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的不良习惯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说:“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跨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记得苏霍姆林斯基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在一本书中说:有些人认为,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负担,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

“坏习惯会自然改的”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中的误区所谓习惯是指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比较固定的自动化了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动作的特定倾向。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好的习惯会使人的一生受益,而坏的习惯却会贻害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容忽视。家长必须认识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关系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忽视它。

在目前的中国家长里,有不少人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存在着误区:

首先是缺乏意识。错误地认为习惯的培养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认为那是学校的事,家长不必管。这种家长一般文化素质较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很容易染上恶习,走上歧路。

其次是方法不当。这种家长往往在发现孩子有不好的习惯时,一味硬逼强加,破除孩子不良习惯时,生硬地禁、堵、卡,甚至训斥、吓唬、打骂、体罚,结果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有的家长不懂孩子小注意力维持时间短的特点,逼迫孩子长时间学习,以图养成他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想适得其反,使孩子养成了边学边玩不专心学习的坏习惯。

再次是包办代替。患此病者大多溺爱孩子,只求学习分数,往往对孩子宠爱放纵,造成孩子任性、懒惰,依赖成性,自主、自立能力极差。根本谈不上良好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长在培养孩子习惯上的弊病远不止以上三种,急需加以纠正。

一、必须从小、从细、从严抓起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任何意志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为之常。”所以家长应充分认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少家长“从小、从细、从严”培养孩子习惯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二、坚持不懈地扬好抑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容易,一经养成要坚持不懈地耐心引导,使之强化巩固。克服一个坏的习惯也是难的,发现苗头要善于开导,持之以恒地加以抑制,使之消除。一般地说,家长可以与学校教师密切配合,从孩子很小时就要认真地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注重言传身教,创设养成孩子良好习惯的家庭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 老师。家长自身要消除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起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要在家里制定一些生活、学习时间安排,创设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氛围。例如孩子开始学习后,关掉电视机、收录机等,家长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务,更不要高谈阔论,打牌闲聊,也不要随意向孩子问话,干扰孩子学习。这样,容易促进孩子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学习时间过久,影响了日常的休息。

四、加强与学校老师联系,协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般说来,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是富有一定的方法和经验的。家长要经常主动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反映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根据学校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要求,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工作。一些家长总结出的“管好四块时间”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经验,是值得提倡的。具体地说,一是管好孩子早起到上学的时间,督促孩子预习当天学习内容,理好书包,准备上学;二是管好中午时间,督促孩子抽取一定时间阅读有趣的书籍;三是管好孩子下午放学到晚饭前的时间,督促孩子独立思考专心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自我检查;四是管好孩子晚饭后休息活动直到睡觉前的时间,督促孩子的复习、预习并按时睡觉。

没有课外阅读习惯

书籍是一所可以终身享用的学校,人们可以在这所学校里学到广泛的知识,一个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将会对其一生有着不尽的影响。可是在现实中,有不少父母忽视了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甚至认为,只要把课本上、课堂上的东西学好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极其片面的。

有些父母认为学习好,即是吃透课本知识,把孩子看教科书以外的书籍认为是不务正业,不专心学习,不求上进。所以只许孩子成天啃课本,课本以外的课外读物一律不让孩子看。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家庭里,盖房子可以花上数万元,却舍不得花上几元钱给孩子买课外书。我曾到过一个很富裕的农村家庭,房子是价值20多万元的小楼,家具摆设也很讲究,可是家中别说没有课外读物,就连一本汉语词典也找不到。

单调的死啃书本的学习必然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使孩子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中。教育家斯卡特金说:“没完没了的背书不是学习的母亲,而是学习的后娘。由此造成的死读书,与其说是一种怪论,不如说是摧残脑子和理性更确切、更实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说:“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跨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

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一些健康的具有科学性、文学性、历史性的,符合他们思想和知识水平的课外书,不仅不会妨碍对正课的学习,而且对正课学习大有帮助。最直观地说,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巩固学到的字、词,还能够学到大量的生字、生词,并运用这些字、词。书籍使他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一般的少儿读物都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书籍。读这些书可以使孩子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激励他们更好地去学习、探索。如果是读一些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走进大自然》、《动物世界》等等,会对孩子的学习有直接的帮助和补充,也会对他们将来立志成才奠定基础。

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理解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来说,阅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重要手段,但有些家长却不这么认为。记得苏霍姆林斯基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在一本书中说:有些人认为,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负担,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

学生越感到学习有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教育家们提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借助阅读发展学生的智力。要记住,书籍也是一所学校。父母、教师应当引导孩子们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在书籍的世界里遨游。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就是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不会做家务活

有一位母亲曾经问:“你看到现在有做家务的孩子吗?”“有,肯定有”可这样回答她的时候,人们其实心里也很清楚,现在肯做家务的孩子真是太少了,家长鼓励孩子做家务的更少。

