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岛市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

青岛市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方面初战告捷。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新常态”特征的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已经成为利益、命运和发展的共同体,共同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绿色的世界。科学发展观的“五大发展”。

(一)国家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1.面对“新常态”,打造经济升级版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从历史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在经济升级这一重大问题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丰富的历史记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升级: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这次升级旨在寻求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着力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迎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升级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方面初战告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其复杂和艰难,存在巨大的阻力和曲折。“十五”期间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设想未能实现,“九五”时期已经初步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出现向高消耗、重污染、低就业的旧有模式的逆转。从计划主要目标和指标完成率看,“十五”计划实施“答卷”取得64.3分[1]。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持久战”,又是一场“攻坚战”,需要打破对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锁定,具有过程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很难毕其功于一役。以十年前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开端,经过“十一五”规划五年实践和“十二五”规划前两年实践看,特别是中国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经验看,中国已经具备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条件。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新常态”特征的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1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向世界发出了这样的信号:走向新常态的中国也将给处于缓慢且脆弱复苏中的全球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1)“新常态”的内涵。

① 经济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7.7%、7.7%、7.4%,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图3)。

② 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正发生转折性变化。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从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201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至46.6%(图4和图5)。

图3 2004 ~ 2014年上半年GDP增速

图4 2004 ~ 2014年上半年二、三产业比值

图5 2009 ~ 2014上半年消费 / 投资对GDP贡献率

③ 经济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传统的手段不好用了”。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资源要素的投入推动,依靠出口、投资的拉动。一旦经济增速慢下来,宏观调控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宽松货币政策,用以扩大贷款、刺激投资。现在,我国的存量货币规模相当可观,经济运转的效率越来越低—投入了大量的货币,却产出很少的GDP。

④ 经济特殊期—“三期叠加”时要保持“平常心”。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

面对新常态,首先要强调抢抓机遇。现在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等。面对新常态,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

(2)“新常态”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构想,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思路的继承和延续。这一构想,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化和拓展。就是立足扩大内需和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创新动力,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到“十三五”规划结束时,建立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环境友好、分配公平、民生幸福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

中国经济升级版内涵就是五大发展。

① 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改革的不竭源泉,还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创新发展是发展观及发展道路创新、制度建设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文化文明创新的有机统一,制度建设更加依靠原始创新,经济发展更加依靠创新驱动,科技发展更加依靠自主创新,文化发展更加依靠自觉创新,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创新”。创新发展要求我们提高创新自主性、自觉性和原创性,继续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的全面创新道路。

② 绿色发展。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环境特征,经济活动创造的生态盈余大幅增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点突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建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与经济增长脱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国土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共处更加和谐,逐步建成美丽中国。

③ 协调发展。要正确认识和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城乡协调、地区协调、中央地方协调、经济社会协调、经济文化协调、经济国防协调、国内国际协调、个人集体国家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和谐因素,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

④ 共享发展。共享发展就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⑤ 共赢发展。共赢发展就是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互利发展。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求同存异,平等互信,对话协商,扩大共识。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之上,同所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中国与世界各国已经成为利益、命运和发展的共同体,共同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绿色的世界。

科学发展观的“五大发展”。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得科学发展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指导性,更具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更有效地将科学发展主题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有机结合。科学发展观主题是根本方向,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是贯彻主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2.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进展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进一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但是成效还尚未巩固,存在反复和逆转的可能。因此,“十三五”规划要积极面对经济出现的“新常态”,以“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为主题,打造经济升级版为主线。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中国服务”转型已成定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

未来的“十三五”与此前制订五年规划存在着明显不同。过去的五年规划虽然在发展思路上也有调整,但基本上是延续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思路,推动经济增长的套路没有变,差别只是投资资源的多少。但是,当前及“十三五”面临的形势则有很大的不同。“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突破。

“十三五”期间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也是重大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产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如下。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二)青岛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总体发展现状

2013年青岛市全市生产总值8 00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4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3 641.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 012.8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例为4.4:45.5:50.1。人均GDP达到89 797元(图6和图7)。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逐步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图6 2013年青岛市季度GDP及增速

(2)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了现代农业投入力度,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实现农业向生产、生活、生态等综合功能转型。

图7 2012、2013年青岛市GDP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3)制造业进一步提升改造。

青岛工业呈现出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从一般轻工业向高端制造业,从低附加值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和提升的发展轨迹。2010年青岛出台《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传统产业抓重组改造升级,主导产业抓集群配套,战略性新兴产业抓特色规模的工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十一五”期间,青岛形成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7大产业。同时,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5个新兴产业的“7 + 5”产业发展格局。“十二五”以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加快,2012年又出台了《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和《加快发展工业10条千亿级产业链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集聚、链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工业10条千亿级产业链建设作为青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进青岛工业发展由“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外延式战略向“集约发展,创新驱动”的内涵式战略进行转型升级。

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从2006年到2013年,工业增加值总量增长了2.3倍,共创造工业增加值1.9万亿元,占全市8年GDP合计的43.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46%以上。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居第2位,青岛作为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位置得到进一步巩固。

(4)加快了服务业结构调整。

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服务业新增就业占全部新增就业70%以上。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业、物流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家庭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业、文化创意业、会展业等。

做强服务业发展载体。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实现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40%以上。推进总投资6 000亿元的50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服务业领军企业,20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家跨国服务业企业地区性总部落户青岛市。加快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新培育30个省级以上服务名牌、45件省级以上著名商标

(5)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我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重视,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新时期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农业发展现状

2013年青岛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0.0万公顷,下降2.7%,粮食总产量达到322.4万吨,其中,小麦151.8万吨,玉米165.8万吨(见表4)。

