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轭二烯烃在结构和性质上都表现出一系列的特性。1,3-丁二烯是最简单的共轭二烯烃,它的结构体现了所有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由于π电子的离域,使得共轭烯烃中单、双键的键长趋于平均化。同样,由于π电子的离域,使共轭烯烃的能量显著降低,稳定性明显增加。这种能量差值是由共轭烯烃分子内电子离域引起的,故称为离域能或共轭能。共轭效应分为吸电子的共轭效应和供电子的共轭效应两种。

1.1,3-丁二烯的结构

共轭二烯烃在结构和性质上都表现出一系列的特性。1,3-丁二烯是最简单的共轭二烯烃,它的结构体现了所有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用物理方法测得,1,3-丁二烯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其键长和键角的数据如图2-5所示。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在1,3-丁二烯分子中,四个碳原子都是sp2杂化的,相邻碳原子之间以sp2杂化轨道沿键轴方向相互重叠形成三个C—Cσ键,其余的sp2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原子的1s轨道沿键轴方向相互重叠形成六个C—Hσ键,这些σ键都在同一平面上,它们之间的夹角都接近120°,即1,3-丁二烯分子是一个平面分子。每个碳原子上还剩下一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这四个p轨道的对称轴都与该分子平面相垂直,且彼此平行,因此,不仅C1与C2、C3与C4的p轨道发生了侧面重叠,而且C2与C3的p轨道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比C1—C2或C3—C4之间的重叠要弱一些),形成了包含四个碳原子的四个π电子的大π键,如图2-6所示。

图2-5 1,3-丁二烯的分子结构

图2-6 1,3-丁二烯分子中p轨道的重叠示意图

2.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是指分子中发生原子轨道重叠的部分,可以是整个分子,也可以是分子的一部分。根据形成共轭体系的轨道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π-π共轭体系 由两个以上π键的p轨道相互重叠而成的体系。凡含有双键与单键交替连接的结构都属此类型。例如:

在孤立的双键体系中,构成π键的一对电子是在两个碳原子间运动,称为π电子的定域。而在1,3-丁二烯分子中,π电子云并不是“定域”在C1—C2和C3—C4之间,而是扩展到整个共轭体系的四个碳原子周围,即发生了π电子的离域。

由于π电子的离域,使得共轭烯烃中单、双键的键长趋于平均化。例如,1,3-丁二烯分子中C1—C2、C3—C4的键长为0.135nm,与乙烯的双键键长0.134nm相近;而C2—C3的键长为0.146nm,比乙烷分子中C—C单键的键长0.154nm短,显示C2—C3键具有了部分“双键”的性质。

同样,由于π电子的离域,使共轭烯烃的能量显著降低,稳定性明显增加。这可以从氢化热的数据中看出。例如,1,3-戊二烯(共轭烯烃)和1,4-戊二烯(非共轭烯烃)分别加氢时,它们的氢化热明显不同:

CH2CHCH2 CH CH 2 +2H2→CH3CH2CH2CH2CH3(ΔH=+254k J·mol-1

CH3CH CHCH CH 2 +2H →2 CH3CH2CH2CH2CH3(ΔH=+226k J·mol-1

两个反应产物相同,1,3-戊二烯的氢化热比1,4-戊二烯的低28k J/mol,说明共轭体系更稳定。这种能量差值是由共轭烯烃分子内电子离域引起的,故称为离域能或共轭能。一般共轭链越长,共轭能越大,体系的能量越低,该化合物越稳定。

像1,3-丁二烯这样,由于共轭体系内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引起键长和电子云分布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分子更稳定的现象称为共轭效应,用符号C表示。共轭效应分为吸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和供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两种。

(2)p-π共轭体系 由p轨道与π键中的p轨道相互重叠而成的体系。根据p轨道上容纳的电子数不同,p-π共轭又可分为:缺电子p-π共轭体系(p轨道中无电子)、等电子p-π共轭体系(p轨道中有一个电子)、富电子p-π共轭体系(p轨道中有两个电子),如图2-7所示。

图2-7 p-π共轭的三种类型

(a)烯丙基碳正离子缺电子p-π共轭体系;(b)烯丙基碳自由基等电子p-π共轭体系;(c)烯丙基碳负离子富电子p-π共轭体系

(3)超共轭体系 由于C—C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因此,α-C上每一个C—Hσ键都可以旋转至与p轨道或π键中的p轨道发生部分重叠,这样所形成的体系即是σ-p超共轭或σ-π超共轭体系,但比上述共轭体系弱得多,结构如图2-8所示。

图2-8 超共轭体系

(a)丙烯分子中的σ-π超共轭;(b)碳正离子的σ-p超共轭;(c)碳自由基的σ-p超共轭

在丙烯分子中,甲基的C—Hσ键可以与π键中的p轨道部分重叠,形成σ-π超共轭体系,如图2-8(a)所示。由于超共轭效应的影响,双键碳原子上有较多烷基取代的烯烃更稳定。

碳正离子中带正电的碳具有三个sp2杂化轨道,此外还有一个空的p轨道,与碳正离子相连的烷基的C—Hσ键可以与此空p轨道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使σ电子离域并扩展到空的p轨道上,这种σ-p超共轭效应的结果使碳正离子的正电荷有所分散,增加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如图2-8(b)所示。和碳正离子相连的C—H键越多,能起超共轭效应的C—Hσ键就越多,越有利于碳正离子上正电荷的分散,使碳正离子更趋于稳定,所以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为:3°R>2°R>1°R>CH3+。同样,碳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也为:3°R·>2°R·>1°R·>CH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