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用沟通化解代沟

学会用沟通化解代沟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最棘手的恐怕就是代沟的问题。在对500名中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占90%,可见“代沟”在现代家庭中的比例之大。毋庸置疑,代沟的危害对家庭来说是十分大的。上文中,我已提到,“代沟”是孩子与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如何消除它,得靠互相的沟通与理解。这种民主化的家庭就不易发生严重的代沟。其实代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孩子和家长之间没有沟通。

第六章 学会用沟通化解代沟

代沟是一堵无形的墙

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最棘手的恐怕就是代沟的问题。所谓代沟,即两代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一些问题上不同看法的反映,它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年龄不同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人事各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代沟”。

人们常常说,代沟是时间的痕迹,变革的脚步。这么.说来,出现代沟也是自然的,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代沟毕竟是困扰交流与沟通的难点,而且容易增加形成偏见和歧视的可能性。在孩子尚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代沟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加强了,父母却还没有做好准备,已有矛盾就显得异常尖锐。一个中学生将自己和父母比喻为平行线,他这样描述自己和父母之间存在的差距:

很久以来,称呼你们都是用爸爸、妈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说话或是提笔都改用父亲、母亲了。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意见出现了不统一。

无论从主观或客观上,随着渐渐长大,我会渐渐成熟,学会为自己做打算,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安排。而你们却依旧没完没了地大声命令着:你要怎么怎么样。你们为什么不从主人转变成一个监督者,默默地信任我呢?要知道你们的“参与”只会使我反感和厌恶,也使本来很清楚的事情变得千头万绪。你们总是说自己16岁时远离家乡到外地,如何如何地有自理能力,为什么你们不想想,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的自理能力会比你们差呢,为什么把过错归结在我身上呢?

在业余生活中,看法的不一致也使我与你们像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点。我喜欢看外国的科幻电影,像《星球大战》、《天煞地球反击战》,我百看不厌,但我永远忘不了你说的那句话。那天,在那么多人面前,你亲口说道:“这,就是傻子拍的电影,傻子在那儿看。”我在你脸上看到了一脸的鄙夷,而在我心底却觉得你是那么可怜,你从来都没感受过在幻想的世界里飞翔、任思绪在太空遨游的滋味。同时,你也没有丝毫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就像那挂在墙上的老式挂钟一样永远只是有规律地左右摆动。但是,当电子钟出现了,就不会再有人去上弦,那结果只能是:钟停了,永远不再摆动了。也许你有自己的理由,不会发生的事情,没有必要去关心它。但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每部电影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科技,看完每部电影都会令你浮想联翩呢?……

可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通常表现为传统和现代、保守和激进、现实和理想、控制和自由等。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不管是穿衣打扮,业余爱好,交友隐私等方面都受到来自父母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就感觉与父母谈心很费劲,没有一点谈得来的话题,就这样,孩子就会逃避父母,有时会因矛盾而发生争吵,把压抑在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互不尊重,甚至会产生仇恨,久而久之,不但“冷战”持续,还会在亲子之间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对500名中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占90%,可见“代沟”在现代家庭中的比例之大。至于“代沟”在家庭中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的分歧。

那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的代沟为什么那么突出,比例又为什么有如此之高呢?有心理学家指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渴望摆脱父母的管束,父母的榜样作用已开始削弱,但某些方面仍然需要依赖父母,因此,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常常出现疏远和冲突,于是,代沟就越来越深了。

毋庸置疑,代沟的危害对家庭来说是十分大的。我曾经听到过有这样一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由于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过分重视,每天把他关在房间里,恨不得让他钻进书堆里,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脑子里。就这样,日子飞逝而过。从而导致了母子和父子之间的隔膜越来越严重,甚至达到无法相互交流的地步。半年后,那位大学生终于不能忍受父母对他的不理解,而自己又不能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就索性投河自尽了。

这个教训是非常惨痛的,相信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不会希望有这种事情发生,但亲子之间出现代沟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父母,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如何去化解彼此之间的代沟,应如何推倒这堵无无形的墙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有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沟通

上文中,我已提到,“代沟”是孩子与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如何消除它,得靠互相的沟通与理解。比如,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平等的,彼此都尊重对方的生活观点和要求,宽容、允许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从不责罚和殴打。经常保持思想交流,对其错误采取正面教育,耐心开导。这种民主化的家庭就不易发生严重的代沟。即使已经发生代沟,也会很快消除。其实代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孩子和家长之间没有沟通。我们学校的一个初中生曾向我这样描述他们家中存在的沟通困难。

