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经济地理

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经济地理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力宏观布局亦称国家总体布局, 指全国范围内生产力的总体配置。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必须注意经济区之间的不平衡布局, 贯彻经济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 实现宏观布局合理化。生产力布局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的条件包括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技术条件、 人力资源条件等。

1.2.1 生产力布局的概念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 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 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 地区、 城市) 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 线、 面、 网组成的多层次、 多侧面、 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 农业生产布局和交通布局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生产布局。 如果从国民经济的不同角度进行考察, 生产力布局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布局、 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以及地点微观布局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民经济宏观布局是确定全国性的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 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地点微观布局是基层单位的布局, 是具有局部意义的战术性布局, 但却是生产力布局的最后落实与体现; 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则介于国民经济宏观布局与地点微观布局之间,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整体看, 宏观布局对其他两个层次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两个层次的布局必须服从它的利益和需要。 下一层次的布局应当服从上一层次布局的要求, 微观布局应为实现宏观布局服务, 但宏观布局也必须顾及微观布局的需要, 合理的微观布局是宏观布局的基础。 只有这样, 各个层次的生产力布局才能层层相连, 环环相扣, 组成一个生产力布局的大系统。 因此, 必须按照生产力布局的三个层次, 由上而下地布局生产力, 使之趋于合理化,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宏观布局亦称国家总体布局, 指全国范围内生产力的总体配置。 它是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各个部门生产力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分布与组合。 如根据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将我国内地划分为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四大板块, 并将四个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 生产力的宏观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战略环节, 关系到全国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和轮廓方向,因此, 在生产力布局的各个层次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必须注意经济区之间的不平衡布局, 贯彻经济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 实现宏观布局合理化。 只有搞好国家总体布局, 才能为搞好下属各层次的布局提供基础, 才会对未来的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产力微观布局亦称地点选择, 是指生产单位内部生产力各因素的布局, 即从经济实体考察的各企业的选点定址以及厂 (场) 内生产力要素的配置。 在每个生产单位中, 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 经过加工制造到产品运出的全过程, 必须对劳动者、 劳动工具、 劳动条件和劳动对象所需的空间, 做出合理的分布和安排, 以便实现有效的配合和流畅的运行,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微观布局, 可以使企业群体内部按性质分类、 按功能分区, 分别组成各种功能小区, 如工业区、 文化区、 居住区等。 同时, 通过集结布局、 区位优选, 即依据技术经济联系, 为企业配套成体系, 进行相对集中配置, 形成企业群落, 在企业群内又根据指向性规律或其他规律的要求, 选择最优厂址, 以达到企业群体的最佳效益。

生产力布局,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分工在空间的表现, 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 由于各类行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源不同, 不同地域所拥有的生产资源不同, 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行业如何配置在合适的区域才会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 生产力布局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比如, 农业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 因此成为国家粮食主产地之一。 山西省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煤、 铝、 铁矾土和沸石等七种矿藏储量居全国第一, 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34种, 非常适合发展采矿业。

1.2.2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生产力布局的条件包括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技术条件、 人力资源条件等。 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1. 我国的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指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等要素;后者包括土地、矿产、能源、陆地、水、海洋、动植物等。一国的自然条件状况如何, 必然会对生产力布局产生影响,比如影响劳动生产率、产品的质量和形式、生产的地理分工等。

1) 地理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它位于北半球, 在全球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见图1-2。

图1-2 中国地理位置

我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 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34′), 最南境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 (北纬3°51′), 南北延伸5500千米, 跨纬度约50°。 由于纬度不同, 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差别很大, 由此导致辐射能和温度的差异。 从南到北, 全国 (除青藏高原高寒区外) 跨越了赤道带、 热带、 亚热带、 暖 (南) 温带、 中温带和寒 (北) 温带五个温度带。 其中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三者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70%。

我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东经135°05′), 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东经73°40′), 东西距离5200千米, 跨经度将近62°, 时差在4小时以上。 在世界标准时区中, 我国国土分属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 目前我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 统一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 并称其为 “北京时间”。

我国国土辽阔广大, 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 亚洲面积的1/4。 在世界各国中, 我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陆地疆界长2万多千米。 同我国陆地接壤的邻国: 东北有朝鲜; 北有俄罗斯和蒙古; 西和西南有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尔和不丹; 南有缅甸、 老挝和越南

我国东部面临海洋, 海岸线总长度为3.2万多千米。 其中大陆海岸线, 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 长达1.8万多千米。 环绕我国大陆边缘的海, 自北至南为渤海、 黄海、 东海和南海, 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我国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近86%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海和南海之中。 台湾岛东部海岸及钓鱼岛、 赤尾屿等岛屿的海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东有韩国、 日本; 东南有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2) 地形

(1) 地势西高东低。 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 “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 像阶梯一样呈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 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 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为三级阶梯,见图1-3。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面积达230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 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 它雄踞西南, 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 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唐古拉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 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 地势迅速下降到海拔1000 2000米, 局部地区在500米以下, 这便是第二级阶梯。 它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至太行山, 经巫山向南至武陵山、 雪峰山一线为界。 这里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在1 500米以上的高山、 高原和盆地, 自北而南有阿尔泰山脉、 天山山脉、 秦岭山脉;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 向东直到海岸, 这里是一片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 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 在这一阶梯里, 自北而南分布有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以南还有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 一般统称为东南丘陵。 前者海拔都在200米以下, 后者海拔大多在200 500米, 只有少数山岭可以达到或超过1000米。

图1-3 中国地形图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 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 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 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 使中国东部平原、 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 尤其是最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 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 热条件; 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 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 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 同时, 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 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 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

(2) 地形多样。 中国的地形类型, 无论是从成因来看, 还是从形态来看, 都是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的。 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 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 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 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 在干旱的西北, 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 在西部高山上, 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 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 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青藏、 云贵、 内蒙古和黄土高原, 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原。 塔里木、 准噶尔、 柴达木和四川盆地, 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盆地。 长江、 黄河、 珠江和黑龙江等大河流, 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 形成了许多广大而肥沃的平原。 在平原上点缀有葱郁秀丽的低山丘陵, 而在西部更有无数高大崎岖的山地。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 林、 牧、 副、 渔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统计, 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 高原占26%, 盆地占19%, 平原占12%。 如果把高山、 中山、 低山、 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 那么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 山区虽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矿藏, 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珍贵的动、 植物资源。

(3) 山脉纵横且定向排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不仅山区面积广大, 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 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 按一定方向排列, 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为主, 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为辅。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 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 山势较低, 主要也有三列: 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 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 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 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 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 主要包括贺兰山、 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上述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 它们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 分布在这些网格中的高原、 盆地、 平原以及内海、 边海的轮廓, 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山脉的制约。

