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居万花筒

民居万花筒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民居类型。中国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式由来已久,近年考古发掘所得的陕西扶风凤雏村的“中国第一四合院”,距今已有3100多年了。四合院用于居住建筑,与中国传统社会家族制度有密切关系,是宗族制度的体现。在中国华北和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黄河中游一带,存在着大量窑洞式民居。

第九节 民居万花筒

中国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民居类型。这些因素可归纳为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意识、民族差异、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以社会意识为例,传统中国是一个长期以宗法制度为主的社会,而维系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正是儒家伦理道德学说。这种学说提倡长幼有序、兄弟和睦、男尊女卑、内外有别等道德观念,崇尚数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这种宗法制度和道德观念,对民居的平面布局、房间构成和规模大小,均有着深刻影响。而作为中国北方民居典型代表的四合院,就最能体现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自然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材料资源等,这对民居形式也产生很大影响。例如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少,树木稀疏,生活于当地的人因地制宜,开挖黄土窑洞居住,既节省木材,也不怕雨水多而构成的威胁。

这里介绍多种具代表性、不同类型的民居,并适当兼顾到民族和地区的情况。

一、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宫殿、寺庙、衙署,还是住宅,都属四合院布局。中国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式由来已久,近年考古发掘所得的陕西扶风凤雏村的“中国第一四合院”,距今已有3100多年了。

所谓四合,应该理解为由四个方面围合的意思,而中国建筑一向以坐北朝南为正统,所以四合就可以说是由东、西、南、北四面围合,应用到房屋方面,当然就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围合成一个方形的院子了。

四合院用于居住建筑,与中国传统社会家族制度有密切关系,是宗族制度的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礼教,对家庭生活约制甚严,“礼”就是“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而四合院刚好符合这种需求。

四合院的伸缩性很强,小的只有一个院子,房屋不足十间。四合院的适应性极强,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可灵活使用。全国各地的老式住宅几乎都属于四合院体系,只是有所变异而各具不同的特色与名称,如:气候寒冷愿多纳阳光、房屋互不遮挡的东北大院;重视仪礼庭院规整的北京四合院;避免强烈日晒的关中“窄院”;温热多雨的天井很小的江南“四水归堂”等。上述各种民居类型都是在不同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四合院变体。

二、窑洞

窑洞式民居是一种古老的居住方式,是由穴居演变而成的。在中国华北和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黄河中游一带,存在着大量窑洞式民居。当地的黄土覆被层深厚、地下水位很低,土质有不易崩塌、壁立不倒的特性。人们利用这种土壤力学性能,掏挖成顶部为拱形的洞穴,上部土层的荷重沿着曲线由拱顶传至地基,不需要其他的承重结构。

窑洞式民居具有不少的优点,而且窑洞内的气候冬暖夏凉,黄土的导热系数低,隔热效应好。据测试,陕西黄土地区地下4-5米处,冬季温度为14℃-16℃,比室外高15℃。夏季太阳晒不透窑洞顶的黄土层,室内阴凉,比室外低10℃。建造窑洞不用梁柱不用砖,大量减少木材的耗损,可以说窑洞是紧密结合自然、依附于大地的一种居住方式。近年提倡的生土建筑,就是源于窑洞的启示而有所改进的。

窑洞的主要类型有三种:靠山窑、地坑窑和锢窑。接着会对这三种类型作详细介绍。

(一)靠山窑

利用山崖、黄土断层、干涸的旧河道等地面较大高差处的崖壁,向纵深掏挖的窑洞,称为靠山窑或靠崖窑。窑洞的宽度一般为3-4米,室内高度3-4米。洞的纵深视需要与可能而定。顶上土层的厚度不少于3米,窑洞与窑洞之间的间距应有3米。

窑洞可以单独一间,也可以有“套窑”,即两窑之间有门洞相通。还可以在洞壁上挖小龛,叫做“子母窑”。在崖壁很高的地方,可以在窑顶之上隔开一定高度,再挖窑,叫做“窑上窑”,相当于楼房。例如延安“抗战大学”的校舍就是多层的窑洞。

窑洞的内壁可以就是天然的黄土,也可以加以粉刷。地面可以就是黄土地,也可以加以铺装。洞口可以用土坯或砖做券口,也可以从简。只是门窗用少许木材,可以很俭朴,也可以做出花样棂格以取得美观。许多人家在窑洞前平地上建一两间普通房屋或锢窑,加建围墙,组成院落。也有的住宅是底层为窑洞,上层为木构架房屋,外观做成楼房式样,只是下层的内窗显出拱券形状。有的加上外廊,做得很华丽。