他说,自己知道父母每天上班很辛苦,他们除了关心家庭、社会上的事外,就是关心他的学习,甚至每天早晚在饭桌上还要对他进行“餐桌教育”。但他们却很少关心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还老把他当成一个幼稚的、毫无想法的小孩子。每当他和父母提起学校里的一些事或他时一些事的看法时,他们,特别是妈妈经常会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挥挥手说:“快吃饭,一会儿还要去上学。”或说什么“不要想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事”。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愿意再向父母倾吐心声了。他说,每当妈妈谈到学习上的事时,总是眉飞色舞、指手画脚地说什么“今年中考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是×××”,“你可得好好学习,考上××学校”,“你有空可要多看看他给你订的报纸,那上面的考试题型可要记住”……每到这时,他表面上听着,心里却真的很反感。在学校整天考试,老师的叮嘱时时响在耳边,回到家还要听有在考试、分数的话题。另外他还对我说,由于年龄渐渐增大,在感情、人际交往上很敏感,他时常觉得在这些方面很需要他人的帮助。有些事情真的会很长时间困扰他的心,在学习以外的时间里他会想着它们。但他决不会告诉父母,因为父母最爱听的是学习的话题,最不爱听的是与学习无关的话。所以他认为平时几乎没有什么话可以和父母说,双方之间的沟通似乎也特别的艰难。

那么,在家庭中,究竟怎样才能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很好地沟通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尝试,或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l.理解尊重孩子

被尊重和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但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往往缺少理解、尊重子女的态度。而青春期的孩子又是非常敏感的,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2.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孩子

父母在与孩子说话时,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生活中也许常常有这样的镜头:某一天,孩子在该回家的时候还没有回家。你开始肯定这么想:这孩子,又贪玩了。继而是愤怒:都什么时候了,人影子都不见!不等他,我们先吃饭!心里想:他回来非得“好好教育”他一顿不可!晚饭后孩子还没有回来,你越来越焦虑:这孩子不会出什么事吧?越想越害怕,开始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同学。正在此时,门铃响了,你可能会迫不及待地去开门,接下来劈头一阵责骂:“你死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差一点没去报案……”孩子试图解释,但此时的你哪里容得下倾听孩子的解释!劈脸又是一巴掌,打得孩子捂着脸跑进自己的房间去呜呜地哭起来。

其实你这样做,原本是出于“爱和善意”,却因为忍不住一时的激动,爱和善意就常常被这种不当的方式所遮掩。所以当父母对着孩子愤怒责骂的时候,父母的“爱心”往往被湮没在“粗暴的管教行为”之中。尽管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同时,不时声称“我是为你好”,但孩子听到的却是如雷贯耳的斥骂声,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善意”。做父母的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孩子好”而一意孤行,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孩子怎么看自己。

3.重新和孩子亲密接触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都会经常和孩子有一些亲密的举动,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这种行为就变得越来越少。我曾经读过一篇题目为《你拥抱过吗,耳语过吗》的文章,文章说:在拥抱中,人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种全身心的休息。焦躁的情绪可由此缓解或平息。人在情绪平静、心理稳定时是最理智的。耳语要比正常音量的表达更令人信服,更容易打动人。因为,仅就耳语的姿态而言,就已经表明两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了。

4.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在这种沟通中,我们做家长的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少说多听。

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哑了。儿子放学回来后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接着就:诉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对。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你错了,老师是对的。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等儿子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妈妈,我谢谢您。”她当时一愣,不知儿子是什么意思。儿子又说:“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第二天,儿子又对妈妈说:“妈妈,你昨天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已经明白了,我错怪了老师。”这就是倾听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评论,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自己就醒悟了。

可见,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但是不要认为沟通唯有用嘴去说就行,其实沟通更需要用耳、用心去听。可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好的沟通。

总之,有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沟通。在沟通中不仅可以和孩子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还可以表述自己的计划与展望,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生动的人生教育,反过来也是对父母自身的鼓励。更有助于代沟的化解,隔阂的消除。

与孩子进行平等地交流

平等,不仅存在于大人之间,大人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平等。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

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和颜悦色,避免用命令、训导式的口气,应该是父母与孩子讲话的最佳方式之一。有些父母对朝夕相处的孩子,虽倾心关爱,但与其谈话的内容仍离不开“训导”这根轴心。

其实,这种训导对孩子是不公的。孩子需要适时指点,但需要的并非只有居高临下的训导。父母、老师在孩子面前是长者形象,孩子要尊敬师长,但现实中尊重孩子的父.母与师长却不太多。这种单向的尊重,无形中使孩子永远处在附属地位。

在生活中,要想与孩子处在平等的地位,就应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那就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起或不应满足时,千万不要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者父母提出的要求,儿女不同意时,我们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已经决定了!

