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知识的呈现

新知识的呈现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的呈现方式必然对学生的认知效果有很大影响。这个原则指的是新知识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年龄特点,科学地安排知识的呈现过程和呈现形式。尤其对于天生好奇、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来说,采用游戏的形式呈现知识,符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把英语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情境呈现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第三节 新知识的呈现

知识的呈现阶段是英语教学步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导入新内容和新知识的呈现,也就是在要求学生运用目的语之前,呈现给学生新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我们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从感知、理解学习材料开始的。知识的呈现方式必然对学生的认知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这一环节是一节英语课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它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呈现的新内容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处于积极、自觉学习的心理态势,充分准备去感知新的内容,而且需要为学生输入一定量语言材料以确保他们准确地掌握、成功地使用新学的语言。

一、知识呈现环节的设计原则

(一)情境性原则

这个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呈现新知识时要创设合适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言材料。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学习,可以利用生动、有效的形象有效激发联想,学生能主动地将当前的学习和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意义的构建。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小学生的年龄小,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差,他们的感性大于理性,所以在英语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表象元素,然后进行感知、感悟。创设合适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自然生动的语言环境中感知、理解新知识。

(二)趣味性原则

这个原则指的是语言材料的呈现形式要生动、有趣、新颖,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极容易分散的,如果教师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活动是没有效果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知识的呈现形式要生动新颖,有变化,这样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循序渐进原则

这个原则指的是新知识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年龄特点,科学地安排知识的呈现过程和呈现形式。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逐步深入的渐进过程。因此,知识的呈现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努力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我们知道,小学生认知水平十分有限,他们一次感知、接受的新知识不宜过多。如果一次呈现的新内容过多,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新知识,会造成吃“夹生饭”的不良后果,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局面。因此,呈现新知识不宜过分集中。每次呈现最好只突出一个重点,教师呈现一个,学生可理解一个、掌握一个。

另外,在呈现新内容时,要根据学生认知的过程进行编排。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而在呈现新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新知识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逐步呈现给学生。如3B教材第二单元要求学生掌握6个单词,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肯定与否定回答。特别是第一部分,新内容较多,难点集中。如果按照教材顺序呈现新内容,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有些小学教师将教材的顺序进行了调整:首先复习上一单元学过的句型“What's his/that in English? It's a...”,然后充分利用这个句型,并借助实物、图片等直观展示,介绍第二部分的6个单词。教师有意用升降调带读生词,学生在感知、理解这6个单词的同时也熟悉了升降调的读法。接着再利用学过的词,呈现第一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及其答语。这样处理后,学生在接触第一部分的内容时就感到轻松多了。因为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6个生词,而且第一部分中的一般疑问句句末读升调这个拦路虎已先行扫除了。

二、呈现知识的方法

根据上述原则,呈现新知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谈话呈现法

这个呈现方法是最为普遍、最为常见也最为简单的一种方法。师生围绕某一个话题,自由交谈。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很自然地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在这种自然的语言交流中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习的氛围比较融洽。

案例4

Is this your shirt?

教学内容PEP English Book 4 Unit 3 Part A Let's learn&Let's do

活动过程

Step 1: T:Who is wearing pink today?

Yes,I'm wearing pink today. I'm wearing a pink sweater now.

Step 2: Learn to say sweater,sweater,pink sweater.

活动分析教师从自己的着装引出新授内容,十分自然。这种就地取材的方法,灵活地将即时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巧妙联系起来,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运用此方法要注意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语材料,巧妙地与要呈现的新知识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呈现新知识。

(二)游戏呈现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它比较抽象,而且在我们国家又没有语言环境。因此对于初学者有一定困难。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会让学生感觉英语很有趣,并不那么难,逐步建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游戏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使语言学习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乐于学习。尤其对于天生好奇、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来说,采用游戏的形式呈现知识,符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把英语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小学生的意志比较薄弱,做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凭兴趣。随着英语学习的难度加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会更多,游戏教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能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学习的持久的兴趣。

案例5

Do you like pears?