(二)地坑窑

黄土高原上,有些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缺少自然垂直地形开凿靠山窑。于是在无崖可靠的平地,也可按所需院落的尺寸及形状,垂直向下挖出下沉式的庭院,然后再横向掏挖所需的窑洞,这种类型称为“地坑窑”或“平地窑”。

地坑窑的深度,是按窑的净空高度,加上窑顶上所需土层的厚度而定,若窑洞高3-4米,土层厚3米以上,即院子的深度应在7米左右。地坑挖好后,按所需窑洞的数量及方向掏挖横穴,可以挖成三合院、四合院。由于地坑窑位于地底,从地坑院通向地面要挖隧道或建台阶。有时可以有若干个地坑窑互相连通组成村落。有谚语说“进村不见村,但闻鸡犬声,院子地下存”,便是地坑窑的写照。

这种地坑窑除具有一般窑洞的优点,例如施工简便,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节约能源,不破坏生态环境之外,还有更多的优点,就是节省耕地,在窑顶之上可以行车走人,耕种庄稼。遇有战乱,那“进村不见村”的特点,具有隐蔽不易被发现的安全感。

地坑院的排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一般地坑的边缘多筑矮的土垣,以防雨水灌入。另外,黄土地带的地下水位一般很低,井的深度极大,居民生活用水十分节省,故此院中只要设一口渗井,就可以解决排水问题。

(三)锢窑

如果没有适宜的地方开挖窑洞,也可以在地面之上,仿窑洞的空间形态,用土坯、砖或石等建筑材料,建造独立的窑洞,称为锢窑。它的室内空间为拱券形,与一般窑洞相同。在外观上是在拱券顶上敷盖土层做成平屋顶。这样做除了美观外,利用土的重压还可以有利于拱体的牢固。平屋顶上可以晾晒粮食等。

锢窑由于顶上土层厚,也有冬暖夏凉的效果。而且不受地形限制,平地上就可以兴建。在窑洞分布的地区,人们常在靠山窑前的空地上建造几座锢窑,与围墙共同组成院落,以满足各种使用需要。这可能是当地人民习惯于住窑洞,在平地上也盖这种房屋。

锢窑在砌筑时需要支模架,要用一些木料,但因模架可重复使用,所耗木料有限,总的造价要比一般房屋低得多。而且它的空间体积比同等面积的方形房屋要小1/3,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优势。使用锢窑较多的地区是山西省太原至介休一带。

(四)窑洞的优缺点

窑洞的优点:

1.施工方便——构成窑洞的土壤具有壁立不倒的特性,只需简单工具,即可掏挖。

2.节省建筑材料——窑洞是“减法建筑”,掏挖成洞穴后,只在洞口需用木材制造门窗。考究些的窑洞会在洞口发砖券、窑内做粉刷,不需要多少建筑材料。

3.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窑洞内冬暖夏凉,无须防暑降温及采暖设备,节省能源。同时因不用砖,减少烧砖时木材及煤的燃烧,因而减少空气污染。

4.地坑窑节省耕地——地坑窑的窑顶上可以种庄稼,行车走人,少占耕地面积

窑洞的缺点:

1.窑洞只单面开门窗,缺少空气对流,通风不好。

2.窑洞不能营造宽敞的大空间,虽然窑洞的深度可以做到很大,但宽度受土壤拱券跨度的局限,不能做得很大。

3.窑洞使用区的地下水位一般很低,土壤较干燥,居民用水非常节省,所以不存在排水困难的问题。不过,一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大增时,排水问题不易解决,而这种土壤遇水后是很容易塌陷的。

三、土楼

在三国两晋时,一些中原人士为避战乱而移居闽(福建)西、粤(广东)东、赣(江西)南等地,称为客家。客家人为避免与土著人冲突而建造一座座碉堡式的建筑加以防卫,俗称大土楼,这种大土楼可视为中原地带的坞壁的延续。