大人和孩子之间需要平等,特别是交流时要平等。只有平等,才能让孩子的个性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充分得到展现。在平等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是独立的、有主见和意志坚强的。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有独创精神的。

对此,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教的班上曾有一个成绩特别差的孩子,由于缺乏学习兴趣,成绩一直提不上来。可令我吃惊的是,短短几个月,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从班上的倒数几名跃升到第十名,尤其是物理成绩,从倒数第一猛升到第一。我为此去他家里做了一次家访,他的妈妈刘女士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家长只有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交流,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给孩子以鼓励和帮助。”我说:“你这些感触是怎么产生的呢?”刘女士说:“初二下学期时,我家的孩子就一直迷恋网络游戏,对此,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儿子对我的话无动于衷。我为此也感到‘心灰意冷’。”一次,我找了一个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他问我:“你了解过孩子的内心吗?他是否因为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迷恋上网?”心理医生的话使我猛然警觉,一直以来,自己只是一个劲地督促儿子的学习,却很少留意儿子对学习的感受。一天放学后,我一改平时凶巴巴的样子,关切地问他:“孩子,你学习累不累?”儿子见我这么问他,诧异地扫了我一眼,应了句:“累死了,真不想学了。”“妈妈在工作上也有很多烦心事呢,你帮我拿主意好吗?”这时,我就像如对知己一般,向儿子说出了工作上的烦恼。想不到,自己眼中还是孩子的儿子,分析起问题来还是一套一套的。使我第一次由衷地称赞了儿子一句:“你比妈妈强多了!”没想到,不经意的一声赞扬就此打开了儿子的话匣子,儿子将内心的郁闷倾诉了出来。从此,我家的孩子再也不那么痴情于网络了,有了什么烦恼就直接和我说,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可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其作用有多么的巨大。生活中,由于我们许多的父母成天忙碌于工作岗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缺少沟通与交流,矛盾也就出现了。从而,导致了孩子真正需要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内心的苦恼,父母也无从了解。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直接管束应该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平等、开诚布公的交流。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够跟父母讨论他对某‘‘事物的看法,那么他就会在他这个躁动不安的年纪里,找到一种被他人认可的自信。相反,如果缺乏有效的交流,那么他们就很容易陷入思想的困境中。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只做居高临下地训导,而应该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应当尊重孩子,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训导。如果家长以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不是对他们训话,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会接受父母对他的教育。

首先,我认为,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不要有“老子为大”、“我的话就是圣旨”等一些错误的思想,而是要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把你当作一个知心朋友一样,将心中的烦恼告诉你,将心中快乐告诉你。

其次,父母与子女间的这种的密切关系是需要长期、有意识培养的。当孩子们开始问:“爸爸你为什么不高兴呀?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做家长的就该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该与孩子认真谈一谈。那么谈多少,怎么谈?

如果我们一语搪塞说:“没有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我们就等于将一颗关怀他人的心挡在门外,孩子所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如何不关我们的事,正是父母不让孩子有爱心和责任心,日后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关心父母。

代沟的化解,需要双方的理解

当孩子逐渐长大,知识面、接触面增大,他开始学会自己观察、思考,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时觉得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跟父母说,这样父母就会缺乏对孩子的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理解自己,于是对孩子的怨言也就多了起来。作为孩子昵,他同样也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想法置之不理。

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如果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谅彼此的心境就不难解决了。家长的理解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是使家庭教育步入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其实他们又何尝理解孩子!他们是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提前准备的,孩子想什么家长根本不管,正是这种互相的不理解才造成了代沟的加深和沟通的难度。

比如下面这个孩子在给他爸妈的一封信中,就强烈地倾诉了对这种理解的需要。亲爱的爸爸、妈妈:

或许你们不相信,我是噙着泪水给你们写这封信的。也许我说我委屈,你们会觉得过分,但你们若是知道我当时的心情的话,我相信你们会理解的。

在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摇滚乐,并且十分喜欢出去游玩,因为我的心里已不能装下这个繁杂的世界,我希望用摇滚乐来宣泄我的心情。我和同学经常出去,想逃出这个压抑的空间,寻找我们自己的乐园,那是一个只有音乐的世外桃源。你们一再束缚我,虽然我很安全,没出任何危险,但这样的我已经和外界隔离了。而我是要走进这个社会的,我以后终究会独立的,你们为什么不放开我呢?