教学内容PEP English Book 2 Unit4 Part A Let's talk

活动过程邀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教师拿一个水果,不让该学生看到,让他猜。其他学生可用英语提示,例如: It is red/ yellow等。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这名学生猜是什么水果。班级学生被分为四组。猜对了,学生所在小组的magic tree上就长一个水果。

在猜猜看的游戏过程中呈现水果单词pear,orange,peach。

活动分析这个游戏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吸引学生到教学中来。在猜的过程中,学生练习了以前所学的句子,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游戏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是单纯的娱乐游戏。游戏虽然简单,但是能很好地吸引全班学生参与到其中,而且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有利于很好地感知新知识。

(三)情境呈现法

情境呈现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同学们触景生情、见情思义,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场景布置、多媒体、简笔画等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或逼真的场景。人总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切入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案例6

My teacher

活动准备各科教师的照片

活动过程

Step 1:给学生看学校教师的照片: Guess,who is he/she? What is he/she wearing today? How old is he/she?

Step 2:看人物照片,学说新句型: What is he/she like? He's/She's...

Step 3:学生介绍自己的老师们: He's/She's my...teacher. He's/She's...

活动分析范例中,教师借助照片呈现句型,比较自然。在小学生眼中,老师有着很高的权威。因此,学生会对老师话题十分感兴趣,当然愿意谈论自己的老师。另外,还可以借助声音来导入。比如:播放学生熟悉的老师讲话的声音,让学生们猜是哪个老师。然后再呈现熟悉的老师的图片,给出新句型。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声音、图片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许多真实的实物材料创设语言情境,例如报纸、广告、图片、地图、电影海报等。这些实物很自然地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创设的情境更为真实,更能引起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录像、投影、课件等电教媒体创设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使认知活动与其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形象、鲜明的色彩,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能很好地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再者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他们认识世界以直观形态为主。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于一身,它把抽象的语言变成直观具体的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印象也更深刻。除此之外,多媒体具有自身立体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将人和事物简单化、生动化、形象化。往往一个图像的变化就代替了教师诸多的话语,学生耳濡目染,对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能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四)故事呈现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来创设情景。讲一个鲜为人知、充满悬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欣赏力。

案例7

What do you collect?

教学内容《剑桥小学英语》六年级第四单元第八部分

活动过程(结合课件) T: Look,a man! His name is Joe. He collects hats. He loves hats very much. But one day,he is very sad. Why? Let's watch TV.

活动分析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了一个很真实的情景。教师利用CAI创设了生动的场景,对情境的创设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到创设的情景中。“入境”才能“生趣”,才能身临其境,尽快进入语言的最佳状态——习得。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为故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刨根究底的迫切心情,学生急迫地想了解故事的发展,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也更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歌曲呈现法

歌曲歌谣有着明快的节奏,动听的音乐,不但容易唤起小学生大脑神经功能系统积极的反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又可以作为载体,将知识传承蕴涵在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之中。因此,它不仅用在热身环节,还广泛地用在知识呈现环节。现今很多的小学英语教材都大量地利用了歌曲童谣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合理运用这些歌曲歌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字、词、句,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案例8

Let's chant

活动内容新授有关身体的单词

活动过程

Step 1: Play music.

Step 2: The teacher makes motion while singing.

Clap your hands. Snap your fingers. Wave your arms. Cross your legs. Shake your body. Stamp your foot.呈现有关body的单词。

活动分析教师在呈现新教学内容时,通过音乐呈现新单词,并配以身体动作。这种将声音、动作、节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多种感官同时感知新语言材料,能增进儿童愉悦情感的体验和接受美的熏陶,增强记忆,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运用歌曲歌谣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配合一些形象的动作、声音,譬如:教clock时,可以加上声音“滴答”,同时还可以配上身体动作;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歌曲歌谣的词改编,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改编,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

三、实例分析

新知识的呈现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呈现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自然生动地引出新知识,让学生能正确充分地理解新知识。下面以一个教学实例为例,分析采用了哪些呈现方法,这些方法反映了什么原则。

案例9

My home

教学内容PEP Book 4 Unit4 A

Presentation

1. Talk about our classroom.

T: Boys and girls,we have a new classroom.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S1: I can see 8 windows.

