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少年心理成熟是以生理成熟为基本前提并受个体社会化过程所制约。青少年身高停止生长的年龄,女性大约在17岁左右,男性在22岁左右。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其心理活动的积极方面,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培植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同时,成人也要敏锐地发现青少年的问题和不良行为,及早采取疏导措施。

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青少年心理成熟是以生理成熟为基本前提并受个体社会化过程所制约。我国青少年青春期生长突增高峰在11—13岁(女)、13—15岁(男),平均月经初潮年龄在13—14岁之间,而且生理和性发育仍有提前趋势。青少年身高停止生长的年龄,女性大约在17岁左右,男性在22岁左右。与身体发育相比,青少年心理发育则相对落后,如果以人生观形成稳定为心理成熟的标志,那么青少年心理成熟一般要到20岁以后。这种心理发育滞后现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适应环境的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差和性发育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青少年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一、青少年心理发育的主要矛盾与心理卫生

1.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积极成分与消极成分的相互作用

青少年身体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下,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在成熟的高峰,他们朝气蓬勃,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表现为无所顾忌,勇往直前。这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积极成分和主流,但如果这种积极的冲动超过一定限度也可走向其反面,成为无事生非的根源。

青少年思维有了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不仅限于当前接触到的实体,而且可进行间接判断与推理,并有预见性。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勇于探索与创新。但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尚未成熟,难免片面和脱离实际,有时甚至把错误、腐朽的东西当作真理来接受。

人类特有的情感以及情绪反应在青少年时期都已发展成熟,表现为情感丰富多形,情绪反应强烈。青少年情感的消极面是常常把需要的当作合理的,如需要不能满足则引起强烈不满;他们易受宣传媒介的影响而诱发激情,并由于认识、判断能力的下降而出现盲从行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总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度量别人,认为不公平的事就特别反感;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也常因激情冲动而容易超越友谊的界限。

青少年需要的变化是与知识的增加、交往范围和生活领域的扩大相关联的,其基本特征是摆脱生活的和生理的基础需要,社会性需要大量增加。他们渴求独立,希望受到尊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要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广交朋友,渴望获得异性的亲密感情。事实上,青少年这些需要都是合理的,但未必都能为环境所许可,每当遇到障碍而难以实现,就可能发展为对现实的不满,或者表现为冲动蛮干,一旦受挫而悲观失望。

青少年富于理想追求真理、乐观向上。这是其心理发展的积极成分,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在客观现实和主观想象相悖时遭受挫折与打击,甚于产生消极颓废、萎靡不振,自卑自弃等不良反应。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其心理活动的积极方面,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培植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

2.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矛盾与心理卫生

自我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自己对自己在环境中存在的一种领悟,表现为对自己的价值、地位、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和判断。青少年的独立感、自由感、自尊心以及个人理想等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

(1)渴望独立与依赖心理的矛盾独立感是一种独立生活的欲望与冲动,是青少年具有成人意识的表现。青少年与社会交往的增加,接触范围的扩大,渴求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强烈。他们要求能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管束;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不愿适应,尤其对大人仍把他们当成小孩强烈不满;他们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问题,期待提出的观点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试图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成人的关系;在经济上,青少年出于社交的需要,渴望自己支配一些钱物。这些独立意向往往和现实发生冲突,或因为青少年社会实践少,当面临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情景时,难免心中无数;或表现为冲动蛮干,遭受挫折而主观失望。

青少年富于思想,追求真理、乐观向上。这是其心理发展的积极成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在客观现实和主观想象相悖时遭受挫折与打击,甚于产生消极颓废、萎靡不振,自卑自弃等不良反应。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其心理活动的积极方面,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父母和师长要针对青少年独立意向的发展,尊重他们的正确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与此同时,也要向他们提出更高的社会要求。家长要与子女建立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教师要改变单向性和生硬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少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2)强烈的求知欲与社会认识能力相对迟缓的矛盾青少年在独立意识发展迅速的同时,求知欲也旺盛发展,这对增长知识十分有益。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尚不成熟,在接受知识上有时也会瑕瑜不分,甚至去除精华而取其糟粕;他们对不甚理解的东西又不像儿童那样去询问别人,而多按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与推测;他们在思想上常受接触事物的局部影响,分析问题比较肤浅、片面,在接受事物时易受事物的新奇性、趣味性、刺激性等感性方面的影响,导致行为缺乏理智;他们在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上还不够稳定和客观,对诸如什么是勇敢与强暴、美与丑、民主与法制、友谊与哥儿们义气等缺乏较正确的认识。