横亘全国的东西向山脉, 又是一些大河的分水岭。 秦岭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南岭山脉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 河流的流向明显地受着山脉的制约, 如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 它们的流向都受到冈底斯山、 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等山脉的控制。 长江、 黄河总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但许多河段也受山脉走向的制约, 时宽时窄, 时而向东南流, 时而向东北流, 最后东流入海。

3) 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东半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 即冬季盛行大陆季风, 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海洋季风, 湿热多雨。 青藏高原海拔高, 面积大, 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 为海洋季风势力所不及, 具有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

(1) 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最主要者为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 地形及大气环流。 这四者又是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

①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50°。 由于纬度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就有显著差别, 因而导致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各异。 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 则为南多北少, 其差值甚为显著, 这是中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夏季差异小、 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受大气透明度和云量等的影响, 中国年均日照时数以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为最大, 超过3000小时。 四川盆地、 贵州高原、 江南丘陵及西藏东南察隅地区最小, 约为1000 2000小时, 其余广大地区多在2000 3000小时。

②海陆位置和洋流。 中国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所导致的下垫面热量状况的差异, 表现突出。 冬季大陆气温明显低于海洋, 尤以高纬地区更明显。 相反, 夏季大陆易于增温, 气温明显高于海洋, 而非干旱的大陆和海洋亦均为水汽源, 低纬地区尤明显。 在上述变化中,受地形和面积的影响, 大陆的升降温都比海洋快, 是变化的主导方面。 海洋虽是稳定因素,但也与洋面性质和大小有关。 东亚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大陆上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夏季印度热低压的形成。 海上情况则正相反。 高低压的生成、 分布和性质的季节变化破坏了行星环流的带状分布规律, 引起海陆间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和输送。 因而亚欧非大陆是这种季变的最大中心, 约占全球交换量的一半。 亚洲大陆是海陆空气质量最大季变中心的核心, 形成了著名的东亚季风。

具体的海岸形式、 走向和盛行风向的相对位置及距海远近等的差异, 造成各地局部气候的差异。 中国内陆地区常年得不到海洋气流的调节, 气流的大陆性表现非常明显。 南疆沙漠的形成除因高原影响外, 亦与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有关。

中国沿海洋流有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和自渤海南下至台湾海峡的沿岸流 (寒流)。 黑潮距中国海岸较远, 冬季又盛行去岸风, 对中国增温、 增湿作用不大, 但春夏对沿海气温和台风活动及梅雨的盈亏等有一定影响。 沿岸流使近地面层空气稳定, 利于海雾形成, 中国沿海雾的季节变化受其影响很大。

③地形。 中国为多山国家, 地形对中国气候影响颇大。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 高原本身不仅通过对周围大气的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 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 明显地破坏了气候按纬向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 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 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气候特征。 高原的突出地形容易加强它南北两侧气流的东西成分及其东侧的南北成分, 能引起5000米以下西风气流的绕流、 分支和汇合, 直接对中国东部气候季节变化和雨带位置起着制约作用, 还对南北气流和水分交换起阻碍和扰动作用。 因此, 冬季有利于北侧蒙古冷空气的积累加强及沿其东侧向南的侵袭, 加强了冬季风。 夏季又阻挡了印度洋暖湿空气直接向北的输送, 但却有利于高原东侧偏南气流的盛行, 因而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热的干旱气候的形成, 以及中国东部温湿季节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季风结构复杂亦与青藏高原有关, 在高原附近对流层低层, 中国东部主要是海陆季风。 在中低层高原附近受高原上气压系统的控制形成高原季风, 冬季表现为高原北侧和东侧为西风, 南侧为东风, 夏季正相反。 对流层还有冬夏间西风和东风带的季节交替, 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 高原季风有加强和扩大中国东部季风活动范围、 影响其进退速度的作用。 此外, 夏季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还在南北方向形成一个在高原为上升气流, 在两侧为下沉气流的垂直环流, 并以南侧为主, 称为经圈季风环流, 正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哈氏环流方向相反。

中国许多大体东西走向的山系亦对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阻碍作用, 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如秦岭即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 北起大兴安岭, 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阶梯地形的边缘, 阻挡夏季风入侵, 大体为中国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

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阻碍作用改变了气温和雨量分布。 通常迎风坡多雨、 湿润, 背风坡少雨、 干燥; 在山地, 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 形成气温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山地气候等。

④大气环流。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中国气候最直接的因素。冬季高空基本气流为西北季风, 低层自北向南分别盛行干冷的西北、 北和东北季风; 夏季高空北纬30°以北为西风, 以南为东风, 低层自南向北为湿热的西南季风和偏南到东南风, 因而形成了随盛行风的转变, 在环流、 天气系统、 气团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的气候特征。 四季流场与季风进退中国四季流场各有特点, 冬夏季风的季节性交替过程, 不但规定了季风区域, 还因环流、 地形及地理位置的不同, 形成了各地的气候差异。

东亚大气环流冬夏的明显差别以及过渡季节环流改变的突然性是其他大陆上所没有的。由环流的季变而引起的天气气候的季节差异, 也是东亚独具的特色。

(2)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少雨, 夏季炎热多雨, 春秋两个过渡季节较短。 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都很大, 因逐年冬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不同, 使一些地区常出现冷暖旱涝等异常现象。

①气温。 与同纬度地带相比, 中国冬寒夏热, 气温相差较大, 且越向高纬、 越向内陆越明显。 年均温的分布, 在东半部地形较平坦地区受纬度影响明显, 北冷南暖; 从东北部(漠河为-5.0℃) 至南海诸岛(西沙群岛为26.4℃) 相差30℃以上。 西半部受地形影响显著, 青藏高原除东南一隅外, 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 在高度变化较大的地区, 年均温差异也很大, 形成垂直气候带。

中国冬季除青藏高原外, 有3/4国土受寒潮影响, 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和霜冻。 青藏高原则全年高寒, 夏季也能见到冰霜。 东北、 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约自10月至次年4月在长达7个月的时期内最低温在-5℃以下, 且大部分地区的绝对最低温在-30℃以下。1969年2月13日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镇曾出现-52.3℃的低温, 最低气温在-40℃以下的严寒日数为35.1天。 青藏高原3000 4000米以上的地区虽每月都可出现0℃以下的最低温, 但绝对最低温一般都在-30℃以上。南岭山脉以南除个别年份外,最低温都在0℃以上。

中国夏季最热月多出现在7月份, 仅少数地区, 如雅鲁藏布江谷地、 海南岛部分地区及滇南, 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前的5月或6月。 东部沿海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 如大连、 青岛、 舟山等地, 则出现在8月。7月气温分布, 全国除青藏高原、 天山、 大小兴安岭等地7月均温低于20℃外, 大部分地区气温大都在20 28℃。 东部平均每一度纬度温差仅为0.2℃。 漠河与西沙的温差仅为10℃左右。 闭塞的盆地及内陆低洼地区出现高温中心, 如鄱阳盆地7月均温达30℃以上, 月均最高温高于34℃, 极端最高温达39℃以上。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 “火洲”, 其7月均温达32.8℃, 最高气温不低于35℃的炎热天数达100天之多, 平均最高温达40℃以上, 绝对最高温曾达49.7℃。

