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的一般要求

礼的一般要求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的一般要求既有对仪态、仪表的要求,也有对立身处世的要求,既有对待人的要求,也有如何使用礼物以体现往来相报的要求。在这个方面,礼的一般要求是:立身和善宽容。所谓“立身和善宽容”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自勉自励,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凡事先人后己,将心比心,多为他人考虑。这就是要讲求礼尚往来。礼尚往来的一般要求,一是相互回报,一厢情愿、来而不往是失礼的,要受到批评。

二 礼的一般要求

礼的一般要求既有对仪态、仪表的要求,也有对立身处世的要求,既有对待人的要求,也有如何使用礼物以体现往来相报的要求。简而言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仪态、仪表

仪态、仪表的要求首先包括对一个人的容貌、体态等方面的要求。孔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大意是说,君子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慢无礼;端正自己的神色态度,就可以赢得人的依赖;谈话时注意自己的言辞声调,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俗和错误言论。仪态举止修养,有三个方面:一是谈话。“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记·曲礼》)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不随随便便说话,言达意即止,如果不注意言谈,话语啰嗦、重复,会给人不礼貌的印象,听的人也会感到厌烦。二是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如果站立时出现歪脖、斜腰、屈腿等姿势,就是失态的表现。三是坐姿。古人说:“若夫坐如尸,立如齐(音zhāi,如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整洁身心一样庄敬谨慎)。”(《礼记·曲礼》)意思是说,如果是成年人,就要坐得端正,站得恭敬。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这样既优美、自然,又合乎礼仪。仪态、仪表还包括对个人服饰打扮、个人卫生习惯方面的要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个人如何穿戴、如何打扮、卫生习惯如何,都体现人的礼仪修养素质。

仪表、仪态要受到以下原则的支配。其一,个人外在的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有诚敬之心,才会有庄重、恭谨之色。内心有真诚、恭敬,才能在行为中相应地表现出来。如果是虚情假意,美好的仪表仪态就会流于虚伪。其二,内在素质与外在的仪表、仪态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既不能只讲朴实而不要外在的仪表、仪态,也不能只讲仪表、仪态修养而压抑或扭曲个人的天然素质。其三,个人仪表、仪态的修养不可过分,也不可不及。如果拘泥于仪表、仪态之节,丧失了生活中的欢乐和人际关系的亲密融洽,也就违背了礼仪要求的美德宗旨。所以,既要注重仪态、仪表,又要讲庄敬诚信

2立身和善宽容

讲求礼是为了待人处世,而待人处世之先,必然对如何立身提出要求。在这个方面,礼的一般要求是:立身和善宽容。所谓“立身和善宽容”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自勉自励,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凡事先人后己,将心比心,多为他人考虑。二是对他人宽容大度,不指责,不抱怨。一个有良好礼仪修养的人,立身处世总是有和蔼可亲、充满善意的态度,礼貌待人,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与人为善。严于责己则有自知之明,宽以待人则有知人之智。

img3

和善宽容,在于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觉性,知荣辱、明善恶,不做亏心事,有高度的自我约束,克制自己。行为合乎礼仪规范,有一定节制,通过个人修养来节制内在情感的放逸。从礼的养成过程上说,还要着眼于外部行为,通过外部行为的谨束和规范,知荣辱、辨善恶,以至养成习惯,由外而内地逐渐促使其精神境界的改善和提高。

3待人谦虚恭敬

仪态、仪表是个人礼貌行为的外在方面,而谦虚恭敬则表现礼貌行为的内在方面。如果没有内心的谦虚恭敬,没有在待人中把这种谦虚恭敬真诚地表现出来,那么,这种礼仪也只是表面的,充其量也只是装装样子而已。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诚,即诚信、诚恳,真实无欺,言行一致;信,即信实,待人真诚,以心相交。谦在己,敬对人。谦敬必须真心诚意,尊人卑己,自厚宽人,克骄防矜,能择善而从。谦敬、诚信不仅是为人品质的要求,而且也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一个有修养的人的理智。在礼的修养中,如果缺乏内心谦敬、诚以进德的原则,那么无论礼仪行为如何规范,都很可能成为徒具形式的装模作样,退化为庸俗的客套,给人以虚情假意之感。

谦虚恭敬,有三个原则:一是对一切人都要恭敬热诚,这是礼的精神。行礼的人如果体现了礼的精神,就是谦谦君子。二是对老者、长者、残疾之人尤其要讲求恭敬热情,不轻视、不歧视。三是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喜好与禁忌。这是有良好礼仪修养的表现。

4遵循礼尚往来

礼仪是对合乎道德的、文明的交往的体现。对礼仪的重视,就是对人际交往道德化、文明化的重视。礼仪交往是双方的,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予以回报,起码要以同等的善意尊重回报别人。这就是要讲求礼尚往来。礼尚往来的一般要求,一是相互回报,一厢情愿、来而不往是失礼的,要受到批评。二是礼仪交往中要求得人恩惠必定回报,这是有道德的表现。三是以直报怨,就是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言辞与举止,正确面对别人的过失和不端的行为,也就是说,讲回报要有原则、标准,不能冤冤相报、以恶报恶,但也不能姑息养奸、纵容坏的行为,我们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四是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但不是以丧失一切原则、是非善恶标准的迁就宽宥人的过失,也不赞成以德报怨,用高尚的道德回报别人的恶意、恶行。这实际上是在用不值得的宽厚和付出去面对坏人坏事,是一种不讲是非标准、不讲原则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