年纪长一点的人都知道,过去小孩帮助做家务劳动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农村里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体力以后,家里总是理所当然地分配给孩子家务,如打扫屋子、烧火、劈柴、打猪草等等。

现在的情况与此恰恰相反,家庭条件好了,生活机械化程度高了,家务相对少得多了。有的家庭还请了专职料理家务的保姆,哪里还需要孩子做家务。

其实,我们千万不可小看了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孩子帮助干家务学到的知识,胜于书桌前的学习。

美国一位儿童教育专家说,我们不能让孩子永远站在我们的后边,保持天真无知,而应去筛选生活,找出孩子在我们的指导下能承受的经历,使他有机会去体验生活自学成才,认识自己的能力。我们对自己和孩子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好、把握住。如果拼命去做这个尝试,将会使自己烦恼无限。

小玲聪明可爱,可她长到10岁了,却不知道如何择菜,如何扫地,如何抹桌子,更不会洗衣刷碗。由于她不懂得干家务,后来还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在学校里,轮到她值日扫地,她挥起扫帚,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用扫帚在教室里挥舞。地没有扫干净,尘土却满屋子飞扬。还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她出于好心,帮妈妈刷碗,只有七八个碗碟,她把已经用去三分之一的洗涤剂全倒光了。再有一次她刷自己的小皮鞋,弄得满手满脸满衣服的黑鞋油。

说起来,这些简单的家务活,她平时也见到家长干过,表面上看没什么难的,可是她没有经过实践,真正做起来,就让人啼笑皆非。

而只有5岁的同同不但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就是拖地板、洗手帕、叠衣服,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做得很出色。究其原因,是因为他3岁时妈妈就让他学会料理自己的事,让他干一些他能做的事,慢慢地,他触类旁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他都能得心应手。我们的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干家务活,家务里面有不少生活的学问。比如,如何把衣服叠整齐美观,这里面很有考究。t恤衫、衬衫、裤子、棉袄的叠法各不一样,怎么叠才最简单又最好看,这就是锻炼一个孩子的分析能力、想像能力和美感。再如,择菜也有学问,白菜、菠菜、青菜和芹菜各有择法,同样的菜也有嫩老、新鲜度等具体情况,怎么择快、怎么择不浪费等都有不少知识可学。通过择菜,还可以知道一些农事知识,什么季节有什么菜,是怎么长出来的等等。这些知识很感性,也很有趣,对孩子来说容易接受。

有一位家长长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弱智儿童,“什么也不会做”。某一天,来了一位客人,家中没有人能出去购物,不得已只能让这个孩子带着纸条出去购物。结果,他全部买回来了。家长表扬他说:“干得太好了。”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积极地帮助做家务,扫地,购物等样样都做得很好。

还有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她坚持反对孩子做家务,理由是孩子不会做,而且碍事。可她的儿子却偏偏喜欢帮她拖地板,3岁的时候就吃力地拿着拖把在地上来回地拖,因为他觉得这很有趣。可是每次都被妈妈责备:“你看你,不听话,胡乱弄,反而把家里弄脏了。”朋友告诉这位母亲:“孩子喜欢这样,你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教他如何做才能把地拖干净。这样可以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和勤劳的好习惯。”后来这位母亲特地给孩子做了一个小拖把,孩子的小房间的卫生就让儿子包了,这种习惯就一直保持了下去。

爱劳动、爱料理家务的孩子长大后,自理能力总是比较强。从心理学角度,必须承认它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积极面。因为孩子根据家长的要求,在家中完成了任务,并得到大家的好评。这个过程也是孩子真正认识自我人生价值之难得的机遇。这是孩子学做家务最深远的意义。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几年前的一则新华每日电讯曾报导:一位外国教育家目睹初秋的北京街头衣着远远厚于爷爷奶奶的小孩子,惊呼:“我很为你们中国的未来担心!

异邦教育家的忧虑并不是毫无道理。每年秋天,各高校无一不为迎新工作做了周密安排,但再周密也不能让学生家长们放心。各高校接待站最不寻常的风景,乃是千里送子读书的庞大家长群。

现实生活中,这种反差、反常现象比比皆是。一方面是满怀爱意的父母挺身承受一切压力,心甘情愿为孩子遮风避雨,一方面是孩子即使已过了18岁生日,依然习惯于依偎在双亲羽翼下的生活。

可敬的父母们,当你包办孩子的一切时,你是否意识到你同时也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和独立的权利?孩子最终将走出你的视线,那时他将如何生活?在物质生活日臻丰富的今天,你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我们不妨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某市教育学研究会对1722青少年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当问到“你遇到失败打击时能顶得住吗?1/3以上的中小学生、42.5%的大学生回答是“一般”或“顶不住”。主要理由是:“没有经受过失败的打击和煅炼”,“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就没有顶住失败和打击的勇气”等。

