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犀一点看通感

灵犀一点看通感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月色是视觉,梵阿林奏着的名曲是听觉,这两组概念放到一起作比较看似荒谬,却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灵通之感,这就是美学上的通感。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通感的必备条件是不同感官感觉之间的类比,它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两句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林上奏着的名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月色是视觉,梵阿林奏着的名曲是听觉,这两组概念放到一起作比较看似荒谬,却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灵通之感,这就是美学上的通感。

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可见,通感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像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冷漠的表情”、“一弯寒月”等词语中,人们并不能看到音调摇曳的动作,也不能摸到表情与月亮的冰冷,这就是视觉、听觉、触觉构成的通感。再如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嘲笑他:“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异质同构”说。

通感和比喻有类似的地方,属于比喻的一种,都是以一物比一物,那二者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再看《荷塘月色》中的一句:“叶子和花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这一句就是用视觉来比视觉,属于比喻。通感的必备条件是不同感官感觉之间的类比,它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