中国北方普遍是春温高于秋温, 南方则多是秋温高于春温。

②降水。 中国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雨热同季, 降水变率较大。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夏季风的关系最为密切。400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夏季风影响所及的界限相当,800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平行。 台、 粤、 桂、 闽、 浙、赣、 湘和川、 滇、 藏的一部分地区正常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其中浙、 闽、 粤和川西一些山地及喜马拉雅山南坡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中国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超过2000毫米, 其中高山地区达3000 4000毫米。 在基隆东南的火烧寮, 因位于迎风坡地, 年均降水量达6000多毫米, 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之地, 降雨最多的一年竟达8000毫米以上, 是中国年降雨量最高纪录。 在背风面的澎湖列岛, 年降水量仅800毫米。 在淮河、汉江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正常年份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为800 1000毫米, 秦岭淮河以北大多数地区少于800毫米。

(3) 中国气候区划。1979年中央气象局编制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 中, 将中国气候区划分为气候带、 气候大区和气候区三级。

第一级为气候带, 以日均温大于10℃的积温、 最冷月均温和年极端最低温等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 自北向南将中国划分为9个气候带, 并将青藏高原另列为高原气候区域。

第二级为气候大区, 采用年干燥度 (指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 年干燥度小于1.00为湿润 (A)、 1.00 1.49为亚湿润(B)、1.50 3.49为亚干旱 (C)、 大于3.50为干旱 (D), 将上述气候带又划分为18个气候大区。

第三级为气候区, 主要采用季干燥度作为气候区的指标, 东北地区冬季很长, 采用积温作为指标; 青藏高原因属高原气候, 故采用最热月均温作为指标; 再细分为45个气候区。

根据这一划分, 中国绝大部分都分属从中温带到南亚热带的各气候带, 仅东北北端属于北 (寒) 温带, 台湾南部、 雷州半岛以南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分属北、 中及南热带。 北亚热带与南 (暖) 温带的界线约在北纬34°附近的秦岭淮河一线, 向西至东经104°后, 再折向西南到贡山附近。 这条界线及南亚热带的南界是中国气候上两条较重要的分界线, 也是争论较大的界线, 尤其是后者, 有人认为还要北移, 包括整个台湾至梧州、 南宁以南地区都属北热带。

4) 土地资源

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 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 林地、 牧地、 水域、 城镇居民用地、 交通用地、 其他用地 (渠道、 工矿、 盐场等) 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 石山、高寒荒漠、 戈壁沙漠等。

根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 全国耕地11875.18万公顷[1]; 园地2820.60万公顷; 林地19349.72万公顷; 牧草地21482.38万公顷; 其他农用地2549.11亿平方米;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64.72亿平方米; 交通运输用地244.43亿平方米; 水利设施用地362.86亿平方米; 其余为未利用地。 与2013年相比, 按三大类分, 农用地面积减少0.55%(其中耕地减少1.1%), 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2%, 未利用面积减少1.5%。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 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 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 鄂尔多斯高原中部、 宁夏盐池同心地区, 再延伸到景泰、 永登、 湟水谷地, 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 东南部是全国耕地、 林地、 淡水湖泊、 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 耕地约占全国的90%, 土地垦殖指数较高, 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 干旱地区, 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 长江、 珠江、 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 闽、 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 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 黄河、 淮河及其他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 而这些半湿润、 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 西部干旱、 半干旱区, 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水量的4.6%, 我国水土资源统计见表1-1。

表1-1 我国水土资源统计

① 1亩=666.67平方米。

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东北、 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所在的14个省市,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59%。 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 旱地分布遍及全国, 但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85%, 其中以东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 占全国旱地总面积60%左右。

全国森林面积195.45平方千米, 森林覆盖率为20.36%, 林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 面积占全国的50%, 蓄积量占75%。 而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的华北、 中原、 长江下游地区, 森林资源却很少, 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面积约28666.67亿平方米。 其中可利用的约22000.00亿平方米。 北部草地呈带状分布, 草原面积约占30%, 荒漠地带约占64%, 其余为山地草场。 南方草山草坡约有6666.67亿平方米。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为:

(1)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第五位,草地居第二位, 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世界人均耕地0.37万平方米,我国人均不到0.1万平方米。 发达国家10000平方米耕地负担1.8人, 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 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 类型多样、 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地跨赤道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其中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 温度条件比较优越。 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 (占土地面积32.2%)、 半湿润地区 (占17.8%)、 半干旱地区 (占19.2%)、 干旱地区 (占30.8%)。 由于地形条件复杂,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 区域差异明显, 为综合发展农、 林、 牧、 副、 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 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 沙漠占7.4%, 戈壁占5.9%, 石质裸岩占4.8%, 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 加上居民点、 道路占用的8.3%, 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此外, 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 在现有耕地中, 涝洼地占4.0%, 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 红壤低产地占12%, 次生潜育性水稻地为6.7%, 各类低产地合计3 600.00亿平方米。 从草场资源看, 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荒漠、 半荒漠草场有6 000.00 亿平方米, 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13333.33亿平方米。 草质差、 产草量低, 需4万 5万平方米, 甚至66666.67平方米草地才能养1只羊, 利用价值低。 全国单位面积林蓄积量每万平方米只有79立方米, 为世界平均110立方米的71.8%。

5) 水资源

水资源与人民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其中最主要的是降水, 以及由其转化生成的陆地表面及地下可补给更新的淡水水源。 河川径流和浅层地下水是其最主要组成部分。 按利用途径,水资源包括水量资源、 水能资源等几个方面。

(1) 水量资源。 据水利部门估算, 中国河川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288亿立方米 (地质部门计算为8700亿立方米), 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互相转化, 因此两者之间有一部分重复量, 经计算这部分重复量为7279亿立方米。 扣除重复水量后, 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 仅次于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居世界第六位。 按人均占有水量计算, 人均占有量仅为2240立方米, 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 人均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 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 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 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这样算来, 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中度缺水国家的行列。

①地表水资源。 中国河川径流虽丰富, 但地区分布却很不均匀, 全国径流总量的96%都集中在外流流域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内陆流域仅占4%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 中国各河径流量的大小相差悬殊。 长江为中国最大河流, 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 755亿立方米, 占全国径流总量的1/3以上, 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 其次为珠江, 为3360亿立方米。 雅鲁藏布江居第三位, 为1395.4亿立方米。 黄河虽是中国第二大河, 但水量却只居第八位。 河川径流时间分布特点、 径流的季节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及其变化:

a. 冬季 (12月至次年2月) 是中国河川径流最枯季节。 冬季径流占年径流的比例, 除台湾东北部可达25%以外, 南方地区河流为8% 10%, 华北和西北大部地区为4% 8%,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均不足2%。

b. 春季 (3 5月) 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增多季节, 增长最多者为长江以南、 南岭以北地区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和新疆塔城等地, 春季径流可达年径流的30% 40%, 为一年中径流最多季节, 东北地区春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15% 25%。