50年前,我国著名教育 家陈鹤琴 先生曾针对父母对儿童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50年过去了,今天做父母的对儿童过度照料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现象更是有增无减,甚至出现“包办代替”的情形:孩子已经会自己吃饭了,父母还要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会走路了,家长非要抱在怀里不可,从这个大人手里传到另一个大人手里,不让孩子双脚着地走路;孩子会自己拿东西了,家长不让他们自己动手,而将东西一件一件地递到他们的手里;孩子会自己洗手、洗脸、洗脚了,家长却给他们打好水,替他们洗;孩子会自己穿衣服了,家长不让他们自己动手穿;孩子上学了,尽管距离学校很近,也不经过大马路、小马路,家长却每天要背着书包接送;孩子写作业,家长要陪在旁边,替他们削铅笔、灌墨水、用橡皮擦去写错的字;写完作业,家长不是要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而是替他们收拾;孩子自己会洗红领巾、手绢、袜子,家长不让他们洗,全由家长代劳……现在,许许多多的孩子什么事都不用他们自己动手,一切全都由家长“承包”了。孩子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难怪有人称他们是“小皇帝”。

赵忠心 教授针对这种状况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不需要“皇帝”,即便是皇帝也要自立。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到社会上都要成为“平民百姓”。平民百姓都要生活自理,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料理,就难正常生存。孩子在小时候,爹妈心甘情愿地侍候这些“小皇帝”,爹妈年轻力壮,有精力侍候他们;但孩子从小习惯了“小皇帝”的生活,没有学会生活自理,到他们长大了,爹妈也变老了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磨一休,让他当和尚,独立生活。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头磨破了他的腿,母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一休将手伸给了母亲,可母亲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话:“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一休的母亲让小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时候,父母应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做父母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但家长还应当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教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自立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孩子将什么事都不会做。将来孩子长大离开家庭、父母,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就不会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不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葬送他们的锦绣前程。

某地有一位大学生,从小就特别聪明,上小学时跳过级,中学没有毕业就提前考入了大学,刚满19岁就大学毕业。紧接着,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学校领导看他有培养前途,决定送他到国外深造。应当说,从小学到大学,这位研究生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一般青年学生如遇上这样一个出国学习的机会,自然会高兴得不得了。可这位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要独自一个人去异国他乡,远离父母家庭,谁来照顾我的生活呀?

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呢?因为这位研究生是独生子,从小就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的生活问题全由母亲代劳,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在考上大学之后,他的母亲每周还要到学校替他整理内务,帮他洗洗涮涮。离开母亲的呵护与照料,他简直无法生存。因此,出国深造的消息给他带来的不是万分欣喜,而是极大的烦恼和压力。

来到北京语言学院进行出国前的语言强化训练,他在生活上遇到种种困难,东西不会买,衣服不会洗。距离出国日期越近,他的心理压力越大,整天心神不定,甚至愁得彻夜不眠。到后来,只要有人提到“出国”二字,他便浑身发抖,手脚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他的身体和精神全部崩溃了。送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精神过度紧张。人们问他患的究竟是什么病?医生说是“出国恐惧症”。

赵忠心 教授在为这名智力超常的研究生惋惜之余,语重心长地告诫天下父母防止重蹈覆辙。他认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生活是否舒适,也关系到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会做,什么事情都难不住他。他的自信心会很强。这种自信心也会迁移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将来的副业会富有成效。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事事不会做,处处有困难的孩子,不仅生活上会遭受许多磨难,还会逐步滋长自卑心理,以至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场经济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年轻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下一代的明天,请将孩子从“怀抱”中放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自立的锻炼机会。

没有节俭观念

近来,在大中小学生中间,出现了一种“摆阔”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教师的关注,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然而,有的家长却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讨论这种事有点“小题大做”,对此,很不以为然。

学生“摆阔”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组织学生讨论“摆阔”现象,以明辨是非,也不是什么“小题大做”。学生中“摆阔”虽不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其影响却相当大。因为“摆阔”,就是讲究排场,要“显示”阔气,那就不单纯是自己享受,往往也请别的学生分享自己的“阔气”,比如请同学下馆子、喝好酒、抽好烟、听歌、唱卡拉ok等。这样受不良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摆阔”的一个学生了。

学生“摆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责任在家长。因为学生并没有工资收,学生“摆阔”用的钱,是家长提供的。即或是学生自己通过勤工俭学挣来的钱,不是用在学习或日常生活必须的消费上,而是在吃喝穿戴上有意“显示”自己的“阔气”,这当然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但主要是受学生家长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要减少以至杜绝学生“摆阔”的不良现象,家长要首先提高认识,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念。

“摆阔”表面是显示自己的“阔气”,其实质所反映的是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我们不是“苦行僧”,物质条件好了可以享受,这当然也包括家庭物质生活水平高的学生。但刻意追求享受,有意“显示”阔气,就是有点庸俗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努力所追求的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显示的应当是自身素质的高水平。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和期望要求,也应当是如此。然而,有的家长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偏颇,或庸俗的攀比思想作怪,在孩子要钱和花钱的问题上缺乏必要的限制,放任自流,有求必应。这就有意无意地助长了某些学生图虚荣、摆阔气的意识,使之恶性膨胀。