这些大土楼都是供人聚族而居的大型住宅,被称为土楼,是由于它们的墙体,大部分都是以夯土建造的。

土楼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圆形土楼、方形土楼、五凤楼、土围子。

(一)福建大土楼

福建的大土楼有圆形平面与方形平面两种。圆形土楼是土楼中最吸引人的一种,一般直径在40-50米,最大的可达70米,如永定的承启楼,直径70余米,四层,共有房间402间。圆形土楼呈环形布置,最外层最高,层数可达3-5层,内环的层数减少,当中有庭院,院中有厅堂、水井、粮仓、柴库、畜禽圈舍等等生活必备的设施。土楼的底层用作厨房,第二层储藏,第三层及以上为卧室。底层及第二层对外不开窗,每户各占从底到顶垂直向上的一开间。楼层有环通全楼的外廊,设共享的楼梯。

据土楼中住户反映,建造圆形土楼是因为房间所处的方位并没有主次之分,容易分配,另外可能是南方的日照角度高,朝向对采光影响不显著。

方形土楼的使用情况与圆楼相似。土楼的防卫性能极强,土墙厚度在1.5米以上,底层土墙除加竹筋之外,并砌筑大头在内、小头朝外的大石块,不易挖墙脚。唯一薄弱环节的大门,处理得十分周密,大门用厚木板外包铁皮,门楣上设水槽通以竹管,当敌人放火烧门时,可以水幕保护。

大土楼是土木混合结构,梁柱以及楼板等所用木料极粗大。每一土楼之内为一姓的家族,有族谱,名字按辈分有固定的用字顺序。土楼的坡屋顶出檐深远,每幢大楼都有一个吉祥文雅的名字,置于门额上。虽然是圆形平面造型,仍不失中国建筑的韵味,十分典雅美观。

(二)五凤楼

在福建有另外一种客家人族居的建筑,叫“五凤楼”。五凤楼是一种具防御性的民居建筑,地形和房屋必须前低后高,前面的建筑虽然较低,但是墙体比较厚实,大门也相当坚固。它是由不同层数的房屋按一定规律组成的住宅群,如“三堂两横”式等等。所谓“三堂”,就是在住宅中轴在线,从前到后分别设置下堂、中堂、上堂三座建筑,而“两横”则是在三堂的左右两侧各建一座厢房。

在中轴线的末端如果是五层的楼房,由后及前逐渐减少层数,左右的围屋也是由四层、三层而二层,门屋为单层,各座房屋的屋檐层层跌落,相互辉映,有如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明代某位帝王从此地选中了一位孤女进皇宫,后来这女子被封为贵妃,女子的弟弟随姐姐进了北京,住在宫中,但这男孩总吵着要回家,皇帝批准了,在男孩离开皇宫时不停地回头张望,说是十分舍不得这皇家宫殿,于是皇帝特别恩准他在故乡建造宫殿式的住宅,这是五凤楼能够在福建建造的美丽传说。

四、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于是采用的一种可以拆卸安装、便于搬迁的装配式建筑。它是由木杆、毛毡、牛皮、绳索等绑扎搭建而成的。

整个蒙古包的骨架,分为“哈拿”、“乌尼”和“陶脑”三部分,每个交接点均用绳索羁牢。骨架外敷以毛毡、牛皮等防风保暖材料,用绳索束紧。最下部的一圈毛毡可以掀起,以便夏季通风。平时的通风采光主要靠顶部的陶脑,夜间则用毛毡掩盖陶脑。

蒙古包的平面多为圆形,以直径4米、边高1.4米、顶高2.2米的蒙古包计算,室内的空间,比同样面积的一般方形房屋要减小1/3。这在保持温暖上有利于节约能源。

蒙古包的门多开在朝南或朝东西的方位,门口低矮,常需要躬身出入。入门后,在包的中心位置,正对陶脑的下方,是一个火塘,火塘后正对入口处为主位,是主人所居的位置,主位的左边供奉佛像及放置珍贵物品,再左为客位。主位的右边是妇女的位置。入口的左边放靴鞋,右边放餐具燃料。包内起居为席地坐卧,故此只需很少家具,仅有箱柜之类。

蒙古包外观为白色的毛毡,常以红、蓝、黄色布料作出富于民族文化气质的纹饰。包内的木构件及门框等多涂上红色油漆,沿包内外围则挂上蓝色布幔,室内也有很多色彩十分浓艳的彩色毛毡被褥。

