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独立处理人际矛盾

让孩子独立处理人际矛盾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和妻子很少插手依依和小伙伴之间的纷争,从她蹒跚学步,和其他孩子玩耍开始,我们就遵循这个原则:要孩子独立处理人际矛盾。依依不仅常常自我调节人际关系,而且在同伴们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她还自然而然担起“调解”的担子,在中间做工作,撮合矛盾双方和好。但是我克制住了这种冲动,冷静地对依依说:“孩子,爸爸相信你处理问题的能力,你去和海芸谈,一定比爸爸谈得好。不信,你去试试。”

让孩子独立处理人际矛盾

人与人之间通过人际交往或者人际沟通构成人际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

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交往生活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属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是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人际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人际关系是个人社会化的桥梁,对儿童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与同伴交往,它对人产生的影响最大,因为这种交往是一种平等地位的关系。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愉悦地度过一生;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拥有快乐的学生时代。但是同学、小伙伴间总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其原因往往是相互间缺乏心理的沟通,缺乏尊重与理解。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却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别人。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实也是体现孩子自立能力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利用处理人际矛盾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自主意识,所以经常会看到,两个小孩子争一个玩具的时候,家长急忙跑过来,劝这个拉那个,把矛盾平息下来;孩子和伙伴闹别扭了,撅着嘴回家了,家长赶紧领着孩子去找小伙伴做工作,调和矛盾,看着两个孩子握手言和,才放心回家……

我和妻子很少插手依依和小伙伴之间的纷争,从她蹒跚学步,和其他孩子玩耍开始,我们就遵循这个原则:要孩子独立处理人际矛盾。

记得依依3岁的时候,妈妈带她到学校操场去玩。一个经常和依依在一起玩的小姑娘骑着一辆童车,在依依面前飞驰。依依看着看着就不满足于只是做个观众了,她向妈妈申请:“我也想玩!”可是当时她的童车不在身边,没有车子给她骑。她指着小姑娘的背影说:“我要骑那个!”妈妈笑着说:“那你去问问小姐姐,看她能不能借你玩一会。”依依嘟着嘴巴不动:“妈妈去说!”妈妈鼓励她:“你去说一样的,姐姐会答应你的!”于是,依依怯怯地走到那个小姑娘面前:“姐姐,能让我玩一会吗?等我的童车拿回来,我也借给你玩!”小姑娘果然答应了,依依高兴地骑上了借来的童车。

可是还没等她蹬出几步远,小姑娘反悔了。追过来抓住车把,非要依依下来。依依不高兴了:“你答应我的,我还没骑呢!”坐在车上不肯下来。两个人僵持着,谁也不让谁。妻子在远处看着这一幕,没有过来劝解。只见僵持了一会之后,依依从车座上跳下来,但两手还是紧紧抓着车把,带着讨好地笑对小姑娘说:“姐姐,谢谢你,我就骑一圈,好吗?”小姑娘不动摇,依依继续“做工作”:“我的玩具给你玩,好吗?”

“交涉”工作做了很久,小姑娘终于松开了抓着车把的手,依依欢快地跳上车,绕操场转了起来。目睹整个过程的几个孩子妈妈不断感慨:“这个孩子真有办法!”“这哪是3岁孩子的表现啊?太会说话了!”

依依从小受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比较多。有一天,依依从幼儿园回来说,班里的一个孩子总抢她的玩具,对那个不讲理的孩子很气愤,说让我明天去幼儿园帮她抢回来。我告诉她说:“爸爸要是去帮你抢,那么那个孩子的爸爸妈妈不也会来找我抢吗?所以爸爸就不用去了,你在玩玩具时可以先问问那个孩子想不想玩,想玩就让他先玩,等他玩完了你再玩也行嘛,这样他就不会再抢你的玩具了,而且该玩的你也玩了。”第二天,依依回来和我说,她按我说的做了,那个孩子让她先玩,而后再自己来玩。而且,此后那个孩子再也没有来抢依依的玩具,他们还成了好朋友,依依还把那个孩子领到家里来玩了。

依依不仅常常自我调节人际关系,而且在同伴们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她还自然而然担起“调解”的担子,在中间做工作,撮合矛盾双方和好。

依依9岁时,我们初到山东烟台安家,第二天她就认识了楼上楼下的几个孩子。其中楼上比她大一岁的海芸和楼下比她小一岁的琳琳,成了依依每天都要在一起玩的亲密朋友。可是,由于三个孩子各有个性,所以每天在一起都会闹出些不愉快,时常不是这个流着眼泪一个人转身上楼,就是那个赌气站在一边黑着脸谁也不理。若是海芸和琳琳之间发生矛盾,依依就会穿梭在两个人之间,先劝这个再劝那个,直到把两个人的手拉到一起,笑声重新响起。如果是两个孩子中的一个和依依有了不快,依依则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主动找对方:“我们谈谈好吗?”是自己错了,就主动给对方承认错误;是对方错了,则有理有据地点出来,委婉地批评完之后,再说:“我不怪你,我们还是好朋友。”大部分时候,说到这里,对方已经不好意思了,两个人就言归于好。

有一段时间,依依和海芸不知道因为什么闹了别扭,两个人谁也不肯主动找对方。僵持了好几天,依依很伤心,对我说:“爸爸,你帮我去找海芸谈谈好吗?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看着孩子一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一冲动真想答应她,做一个调解员,从中调合这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克制住了这种冲动,冷静地对依依说:“孩子,爸爸相信你处理问题的能力,你去和海芸谈,一定比爸爸谈得好。不信,你去试试。”依依在我的鼓励下,鼓足勇气去找海芸,不一会两个孩子手拉手回了家,并且进了依依卧室,窃窃私语,一副亲密无间的模样……

事后,依依得意地说:“老爸,怎么样,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行吧?”脸上是一副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其实,作为小学生,无论是七八岁,还是十一二岁,都不同程度地具备相应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一些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只是被我们的一些家长忽略了。有的家长即使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因为“爱”子之心,而越俎代庖地代行其事了。

我们可以扶孩子一把,却不能陪他们走一辈子。所以,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