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古人说:“成由俭,败由奢”。凡是在学业和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一般都是生活很俭朴,能够忍受贫穷,即或是有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刻意追求享受,更不会有意“显示”自己阔气;而凡是在事业上一事无成,特别是身败名裂的人,无一不是由于在物质生活上过分追求奢侈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因此,自古以来,有许多很有远见卓识的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对子女要求相当严格。

宋朝有一个宰相叫张文节,按他的俸禄收入来看,完全有条件让子弟和家人生活水平更高一些。然而,他的家人穿的是平常的衣服,吃的是平常的饭食,住的是不蔽风雨的房子。有人对他这样做很不理解。他却说:“按我现在的收入,是完全可以使家人子弟享受荣华富贵的。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任家人子弟享受,将来我的收入一旦减少,他们会很不适应,在精神上要经受很大的磨难,弄不好还会出问题。”司马光称赞张文节是“大智大贤,深谋远虑”。的确,张文节想得很深,看得很远。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长如果对学生“摆阔”的问题掉以轻心,放任自流,一旦形成恶习,问题严重到连你都看不惯或忍无可忍的程度时再想纠正,恐怕会是像王阳明所说的那样,“习与性成,则严师益友不能劝勉,重罚不能匡正矣”;又像颜之推所说的那样,“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社会上那些犯罪青少年,一般都是由于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走上邪路的,家长们不能不从中汲取教训。

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是人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追求物质的拥有、支配和享受,还是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对社会的贡献,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对人来说,就像是一根“指挥棒”,指挥着人前进的方向;价值观又像是驱动器,促使人朝某种人生目标前进。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才,成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假如孩子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的时候,就跟别人比的不是思想进步和知识学习,而比的是生活上的“阔气”。那在争取思想和学业上的进步上,就不会有多少投入,不可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就会成为泡影。

家长对于孩子“摆阔”的现象,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应当限制孩子过分的物质消费,教育孩子节俭朴素,树立“安贫乐道”的思想;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在思想、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在这方面,日本学校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学生上学,一律都要穿校服,不允许穿家里提供的其他服装;所有学生都要在学校统一用餐,不允许从自己家里带饭吃;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旅游,由学校统一规定带多少钱,不允许任意多带,如若发现学生所带的钱超过了学校规定的数目,教师就要没收。学校之所以要这样做,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不同,有的很富有,有的较贫穷。是为避免孩子们在学校里比“阔气”,富有家庭的子弟因自家的富有而自傲,贫穷家庭的子弟因家境不好而自卑。当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时候,只能显示思想、学习、纪律、作风上的差别,以便促使孩子们在这些方面比、学、赶、帮、超。因此,他们努力创造这样一种环境,不允许有显示由于家庭生活条件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他们的这种做法有很强的教育意识,很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深思。

常言说:“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不能迁就放任,娇纵溺爱,要严格要求,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坚决制止孩子“摆阔”。

不会礼貌待人

奶奶从农村老家来看孙子小明,多日不见,孙子长大了,长高了,懂事了,还一口一个奶奶亲昵地叫着,奶奶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甭提有多高兴了。奶奶的到来,给全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愉悦。妈妈采购了鸡鸭鱼肉,做了一桌子菜,设家宴欢迎奶奶。吃饭时小明紧挨着奶奶,一个劲儿地给奶奶碗里夹菜。一家人边吃边说笑,整个饭桌上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小明今天也特别地高兴,特别地懂事。他看奶奶吃完了一碗饭。主动地要孝敬奶奶一回,对奶奶说:“奶奶,您还要饭吗?我给您盛”。小明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奶奶一直荡漾着笑容的脸,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爸爸妈妈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奶奶放下碗筷,有点儿生气地说:“你这是怎么说话,我到你们这儿来,是来‘要饭’的?我不吃了,吃饱了”。本来是一顿很好的家宴,就因为孙子的一句话,给闹得全家人不欢而散。

这也许是奶奶太多心了,或是勾起奶奶什么伤心的事。但做父母的应当从这个故事中,认识到平时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所谓“礼仪”,是指表示礼貌的具体礼节,包括言行举止的诸方面细节。如果只知道“应该”对人尊敬礼貌,而不懂得“如何做”才能体现尊敬有礼貌,弄不好会适得其反,伤害对方,惹人反感。小明对奶奶说的话,就属于这种情况。

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带着孩子在路上遇到熟人,于是让孩子叫“阿姨”、“叔叔”等。如果孩子甜甜地叫“阿姨好”“叔叔好”,爸爸妈妈都觉得很高兴,对方也会表扬孩子有礼貌。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无论父母怎么启发孩子,孩子就是“金口”难开,弄得父母很难堪。于是这些父母们在带孩子去访问别人的时候,事先给孩子打招呼:“出去要叫人唷,不然以后不带你出去了。”或是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就是这点不好,出去不招呼人。”更有甚者恼火地责骂孩子:“连招呼也不会打,真没出息!”

