年的广西大学第一幼儿园副园长黄慧文,常应邀到乡镇幼儿园交流教学经验。她告诉记者,在某镇一所幼儿园看到该园的3年教学计划时,“我很吃惊,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孩子能提笔写字,还要求汉语识字量达到2万个,算术要学会万位数以内的加减……这些内容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教的。该园园长显得很无奈,她说如果不教的话,学生就都会跑到其他幼儿园去了”。即使读写算的活动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以向孩子传授某些必要的知识,但久而久之,高强度、枯燥的学习活动必将使孩子在学龄前期就产生厌学和逃避的情绪。

(三)背离学前教育发展纲要,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南宁市大沙田一所私立幼儿园的园长梁萍(化名)坦言,“小学化”的现状目前在民办幼儿园是无法改变的,“虽然教育部规定不能这样,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家长的需求决定我们要这样办学。大沙田这边的幼儿园,生源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部分家长都要求孩子能在幼儿园里会读、背、写、算,才算学到东西,如果不教小学的内容就招不到学生,只能等着关门了”。陈女士的女儿3岁多,在南宁市某高档楼盘小区的私立幼儿园读小班,一年要交一万多元学杂费。“每周星期五,老师就给小朋友布置家庭作业,要求父母一起做。不完成作业,老师就批评家长。”陈女士说,家庭作业有数学,“就是教孩子数数,分辨哪组数量多,学习简单的加法”;还有英语,“教孩子认单词,学唱英文儿歌。但孩子还小,常常做个5分钟就跑去画画或玩玩具了”。

在把握教育质量方面,其实学前教育有学前教育发展纲要,比如说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运动能力,这些虽然没有具体版本的统一教材,但给了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大空间。作为每一个负责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围绕着纲要所确定的领域去研究、开发、整理相关的课程,然后梳理成自己园所或者区域的,这样才能在不断地继承中发展。

(四)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幼儿时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不平衡和萌芽的阶段,学前教育阶段是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安迪妈妈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耐心等待孩子长大的过程,有些孩子有一些天赋,但智力水平没有达到的时候,学会同样的东西要花更多的时间,而且他会觉得自己笨。这样不但为难孩子、老师和家长,还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热情与自信,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是短视的行为,但却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了一个“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在实验中他让一对双生子中的一个先学会爬楼梯,结果发现他也不过是先爬了几天,另一个未经过训练,长到一定阶段同样也会爬楼梯,两人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他得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这个实验表明,孩子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制约的,到了不同的年龄阶段自然会获得相应的技能,而人为的任意提前训练,会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负担,还可能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培养孩子好比种一棵小树苗,只能精心细致地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培养。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鲜的事物,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不能盲目地为其施加不合理的压力,更不能盲从社会潮流,拔苗助长式地提高幼儿的某方面的技能。我们应该根据幼儿本身的特性,为幼儿创造一片蓝色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张婷.别对孩子拔苗助长[N].中国教育报,2009(11):13.

[2]赵林琴.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现象[N].人民日报,2007(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