②地下水资源。中国的地下水资源约为8288亿立方米/年 (或8700亿立方米/年), 相当于河川径流总量的30%左右。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北方15个省、 市、 自治区和苏北、 皖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为3000多亿立方米/年;南方各省、市、自治区为5000多亿立方米/年。

中国地下水资源从开发利用来看, 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平原和盆地地区。 全国14个主要平原和盆地的面积仅为全国的16%, 而其地下水资源约1900亿立方米/年, 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3%。 这些平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 其中最多的有松辽平原、 黄淮海平原、 天山山前平原、 三江平原等。 北方地区由于平原面积大,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0%以上, 但因地表径流不丰富, 故地下水占有重要地位。 全国现有井灌面积1130多亿平方米, 地下水年开采量400亿立方米, 而具备井灌条件的耕地面积共3300多亿平方米,因而地下水还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至于山区, 主要是基岩裂隙水, 一般埋藏深而水量贫乏。

中国淡水资源不仅不丰富, 而且分布很不均衡, 最为缺水的地区主要在北方。 据统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6.5%, 水资源量却占81%; 淮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3.5%, 而水资源量仅占19%。 水资源最为紧缺的黄淮海流域本身, 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7.7%。 目前, 中国有16个省 (区、 市) 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 低于1000 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 有6个省、 区 (宁夏、 河北、 山东、 河南、 山西、 江苏)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

(2) 水能资源。 水能可用于水力发电, 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总计为6.76亿千瓦, 年电能为59000万亿千瓦时 (1千瓦时=3600000焦)。可能开发的水能总装机容量为3.78亿千瓦, 年发电量19200亿千瓦时。 由于各河水量及落差不同, 各流域水能资源差别很大。 长江及西南各河水能蕴藏量占全国各河的78%, 水能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0%。

(3) 水运资源。 河流、 湖泊及各种人工水域提供的航道是发展水运事业的基本条件。截至2007年年底, 我国内河通航里程约13.3万千米, 位居世界第一, 占全国河流总长度的1/4。 但我国航道等级仍然偏低, 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仅占总里程的11.3%, 航道的通过能力、 整治标准、 渠化程度还需提高。 淮河以南各河枯季流量大, 冬季不封冻, 可全年通航。淮河和秦岭以北河流, 枯季水深小, 有些河冬季封冻, 只能季节性通航。

(4) 水产养殖资源。利用河、 湖、 水库发展水产养殖是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按水面面积计算,河、湖、水库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的水面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到1980年已建的水库和其他养殖水面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库水面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 均可开展水产养殖。

6) 能源资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国能源资源绝对数量多, 种类齐全, 包括矿产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气、 油页岩、 铀、 钍、 地热等8种。 此外还有风能、 太阳能、 潮汐能、 盐差能等。

(1)矿产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为93%和95%左右。 由于矿物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 因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 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中国煤炭资源相当丰富, 据地质工作者对煤炭资源进行远景调查的结果, 在距地表以下2000米深以内的地壳表层范围内, 预测煤炭资源远景总量达50592亿吨。 我国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2299亿吨, 居世界第三位。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 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20世纪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战略、 全球政治、 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世界经济、 国家关系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是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分布比较广泛, 在32个油区探明地质储量有181.4亿吨。 据美国 «Oil&Gas» 1997年报道, 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390亿吨, 中国1997年公布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 居世界第11位。 全国共有盆地319个, 据对其中145个盆地估算, 资源量达930亿吨;其中, 已证实有油田存在的有24个盆地, 拥有资源量758.9亿吨, 占总资源量的84.48%;已发现有油气的盆地有42个, 拥有资源量75.66亿吨, 占总资源量的7.39%。

天然气 (包括沼气) 是重要能源, 也是国内外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清洁能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当广泛, 在石油盆地和煤盆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出。 资源量也比较丰富, 专家预测我国天然气资源量约有70万亿立方米 (煤层气约占一半)。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 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 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 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

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 也是一种清洁能源。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较广, 全国露出地面的温泉就有2600多处。 中国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 藏滇地热带, 台湾地热带, 东南沿海地热带, 郯庐断裂地热带, 川滇南北向地热带, 汾、 渭张北地热带。 此外, 天津、 北京、 福州等城市已经普遍利用地下热水资源。

(2)风能源。 我国幅员辽阔, 陆疆总长达20000多千米, 还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 边缘海中有岛屿5000多个, 风能资源丰富。 我国现有风电场场址的年平均风速均达到6米/秒以上。 一般认为, 可将风电场风况分为三类: 年平均风速6米/秒以上时为较好;7米/秒以上为好;8米/秒以上为很好。 我国相当于6米/秒以上的地区, 在全国范围内仅仅限于较少数几个地带。 就内陆而言, 大约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100, 主要分布在长江到南澳岛之间的东南沿海及其岛屿, 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以及风能资源丰富区, 包括山东、 辽东半岛、 黄海之滨, 南澳岛以西的南海沿海、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内蒙古从阴山山脉以北到大兴安岭以北, 新疆达坂城, 阿拉山口, 河西走廊, 松花江下游, 张家口北部等地区以及分布各地的高山山口和山顶。

(3)盐差能源。 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 主要存在于河海交接处。 同时, 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通常, 海水 (35‰盐度) 和河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相当于240 米水头差的能量密度。 这种位差可以利用半渗透膜 (水能通过,盐不能通过) 在盐水和淡水交接处实现。 利用这一水位差就可以直接由水轮发电机发电。

盐差能的利用主要是发电。 其基本方式是将不同盐浓度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转换成水的势能, 再利用水轮机发电, 具体主要有渗透压式、 蒸汽压式和机械—化学式等, 其中渗透压式方案最受重视。

我国海域辽阔, 海岸线漫长, 入海的江河众多, 入海的径流量巨大, 在沿岸各江河入海口附近蕴藏着丰富的盐差能资源。 据统计, 我国沿岸全部江河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约为1.7×10121.8×1012立方米,各主要江河的年入海径流量约为1.5×10121.6×1012立方米,据计算,我国沿岸盐差能资源蕴藏量约为3.9×1015千焦,理论功率约为1.25×108千瓦。

我国盐差能资源有以下特点: 第一, 地理分布不均。 长江口及其以南的大江河口沿岸的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92.5%,理论总功率达156×108千瓦,其中东海沿海占69%,理论功率为0.86×108千瓦。第二,沿海大城市附近资源最富集,特别是上海和广东附近的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59.2%和20%。 第三, 资源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一般汛期4 5个月的资源量占全年的60%以上, 长江占70%以上, 珠江占75%以上。 第四, 山东半岛以北的江河冬季均有1 3个月的冰封期, 不利于全年开发利用。

