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处觅知音

何处觅知音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弹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对知音的追求就是对审美中情感共鸣的追求,是美感共同性的升华体现。

上一篇主要谈了审美中的趣味差别问题,但是美的欣赏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况,也就是说美感也有共同性的特征,会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有时因为这种共鸣的难得而更显珍贵。

《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目光所及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啊!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弹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对知音的追求就是对审美中情感共鸣的追求,是美感共同性的升华体现。审美活动中尽管存在着个体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差异,但我们不能把这种差异绝对化。事实上,即使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往往仍能找到一些相近或相似的审美感受。产生这种共同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我们欣赏的对象来看,有些审美对象本身就没有阶级、民族或时代的差异,比如自然美、形式美以及一些思想政治倾向比较淡薄或隐晦的艺术作品等;就我们自身来看,即使我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但因为生活在同一时代或民族,仍然可以有某些共同的审美趣味、习惯与理想

说明美感有共同性的例子很多,如《淮南子·说林训》:“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淮南子·修务训》:“故秦楚燕魏之歌也,异转而皆乐。”世界各国人民、各阶层人士在观赏我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古老而雄伟的建筑时,也能产生大致相近的共同美感。之所以有这种共同的美感,首先在于我们有着欣赏美的同样的眼睛和耳朵,还离不开人类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基础以及共同的社会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