教孩子招呼人、有礼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需要上好,但是要孩子和陌生人好好地打招呼,实在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有的孩子能和父母好好地打招呼,对陌生人却不能。有的性格内向的孩子到了小学毕业、初中、甚至高中毕业仍然有一张口说话就脸红、害羞的情况。孩子见到陌生人就紧张,加上父母不恰当地评价,孩子会更加紧张,当然就更说不出话了。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当怎样呢?首先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很好地与人打招呼,而应当利用家里来了客人的机会,让孩子习惯于和陌生人打交道。而且可以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孩子帮忙接待客人,如帮忙端茶,拿烟灰缸等,这样孩子可以逐渐克服害羞心理,对有陌生人的场合逐渐就会习惯起来,紧张感自然也就可以消除了,愿意与陌生人交往。招呼也便成了一种自然的事情。其次,应当和孩子讲明道理,与人打招呼不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它反映了人的文明礼貌程度,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所以当孩子不愿意或不好意思与陌生人打招呼时,家长不能急于求成,那样只能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有位心理学家劝告家长们说:与其强迫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不如教孩子习惯各种场合。

关于看电视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看电视的问题。因为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视卫星通讯网络的完善,人类都生活在电视网络之中。虽然家长、老师纷纷抱怨孩子被电视所吸引和迷恋,并采取种种管束措施,但是,孩子仍然是电视最重要的观众。这个问题曾经引起过世界范围的争论:究竟电视带给孩子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无休止、无选择地看电视是有害的。

第一,看电视太多,时间太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发育。影响孩子的视力。部分孩子沉湎于电视,面对电视就神经兴奋,离开电视则发痴发呆,目光呆滞,甚至在电磁波的长期辐射下,出现神经质症状。使孩子精神恍惚,学习下降。

第二,看电视大大减少了孩子的户外活动,阻碍交往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一些孩子把电视当做自己的“惟一伙伴”,失去了亲子、师生、同学之间感情沟通和思想交流的机会和可能,变得内向孤独,脾气古怪,易动肝火,言谈举止为电视所控制,一些孩子甚至变成电视“老人”。

第三,磨灭孩子的意志,使之变得懒惰,怕动脑筋,怕吃苦,削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追求的精神和毅力。

第四,看电视太多,孩子只习惯于娱乐性的生活,对读书、写作业、上课、劳动等会感到厌烦,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很容易疲劳。因为电视是单向传播,除了视力和听力功能发展外,使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减弱,理解力下降等。

第五,电视的某些内容对孩子也有不好的影响。

但是,电视毕竟是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具有生动形象、信息知识容量大、传递快等特点,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电视的直观形象,不仅使孩子获得快乐,而且通过看电视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获得信息,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电视涉及到自然、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从太空到海底,从远古到现代,从自然到社会,从本土到异域,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电视表现出来。孩子们日常接触不到的事物,能在电视中看到、听到。通过电视,他们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奇妙的动物世界、令人神往的宇宙太空、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原子弹等等。

有研究表明,电视可以扩大孩子的词汇量,而这是进行快速阅读的前提。对于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的小学生来说,电视是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户,是人生的启 老师,也是生活中的愉快伙伴。包罗万象、各门知识齐全的电视文化,具有集娱乐、教育、传播信息功能三位一体的特点,在小学生那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近年来,书店里各种儿童书刊由原来的倍受儿童喜爱到逐渐被孩子们冷落,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电视的冲击。因为阅读是属于有意识记忆过程,费时费力。而电视则形象直观,声情并茂,简洁明快。

电视节目可以使孩子特别是小学生加深对理性较强和视野以外难于参观的教育内容的理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视组织的各种知识竞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对电视台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有的孩子投书电视台、一争高低。有的面对电视机,思维敏捷,快言快语,答对了欢呼雀跃。大大刺激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只要家长注意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注意加以引导,是可以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的。

那么,到底平均每天让孩子看多少电视对孩子有益无害?其实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孩子看多少电视,只能是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去把握。不妨考虑这样几点:

一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家长要考虑孩子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良好,基本上能独立地安排学习、作业和玩耍,不会被电视控制,那么家长就不必十分严格地加以控制。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作业、课外阅读、锻炼等重要事项。老是迷恋电视,坐在电视机旁就不动弹,没有自制力,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或是做作业时也想着看电视,潦草马虎,那么家长必须参与控制。帮助孩子从迷恋电视中摆脱出来,严格控制看电视时间。必要时用一段时间完全与电视隔绝,让孩子适应学习生活的要求。

二是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如何。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的必须条件。而看电视的消极作用之一就是降低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大脑的主动活动,而看电视是被动活动,几乎完全被电视情节和画面牵着走。阅读能力差的孩子,根本无法完成学业。阅读能力只能在阅读中才能发展。看电视不但占据了孩子阅读的时间,而且使大脑长时间被动,出现“智能被动化”。所以,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喜欢看书。电视可以看,但是不能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要对孩子注意疏导分流,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媒介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抓紧孩子读写能力的训练。