(4)潮汐能源。 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 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 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 更值得指出的是, 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 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 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 没有污染、 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 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在海洋各种能源中, 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 最为简便。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利用潮汐能, 在这一方面是世界上起步较早的国家。目前我国尚在运行的潮汐电站还有近10座, 其中浙江乐清湾的江厦潮汐电站, 造价与6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站相当, 第一台机组于1980年开始发电, 1985年年底全面建成, 年发电量可达1070万千瓦时, 每千瓦时电价只要0.067元。 每年自身经济效益, 包括发电67万元, 水产养殖74万元和农垦收入190万元, 共计可达331万元。 社会效益, 以每千瓦时电可创社会产值5元计, 可达5000万元。 这是我国, 也是亚洲最大的潮汐电站, 仅次于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和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 居世界第三位。 因此利用潮汐发电并不神秘, 也并非遥不可及。

潮汐能是潮差所具有的势能, 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同建水电站差不多: 先在海湾或河口筑堤设闸, 涨潮时开闸引水入库, 落潮时便放水驱动水轮机组发电, 这就是所谓 “单库单向发电”。 这种类型的电站只能在落潮时发电, 一天两次, 每次最多5小时。

7) 矿产资源

(1) 概况。 我国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 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 其中能源矿产8种, 金属矿产54种, 非金属矿产88种, 水气矿产3种, 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 矿种配套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能源矿产前面已经介绍, 这里不再赘述。

①金属矿产。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 储量丰富, 分布广泛。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 即: 铁矿、 锰矿、 铬矿、 钛矿、 钒矿、 铜矿、 铅矿、 锌矿、 铝土矿、 镁矿、 镍矿、钴矿、 钨矿、 锡矿、 铋矿、 钼矿、 汞矿、 锑矿、 铂族金属、 锗矿、 镓矿、 铟矿、 铊矿、 铪矿、 铼矿、 镉矿、 钪矿、 硒矿、 碲矿等。 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 其资源丰富度也不尽相同。 有的资源比较丰富, 如钨、 钼、 锡、 锑、 汞、 钒、 钛、 稀土、 铅、 锌、 铜、 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 如铬矿。

②非金属矿产资源。 中国非金属矿产品种很多, 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 即: 金刚石、 石墨、 自然硫、 硫铁矿、 水晶、 刚玉、 蓝晶石、 夕线石、红柱石、 硅灰石、 钠硝石、 滑石、 石棉、 蓝石棉、 云母、 长石、 石榴子石、 叶蜡石、 透辉石、 透闪石、 蛭石、 沸石、 明矾石、 芒硝、 石膏、 重晶石、 毒重石、 天然碱、 方解石、 冰洲石、 菱镁矿、 萤石、 宝石、 玉石、 玛瑙、 颜料矿物、 石灰岩、 泥灰岩、 白垩、 白云岩、 石英岩、 砂岩、 天然石英砂、 脉石英、 粉石英、 天然油石、 含钾砂叶岩、 硅藻土、 页岩、 高岭土、 陶瓷土、 耐火黏土、 凹凸棒石黏土、 海泡石黏土、 伊利石黏土、 累托石黏土、 膨润土、铁矾土、 橄榄岩、 蛇纹岩、 玄武角闪岩、 辉长岩、 辉绿岩、 安山岩、 闪长岩、 花岗岩、 珍珠岩、 浮石、 霞石正长岩、 粗面岩、 凝灰岩、 火山灰、 火山渣、 大理岩、 板岩、 片麻岩、 泥炭、 盐矿、 钾盐、 镁盐、 碘、 溴、 砷、 硼矿、 磷矿等。

(2) 中国区域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 矿产分布的区带性, 也必然形成各大行政区、 各省矿产资源不同的组合分布特征, 以及不同的资源配套特点。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属于以铁矿、 煤矿、 石油为主的矿产资源配套类型。 其中, 华北地区主要矿产有煤、 铁、 稀土、 铌、 耐火黏土、 铸型用砂、 芒硝、 天然碱、 建筑用大理石、 石灰岩等26种矿产; 东北地区主要有铁、 石油、 金、 菱镁矿、 滑石、 硼、 金刚石、铂、 硅藻土等19种矿产。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 主要矿产有铜、 钨、 金、 银、钽、 金刚石、 菱镁矿、 明矾石、 萤石、 高岭土、 膨润土、 硅藻土、 叶蜡石、 石膏等22种矿产。

中南地区以有色金属、 化工原料矿产及建材非金属矿产为主, 主要有锰、 铅、 锌、 钨、锡、 钼、 锑、 铋、 铌、 钽、 钛铁砂矿、 独居石、 银、 磷、 硫铁矿、 压电水晶、 高岭土、 油页岩、 玻璃用砂等47种矿产。

西南地区以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化工原料矿产为主, 主要有铁、 钒、 钛、 铜、 铅、锌、 锡、 汞、 锰、 铬、 煤、 天然气、 磷、 岩盐、 石棉、 刚玉等32种矿产。

西北地区矿产以煤、 石油、 有色金属、 化工原料矿产为主, 主要有镍、 钴、 钼、 铂族、煤、 铅、 锌、 铜、 石油、 铍、 铌、 钽、 钠盐、 芒硝、 钾盐、 玻璃硅质原料、 石棉等31种矿产。

上述分布特征, 为中国矿产资源区域性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各具特色的资源基础。

(3) 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我国矿产资源既有优势, 也有劣势。 优劣并存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矿产品种齐全配套, 资源丰度不一; 矿产质量贫富不均, 贫矿多, 富矿少; 超大型矿床少, 中小型矿床多;共生伴生矿多, 单矿种矿床少。

8)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通常分为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两大类。

(1) 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具有多种气候条件, 从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到热带, 以及西部高原的气候带, 植被随气候条件相应变化, 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极为多样, 因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 特产种类也比较多。 据统计, 我国有无脊椎动物约17万种,鱼类约2400种, 两栖爬行类约500种, 鸟类1186种, 哺乳类430种。 其中有数量众多的资源动物, 约可归纳为珍贵特产动物、 食用动物、 药用动物、 工业用动物、 实验动物、 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 观赏动物和具有其他作用的资源动物等类。

①珍贵特产动物, 是指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的特产种类。 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 金丝猴、 白鳍豚, 还有羚牛、 白唇鹿、 黑麂、 野牦牛、 藏羚和台湾猴等; 鸟类中如鸳鸯, 产于晋冀的褐马鸡, 甘、 川的蓝马鸡, 台湾的蓝腹鹇, 至锦鸡、 黄腹角雉、 绿尾红雉及几种长尾雉; 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为世界罕见的鳄类之一; 我国中部及南部山区的大鲵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