青少年这种求知欲与社会认识能力不足的矛盾,提示我们要因势利导,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帮助他们读好书,推动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意识强烈与自我封闭的矛盾社会交往是青少年获得友谊和社会化的必要途径。青少年社会实践的范围扩大,社交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选择性的加强。与此相矛盾,青少年自尊心强烈,伴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控制能力的增强,许多思想情感不轻易向他人倾诉,一些青少年宁愿把心中的秘密记录在日记本而不愿向家长吐露。这种闭锁性易导致与父母、师长之间产生距离,有时感到缺乏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人。然而,青少年思想活跃,内心情感激荡,需要释放与显露,渴望交往和理解,转而把对伙伴的信任远远超过家长和老师。他们可以向同伴倾吐内心的苦恼和秘密,可常常从同伴那里得到同情与理解。他们如果结交好的伙伴,可以互相鼓励,健康成长;若结交不好的伙伴,易发展为小集团,甚至出现犯罪行为。

解决这种心理的闭锁性与社会交往需要之间矛盾的外部条件之一,就是需要成人做青少年的知心朋友,关心和理解他们,鼓励多于训诫,同情多于批评。同时,成人也要敏锐地发现青少年的问题和不良行为,及早采取疏导措施。

(4)强烈的自尊心与尊重他人不足的矛盾青少年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经历的增加,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表现为渴望他人尊重,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关注,遇事时不希望别人指手划脚,干涉指责。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青少年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的反映,也是一种前进的心理动力。然而,有些青少年在要求他人尊重的同时,却不愿尊重别人,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不理解他人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有些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视清高。凡此种种,都可能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心理挫折的原因之一。

心理卫生工作要围绕青少年这一个矛盾,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全面评价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使青少年真正认识和体会到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使别人真正尊重自己的道理,提高自我教育水平。

(5)抱负远大于现实经验不足的矛盾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影响下,一般都充满远大抱负,忧国忧民,鄙视陈腐观念与社会不正之风,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这种报国之心与强国之志,构成了青少年世界观主流成分之一。但是,由于青少年还未真正走上社会,他们对中国的过去知之甚少,对中国的现实了解不深,往往把表面的、非本质的东西当作社会的主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常感到迷惘与彷徨。

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应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与劳动创造的实践中去,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备受凌辱的历史的教育,使青少年以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把握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导方面,摆脱心中的苦恼,认清前进的方向。

总之,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探索解决这些心理矛盾的方法,发展和推动心理的积极方面,是心理卫生工作面临的课题之一。心理卫生工作者不仅要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而且要通过理解、关心和帮助等实际行动,使青少年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心理卫生工作者还要教给青少年一些心理调节技术,使青少年学会自已调节心理矛盾。

二、适应行为与心理卫生

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是指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社会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美国精神缺陷协会(AAMD)把适应行为定义为:有效地满足个人环境中的自然和社会需要的能力。适应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挥和保持自己独立性的程度;二是对于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1.适应行为的分类

适应行为包括面广泛,不同的研究者分类方法不同。一般认为,适应行为是智慧的、动机的、社会的、运动的以及其他因素所组成。

Gunzburg曾提出观察适应行为应包括自理能力、沟通能力、社会化及职业等四个方面。美国精神缺陷协会(AAMD)主持编制的适应行为量表(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把一般的适应行为分为10个方面,即独立功能、身体发育、经济活动、语言发展、数和时间概念、职业1(一般家务)、职业2(社会职业)、自我定向、责任感及社会化。这10个方面经因素分析发现分别组成3个独立因素,包括个人独立性、社会适应和个人适应。我国的龚耀先等(1986年)编制的智残评定量表(适用于14或13岁以上少年及成人),将适应行为分为生活能力、学习和工作能力、时间和人事定向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2.青少年适应行为