圆圆的蒙古包点缀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别有一番风味在人间。

(一)怎样搭建蒙古包

在游牧路线上,要选地势较高的地面上搭建蒙古包,以避免积沙和水浸。首先清除地面上的草皮,架设时用皮条将“哈拿”、“陶脑”及“乌尼”绑扎成一个上为圆锥形、下为圆筒形的网架,外面覆盖1至2层毛毡,再用绳索拉紧,固定在地面上。包内地面上铺干牛粪或沙一层,上面再铺2至3层特制的厚毛毡。

“哈拿”是组成蒙古包壁体的骨架,是把桑木杆用驼毛绳交错系扎成可以开合的网片,尺寸为高1.3-1.7米,宽2米,使用时展开,搬迁时收拢成捆。哈拿的计量单位是“头”,每座蒙古包一般用哈拿60至80头。

蒙古包的顶部是以柳木为椽,称为“乌尼”。乌尼从外壁向内斜上方交于中心处的天窗式圆形木框,称为“陶脑”。

(二)适合荒漠的设计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居无定处,必须有便于搬迁的住屋。蒙古包就是这种装配式的便于搬迁的房屋。拆卸或安装一座蒙古包,常能在1小时之内完成。搬迁时分别装在勒勒车(一种蒙古族的畜力两轮车)上,用马或牛拉车。

蒙古包所用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哈拿、陶脑、乌尼等构架用的木料,都是容易得到的轻型木料的枝干。维持结构用的毡牛皮等,也是当地产物。

蒙古包的圆形平面以及穹隆形屋顶,对减弱风压及沙尘极为有利,特别适合沙漠风沙大的气候特点。它的室内空间比一般方形房屋减少1/3,可节约取暖用的燃料。

五、江南水乡民居

通常说的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即江苏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江南地区河流湖泊众多,加上历代开凿许多运河、渠道,形成大面积、密如蛛网的水道交通网络。城市沿大河,村镇傍支流,住宅临河依水,便是江南水乡的特色。

江南水乡古村镇很多,但保存完整至今的却已不多。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开发,有几处颇具魅力的村镇引起人们的兴趣,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木椟,浙江的西塘、南浔、乌镇。水网地区的古村镇,河道纵横,桥成了必不可小的交通枢纽,“举足是河,非桥莫渡;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正是水乡民居生活的写照。

民居沿河而建,一面临河,另一面沿街巷。沿河一面设通向水面的码头,供上下船只和洗濯等使用。码头有多种式样,有垂直于河道的,有平行于河道的,有双向的、单向的、曲尺形的,还有退进房屋内部的。房屋贴水面而建,需要建石驳岸,用石柱打桩支撑的水阁以及系船的绳眼等等,共同打破了河岸的单调。

在水与陆相交处出现了桥,桥头是水与陆的转换点,也是村镇中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有些房屋甚至插建在桥头一侧。水乡的桥数量极多,而且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有些古镇曾是商业兴盛之地,民居为“前店后宅”式,沿河一面留出道路的宽度,地面以石板铺装,上结廊棚,廊棚是顺着屋檐接出来斜伸到河边的棚子,各户的棚子连成一线,形成了有顶棚的廊子。廊棚可以遮阴避雨,作用类似广东的骑楼,在廊棚沿河一面有的还设“美人靠”,可供凭栏休息、乘凉。

这些古村镇的民居多为开间较少而进深较大的房屋,用穿斗式木屋架,与一般江南民居相似。只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枕河人家,虽给人宁静古朴的感觉,但亦难免令人有沧桑之感。

六、其他特色民居

(一)闽南红砖屋

中国民居大多使用青砖、青瓦,形成深沉的艺术风格,但福建沿海的福清、莆田直到泉州一带,存在着一幢幢红砖红瓦的民居。“红砖院落青山里,一望参差画不如”,砖红色的村落掩映在千重浓绿的树荫间,形成这一带民居特有的风采。民居的墙是红砖的,屋顶是红色筒瓦,还有一种泉州的“雁翅砖”,是用水稻田里的土做坯,用松枝烧成的,色泽沉着,规格平整,并有烧制时自然形成的深浅花纹,砌成的墙非同一般。

在晋江泉州一带的红砖墙上,错杂地砌入一些形状大小不一的石条石块,当地称为“出砖入石”,这是泉州经过一次大地震造成破坏之后,利用碎砖断石创造出的办法,意外地取得了美观坚固的效果。