②食用动物, 包括水产资源、 食用鸟类以及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 海洋水产资源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7.72%, 其中鱼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我国海洋鱼类有1700多种, 经济鱼类约300种, 最常见而产量较高的经济鱼类60 70种。 此外, 沿海藻类约2000种; 东海、 黄海、 渤海的虾蟹类共有近300种; 经济软体动物有200多种。 200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4382万吨, 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572万吨, 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8.7%。

飞禽中的各种野鸭、 雁、 野生雉鸡类及斑鸠等, 均为重要而广布全国的食用鸟类。 如从江西鄱阳湖、 江苏洪泽湖及山东微山湖猎取的雁、 鸭等水禽, 年产曾达250 300吨。 森林鸟类如鹧鸪、 松鸡、 榛鸡、 鹌鹑、 竹鸡和斑鸠等均为食用禽类中的上品。

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是最重要的肉用动物。 20世纪70年代末, 每年猎取的黄麂达65万头, 赤麂14万 15万头, 毛冠鹿10万头; 河南的野兔最高年产量达298万只; 每年猎获的野猪、 狍、 原羚 (包括黄羊)、 水鹿、 岩羊和盘羊等数量也很可观, 估计全国每年可获野味5万多吨。 此外有20种左右的海兽, 特别是鲸类, 也提供大量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③药用动物。 我国是使用动物药材最多的国家, 初步统计入药的各种无脊椎动物约有170种, 如石决明 (即几种鲍鱼的贝壳)、 地龙 (几种蚯蚓)、 珍珠、 医蛭、 蝎等。 药用鱼类有90余种, 如几种海马和几种海龙。 药用两栖类有蟾蜍耳后腺分泌的蟾酥, 蛤蟆油 (我国林蛙的干燥输卵管)。 药用爬行类也有数十种, 如龟板、 鳖甲、 蛤蚧 (即大壁虎)、 蕲蛇和银环蛇等。 药用哺乳动物约有70种, 如麝分泌的麝香、 鹿的鹿茸及鹿角、 水獭肝、 熊胆、甲片(穿山甲鳞片) 等。我国麝香资源名列世界之首,20世纪50年代年均产量曾达1.78 吨。穿山甲的资源较丰富, 仅贵州一省的年产量就达4万 5万头。

④工业用动物, 又可分为五类: 制裘及制革工业用动物、 香料工业动物、 鲸脂、 紫胶和白蜡、 羽绒与装饰品。 我国约有120种裘皮兽, 是制裘工业的重要原料, 珍贵的品种有紫貂、 石貂、 水獭和几种狐, 但裘皮产量有限。 毛皮质量较好、 数量大而经济价值高的种类有黄鼬、 豹猫、 貉和鼬獾, 年产量分别在10万 300万张。

用于皮革工业原料的动物, 主要为30多种有蹄类的皮张, 如著名的麂皮 (包括赤麂、黄麂、 黑麂及毛冠麂) 年产近百万张; 鲸皮和各种大、 中型蛇皮也是良好的制革原料, 鳄皮制品尤为名贵。

世界上香料工业的四大动物名香 (麝香、 灵猫香、 龙涎香及河狸香) 我国均有出产,其中龙涎香 (抹香鲸肠内分泌物) 和河狸香 (即海狸香, 为河狸所产) 的产量甚少, 麝香主要用于制药, 而灵猫香 (小灵猫和大灵猫的分泌物) 已广泛用于香料工业作为定香剂。

我国有鲸类14种, 如江豚、 抹香鲸、 座头鲸、 长须鲸等。

产于我国滇、 藏和台的紫胶虫可生产紫胶 (虫胶)。 1989年紫胶原胶年产量近4000吨。 主产于川、 黔、 滇的白蜡虫能分泌白蜡。

天鹅及野鸭绒质轻而软, 保温性能好, 可加工成绒衣、 绒被。 各种鹭、 鸭、 雉、 鹰、雕、 鸮等的翼、 羽翎、 尾羽或羽皮, 均为市场欢迎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原料。

⑤实验动物。 随着科学的发展, 原有的小白鼠、 大白鼠、 家兔和豚鼠已不能满足各专项试验的需要, 因而对野生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有灵长类14种,用做实验的主要是猕猴, 被广泛使用于避孕、 免疫、 内分泌、 肿瘤和心血管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 发现树鼩是研究肿瘤的良好医学模型。 黑线仓鼠可用于肿瘤和细胞学的研究, 也是研究糖尿病的良好动物模型。 长爪沙鼠可用于钩端螺旋体和慢性血吸虫病的研究。 许多原生动物, 如眼虫、 变形虫和草履虫等, 都是研究遗传学等生物学基础理论的试验动物。 节肢动物门中的鲎, 其血液制剂用以快速检测人体内或药品、 食物是否被细菌感染。 此外用于各种试验的其他动物种类繁多。

⑥观赏动物。 如鸟类中的各种鹤类、 天鹅、 红腹锦鸡、 绿孔雀、 绯胸鹦鹉、 犀鸟及一些鹭类和相思鸟、 画眉与黄鹂等种类; 我国著名的文化鸟类——鹤类有9种, 占世界鹤类的60%, 如丹顶鹤、 黑颈鹤和白鹤的数量均居世界之首; 濒临绝灭的朱鹮在我国仅有少量残存种群。 哺乳类中包括各种灵长类 (猿与猴)、 鹿类、 熊类和虎、 豹、 云豹、 大熊猫、 小熊猫、 象等。

⑦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资源。 这类资源十分广泛, 包括: 食虫昆虫, 多种害虫的寄生蜂; 各种青蛙和蟾蜍; 食鼠的蛇类; 食虫鸟类和鸮 (猫头鹰类); 食虫蝙蝠和许多中、 小型食肉兽, 特别是黄鼬、 艾虎、 豹猫、 小灵猫等。 这些天敌动物在森林或农田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⑧其他作用的动物资源。 许多媒介昆虫在生命活动中给一些靠虫媒授粉的作物带来丰产。 原生动物如眼虫, 可作为有机污染的指示动物。 不少低等动物在净化水质、 保护环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多种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是经济鱼类的饵料。 多种食用价值不高的海洋动物却能用来加工成禽、 畜饲料。