如果孩子阅读能力强,阅读兴趣稳定,家长可以对电视控制松一些,最好能让孩子自己安排。

完全不让孩子看电视的做法是不好的,放弃电视就放弃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一些好的电视片对培养孩子的道德也有好处。编制播放电视节目和如何收看电视节目都是参入了人的主观选择,是可控的。电视可以破坏安宁,使世人陷入困境,能产生负效应,即人们称呼的“电视病”。但是也产生更多的正效应,特别是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电视带来的问题并不是电视本身所固有的,更多的是我们在使用中的不当造成的。

孩子的玩具

几乎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玩具。通过玩具,孩子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孩子适当地玩玩具,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必要的。有些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干脆禁止孩子玩玩具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还有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玩玩具,最典型的事情就是在对待孩子拆毁玩具的态度上,许多家长的做法是值得考虑的。

有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接着,他还进一步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有些后悔了。

“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 成了 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 那位 老师,就是我国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

孩子将新买来的玩具拆散,令许多家长头痛。实际上,拆玩具正是聪明孩子玩玩具的意义所在。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孩子在玩玩具时,并不满足于表面的摆弄、按规范操作,他们玩的更大兴趣是通过“破坏玩具”,从中了解它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是有前因的,这个前因就是孩子头脑中的疑问。对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种疑问会更多。

“小火车为什么会走?”

“绒毛小猴子为什么能翻跟头?”

“遥控汽车为什么会听人的指挥?”

“小闹钟的三个指针为什么走的速度不一样?”

“人是怎么钻到收音机里去说话的?”

……

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奇妙的现象,继而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答案,为此,他们不知深浅地拆开了玩具,甚至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拆掉。而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许多东西,如钟表、收录机、电话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有时会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如果父母为了爱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这个玩具对孩子来说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压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孩子因此所失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玩具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道理的家长常常本末倒置,只知心疼玩具,却不痛惜孩子能力的丧失。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却不知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育子成龙”,将孩子刚刚萌生的智慧幼苗给无情地掐掉了。这实在令人惋惜。

“不许贪玩”

——忽视游戏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时下不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父母大概是不多了,但是早期教育又从何做起?背唐诗?练钢琴?还是学舞蹈?不少人感到困惑。英国儿童教育专家响亮地提出:“儿童学习从娱乐和游戏开始。”他们的研究资料显示:玩耍长智力。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家长为了学习,限制儿童玩耍。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被关在房子里,只有到了儿童节,才能去爬山、划船、郊游、逛公园、动物园、游乐场。

研究表明,儿童入学前几年学到的东西,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多,学得也快,且大部分知识是在玩耍中学到的。英国支持儿童玩耍全国志愿委员会协调人安娜的观点更鲜明:“玩耍同正式教育一样重要,没有计划进行各种玩耍的儿童,在感情、身体以及成年后的社交或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如拥有这种机会的同龄者。”此观点已经得到美国专家的一项实验证实。那种认为孩子玩耍是浪费时间、学习不到东西的观点是错误的。

玩耍,为孩子打开生活之门。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今的孩子得不到玩的机会。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嫌学校的学习不够,回到家里又要补课。有的则盲目给孩子“定向培养”,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逼迫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练表演……盼望将来成个什么家。孩子只有听从家长的指挥,哪里还有自己的时间去尽情地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玩的天性,甚至不会玩。

根据一项调查,有的国家一年级儿童每周用于运动和玩耍的时间是人均18.4小时,而我国儿童仅为9.2小时。中国有80%的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学习,而在国外96%以上儿童课余时间用于看电视、运动和做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在我国,孩子越大,玩耍的时间越少,沉重的课业负担无情地剥夺孩子们玩耍的时间,有时连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证。长时间的学习、较少的睡眠和玩耍,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卫生专家建议,7岁以下儿童每天要有12小时睡眠,10小时玩耍,2小时学习就足够了,12岁以后学习时间五六小时就可以。

玩耍,看似简单,实则是内容繁杂的活动,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十分看重它在儿童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孩子们毕竟可以在玩耍中学习许多课堂之内学不到的知识,还能掌握一些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在玩耍中,孩子可以通过对人的接触和对事物的观察培养待人接物的能力。玩耍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别人,同样也可以获得一种自我关照。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玩好。很多孩子放学回家磨磨蹭蹭,因为回家还要接受父母的监督做作业,难怪孩子们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短暂;回到家,卫生间里最温暖。”

玩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玩耍和游戏可以协调神经和运动功能,在游戏中儿童的思维过程要通过语言和扮演的各种动作完成,这样便可以强化语言、运动和大脑皮层的联系。有学者做过统计,从小呆在家里由老人带大的孩子与5岁起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比较,后者的神经运动协调性明显优于前者,这是幼儿园里多做游戏的结果。例如,孩子想用塑料积木拼飞机,他就要想办法,动脑筋,合理安排组合。