红砖屋的平面及空间构成属于厅井式四合院,即以敞厅、敞廊围绕小天井组成,天井所占面积比例极小,厅与天井之间完全开敞。

红砖屋的造型特点在于双面起翘的屋顶与曲线的封火山墙。屋顶坡度较平缓,屋脊自中央向两端逐渐起翘,屋面靠檐口处,坡度平缓,愈往上愈陡峭。这种屋面轻盈的轮廓,给人腾跃、飞翔的感觉。封火山墙的形式多种多样,多为流畅的曲线形,有别于江浙皖的民居山墙。

惠安、晋江、泉州一带的农村中,有些华侨住宅在平面有所变化,并且引用一些国外的建筑材料及做法,如用瓷砖、贴面、铺地等等。

(二)开平碉楼

广东粤中一带如开平、台山等地,由华侨从国外引进一种防御性极强的建筑,称为“碉楼”或“炮楼”。这里的村落是传统的形式,前有池塘、晒场、祠堂和平房住宅群,只是后边修有高碉式楼房,这种碉楼初起时是为有匪情时作抵御及避难之用的,村民平时仍住在平房中,后来各家纷纷修建,各层设卧室,平时兼可住人。

开平是广东著名的侨乡,过去社会治安十分混乱,而且地势低洼,河水太多,容易发生水患,居民生活艰苦,因此从清朝末年开始,不少居民远赴美国、加拿大等地谋生。这些华侨后来不单把西式的建筑材料带回开平,也把西方的建筑形式带回来,使开平碉楼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民居。如今在开平的赤坎、塘口等地,仍保留有碉楼2000幢以上。

这些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墙壁、楼板、楼梯等均用从海外运来的“洋灰”打筑的混凝土筑成,坚固而耐火,层层设有枪眼,顶层上设有瞭望亭,各楼顶上的瞭望亭多为西洋古典式,各楼均不相同,互相争妍斗奇,形成一种特有的景色。

(三)朝鲜族“满铺坑”

朝鲜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省,以农业生产为主,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民居中牛棚草库是必不可少的。朝鲜族民居的平面多为四开间,其中一个边间是牛棚草库,当中两个开间是有火炕居室,另一个边间是灶间,兼烧炕的。

朝鲜族仍保持席地坐卧的生活习惯,进屋即是上炕。火炕是用砖石砌筑的烟道盘旋于居室地面之下,上铺木板,木板上涂油漆或糊以高丽纸,墙壁用油纸裱糊。主妇在灶间烧饭的时候,余热也同时可以为居室的地板加温。门外设檐廊,因为进屋要脱鞋,檐廊便是放鞋子的地方。另外朝鲜族人爱吃酸菜,廊子也是放酸菜缸的地方,夏季廊子又是乘凉的地方。

朝鲜族民居的烟囱多脱离房屋一小段距离,与地炕烟道相连接,方形断面的烟囱用木板拼做,这是因为烟道盘旋很长,烟气到达烟囱时已不很热,木制烟囱也没有燃烧的危险了。

朝鲜民居的外观为歇山顶,当地称它为“四斜面”,过去都是由厚厚的稻草铺成的草屋顶,如今已多用瓦顶了。屋脊两端起翘明显,檐角向上起翘,但屋顶坡度极平缓。朝鲜民居是中国北方民居中,唯一一种使用歇山屋顶、室内生活保持席地坐卧的古风,可见古代传统居住文化影响的持久性。

(四)白族的“三坊一照壁”

定居在云南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738年,白族成立了独立的南诏国,国都建在现在云南大理太和村,后来改名为大理国。白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密切,著名的崇圣寺塔,就是唐朝派人来帮助建造的,这对白族的建筑发展史起了很大影响。

白族民居大体与内地相似,也是木构架承重的庭院式住宅,但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他们的住房用普通的叫法就是三合院、四合院,不过他们称“坊”。三合院称三坊,有照壁的称“三坊一照壁”;四合院称“四坊”,四角有天井的叫“四合五天井”或“四坊四漏角”。

坊可以看做是单元,是造房、分配、买卖时的单位。每坊是一个三开间、两层楼的房子,楼下中间的明间做堂屋,是待客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两边的次间做卧室。楼上的三间都是敞通的,用来做储藏室。

