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苏丹阳师范附小定期组织学生去画院、博物馆、企业、公园等地方参观、学习、考察,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4.3 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过程。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活动也是在开放性状态中进行的。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教育活动中,必须坚持开放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1)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的涵义

这条原则是指在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教育过程中,要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其所有相遇的师生及其环境的交往中,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优发展。

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和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原则是根本对立的。传统教育是建立在以人类自己为中心的“主体——客体”实践结构之上的;人类的教育任务是接受已有的文化;评价教育的标准是成人世界的统一标准;虽然或多或少也有些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但教育总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教育具有保守性特点。这种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虽然可以维护系统的稳定和有利于系统内部分层定级。然而它却制约了系统要素的创造性和整个系统的创新功能与活力。创造性思维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典型形式,它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因而它必然是开放性的。

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首先反映了时代要求。开放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共同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要求打破国家、地区、民族的壁垒,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人类的未来。现代科技、现代通信手段、交通手段特别是信息网络已把世界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铺设了许多高速通道。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封闭就意味着死亡,只有开放才能使国家、民族、个人获得无穷的活力。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把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教育时刻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及时聆听到时代的召唤,进而使教育充满活力。其次,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是创造的本质的突出体现。创造的本质在于求新求异,它是对事物的旧质的彻底改造或全面否定,使事物具有新质。开放性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脱颖而出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再次,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与人的本质也是一致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一种探究的愿望,这种探究的好奇心正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许多人之所以后来没有了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的封闭的环境和呆板的教育造成的。一旦这种束缚解除,人就会焕发出创造的活力。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正是符合人的创造力发展需要的。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开放性原则是反映创造性思维教育特质的基本原则。

(2)贯彻创造性思维教育开放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目标要开放。开放的教育目标,按新课程的理念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放的教育目标,也可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看得见的知识与技能为显性目标,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目标。开放的教育目标还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掌握某一课题或某一单元知识、技能为短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为长期目标。教师在考虑教育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短时的可检测目标,更要着眼隐性的、长期的不可测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坚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这才是开放的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目标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二,教育内容要开放。教育内容的开放是指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内容不要局限于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而是要尽可能在教育教学内容中引进并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和创造发明的最新成就,甚至可以适当地介绍现代科学发展和现代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时代前进的脉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中学时代的陈景润正是听了老师沈元讲的“哥德巴赫猜想”后才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的。教育内容的开放还要注意教好、学好“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传统课堂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开放的课堂教学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如江苏丹阳师范附小在探索开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用好有字之书,包括教材和课外书籍。他们探索出一条开放阅读、开放作文之路——“三轨阅读、创造作文”。“三轨阅读”:“一轨”是读好教科书;“二轨”是读好学校指定的课外必读书;“三轨”是读好学生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创造作文:走出命题作文封闭的圈子,低年级以创作童话为主,中年级以创作儿童故事为主,高年级以创作儿童小说为主。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畅想童真、童心、童趣。结果,学生的创造意识增强了,创造兴趣浓厚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并取得令人欣喜的创造成果,学生们结集出版了童话集、故事集和小说集。其次是关注无字之书。教学起源于劳动、生活,理应回归生活。生活是一本无字之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苏丹阳师范附小定期组织学生去画院、博物馆、企业、公园等地方参观、学习、考察,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学内容的开放,还要注意来自学生本身的创造性文化,如中小学生的小创造发明、小制作、小设计,这些创造的火种要精心保护并让它放出光华。

第三,教育方法要开放。教育方法的开放是指对青少年进行创造性思维教育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不能固守某一种教学程式。一定要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为“启发式”、“学导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第四,教学课型要开放。“启发式”、“学导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需要开放式课型来支撑;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缺少可操作性。开放的教学课型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型;二是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鼓励争鸣,鼓励尝试。前面提到的江苏丹阳师范附小经过探索,摸索出了8种开放式课型:

第一种:质疑式,带疑阅读→尝试讨论→大组交流→解疑存疑;

第二种:讨论式,出示讨论题目→定向学习教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第三种:辩论式,学习新教材→确定辩论题目→分组准备→两组展开辩论→辩后师生总结;

第四种:茶馆式,课前预习教材→七嘴八舌谈见解→教师适当作点评;

第五种:小组式,自我尝试学习→小组交流思想→小组代表发言→评出优秀小组;

第六种:采访式,教师明确采访要求→个人或小组采访有关人员→写好采访记录→汇报采访情况→得出采访结论;

第七种:主题式,课前明确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充分表达想法→师生共议主题;

第八种:主持会议式,学生充当节目主持人,教师导演,整堂课由学生主持、串连、设问、解答、存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6]

第五,教育设备、仪器手段要开放。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提高学校、社会等现在拥有的仪器、设备手段的使用率。现在有些中小学校加强横向与附近中小学的联系,纵向与高一级学校的联系,做到资源共享,这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二是要创造条件及时更新仪器设备,要用现有的高科技成果来装备学校,促进教学手段和条件的现代化

第六,教育时间要开放。传统的教育把学生的学习局限在课堂教学时间里,局限在某些固定内容的讲授时间里,从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教育时间的开放,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如各科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连扫地、种植等活动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魏书生曾就教室门怎样才不被风吹得响而激励学生想办法,结果有一位同学找到了12种方法,这显然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

第七,教育空间要开放。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教育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既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创造发明室里进行,也可以在家里、在劳动场所里进行。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等除了定期、定时向学生开放以外,最好延长时间,甚至是全天候开放。社会要尽可能多地建立科技馆和科技活动的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的场所。学校要创造条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沟通起来,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八,教师的心灵要向每个学生开放。教师心中要装有学生,要关注每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不断开发自己的创造力,用自己创造性的教育与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

第九,教育评价要开放。传统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主要看学生听不听话,会不会做题目,能不能考高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育评价的开放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会不会提问;学生会不会思考;学生会不会表达,敢不敢当众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学生会不会合作讨论;学生会不会动手做实验、操作。为此,在建构开放式教育评价体系时,要注重评价标准的全面化、评价操作的过程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把教师自我评价、学生主体评价、专家客观评价、家长参与评价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评价的自我激励功能和科学导向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