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体会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体会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上师生互动,应该说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但在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认为,课堂提问多了,就是师生交往和互动了。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千万不能只追求表面,要防止盲目追随一哄而上。所以正常授课时,我只是通过演示,来让学生感受的。与飞镖在空中做曲线运动的轨迹相联系,体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轨迹曲线的关系。新课程中实施教学,首先就是重过程。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体会

董 剑

宁夏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三年多了,曾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无助的迷茫。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新课改的作用

新课改就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推动力。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我设计了一个物理插图来说明这个过程。图中含义:

img209

①图的外观含义:当前我们所处的位置,即正处于过渡末期(斜面上),而新课改正是促进过渡的推动力(牵引力)。

②过渡期太短,势必倾角过大,则自身阻力就越大。

③新课改的推动力与内外阻力合力的大小关系,又决定着过渡的进程。

④小车代表“教育”“教师”“学生”。

二、关于新课改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下大气力进行研究、设计。下面就课堂提问为例,介绍一下我的认识。

1.不当的课堂提问

就拿“互动”来说,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

课堂上师生互动,应该说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但在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认为,课堂提问多了,就是师生交往和互动了。暂且不论是否片面,问题提出得恰到好处也行,可是很多提问都属于无意义的提问:一问即答,一问齐答;什么都问,学生乱答;边讲边问,自问自答;填空式提问,接话式回答;暗示性提问,顺应性回答;指令性提问,判断性回答。例如:“电荷的运动情况是什么呀——哎——向右的”,在这句话中,学生没有任何人回答,老师只是“自作多情”;“解这道题需要用万有引力——定律”;讲解完选择题,得出答案后问:“这个题应选择什么呀?对不对?会不会?”等。

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千万不能只追求表面,要防止盲目追随一哄而上。否则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新鞋穿不上,老路走不畅。

2.提问要有指向

兴趣性提问:往往用在教学的开头,或在教学关键环节。

联想式提问:教学过程中遇到理论、观点方面的问题。

类比式提问:用于学习新概念、新知识的推理过程中。

悬念式提问:往往用在教学的结束,给学生留下悬念。

迁移性提问:教学过程中遇到难点或困惑,用知识迁移去解决。

猜想式提问:往往用在引课或某种规律性问题。

发散式提问: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可用在引课或课的结束。

反馈式提问:某一个教学段的完成或某一个教学环节的结束。

挑战性提问:教师见机行事,引导创新思维。

3.关于新教材教学中的提问

有时教材中也涉及了提问,但我们如果真正这么提出问题,反而效果不好。如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中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P45)中的“说一说”:

img210

学生都知道在空气中下落有空气阻力,如果这个问题老师问得肤浅,则没有必要,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问得太深,也没有必要。所以正常授课时,我只是通过演示,来让学生感受的。而有时候,如果再增加一个或几个问题,效果会更好。如必修2第六章曲线运动第三节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中的实验,在做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考虑(增加一个问题)怎样观察两球同时落地。采用兴趣性提问、猜想式提问、挑战性提问都可以,在本节实际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进行讨论的方法。

img211

图6.3-3 平抛物体的竖直分动是什么运动?

如图6.3-3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

观察两球是否同时落地。如果同时落地,说明什么问题?

多次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的力度重复这个实验。

如果每次都同时落地,说明什么问题?

再如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弹力中“演示”。

演示

如图3.2-4,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img212

图3.2-4 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

还可以提问:用力压桌面时,光点位置是向上还是向下变化?用兴趣性提问、悬念式提问、猜想式提问、反馈式提问都可以,学生回答的正确率不超过1/3。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不变的方程式,更不能呈现僵化的程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型。只追求僵死不变的教学模式,永远找不到课堂文化

三、关于新课改的实验教学

1.考纲上的不同之处

以往高考物理考试大纲中的实验部分,在新课改的物理(或综合)考试大纲中改为实验与探究,具体要求也不同。

以往物理考纲实验要求:能独立完成“物理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新课改物理考纲实验要求:能独立完成“物理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画线部分为不同之处,主要是强调了设计和探究。2.重视实验的设计和探究