最典型的白族民居是“三坊一照壁”,就是由一座三合院和一座照壁组成。它的优点是三合院占地的深度比四合院浅,对偏坡的地基更为合适。它的正房习惯于朝东,对面没有房屋,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日照。照壁以白色为底色,可以反射阳光,改善室内光线。另外,照壁上有书法、绘画,照壁前种植花草树木,富于文化艺术气氛。白族人喜欢在廊中作息,正好面对着优美的照壁。白族民居的大门不开在中轴在线,门上有精美华丽的门罩。屋檐下白粉墙上绘以黑线勾勒的彩画。白族民居处处显示出白族人民热爱艺术的天性。

(五)云南“一颗印”

民居四合院体系中,有一种地盘方正、墙身高峻光平、窗洞极少的民居,远望它的形体,方方如印章,故俗称一颗印。这种一颗印式住宅历史久远,分布的地区也很广,多集中在中国西南部地区,在湖南称为“印子房”,在云南各县镇乡,民居几乎都是“一颗印”式的。

“一颗印”规模较大的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其形制是:正房三间,厢房当地称耳房,为左右各二间,合为四间,临街开大门处的倒座房,进深为八尺,称为倒八尺。各间都是二层楼房,正房与耳房相接处置楼梯,称为“楼梯巷”,各房围成一天井。

在乡间,各房间的用途是:正房的明间做“客堂”,左右为卧室,其中左耳靠正房的一间做灶房,靠倒八尺处常作牲畜栏圈。倒八尺的外墙开双扇大门,大门的内檐柱间设屏门,人们由屏门两侧出入。楼上正房明间为“祖堂”,其余房屋住人或做储藏用。楼上有廊可环天井走通,全宅通风采光全靠天井。城市内的一颗印常将灶房、厕所等另置别院,而耳房可做客房、书房等用途。小型的“一颗印”只有“三间四耳”,或“三间二耳”,或三间带楼梯巷,而无倒八尺,即相当于三合院。

“一颗印”这种布局紧凑的四合院民居,适合于云南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以及不拘宗法关系的家庭伦理关系。

(六)新疆维吾尔族民居

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维族的民居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形式。

南疆的气候干热少雨,风沙大,民居的主要类型为“阿以旺”式。这是一种土墙、平屋顶、带有天窗的建筑。居室分为夏室与冬室。夏室是位于前部的宽廊,全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活动,如待客、吃饭、做家务,是住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夏室在维语中叫“阿以旺”,这种形式的民居就以“阿以旺”来代称。民居的内室为“冬室”,冬室的室内装饰华美,有各种尖券式壁龛,石膏花饰十分丰富,地面铺设地毡,人们席地坐卧。“阿以旺”外观俭素,多以黄土饰面,而室内则非常华丽。

喀什地区(新疆西部)由于风沙小,“阿以旺”逐渐减少,而代之以明亮的绿化庭院。当地谚语有“宁可无书,不可无树”。庭院内花木葱郁,住房的窗户都开向庭院,楼梯设在室外,私密性极佳。

北疆吐鲁番地区的维族住宅,多用单房的或有半地下室的土拱结构房屋。这是因为此地区是有名的“火洲”,《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这里。厚土墙、半地下室可使室内温度比较凉爽。院内设葡萄架,引水渠入院内等等,这些都是应付炎热的办法。

北疆伊犁地区的维族民居,则与南疆大异其趣,多为土木结构的坡顶房屋。

从新疆各地民居的变化,可以看出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对民居的深刻影响。

(七)藏族碉房

碉房的历史久远,《后汉书》上已有关于碉房的记载。碉房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阿坝等高原地区,为藏族通用的民居。

一般的碉房是正方形平面的三层楼房,底层为入口,有小庭院及猪圈等,二层是客堂及居室,是全家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三层有经堂及屋顶平台,是供佛及晾晒粮食的地方。碉房的结构是木构架承重,外包收分显著的土或石墙,“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石)”,是藏式建筑的特色。碉房多沿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常分层出入,空间多变化,在利用高差地形方面有独到之处。碉房的内侧垂直,外侧下厚上薄,外观稳重,施工时匠人不用铅锤线砌墙,是藏族工匠的一种特有的技术。碉房的木装修不涂油漆,保持木材本色。

碉房的分布地区较广,在总体布局上大体一致,但不同地域又各具特色,如拉萨碉房“方室”,窗口设梯形窗套,上做有装饰的披檐,而四川碉房则三层朝南的房间开大窗做木装修,甘肃的碉房与青海的庄窠相似,碉房外围设有围墙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