记得小学时,我要和两个同学去公园游玩,求了你们半天却无济于事。可我已经答应了同学,你们让我怎么办呢?我在虚荣心和逆反心理的驱动下,就和同学出去了。一回到家,你们也不等我开口,就臭骂了我一顿。我当时好委屈,我也知道你们心疼我,但我又没出事,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从此以后,我心里所有的事都不跟你们说,只向同学倾诉。我当时的心情你们知道吗?我很希望你们能帮助我理解我,但你们一点反应也没有。从此,我的心真正与你们隔绝了,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出去,再也没跟你们说。

还有一次,在小学毕业前,我和班上一个学习很差的女同学成了好朋友,你们却一再地阻拦我,我的逆反心又让我自己来抉择我的事。我很感谢我的逆反心,因为它让我学会自己决定自己的路。希望你们能理解我,可以吗?

我已经知道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但我没有因为和差的同学交朋友而使学习成绩下降。我真的希望你们能了解我,因为我已不是小时候的我了,我知道怎样来选择,我知道你们疼爱我,但我更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你们知道吗?

读完这封孩子的信,我觉得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出现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双方沟通不够、缺乏理解而引起的。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愈大,便愈难与他们沟通,甚至不知应该怎样去交谈。其实,作为孩子,他们又何尝不愿与父母进行贴心的交流呢,只是因为我们强行将理解的大门关闭了,所以才使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交流。

比如一位母亲,她出于担心和爱护,常常唠叨女儿要少与男生来往。有一次,母亲竟臭骂了几位来邀女儿去过朋友生日的同学。这使女儿受到极大的伤害:她在同学面前好没面子,同学不再跟她来往。她因此怨恨父母:“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要让你们难受。”她向父母喊叫:“我就是要气你们!就是不好好读书!就是要把你们的钱拿去花光!”但她内心又很孤独,很苦闷。作为父母,本来唯恐伤害了子女,但却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子女。结果,既推开;了子女,也被子女所推开。父母与孩子虽大大相处一屋,心却相隔很远。

做子女的视父母如同“冤家”,有的动辄跟父母顶嘴发脾气,有的封闭自己疏离家庭,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做父母的欲恨不能,欲爱无从人手,看着自己亲手抚育、一点一点长大起来的孩子,竟是如此陌生!无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其实彼此心里都渴望被对方理解。但很多父母却不知怎样去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而成长中的孩子更不懂得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双亲。

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这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没有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地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地去尊重子女。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理解孩子也并不是娇宠孩子。如前面这个例子中,父母如果能够站在女儿的角度思考,至少不会做出“臭骂前来邀请女儿的同学”这样过于伤害女儿自尊心的行为来!

父母应该知道: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同龄朋友而“忽视”成年人。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确引导。没有理解,~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因为他们再不是那个儿童期的孩子了。家长与孩子之间需要理解,理解是爱心和尊重的具体体现。无论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般都不缺少爱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为欠缺“尊重”,结果连“爱心”也感觉不到了。现在你不妨从“理解”开始,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就会出现: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马上就缩小了,你与孩子的口角冲突马上就减少了。

另一方面,作为子女要多体谅父母的苦心。当不能接受父母的要求时,要多和父母沟通,告诉父母你想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让你开心快乐。也要理解父母和学校的适当约束是十分必要的,不能从心理上排斥。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有时候有的孩子又不能有所节制,就需要父母和学校给予适当的约束,只是需要讲究策略,让孩子们从心理上接受。

创造一个生命并不难,但养育一个生命却非常的艰难。父母的伟大,就在于竭尽全力把你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了女,都要把沟通上的理解和尊重努力做到更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对孩子尊重信任,孩子多体谅父母的苦心,多想想父母的付出是因为爱,是为自己好,这样就应该容易接受父母的爱了,在互相理解的心态下再进行沟通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不做唠叨家长

一天,在公共汽车上,我听到了邻座的一对孩子有趣的对话:

“嗨!昨天我妈妈就为我考试卷上那错了一个小数点的题唠叨了一晚上,听得我头都变成了两个!”