必修教材中明确的探究课有:

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第五章第三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第六章第三节: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必修教材中有部分内容也可以设计为探究课,如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中演示变探索等。

3.重视实验的实践体验

如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曲线运动中的“做一做”。

做一做:

img213

图6.1—7

如图6.1-7所示,取一根稍长的细杆,一端固定一枚铁钉,另一端用羽毛或纸片做一个尾翼,这就做成了一个能够显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飞镖”。斜向上抛出,飞镖在空中的指向就是它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改变飞镖的投射角,观察它插至地面时的不同角度。与飞镖在空中做曲线运动的轨迹相联系,体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轨迹曲线的关系。

有人说:“这么简单的概念还需要体验吗?”体验不只是为了理解知识。这一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解决许多更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有这种意识,意识是难以通过“讲知识”来形成的。

类似内容还有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以及必修2第六章第七节“做一做”(向心力和半径的关系)等。

4.创造条件做实验

实践证明,成功的演示胜过千言万语。所以,我们要尽量用实验说话,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在高一阶段,效果非常理想,对于衔接初高中物理有很大的帮助。如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演示”(用日光灯管装清水和蜡块)。

演示

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图6.2-1甲)。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图6.2-1乙)。蜡块R就沿玻璃管上升。如果旁边放一个米尺,可以看到蜡块上升的速度大致不变,即蜡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次将玻璃管上下颠倒,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观察蜡块的运动。

img214

图6.2-1 红蜡块的运动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弹力中“演示”(用激光笔代替光束)。

演示

如图3.2-4,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img215

图3.2-4 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

四、新课程要重过程教学

新课程中实施教学,首先就是重过程。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通过活动,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1.为什么重过程

在具体过程中能理解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

在具体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相关体验,增强相关的意识。意识是很难通过灌输来达到增强目的的。

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某个方法不等于能掌握、运用这个方法。掌握和运用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实现。

学生的能力是在相关行为中提高的,学生经历某一过程的行为为培养和发展相应能力创造了条件。

2.怎样重过程

下面就对新教材的两个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看应该怎样重知识。

例1:关于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

①列举旋转砂轮上的火星、旋转雨伞上的水滴沿圆周切线飞出的事例;

②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

③讲解有关例题,布置有关习题。

新课改的教学过程:

①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②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

③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④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

⑤体验:“做一做”——做一个显示抛体运动速度方向的“飞镖”。

以上教学过程包括了“提出问题——实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体验”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例2:关于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

①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心力作用;

②实验得出:向心力的大小跟质量、半径、角速度都有关系;

③“可以证明”,向心力的大小F=mrw;

④从力要产生加速度导出向心加速度意义和公式;

⑤阅读材料: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

⑥做一做:感受向心力。

过程分析:以上过程中的实验装置比较复杂,难以作为学生实验,而且力的大小的呈现比较间接,不易形成直观认识;证明过程也只是四个字:“可以证明”,学生没有经历这个过程,虽然作为阅读材料给出了公式的推导,但难以落实,只是在最后做一做中,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新课改的教学过程:

①用一定的篇幅,设立小标题,进一步明确“速度变化量”的概念。

分析:向心加速度难点在于ΔV,正确认识圆周运动的ΔV作为以后过程的基础,这里又作了进一步强化。

②通过五个步骤说明ΔV很小时匀速圆周运动的ΔV指向圆心,引入向心加速度。

分析:把对ΔV方向的分析分为五步骤,减小台阶,降低坡度。

③给出向心加速度,在“做一做”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推导。

分析:ΔV问题解决了,推导只是数学问题,放在“做一做”中,兼顾学生的差异性。

④通过实例引入向心力概念,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向心力公式。

分析:至此,学生获得的是完整的向心加速度概念。

⑤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公式。

分析:圆锥摆实验装置简单,能够当做学生实验来做,也是一个应用知识的实例。

⑥做一做:体验在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分析:通过体验来认识半径和向心力的定量关系,强化实践意识。

以上只是从几个侧面,说明自己对新课改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同人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