(2) 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植物总数达到4.3万种, 其中种子植物就有25000种以上, 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 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也是世界上经济植物最多的国家, 许多我国原产植物, 现已引种到国外。 例如, 全世界现有裸子植物12科, 约800种, 而我国就有11科, 约240种, 它们多是经济用材树种。 我国的银杏、 水杉、 水松素有三大活化石之誉, 1956年发现的银杉是又一种活化石。 此外还有很多特产树种, 如金钱松、 油杉、 白豆杉等。 在被子植物方面, 就经济植物来说, 水稻、 小麦,早在数千年前就有栽培。 豆类中的大豆原产于我国。 果树中的桃、 梅、 梨、 板栗、 枇杷、 荔枝、 杨梅、 橘、 金柑皆原产于我国。 蔬菜作物方面, 我国是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 在特产经济作物方面, 原产我国的有茶、 桑、 油桐、 大麻、 香樟等。 药用植物方面, 人参及数千种中草药更是宝贵的财富。 在蕨类、 藻类、 苔藓及真菌中, 也有许多特产的属种。 另一方面, 我国地域辽阔, 几乎可以看到北半球各种植被类型。 最北部的大兴安岭、 长白山一带分布有落叶松、 云杉、 红松, 林下还分布我国闻名中外的药材——人参。 华北山地和辽东、 山东半岛一带, 是全国小麦、 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 还盛产苹果、 梨、 桃、 葡萄、 枣、 核桃、 板栗等。 广阔的亚热带地区, 是水稻主要产区, 还有银杏、 水杉、 银杉、 毛竹、 油茶、 油桐、 乌桕、 漆树、 杉木、 马尾松等。 粤、 桂、 闽、 台和滇南部的热带地区, 有菠萝、 甘蔗、 剑麻、香蕉、 荔枝、 龙眼、 芒果, 还有橡胶、 椰子、 咖啡、 可可、 胡椒、 油棕、 槟榔等经济作物,特别是花卉更是闻名于世。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禾本科、 豆科牧草, 营养价值高, 是畜牧业的主要基础。 青藏高原有青稞、 冬小麦、 荞麦和萝卜, 新疆、 甘肃、 青海有我国最优质的长绒棉, 还有葡萄、 西瓜和哈密瓜; 戈壁滩上有沙拐枣和麻黄。

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 药用、 工业用、 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质资源五大类。

①食用植物资源, 包括直接和间接 (饲料、 饵料) 食用的植物, 可分为七类。

a. 淀粉、 糖类植物, 如橡子、 薯芋、 魔芋、 蕨类、 葛根、 百合、 慈姑、 菱等, 是中国野生淀粉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 各种橡子中淀粉含量多在50%以上, 可供食用及酿酒等。含糖及甜味植物有龙眼、 荔枝、 柿、 枣、 罗汉果、 马槟榔、 甜茶 (石栎幼叶) 等。

b. 蛋白质植物, 包括小球藻、 叶蛋白、 食用菌类、 四棱豆、 派克豆等。

c. 油脂植物。 初步查明全国野生油料植物含油量在15%以上的约1000种, 其中木本油料含油量在20%以上的约300种, 能够食用的百余种, 如蝴蝶果、 油瓜、 榛子、 文冠果及各种野生油茶、 核桃、 松子等。

d. 维生素植物。 以各种野生植物为主, 如猕猴桃、 阳桃、 沙棘、 山楂、 海棠及蔷薇属等, 其鲜果一般每100克含维生素200 800毫克。 缫丝花 (刺梨) 可达2000毫克。

e. 饮料植物。 除茶叶、 可可、 咖啡三大饮料外, 还有若干地区性饮料植物 (主要是代茶植物), 如云南的扫把茶, 四川的白茶, 广东的布渣叶、 鸡蛋花及中国传统的槐花、 桑叶茶、 菊花茶、 金银花等。

f. 食用香料色素植物。 苏仿木、 茜草、 红花、 姜黄等为中国传统食用色素。 香茅、 木姜子、 花椒、 茶辣及砂仁、 三奈、 八角、 桂皮等为中国特产调味香料。

g. 植物性饲料、 饵料。 包括大部分禾草类、 豆科植物的枝叶荚果、 构树叶、 高山栎、各种野芭蕉、 芭蕉芋等。

②药用植物资源。 可分为两类。

a. 中草药。 载于历代本草的中药在500种以上, 常用的有300多种, 绝大部分来自野生植物, 但多逐渐栽培。 如三参 (人参、 党参、 丹参)、 杜仲、 黄连、 贝母、 天麻、 枸杞、当归、 川芎、 柴胡、 甘草、 栝蒌、 桔梗等, 均为较名贵的常用药。 全国药草达5000种以上, 常用的约400种, 有些已进行栽培和制造成药, 或作为化学药品的原料, 如萝芙木、 三尖杉、 锡生藤等。

b. 植物性农药。 包括土农药植物, 如除虫菊、 冲天子、 鱼藤、 百部、 无叶假木贼等共约500种。 它们含有除虫菊素、 植物碱、 糖甙类等物质, 有杀虫灭菌或除莠的功能。 还有植物激素如露水草 (含脱皮激素)、 胜红蓟 (含抗保幼激素) 等, 也可作农药用。

③工业用植物资源。 包括木材、 纤维、 鞣料、 芳香油、 胶脂、 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

a. 木材资源。 中国是少林国家, 而且森林分布不均, 随着木材的大量采集和森林资源的减少, 今后进行树种资源的调查研究并人工营造速生、 珍贵木材将是重点工作之一, 如团花、 八宝树、 望天树、 阿丁枫、 毛麻楝、 泡桐、 杉木、 各种杨树等都是优良速生树种。

b. 纤维资源。 中国重要纤维植物有190种, 主要利用禾本科、 鸢尾科、 香蒲科、 龙舌兰科、 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 桑、 荨麻、 锦葵、 木棉、 罗布麻等的根、 茎、 皮部或果实的棉毛, 用以纺织、 造纸、 编制等。 竹类、 芦苇、 稻草、 麦秆、 玉蜀黍皮资源最丰富, 分布最广。

c. 鞣料资源。 鞣料植物含有丰富的单宁, 不仅可以烤胶鞣革、 制药, 并已发现还是优良的丢水垢物质。 各种落叶松、 云杉、 铁杉、 黑荆树、 红树、 儿茶等都是重要单宁原料植物。

d. 芳香油资源。 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 香精的主要原料, 中国种子植物中有60余科含有芳香油植物。 木姜子、 樟树、 枫茅、 香草、 依兰香、 金合欢、 安息香等都是中国目前用于生产的香料植物。

e. 植物胶资源。 包括富含橡胶、 硬胶、 树脂、 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 如松科的很多种, 豆科的槐、 瓜儿豆、 金合欢、 黄芪等, 杜仲、 多种卫茅、 夹竹桃科的鹿角藤、 花皮胶、杜仲藤及菊科的橡胶草、 银叶菊等。 它们分别产各种胶脂, 但栽培的三叶橡胶树仍是现今橡胶的主要来源。

f. 工业用油脂资源。 在含油量20%以上的大约300种木本油料中, 工业用油树种占50%以上, 如油桐、 漆树、 乌桕、 风吹楠属植物等。 桐油、 生漆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工业能源植物还有续随子、 马利筋等以及新近引种成功的西蒙德木。