“那算什么?上次我爸爸为我差1分满分的卷子说了一整天呢!我当时就昏过去了,当然是假装的。”

“哈哈……”

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周围的生活,都会听到不少同学这样议论:

“我家里人真是罗里罗唆,我干了点不对的事,就唠叨个没完没了,真是烦死了。”

“我爸爸妈妈什么事都要管一管。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连我的零花钱怎样花也要过问,真讨厌!”

爱唠叨的父母的确不少。当然,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听父母唠唠叨叨.有的爱说爸爸妈妈得了“嘀咕病”,有的更与父母顶撞,闹得大家心里不愉快。但是,我们是否认真想过,父母为什么爱唠叨呢?而我们又该怎样对待爱唠叨的父母?

父母关心子女的功课虽然是正常而应该的,但如果经常在他身旁督促,或唠叨不休,给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十扰孩子的读书情绪,令他觉得像是罪犯般被人监视着…举一动。

事实上,不少父母为了减轻孩子沉重的功课压力,都很愿意协助孩子做功课。通常最常见的是坐在孩子的身旁看着他写字,一会儿提醒他字要写得端正,一会儿又说那个字写错了,或者孩子专心计数时,一会儿端茶,一会儿又说“太累”了,这种做法,只会惹孩子反感,使他们坐立不安,无法专心读书。

从孩子方面来说,假若挨骂变得像家常便饭般的轻松平常,久而久之,他对任何的责骂会感到无动于衷,起不了作用,同时他也会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甚至连说话都表达不清楚。而父母的责骂与劝告以后也变得没有效。没有耐心的母亲,常常会嫌孩子做事慢吞吞,又做不好,由于看不顺眼,便不停地唠叨。唠唠叨叨地骂孩子,会使孩子不愿意接近父母,父母也会觉得这孩子不可爱。对于精神散漫,无法专注于书本的孩子,再多的唠叨和督促都不能奏效,反而会令情况恶化。

一个13岁的女孩讲述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情:

小时候,我很爱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看课外书,学习成绩就慢慢下降了。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少年文艺》或者《故事会》,还有各种各样的作文选。我当然觉得很内疚,作业还没做呢!决定看完一篇最放不下的文章就写作业。

妈妈过来了,一看见我手上的课外书,就有些生气地说:“还看,还看,还不写作业!”我赶紧心虚地回答:“看完这篇就写,也就10分钟。”“10分钟,这可是你说的。”妈妈离开了不到3分钟,她又过来了,说:“快看完了吗?不快点写作业,又要写到晚上12点了。”我没有理她,继续看我的书,心里有点烦。

我听见妈妈继续在客厅里抱怨:“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回家就写作业,你倒好,拿着这书那书瞎看,作业写到深夜,时间不够了就胡乱应付,成绩当然好不了。”我越来越烦,想想也是,成绩越来越差,作业很难,写起来很费劲,真泄气!妈妈还在旁边唠叨,书也看不下去了,我开始写作业,不到10分钟,就有写不下去的感觉;偷偷拿出那本书,提心吊胆地又看起来……当然,我又挨了一顿说,结果是那天的作业到12点也没有做完。

这个事例中,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孩子说好了10分钟后就开始写作业,妈妈应该相信她,等到10分钟过后如果她还没开始写,再提醒也不迟。回家了该写作业,这个道理孩子是懂的。妈妈的提醒让她有些内疚,这种内疚感会促使孩子很快改正错误。可是,妈妈太心急了,她不停地唠叨使孩子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终于超过了孩子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使孩子的内疚感消失,代之以厌烦和逆反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要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愿。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反感。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孩子无所适从,还会有损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作为父母,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那么,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究竟应该怎样去纠正呢?

l.学会尊重孩子,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地有所暴露。父母这时就要善于把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与他在谈话中的外部表现联系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从而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2.学会交流

亲子教育专家张勤女士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事:一天下午,她突然被儿子的小学老师叫到学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老师当着儿子的面向她抱怨:你这个孩子是多么的淘气……老师甚至使用了很多难听的字眼,而她一听,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小男孩嘛,淘一点很正常。事隔多年,她仍然觉得心痛:当时我儿子就站在一旁,老师就那样数落他,孩子吓得缩在墙角一个劲儿地哭!一路走,孩子一路哭,任我怎么安慰也停不下来。可见唠叨对于孩子的伤害有多么的大。