S2: I can see a board.

S3:...

2. Talk about a picture and learn to say“home”.

T: Look at the blackboard,here is a picture. What's in the picture?

  S1S2S3:...Maybe it'sa...

T: Oh,this is a picture of my home,my home is big. Read after me: home.(Write“my home”on the blackboard)

3. Teach the word“study”(by guessing riddle).

T: OK,now I have a riddle. Listen carefully.

  There is a desk and a chair in the room.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e room,too.

  Where are the things?What room is it?

Ss:Wow,It's a书房。

T: Yeah,It's a study,studyimg1,studyimg2. Follow me.

Ss: Studyimg3,studyimg4.

Learn to say: study—my study—This is my study.(One by one)

T:What can you do in the study?

S1: I can read the books in the study.

S2: I can do our homework in the study.

T: Oh,let's go to the study and read a book,OK?

Ss: OK.

Say and do together(play music).

Go to the study.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 Read a book.

4.Teach the word“bedroom”.

T: I'm tired now. I want to have a sleep. Can I sleep on the teacher's desk?

S1: No,maybe you have a cold.

T: Then where can I sleep?

S1: In the bedroom.

T: Yes,you're right. Look at this card.

Learn to say: bedroom—my bedroom.—This is my bedroom.(One by one)

T: OK now,look at the bedroom. There is a bed. It's big and clean. What about your bedroom?

S1: My bedroom is small and yellow. There is a desk,a chair and a lamp.

T:What about your parents'bed room?

S2: My parents'bed room is big and blue. It's very nice.

T: A good answer. Let's do and say.(play music)

 Go to the bedroom.

 Go to the bedroom. 

 Have a sleep.Have a sleep.

活动分析在导入新课中,教师通过谈论教室和图片引出话题“home”。教师利用教室这个真实的情境复习了所学的单词windows,board等,为后面学习做了知识准备,很容易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教室、图片这些直观的实物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在呈现单词“study”时,教师采用了猜谜语的游戏方法。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呈现单词“bedroom”时,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自然引出单词,学生很容易接受,自然很乐于开口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呈现一个单词,教师还设计了一个英语歌曲,将歌曲和新单词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而且在每个房间都有相应代表性的动作来帮助学生唤起联想记忆。由此可见,教师在呈现新单词中运用了情境法、游戏法、谈话法和歌曲法。

新单词呈现的形式比较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体现了趣味性原则。同时教师在设计时,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每呈现一个单词,运用歌曲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学生理解后再进行另一个新单词的学习。在呈现新单词时,教师利用教室、图片等直观实物创设出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单词的含义,这体现了情境性原则。

四、知识呈现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知识的呈现要充分,确保学生准确理解

如果一节课中涉及的新知识点较多,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做到有序、合理安排、巧妙组合、分步呈现。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中呈现的内容仅靠一次呈现不能保证所有学生能准确感知和理解,甚至有学生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例如:讲解介词beside时,教师可以自己为例:“I'm beside the desk.”学生的理解会各有不同,有的会认为是“在……左边”或“在……右边”。因此,教师需要再以另一种方式呈现。教师可以学生的坐位位置来呈现,可以指着某个学生说“You are beside...”或“...is beside you.”多次呈现,让学生完全明白beside的含义。

(二)新知识的呈现要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

在呈现新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所教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尽量多采用形式活泼、手段灵活的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同时要有变化,不要使孩子产生疲倦以致注意力分散。对不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呈现方式有一定的偏好。例如: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他们更喜欢直观呈现的方法;而高年级的学生的抽象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可以采用交谈、游戏的形式。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容易分散,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节奏,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呈现新知识,注意活动的动静结合。

(三)注意音形义、视听说相结合

语言的音、形、义是一个整体,在呈现环节中不可将其截然割裂开来。教师在呈现语言材料时,要创设合适的语言情境,将语言的音形义准确清晰地呈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能将语言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感知。如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领会其义,并在能准确读后,教师将其书写形式展示给学生,句首字母要大写,句末标点符号也应标示,使学生对新知识从音、形、义上形成一个完整、正确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