青少年主要任务是学习,社会实践范围也逐渐扩大并向深层次发展,他们的主要适应能力应包括适应学习环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1)学习的适应青少年从小学进入初中,由初中进入高中,—部分人还要进入高等学校或其他专业技术学校深造,不仅面临着知识的增长,而且意味着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与适应。学习适应不良表现为学习困难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青少年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有身心因素,如感觉器官功能缺陷、疾病和营养失调、注意力涣散及情绪障碍;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足;人际关系不良以及家庭、学校及社区环境因素不良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青少年适应问题,心理卫生工作主要针对各种原因,指导学习方法,加强个别辅导;增强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热情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2)人际关系的适应交往是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相互关注过程中彼此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与挫折。

青少年人际关系主要是青少年之间的人际关系。按情感的性质和程度划分,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满意与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青少年的主流,特别是在学校学习期间更为明显。这种关系的特点表现为双方接近、融洽、信任、亲密、富有吸引力。这种关系可以是健康、积极的友好关系,也可以是不健康、消极的友好关系,如包庇错误,讲哥们儿义气,甚至违法犯罪等。第二是排斥与对立的关系,表现为相互疏远、排斥、摩擦、冲突、反感、厌恶、嫉妒和争斗等。这种关系的性质也对两种,一种是原则性排斥与对立关系,另一种是非原则性的排斥与对立关系。第三种关系是孤立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表现为在集体和社交生活中既不被人选择也不被人排斥,他们自己也不选择和排斥他人,或孤芳自赏,或闭锁压抑。

青少年活动范围同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交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反传统现象应引起重视。如丢弃讲真诚、讲友谊、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追求薄情重利以及突出“个人发展”的不良习气。

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适应,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集体中同伴之间的影响往往比父母、教师的影响还要重要。良好的集体生活,容易形成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在融洽的集体氛围中,每个人都能被集体接纳,自己也接纳集体,对集体产生依恋感情。

(3)独立生活的适应青少年的独立生活不仅仅表现在个人卫生及日常行为方面,而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庭依赖的下降,越来越需要他们有更多的独立能力,如经济的计划性、自学目标的选择、职业定向等。

一些青少年表现为生活懒散,缺乏规律,甚至连自己的衣服也不愿洗或不会洗;一些人经济生活无计划性,大手大脚,讲排场而不顾经济的条件;一些人对集体生活不习惯,过分依赖父母的帮助;—些人对未来缺乏目标,凭冲动干事。这些都需要把教育与帮助同组织纪律的约束结合起来,把个人生活需求和方式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解决青少年出现的独立生活能力的问题。

(4)对挫折的适应挫折是个体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状态。青少年在学习、就业以及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遇到各种挫折,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都属于正常和不可避免的现象。

挫折对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素,即挫折时间的长短、强度的大小以及受挫目标的重要性如何;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即个人直观上对挫折的感受、态度和反应。同样的挫折,个体主观感受不同,耐受力则不同,所采取的态度与反应也不同,因而在心理平衡上的结果就大不一样。由此可见,应对挫折的关键在于个体对挫折的主观感受和承受能力。

挫折的适应主要是通过某些应对机制实现的。应对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外需求及其冲突作出的恒定的认识和行为的努力。应对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改变现存的人与环境的关系,称之为问题指向性应对;二是对应激性情绪或生理性唤醒的控制,称之为情绪调节性应对。问题指向性应对是通过改变个体支持问题的行为或改变环境条件来对抗挫折;情绪调节性应对是通过降低烦恼并维持一个适应的内部状态以便更好地处理各种信息。常见的应对方式见本节第三部分一心理社会应激与心理卫生。

三、心理社会应激与心理卫生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每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化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心理因素是指认识与价值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支持等;社会因素,如政治与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条件,医疗保健可获得程度等。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心理感受,构成了心理因素的主要内容。因此,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是密切联系的,统称为心理社会因素。各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的中介机制,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可以激活机体的功能,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反之,刺激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及社会支持因素不足等,则引起不良反应。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看,了解心理社会刺激与心理社会应激的性质与规律,采取积极的应对对策,对维护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1.应激与心理社会应激