另外,当孩子怠惰、不专心读书,父母说教无效时,不妨停止语言的劝诫,改为行动,施以适当的处分,让他反省自己的过失。父母看到孩子有悔意就不要再过多加以指责。有过亲身教训后,孩子会改进的,父母还是少唠叨为妙。因为唠叨不是教育孩子,多半是家长为自己的辛劳找.平衡。有些母亲对丈夫也是唠叨个没完没了,其结果自己在家里辛辛苦苦,一天忙到晚,却在丈夫、孩子面前毫无威信,孩子稍大一些,就会看不起经常唠叨的母亲,这是做母亲的失败,也是许多母亲的悲哀。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对孩子的毛病、缺点,找适当的时机,认真而亲切地指出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应当怎样做才好。

允许孩子和父母争辩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子女回嘴、反驳、顶撞等。面对这种争辩,做父母的该怎么处置呢?明智的做法是给子女争辩的权利,认真地听取争辩。这样做,主要的好处有两个:其一,从孩子的争辩中,做父母的可以了解其发生某种错误行为的背景、条件以及心理动机等,针对性地进行有成效的教育,其二,让孩子争辩,也就为做父母的树了面镜子,父母通过听取子女的争辩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说的是否在理,发现不妥之处可以及时调整。孔子曾说过:“父亲有敢于争辩的儿子,行为就不会无礼。”

孩子争辩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候。这时候也是孩子最来劲儿、最高兴、最认真的时候,对他们的大脑发育是有好处的。并且这样还可以营造家庭的民主空气,增加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研究发现,这样的孩子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将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因此,父母应该树立一种观念,要允许孩子争辩,这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父母认为如果允许孩子争辩,孩子就会不听话,不尊重自己,与自己为难,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父母与孩子争辩,对两代人都有好处,因此,父母要善于研究学习,让争辩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当然,让孩子争辩是应该遵守规则的,也就是说,不允许他们胡搅蛮缠,随心所欲,而是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孩子违反了争辩的规则,父母自然应该回以制止。值得提醒的足,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合乎孩子的情况,合乎一般的道理,否则,这种争辩就是不平等的。一个念初三的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描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争辩欲望。

要说起我现在对父母的崇拜,真是与往日不同了。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总觉得父母什么都懂,父母说的总是对的,父母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父母在我的眼里,是最伟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四年级的时候,听父母讲的事物、道理,都有点怀疑,总觉得这个好像不对,那个好像不是这样,可总是不敢把心中呈现的事物说出来。到了五六年级,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也就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于是往往和父母(尤其是父亲)争得面红耳赤(妈妈在一旁看着,从不加入),结果总是我大败而归,低着头说不出一句话。父亲笑着对我说:“你还小,你毕竟还年轻,知识还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哈哈!”不知是开心的笑,还是轻蔑的笑,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说不出是什么味道。

上了初一,我仍旧和父亲争论,结果却不再是我大败而归,而是父亲几乎说不出一句话。我洋洋得意地看着父亲,而父亲笑了笑,叹着气,用一种佩服又不像佩服,生气又不像生气的眼神看着我。而妈妈的眼光,则是带着一种“后生可畏”的神情。

许多家长的实践说明,教育孩子的时候让孩子争辩,孩子往往会讲出一通令父母受益的道理来。

某市科技协会有位副主席,一直希望儿子当个三好生,可儿子读到了初中毕业还是没当上。那次,当儿子取回成绩报告单交给她时,她一看成绩很好,老师评语也不错,就是上课做小动作的缺点老不改,于是心里来了气,对儿子数落了一通,指责他有缺点不改。儿子听了坐在沙发上哭起来。过了一会儿,儿子让祖母送本书给妈妈看,书讲的是有两个小组参加一次竞赛,预赛时甲组有位同学出了差错,于是大家就批评他,那位同学很紧张,决赛仍然错,甲组因此失利;预赛时乙组也有位同学出了差错,可大家都鼓励他,结果决赛时那位同学再也没有错,乙组赢得了竞赛的胜利。妈妈看完这本书,心中不免吃惊:儿子长大了,这不是在教育我该怎么做嘛!于是,她来到儿子身旁问儿子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儿子说了一句:“我们班里的三好学生,他们的父母都是五好家长。”做妈的听懂了,从此关心代替指责,身教重于言教。后来,儿子上了重点高中,三年后,又考上了重点大学,这其间获得的荣誉也是数不清的。