g. 工业用植物性染料。 如桑色素、 苏木精、 红木靛叶、 姜黄等。

④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植物资源, 可分为五类。

a. 防风固沙植物。 如木麻黄、 大米草、 多种桉树、 银合欢、 毛麻楝、 杨树、 琐琐、 柽柳、 沙拐枣等。

b. 保持水土、 改造荒山荒地植物。 如银合欢、 金合欢、 雨树、 牛油树、 油楝、 黄檀、洋槐、 锦鸡儿、 胡枝子、 榛葛藤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

c. 固氮增肥、 改良土壤植物。 如桤木、 碱蓬 (钾肥植物)、 紫苏 (增加土壤有机质)、田菁、 紫云英、 红萍等。

d. 绿化美化、 保护环境植物。 包括各类草皮、 行道树、 观赏花卉、 盆景等。 中国到处都有各色观赏植物, 如菊梅、 牡丹、 芍药、 海棠、 山茶花、 杜鹃花、 樱花、 报春花、 龙胆、百合花、 兰花及龙柏、 水杉、 台湾杉、 珙桐、 棕榈等。

e. 监测和抗污染植物。 如碱蓬可监测环境中汞的含量, 风眼兰能快速富集水中的镉类金属, 清除酚类。 森林对于净化环境有极大作用, 许多水藻也有净化水域的功能。

⑤植物种质资源。 按照遗传学观点, 每一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 都应视为不同的种质。 现知中国高等植物有2.7万多种,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利于人类的。 各种有用植物都归属不同分类单位的科、 属、 种, 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 可以进行杂交育种, 产生新的优质后代。 长期栽培的植物也因不同程度的特化, 而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征。 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以及局部地方的强烈污染, 已使一些植物种类濒危或绝灭, 而种质的损失是不可再造的。 因此在中国必须建立有用植物的 “种质库”。 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应担负起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任务。

2. 我国人力资源条件

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人口, 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人口的构成、 人口的地区分布等方面对生产力的发展与布局有着重大的影响。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 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 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1) 人口数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截至2010年11月1日, 全国总人口为13397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10年增加7395万人, 增长5.84%, 年平均增长0.57%, 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 1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 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 当前和今后十几年, 中国内地人口仍将以年均800万 1 000万的速度增长。

目前总的生育率1.55, 实行 “全面放开二胎” 政策后, 生育率将反弹, 预计到2020年, 中国内地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 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 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 在2005—2020年期间,20 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 同时, 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 按照现行生育政策, 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 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 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 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 也给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2) 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 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15年的男性74岁, 女性77岁, 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0.1/10万, 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下降到2004年的1.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 30%下降到2015年的0.89%。传染病、 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 非典型肺炎、 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但从总体上讲, 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 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 6%, 约100万例。 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截至2015年10月月底, 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575000例, 死亡177000例, 而据卫生部等单位对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估计, 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100万, 这其中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我国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2年, 比2005年提高4年。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4亿人。 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 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14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2400.5万人, 比2000年增加1463万人, 年平均增长9.6%。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86.5%, 预计2020年之前, 中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4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3559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5%, 录取率为74.33%, 是1978年的12.3倍;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达2547.7万人, 比2000年增长2.6倍; 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524.2万人, 增长31%; 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 增长4.4倍。

3) 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 在2010年年末中国内地总人口137054万人中: 0 14岁人口为22 246万人, 占总人口的16.60%;15 59岁人口为93962万人, 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 765万人, 占13.26%。 上述数据表明:

(1) 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 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目前, 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 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

并且, 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 据预测, 2020年15 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亿左右。 这对就业、 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2) 20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8.9%以上, 根据国际标准,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预测, 到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64亿, 占总人口比重16.1%, 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 规模大、 “未富先老” 等特点, 对未来社会抚养比、 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3) 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10年年末男性人口68685万人, 占51.3%, 女性人口65287万人, 占48.7%, 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左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 2000年为117, 2003年为119, 少数省份高达130。 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颁布了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 等法律法规, 启动了 “关爱女孩行动”, 倡导男女平等。

4) 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10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6558万人, 占总人口的49.68%, 乡村人口为67415万人, 占50.22%。

近年来, 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实施城市带动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 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2010年, 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6亿。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 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 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 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 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 亟待完善。 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如果流动人口就业、 子女受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将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统筹城乡、 区域协调将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 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 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 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人口结构、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3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生产力布局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 主要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一是三年恢复时期至 “一五” 时期, 以协调沿海与内地关系为主线, 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二是从 “二五” 时期开始, 至 “五五” 时期结束, 以 “三五” “四五” 时期大 “三线” 建设为中心, 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为基调, 以工业布局为主体的生产力布局跳跃式地向西推进; 三是20世纪80年代, 以争取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 宏观效益为目标, 生产力布局大幅度向东部沿海倾斜; 四是20世纪90年代, 中央开始实施内陆地区发展战略。 尽管每一阶段的目标、 政策各不相同, 生产力布局各有得失, 但纵观历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过程, 我国生产力布局主要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经济重心区的同时, 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新的经济重心区。 在充分利用原有工业的基础上, 加强和改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 改革开放后, 珠江三角洲、 山东半岛、 闽南三角洲地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地区、 成渝地区正在崛起和成长为新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重心区,从而奠定了沿海沿江 “T” 字形经济密集带的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框架, 大大增强了全国经济增长的 “动力源” 和 “发展极”。

(2) 建设一大批能源、 原材料基地, 生产力布局西移。 在沿海地区建设宝钢和扬子、齐鲁、 上海乙烯工程, 以及浙江秦山、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基地的同时, 在内陆地区, 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 原材料基地建设。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已具相当规模, 其开发重点正在向陕北、 蒙西地区转移, 黄河中上游、 长江干流、 乌江、 红水河、 澜沧江等能源、 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已有较大规模, 新疆石油基地也已揭开大开发的序幕。 这种能源、 原材料工业布局西移态势, 适应了我国能矿资源的分布格局, 因而从生产力布局角度上看是合理的, 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3) “三线” 企业搬迁调整基本完成。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在改变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同时, 也确定了 “三线建设要调整改造, 发挥作用” 的方针,对“三线” 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造。 到1991年年底, 国家安排的121个调整单位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25个撤并和就地转产项目, 完成了24个;93个搬迁项目, 已全迁和部分搬迁71个。这不仅解决了“三线” 建设中选址不当、 规模过大、 布局分散的问题, 而且在当地不少城市形成了工业小区和企业群体,形成了一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 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 一个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的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区—沿江开放区” 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各地区经济呈现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 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5) 生产力布局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后,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体制的建立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机制由传统体制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计划分配和建设项目计划安排, 逐步向国家制定生产力布局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 (规划各地带、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 国家级产业带走向、 重点开发区域和增长极等), 综合运用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 通过要素市场的经济参数, 引导企业和各投资主体, 围绕国家生产力布局目标, 自主做出投资区位的选择的方向转变。

[1] 1公顷=10000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