玩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游戏使孩子接触小朋友,这就要求他学会与小朋友和谐相处。在各种“玩家家”的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学会了关心别人,尽职尽责。游戏还可以使孩子掌握一些行为准则,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有重新塑造心理活动的可能。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荣誉感,遵守纪律、克服困难和坚持到底的精神。玩还可以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机智的性格,克服胆小害怕的心理。

游戏,是婴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教育学家也指出:惟有通过科学安排的游戏活动,婴幼儿才能获得更高的智力水平。湖北教育学院婴幼儿教室依据“系列化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现代理论,彻底改变传统育儿方式,充分开发儿童的巨大潜能,以“适当超前,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国儿童发展量表》为各个年龄的孩子确立一个高于普通水平的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设计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孩子在活泼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目标,智力发展自然超乎寻常。

玩,对孩子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作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由于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加上看、听、触摸和开动脑筋,他所接触的信息往往比书本上的多。玩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丰富孩子的情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坚持力、毅力和自控能力。就个性发展而言,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动手的技能和技巧,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等。就社会性发展而言,它引导孩子模拟社会生活情境及规则,模拟人际交往关系及生活准则,大大提高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今后步入社会生活做准备。玩,也许能玩出个科学家、一个世界冠军,希望家长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你的孩子玩一玩。

为了开发智力,培养青少年的想像力,英国诺威奇市的一名妇女建立了一所“快乐生活学校”,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和父母一起玩搭帐蓬,做花园栅栏,用纸折小松鼠、小房等,他们把这叫做“像真游戏”。校长 贝尔顿 太太说:“我们希望这些能使父母们认识到鼓励传统游戏的重要性。”4个孩子的母亲乔依斯说:“孩子在‘过家家’这样的传统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贝尔顿 太太说:“孩子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要坐在那里想像,然后我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收集起来,编辑成册,然后再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想法,孩子们在这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玩耍如何能有如此“神功”?科学家的解释是:好玩是人的天性,在人生的最初几年间更是如此。玩耍时孩子的大脑敏锐度显著增高,对渗透其间的知识特别容易接受,对智能的激发作用最强,因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不是任何玩耍都能收到积极的作用。玩耍的种类和质量起着核心的作用。为让孩子玩好,在玩中长智力,父母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热情地参与,使孩子玩有所得。父母是有最多机会了解幼儿成长和需求的人,也是幼儿最愿意接纳的对象。在亲子游戏中,父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孩子起到催化的作用,为他们提供玩的素材和方式,或者在他们产生新想法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同时,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玩,通过与同伴玩,幼儿可突破自我中心限制,去了解别人的需要,从而掌握相应的社会交往的技巧。

2.要给孩子玩耍的规则,培养其自理的能力。如玩玩具,如何玩?如何收?并坚持下去,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3.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不可让玩耍冲击吃饭、睡眠等正常活动时间,保证身心全面发展。

至于玩耍的种类和方式可以根据年龄选择或者交替运行。专家推荐的有:一是感官刺激型,如泼水、敲铃、画画、插花等可让孩子得到感官方面的锻炼。二是运动型,跑、跳、追逐、打闹等,对肌肉、骨骼及四肢协调有益处。三是语言表达型,如朗诵、唱歌、绕口令等,既是声音锻炼,又是语言训练。四是竞赛型,如赛跑、捉迷藏等,对体格、智能、心理发育有益。

一些西方人说:只学习不玩耍,再好的孩子也变傻。

游戏的天空是广阔的,玩耍并不需要高档玩具,迎风而上的风筝可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甚至会引导他们对航空航天的持久兴趣;高速旋转的陀螺,也可能使孩子对力学产生迷恋。它正像孩子们无穷无尽、奇妙莫测的想像力。拍球、跳绳、追逐奔跑、玩转椅、滑滑梯等,能发展孩子走、跑、跳、钻、爬等动作,使大小肌肉积极活动起来,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并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玩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例如,孩子在玩沙子时,就能知道沙子和石头、泥土有什么不同,把沙子从大桶倒到小桶,就会发现不同的容器的容积之间的关系。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给孩子自由,不宜过分限制他的活动。看书识字是学习,游戏也是学习。孩子的智力主要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的标志,限制孩子的活动就等于制约他的智力发展。让孩子在玩中成长、玩中学习,度过幸福的童年。

孩子爱打扮、赶时髦

青春期孩子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比较“爱美”了,爱打扮自己了。青春期之前,父母怎么打扮他们都可以。但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在关心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把一些兴趣和时间用在如何打扮自己以及别人是怎样打扮上面。在穿衣、发型等装饰上,表现得比较“时髦”,尤其在外表上,特别引人注意;喜欢得到别人赞扬以及不甘心落于人后的愿望,是根深蒂固的。对于少女来讲,把兴趣用在外表形式打扮上,是有其特殊的心理功效的,那就是:吸引异性的注意;引起同性女子的羡慕。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们就感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对此,家长朋友应认识到:

1.青年小伙和妙龄少女在追求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倾向。青年小伙和妙龄少女爱美爱打扮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但由于少男少女们对美的本质认识还较肤浅,在追求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倾向:盲目节食减肥保持苗条体形,穿着打扮上过分追求成人美,追随时尚、刻意修饰、矫揉造作,也就失去了少年纯真、健美和青春气息。

2.针对孩子的爱美心理及对美的认识上的偏差,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要使孩子明白美是寄寓在和谐、统一、协调、相宜之中的。一个清清丽丽的女孩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便俗不可耐,与中学生的身份极不协调,这又美在何处!盲目节食减肥即使减肥成功,却成为一个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人,还有什么美可言!家长要使孩子明白美不仅仅停留在外表上,而是体现在其内在品质上。一个人如果光外表是美的,而他在言行上却流露出粗俗的举止,给人的感觉是极不舒服的,更谈不上有任何美感的。中国有句话叫“秀外慧中”,“秀外”即外表美,“慧中”即心灵美,只有既“秀外”,又“慧中”,做到内外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美。

3.作为一名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会如何读书,如何做人。外表应保持中学生健康活泼清新的自然美和青春美,同时应多读些能提高自身素养的书籍来陶冶自己的情操,随着文明程度和知识修养的提高,做到既“秀外”又“慧中”,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美的人。

孩子看武侠、言情小说

十几岁的孩子总的说来自控能力不强,一旦看到传奇色彩极浓的惊险武侠小说和男男女女悲欢离合的言情小说,常常会看得入迷。

武侠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中间免不了打斗凶杀的情节,小说中的那些孤胆擒敌的英雄、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使孩子充满了好奇心,也崇拜得五体投地。言情书中那种卿卿我我的描写又对情窦初开的少女们充满了吸引力。看得连读书和作业都忘了是常有的事,甚至会想入非非,模仿情节,以致不能自拔。

一些家长采取将书撕毁,严厉禁止孩子看武侠书的粗暴做法是不足取的,这只能导致孩子看此类书越来越隐蔽,而父母又不可能一天到晚盯着孩子。我们主张运用引导的方法。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课外读物,如果发现你的孩子已沉迷于武侠言情小说之中,家长最好参与进去,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方方面面,使孩子能正确认识书中人物行为的社会意义及其局限性。读了几本后,可问孩子这些书是否大同小异,问问武林中的人物为了得到秘诀,常常不择手段置人于死地,这种心态你认为怎样之类的问题,从而使孩子能冷静下来,能分析思考,从消极的盲目崇拜、模仿中解脱出来,从中获得一定的教益。与此同时,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转移阅读兴趣,帮助孩子选择适宜孩子看的、孩子喜爱的、内容健康的课外读物,使孩子知道在武侠言情小说之外,书的天地是很宽广的,让孩子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游弋,学会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

孩子抽烟

许多家长反映他们未成年的孩子在外面偷着吸烟,有的甚至上了瘾,自己的零花钱不够,就偷家里的钱或通过其他不正当的渠道弄钱买烟。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并不罕见。

发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一味地斥责甚至以体罚来惩治孩子多半是不奏效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打骂有时反而促使孩子对抽烟更加迷恋上瘾。

要纠正孩子吸烟的不良行为,就要清楚地了解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

第一,盲目模仿,相互感染。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的社会化方式首先是模仿。但由于识别能力有限,便在不辨真假、善恶的情况下去追求“新、奇、特”,模仿影视作品中自己所崇拜偶像的一举一动,认为这样才算潇洒。在这些群体中,一旦有人率先吸烟,就会产生暗示,谁不吸就显得“不入流”,结果相互影响,便逐渐形成了不良的吸烟习惯。

第二,好奇心强,寻求刺激。青少年对成年人的活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加上社会对吸烟的一些不正确说法,促使他们想亲身体验一下这种感觉。由于自我的控制能力不强,慢慢地便上了瘾。尤其是当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在家里、在外边遇到了不痛快的事,便用吸烟这种刺激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第三,错误的心理需要也是青少年吸烟的原因之一。青少年中有些人往往错误地认为吸烟是“大人”的标志,因而学着吸烟来表现自己长大成人了,可以与成人平等,并在其他同伴面前显示自己的老练与超群。

要及时纠正孩子吸烟的不良行为,必须针对形成的不同原因,因势利导。

第一,要向孩子说清吸烟的危害性,用有根有据的材料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要了解孩子所特有的心理需求,为孩子营造轻松活跃的家庭氛围,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公众活动并获得成功,从而使他们以自己的成就感驱走对吸烟的兴趣。

第三,要耐心地帮助孩子辨明偶像的真善美及小伙伴中的不良行为,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改掉吸烟的坏毛病。

第四,要与学校和街道密切配合,强化督促检查力度,以防止旧病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