给孩子争辩的权利,这对许多做父母的来说并非轻易能做到的,他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是只能我说你听,哪容子女争辩。所以,给子女争辩的权利,需要做父母的克服自以为是,唯我是从,只准说是,不准说不的单向说教的思维定势;换上尊重孩子,鼓励争辩,勇于自以为非,善于双向交流的思维方式;改变轻则呵斥,重则棍棒的粗暴行为,养成重科学,讲民主,以理服人的良好规范。对此,我的一位同事深有体会。

有一次,他在家长学校现场会上说:“我是个教师,教学生不很困难,可教育儿子老不得法。我儿子颇聪明,也很顽皮、好动,老惹我生气,一生气就劈头盖脸地打,从小一直打到他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儿子叉被我毒打了一顿,打过以后我看了儿子一眼,儿子竟是满眼的恨.,我不禁大吃一惊。第二天,我时儿子说:‘今天爸爸同你到新华书店去,你看中的书只要对学习有用,爸爸就帮你买。’儿子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我,似乎在说:今天爸怎么会这样好!我耐着性子复述了一遍,就用自行车驮着他上书店去。在路上我问儿子:‘昨天爸爸打你,你是怎么想的?’儿子不答。我就说:‘今天爸爸一定不发火,不打你,你把当时怎么想的告诉我。’儿子看我态度诚恳,就说:‘我恨啊!’‘怎么恨法?’‘恨得骂你。’‘骂什么呢?’‘骂你是鬼……’我一听,又是大吃一惊。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打儿子了,而改用了晓之以理的做法。说来也怪,儿子由此对我亲近了,看到我伏案备课、批改作业会沏上一杯热茶,考试做错了题会一五一十向我说清原因……家庭里有了安静的氛围,再也没有‘火药味’了。”

心理学家经过科学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看法: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在以后会比较自信、富有创造力和合群。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一‘步。”孩子与父母的争辩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至少有以下两点益处:

l.刺激孩子智力的发展。孩子勇于与父母争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在争论时,孩子必须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选择、运用学到的词汇和表达的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挑战父母。这无疑有利于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除此之外,通过争辩孩子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艺术,这对孩子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2.帮助孩子形成意志。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的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孩子与父母争辩后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辩论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

因此,家长应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家长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莫认为孩子与父母争辩是对父辈的不敬。

正确对待青春期追赶时髦的心理

孩子需要大人的指导,也需要自己决定一些事。比如,父母常常为孩子的穿着和发型烦心,但专家们说,只要不出格,最好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时候该穿什么衣服,什么样的衣服和发型更适合自己。

当然,父母在孩子的穿着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担心也是十分正常的。

一位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个头不算高,快有一米五了。儿子兴趣爱好很广泛,喜欢唱歌、喜欢玩滑板、还喜欢跳街舞,特别爱好运动,身体协调能力强,虎气生生的,很有朝气。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健康、阳光。

最近,我发现儿子在穿着上有过于讲究的倾向。

新衣服、新鞋子总穿着,很少换,旧的很少问津。每天早晨虽然六点钟就起床了,但用于读书的时间很少,精力也不是太集中,总是反复换衣服。直.到照照镜子,看到自己满意的样子才走出家门。而且,有时候,他上午穿一套,下午还会再换掉。

一天早晨我和儿子在穿衣服的事情上发生了不快,这件事情一直让我感到闷闷不乐。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的爸爸前不久给儿子寄来了一件三百多块的上衣。因为儿子平时的衣服已经很不少了,而且档次、样式也都不错,可以说儿子穿什么都很精神、很好看。我就根据这样的实际,跟儿子谈妥了,这件新衣服等到春节再穿,儿子总算勉强同意了。当然,我知道儿子还是很希望穿上新衣服的。其实,除了让孩子懂得节约之外,也希望他能用“舍不得”的心情去珍惜爸爸从远方寄来的新衣以及新衣服里所包含的无言的父爱。

但是,有一天,儿子和他爸爸视频聊天时,告诉爸爸我在穿新衣服的问题上所提的要求。他爸爸却说了“买衣服就是穿的。都什么时代了,还要等春节再穿新衣服”之类的话。儿子好像得到了“尚方宝剑”似的,心里老是想着早点穿上新衣服。但是儿子又知道妈妈的态度,所以就在我没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换上了新衣服去上学了。其实,一件衣服穿就穿了,我并不太在意的,而在意的是儿子对穿着过于注重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我认为,热衷于外在形象,过分注重穿着,会降低自己对内心世界丰富和充实的兴趣以及不断追求知识的热情。同时,在同学中会很招人注意,太显眼,太花哨,也会分散学习的精力。

