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胸有成竹”从何而来

“胸有成竹”从何而来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同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但是“胸有成竹”美学上的意义却出自苏轼。意在笔先,它是审美创作的先决条件,所以要“必先”。“成竹在胸”、“身与竹化”的命题则详尽探讨了审美创造的准备阶段。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字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可是他照样跑到竹林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结节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像用脸盆泼水似的下开了。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由于长年累月地对竹子做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但是“胸有成竹”美学上的意义却出自苏轼。文与可病逝后,苏轼看到文与可送给他的《谷偃竹》这幅遗画时写了《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一文来纪念他:“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矣。”所谓成竹于胸就是营构审美意象,作为审美意象的胸中之竹既不是眼前之竹,也不是画纸上的竹,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意在笔先,它是审美创作的先决条件,所以要“必先”。这还不够,苏轼还具有一种自由的精神性格,他以儒家思想为基本皈依,又糅合着佛、道中的超越意识,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还要达到“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的艺术境界。

“成竹在胸”、“身与竹化”的命题则详尽探讨了审美创造的准备阶段。清代郑板桥则更进一步:“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明了艺术的审美创造经历了一个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样一个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双重转化的动态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