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国人与玻璃

古代中国人与玻璃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晚在3 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勤劳的古代中国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实验鉴定,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居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但经考古人员考证说,中国玻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这已为近年来的大量考古材料所证实。这样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古代中国人终于掌握了玻璃的生产技术和规律。

古代中国人与玻璃

最晚在3 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勤劳的古代中国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在河南洛阳庄淳沟、陕西宝鸡茹家庄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玻璃管、玻璃珠等。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实验鉴定,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居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这一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

有一首叫作《陌上桑》的朴实感人的汉乐府民歌,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实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有人说,这种用作耳饰的“明月珠”即玻璃。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时的玻璃,是从国外传来的。但经考古人员考证说,中国玻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这已为近年来的大量考古材料所证实。

我国古代玻璃的发明,与冶炼青铜冶炼技术是密不可分的。青铜的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冶炼温度在1 080℃左右。而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他原料还有纯碱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在1 200℃。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物。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其呈现出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的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稍稍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这样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古代中国人终于掌握了玻璃的生产技术和规律。

我们的祖先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而明、清以来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当然和玻璃是有所区别的。

宋朝以后,玻璃器皿种类增多,用途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新疆若羌瓦石硖元代玻璃作坊遗址和山东博山元明初玻璃作坊遗址,是中国迄今已发现的最早的玻璃作坊。明清时期,玻璃生产中心在山东淄川县颜神镇(今博山县)、广州和北京。清代自康熙时设立了宫廷玻璃场,已能生产透明玻璃和颜色多达15种以上的单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缠丝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烟壶等,都是世界玻璃艺术的珍品。

虽然我们的祖先早早的发明了玻璃,但其发展缓慢,并一直保持着固有的特点,既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又有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缺点。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所致。铅钡玻璃不适合制作饮食器皿,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因此,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

我国的古玻璃是由我国工匠独自发明制造的,尽管它以悠久的历史、精美的造型、独特的成分自成体系;但是,中国古玻璃与西方古玻璃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是有逊色之处。考古发现表明,西方古玻璃一直以钠钙玻璃为主,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西方古玻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