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稀土微肥的神奇效用

稀土微肥的神奇效用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稀土微肥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稀土,其中镧、铈含量各占28%和51%。稀土农用是中国首创,并居世界领先地位。因此,稀土元素的毒性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近来,国内发现稀土元素对癌有抑制作用,但大量摄入稀土元素对人体肯定有毒害作用,而且稀土元素被人体吸收后,不易排出体外。因此,食用含稀土元素的食品,其毒性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后才能表现出来。另外,稀土元素的毒性大小与稀土元素的形态、剂量、服药途径等有关。

稀土微肥的神奇效用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勤劳的中国农民对肥料的朴素认识。在“坐地日行八万里”的今天,肥料家族也是旧貌换新颜,今非昔比。在这个家族中,既有农家肥,也有大家熟悉的近代化肥,还有鲜为人知的稀土微肥。它们组成不一,功能各异,神通广大,斗艳争奇。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肥料家族中的新成员——稀土微肥。

稀土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17年,中国学者钱崇澍和美国人奥斯汀豪特就报道了铈对水绵的生理作用。20世纪30年代,有人报道了从磷灰石中提取水溶态稀土化合物施于豌豆,使豌豆增产45.6%;用三氯化铈(CeCl2)使甜菜块根增重24%,小麦发芽率提高17%。遗憾的是这些早期研究缺乏系统性,更未形成实用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科学工作者围绕稀土农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到80年代中期取得重大突破,最终使稀土微肥问世。稀土微肥,顾名思义,微者量少,肥即肥料,合而释之,微量肥料。稀土微肥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稀土,其中镧、铈含量各占28%和51%。

稀土微肥对各种农作物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优质增产,对作物的增产概率大于90%,对粮食作物的增产幅度为8%~25%,经济作物的增长幅度为15%~38%。目前,我国已在粮食、水果、蔬菜、花卉、林木及其他经济作物等70余个品种上应用成功,年施用稀土微肥面积在300万公顷以上,增产粮油10亿千克,年增农业效益10亿元人民币

稀土农用是中国首创,并居世界领先地位。它对稳定我国耕地面积,提高单产,促进农业丰收,缓解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引起国际上的关注。现在,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毛里求斯等都相继进行这方面的试验,认定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确有良好的优质增产作用。

稀土微肥使农作物优质高产的原因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使发芽率提高和幼苗生长旺盛。如用稀土微肥浸种,其发芽率提高8%~45%,不同的作物,发芽率提高的情况有所不同,幼苗重量也增加10%~25%。其次,大量的研究表明,稀土微肥能增加植物中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和促进叶片中有机物向果实中转运。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光能转换效率,满足有机物合成对能量的需求。而光合速率提高,增加了有机物积累。叶片中有机物快速向果实中的转运,使作物的果实重量增加,为作物优质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稀土微肥具有促进作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转化和利用的功能,进而影响作物的矿物质营养。如水稻施用稀土微肥后,氮、磷、钾的吸收分别比对照植株提高16.4%、12%和8.5%。因此,稀土微肥的使用不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而且也减轻了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四,稀土微肥能提高作物内三大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因此能提高作物抗灾害(如高温、寒潮、干旱、水涝等)的能力。最后,研究发现,施加稀土微肥还能大大降低作物吸收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的量。如用稀土微肥处理生长在重金属严重污染区农田中的水稻,结果水稻籽粒中的汞、铬、镉、铅含量分别比对照植株下降89%~99%、57%~64%、59%~78%、25%~50%。用镧处理铅、镉污染环境下生长的大豆幼苗,试验显示,大豆体内铅、镉分别比对照植株下降50%和68%。

但是,要大规模地使用稀土微肥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首先,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作物上应用的成败与否,取决于施用的剂量是否合适,即适之有益,过之有害。一般而言,使用剂量同施用方式、作物发育阶段、生长的土壤环境等有关,所以使用时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第二个问题,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稀土微肥经食物链传递,最终必将进入人体。因此,稀土元素的毒性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医学毒理学研究表明,稀土毒性很小,大致同铁相当。在国外,稀土在医药上的应用研究已有100多年,并认为稀土有潜在的药学价值。近来,国内发现稀土元素对癌有抑制作用,但大量摄入稀土元素对人体肯定有毒害作用,而且稀土元素被人体吸收后,不易排出体外。因此,食用含稀土元素的食品,其毒性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后才能表现出来。另外,稀土元素的毒性大小与稀土元素的形态、剂量、服药途径等有关。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对稀土微肥的研究难度。

从稀土发现200年,到微肥诞生30载,科学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可谓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欣喜之余,我们也应看到,稀土微肥效应机理的神秘面纱还未揭尽,长期食用用稀土微肥培育出来的食品对人体有无害处也还没有完全搞清。可以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很快会有明确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