为了让儿子提高认识,我中午叫他写一篇日记来反思一下。谁知,儿子拿过来给我看。我看了之后更难过,因为他完全接受的是爸爸的理论,对我给予的要求和批评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一肚子的委屈。我真的很难过,在这样的问题上,和儿子产生了分歧,使我感到非常的失落。

这件事情虽然是小事,但是我已经看到危机正在出现……

透过这位母亲所讲的事例,我们可以发现,青春期孩子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比较“爱美”了,爱打扮自己了。青春期之前,父母怎么打扮他们都可以。但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在关心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把一些兴趣和时间用在如何打扮自己以及别人是怎样打扮上面。在穿衣、发型等装饰上,表现得比较“时髦”,尤其在外表上,特别引人注意;喜欢得到别人赞扬以及不甘心落于人后的愿望,是根深蒂固的。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讲,把兴趣用在外表形式打扮上,是有其特殊的心理功效的,那就是:吸引异性的注意,引起同伴女子的羡慕。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们就感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对此,家长应认识到:

l.青春期的孩子在追求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倾向。他们爱美爱打扮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但由于少男少女们对美的本质认识还较肤浅,在追求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倾向:盲目节食减肥保持苗条体形,穿着打扮上过分追求成人美,追随时尚、刻意修饰、矫揉造作,也就失去了少年纯真、健美和青春气息。

2.针对孩子的爱美心理及对美的认识上的偏差,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要使孩子明白美是寄寓在和谐、统一、协调、相宜之中的。

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

有些父母总是把长大了的孩子仍当小孩看待,不尊重他们的成长感和独立性。不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充当侦探角色,搞得孩子既无安全感,又容易使代沟从此滋生。

当然,父母这样做,本意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只是这种“父母心”如果不为孩子所认同,就会成为套在儿女头上的紧箍咒。当孩子与父母意见相左而有某种强烈的感受时,父母不应以供养者的姿态来禁止孩子说话。相反,应该鼓励孩子尽量抒发心中的不满。在这时候,父母应该坐下来,细心倾听孩子心中的不满,包括对父母不满的感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足孩子有错时,逼迫向父母道歉,比如:“妈妈辛苦苦苦将你养大,你竟然说出这样不孝的话,快向妈妈说声对不起!”爸爸许多时候也会用上述强迫性的口吻要求孩子向妈妈认错。而父母感到抑郁、烦恼、愤怒时,不可能总是以冷静的态度和最好的方式对待孩子,有时对孩子怒吼也在所难免。然而,父母向孩子大发脾气或吼叫,事后大多会感到非常难过。

我曾在《家庭》杂志上读到过一篇署名为曹巍所写的文章。她在文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她浑身是汗地骑着自行车在人流车流中艰难地行进。女儿坐在她的车后,向她讲着在班里与同学闹别扭的事,劳累疲惫、心里正烦的她毫无反应地听着。

渐渐地,女儿的声音弱了下来c突然,她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一盒橡皮泥。”曹女士不耐烦地说:“早干吗去了,刚才路过文具店为什么不说!”谁知当她极不情愿地带着孩子返回文具店时,女儿竟然气鼓鼓地自己跳下车,恨恨地说:“不买了,回家!”说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家走。

一进家门,曹女士就冲到女儿面前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女儿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曹女士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击。女儿的小脸通红,哽咽着:“妈妈,你们大人心烦的时候,可以对我们小孩儿发火;我们小孩儿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我们有时也很难受……”孩子的话使曹女士的内心长时间无法平静下来。

曹女士说,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也曾因为父母拒绝了我们的正当要求,因为一次误解而遭斥责……这种伤害往往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有时甚至会伴随我们一生。今天,做了母亲的我,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而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全然不顾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承受能力。

“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这句话使曹女士猛醒,她知道,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亲情沟通、繁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许多家长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许多的孩子便变得不愿和父母说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叉怎么不会和父母产生代沟,又怎么不会心生隔膜呢?

从这以后,曹女士就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块空间,让它去盛纳孩子的喜怒哀乐。她知道不仅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孩子,更应该细心去体味孩子那一·颗渴望得到理解的心。从此,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代沟这堵墙在她们的身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