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于分享,不要太自私

乐于分享,不要太自私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享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孩子自私,固然同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不当,主要表现为对孩子关心过度、迁就过度。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逐步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但是,作为家长应帮助教育孩子认识自私的危害性。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的答应,不合理的绝对不要迁就,并说明理由。

乐于分享,不要太自私

“共享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自私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导致无法与人正常交往,无法适应社会的生存规则。

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段文字:一天,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诉苦:“那天,我的儿子问我,你和我爸为啥不离婚?”我反问他:“为什么要离婚呢?”他犹豫了一下说:“那样的话你就能对我一个人好了。”我朋友十分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自私!”

自私,这是许多独生子女比较普遍的问题,也是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共识。如今不少孩子容易因过多的宠爱而变得自私、狭隘,喜欢独吞独霸。

蒙蒙就是这样的孩子。蒙蒙一贯自私任性,不但在他父母面前是这样,在姑姑舅舅等亲戚面前也一样,总认为大家宠着他、惯着他是天经地义的事。

春节,蒙蒙的姑姑来他家拜年,给了蒙蒙400元压岁钱。可蒙蒙还不满足,拉着姑姑的手非要上街去买鞭炮。当姑姑领着蒙蒙买回一大串鞭炮后,蒙蒙发话了:不许任何人玩他的鞭炮,他要自己一个人玩!见此情景,妈妈责备了一句:“蒙蒙乖啊。大过年的,大家一起玩才有气氛,你不要这么小气嘛!”

蒙蒙一听,小嘴撅得老高,跑到奶奶那里又哭又闹。奶奶被磨得没办法,只得说:“只要他高兴,就让他玩好了。”

眼看蒙蒙唯我独尊、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坏毛病日渐严重,妈妈不禁担心起来:长此以往,蒙蒙以后怎么和同学、老师相处呢?

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或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自我中心阶段”,表现为封闭性、自私性等,这时的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这些欲望。

二是在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养成的。或是因为家长太娇惯溺爱,或者是因为孩子缺少关爱,或者是因为受到成年人自私行为的影响。

孩子一旦养成了自私的习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可能会成为贪婪、吝啬、嫉妒、报复等畸形心理的源泉。因此,作为父母必须提早重视这个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予以引导和教育,别让我们的孩子太自私。

青青到红红家玩耍,红红拿出了她最喜欢的泰迪熊,青青也带来了心爱的小皮球。欢乐融洽的气氛刚持续一会儿,客厅里忽然传来了两人的吵闹声,红红妈连忙过去了解究竟。

原来,青青想玩红红的泰迪熊,红红不给,还非要青青把小皮球给她玩,两人谁也不让谁,争执就这样发生了。

红红妈想了想,决定先不指责孩子的过错,她对两人说:“你们想不想和森林里的小白兔玩游戏呢?”

孩子们的兴致马上被“游戏”两个字吸引住了,兴奋地说:“愿意啊,我们该怎么玩呢?”

红红妈说:“小白兔来到了森林里,独自一人非常寂寞,想玩玩具了,可是哪里有玩具呢?”

青青听了,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小皮球,说:“我有小皮球,让我和小白兔一起玩吧!”

红红也迫不及待地说:“我有泰迪熊,让我也陪小白兔玩吧!”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忽然间明白了这才是最快乐的游戏方式,于是又开心地重新玩耍起来,刚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显然,这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巧妙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从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生活中,家长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了独自占有物品,缺乏与人分享的体验。家长切勿忽视孩子过度的独占心理,也许这小小的毛病,将为孩子日后的性格埋下自私的种子,影响其人际关系。不过,年纪尚小的孩子不习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他常常认为,凡是到手的东西都属于自己。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灌输分享的概念,教孩子享受分享的乐趣。孩子通常愿意讨大人欢心,期望大人夸奖,因此只要家长的教导方式恰当,大多数孩子经过教育,都愿意和伙伴一起玩耍、共享乐趣。

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与合作,就将一事无成。学会与别人共处,树立与别人“共享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自私的孩子长大以后,性格缺陷会日益明显,严重的会导致无法与人正常交往,无法适应社会的生存规则。

孩子自私,固然同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不当,主要表现为对孩子关心过度、迁就过度。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逐步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更需要去掉身上自私任性和缺乏责任感的不良习气,慢慢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同样需要履行义务和责任,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对于自私的儿童,家长可采取以下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一、帮助教育孩子认识自私的危害。许多孩子之所以自私,就是不知道自私的害处,反而经常因自私而占到小便宜。孩子年龄小,常以眼前利益来判断是非,这不足为怪。但是,作为家长应帮助教育孩子认识自私的危害性。比如,讲清自私与个人主义的联系,举一些因从小自私长大后个人主义恶性膨胀而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人的事例,以此来引导孩子改掉自私的毛病,逐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习惯。

二、让孩子在家里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孩子懂得自己在家里的权利和义务,家庭中各种事情要分担共享的道理。

三、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四、不要溺爱孩子。孩子的自私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溺爱,把孩子视为家庭中心,全家人围着他转,这样就会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只想得到别人照顾,根本想不到关心别人。

五、要正确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的答应,不合理的绝对不要迁就,并说明理由。如果父母有什么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都要留给孩子,这种做法很容易养成孩子的独占意识,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自私心理。

六、要教育孩子关心别人,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主动问候别人,见到别人有困难、有不幸要去关心。孩子如果主动为别人做事,如坐车时为老弱病残让座等,父母要及时表扬。

七、父母要教育孩子同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谦让。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孩子互助合作的习惯,消除自私心理。

八、父母要言行一致,做好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img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