(1)应激应激(Stress)一词原意是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力抗衡时的超负过程。Selve(1956年)把它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对其定义为由许多因素作用产生的一种综合症,引起了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应激在心理学界还译作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紧张状态和心理压力等。

应激的概念仍不统一,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把应激看作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反应;第二类把应激看作是有害环境对机体的刺激;第三类把应激看作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心理活动在应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2)心理社会应激心理社会应激(Psychosocial Stress)是指环境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个体所表现出的心身紧张状态。这一定义中的“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等方面,是应激的刺激因素,即应激源;这里的“能力”是指个体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资源,如个性特征、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程度等,这里的“心身紧张状态”是指应激的结果或反应。应激反应可以有生理性的,如心律与脉搏加快、汗腺分泌等;也可有心理与行为反应;如精神不振、紧张焦虑等。

2.心理社会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ers)是指引起应激的各种刺激物。心理社会应激源是指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包括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及文化性应激源。躯体性应激源指直接作用于躯体的理化或生物刺激物,这些刺激物在引起生理、病理反应的同时也可导致心理反应,心理性应激源主要指需求不能满足或期望过高、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人际关系的冲突等。社会性应激源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济状况、职业等人口统计学指标,社会变动、地位变迁以及自我实现方面的问题。文化应激源多指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与原文化背景不同,这从移民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3.心理社会应激反应

心理社会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各种反应均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应激反应的性质与程度一方面与疗效源的性质、持续时间、强度等因素有关,同时还与个体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因素有关。

(1)应激的心理反应任何应激都带有一定的新异性,首先表现为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这是积极的一面。应激的消极一面多在过度唤起时出现,表现为担心、不安、忧虑、恐惧、悲观等不良的情绪反应,也可出现心理活动能力下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判断方面,自信心不足等。

(2)应激的行为反应伴随着应激的心理反应,个体在外显行为上也会发生某些变化,如依赖、躁动、攻击与敌对、失助等行为,有些人在应激情况下出现饮酒、吸烟或服用违禁药品等不良行为。

(3)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应激可引起交感神经活动的加强,出现心率加快、血输出量增加、汗腺分泌、瞳孔扩大、胃肠运动及分泌减少等。在应激反应的早期,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增加,体力恢复加强并维持大脑的觉醒状态。若应激源作用强烈或持久,肾上腺皮质系统也参与活动,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分泌增加,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能源。应激还引起其他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如甲状腺素增加,胰岛素下降等。然而,内分泌激素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了,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应激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一般认为,短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而持续时间久和较强烈的应激可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

4.应激与心理卫生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常面临着考试、评比、检查、比赛等事件,也常常面临某些困境,使人感到紧张或有一定的压力。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紧张、压力就是心理应激,在它的推动下,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注意力加强,血糖水平上升,学习和工作效率增强。虽然应激具有它积极的一面,但许多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表现为过强或持久,加之个体认识水平限制、应对能力不足以及无良好的外部支持力量,可出现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甚至出现精神障碍,须加以控制。心理卫生在应激这个课题中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降低应激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损害,培养青少年应对当前和未来生活中各种应激源的能力。

(1)减少应激源应激源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原因,减少或消除应激源则从根本上控制应激。减少青少年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应激源包括社会和学校把应试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父母增强家教知识,创造健康、文明和轻松的家庭环境等。

(2)改善应对水平提高积极的应对水平可缓解应激的不良反应。一个人积极的应对水平与他对事务所采取的态度和所具有的信念有密切关系。精神世界充实、乐观而富于进取的人,往往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紧张情景;一个奋斗目标明确的人在面临挫折时会更快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青少年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道德高尚、意志坚强的品质,改善青少年的应对水平。

此外,通过各种应对技巧的指导,也是改善青少年应对能力的途径之一。

(3)发展积极的社会支持发展积极的社会支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青少年在应激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三是提高社会支持的可利用度。

此外,适当的娱乐和运动,生活有张有弛,可转移对应激源的注意力,缓解应激的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