表4 青岛市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速

2013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万公顷,增长7.8%;森林覆盖率39.4%,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2.6万公顷,增长14.5%。

水产品总产量110.5万吨,下降1.8%,其中,捕捞产量26.7万吨,下降2.0%;养殖产量83.8万吨,下降1.7%。海、淡水养殖面积5.1万公顷,下降2.1%。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09.3万千瓦,增长1.5%。农用拖拉机20.6万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3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9.9万公顷。

3.工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2013年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 248.4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 856家,增加值增长11.3%,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长12.2%,轻工业增长10.1%;按类型分,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6%,集体企业增长12.4%,股份制企业增长13.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8%。

201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 104.1亿元,增长10.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0%,占比为39.9%,较2013年年初提高0.4个百分点;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产值增长10.4%,占比为75.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6%,占比为24.1%(表5)。

表5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表6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续表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 488亿元,增长17.3%;利润826.4亿元,增长21.5%。主营业务收入15 283亿元,增长10.2%。资本保值增值率114.96%,产品销售率98.05%(表6和表7)。

表7 规模以上工业分经济类型利润情况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93.0亿元,增长8.3%。实现利税总额70.8亿元,增长7.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21.6亿元,增长7.8%。

(2)运行特点。

① 利润增长面进一步扩大。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35个行业实现盈利,占97.2%,比2012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有31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占86.1%,比2012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从利润增长贡献率看,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利润增长,占88.9%。其中,贡献率居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为1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11.6%;金属制品业,为9.2%;农副食品加工业,为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6.2%。

②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较快。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27.0亿元,同比增长35.7%,高于全市利润增幅14.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实现利润64.7亿元,增长20.2%,低于全市利润增幅1.4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94.7亿元,增长27.6%,高于全市利润增幅6.1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26.9亿元,增长15.7%,低于全市利润增幅5.8个百分点。

③ 企业亏损有所好转。

从亏损面看,2013年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 856家企业中,亏损企业486家,亏损面为10.0%,比2012年下降0.02个百分点,亏损面逐季收窄。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亏损企业同比减少,占25%。从亏损额看,全市规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3.5亿元,同比减少16.6亿元,下降27.4%。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出现同比减少,占52.8%。

④ “两项资金”占用增幅收窄。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达1 803.2亿元,同比增长13.6%,比2012年下降4.5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35.0%,比2012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用比例呈现缩小趋势。其中,产成品资金占用408.0亿元,增长3.5%,比2012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应收账款为1 395.2亿元,增长16.9%,比2012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

⑤ 成本费用上涨压力尚未缓解。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为554.7亿元,同比增长12.2%,比上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主营业务收入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工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500.0亿元、524.0亿元和110.3亿元,分别比2012年同期增长16.1%、22.8%和23.8%,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5.9个、12.6个和13.6个百分点。

⑥ 装备制造业利润利税低于全市平均增速。

2013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 941.5亿元,增长11.4%,比2012年提高0.9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15.6亿元,增长15.8%,比2012年提高7.8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市利润增速5.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63.8亿元,增长14.3%,比2012年提高3.2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市利税增速3.0个百分点。

⑦ 十条千亿级产业链拉动乏力。

2013年,十条千亿级产业链效益状况总体平稳,实现利润632.2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比2012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1.8个百分点(表8)。其中,家电、机械装备、汽车、轨道交通装备、服装、橡胶、食品等六条产业链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船舶海工产业利润呈现负增长。只有石化产业受原油价格下降及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增长较快为114.7%,电子信息产业利润增速达37.2%。

表8 2013年十条千亿级产业链利润表

续表

(3)发展趋势。

① 突出发展蓝色经济,实现蓝色跨越

青岛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海洋科技优势、海洋区位优势和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2013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 300亿元,为1 316.9亿元,增长18.2%(现价),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7%,较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到16.5%,较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自2009年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青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就应充分放大自身已具备的基础优势。一是依托青岛市海洋科技优势抢占制高点,提升青岛市重点企业在全球蓝色创新链中地位,增创蓝色科技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升级。二是依托海洋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海洋传统产业升级工程、新兴产业培训计划和潜力产业发展计划,壮大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海洋优势产业集群。

②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一直以来,家电、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是青岛市工业的重要支撑,占到10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总规模的62%。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青岛市传统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偏短、创新水平不高、能源资源消耗大、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只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优化产业结构,打造青岛工业的升级版。一是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禀赋为基础,根据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选准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努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使这些传统产业继续焕发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继续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二是推动中小企业“凤凰涅槃、腾笼换鸟”。逐步从资源、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传统产业,转入到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蓝色、高端、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

③ 加大企业技改创新,激发转型活力。

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明专利数量是反映产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13年,尽管青岛市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首次超过深圳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达到32 901件,但是发明专利授权量仅1 930件,有效发明专利总数为6 254件,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排第10位和第11位,而同期的深圳市,发明专利授权量高达1.1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总数为6.2万件。以上数字说明,青岛企业技改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远远不能满足青岛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此,加大企业技改创新,激发转型活力成为重要举措之一。一是应解决好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与经费使用效率不高并存的矛盾;二是应解决好科技成果数量不多与成果转化率偏低并存的矛盾;三是应改进政府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方法,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人才向产业和科研一线流动,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项目设立、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大力推进科研投入成果化、科技成果产业化。

④ 推进企业上市,壮大资本市场。

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升级离不开资本的有效运作,企业上市能使企业和地方获得巨额资金,是企业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梯。从省内17地市看,青岛的上市公司数量(20家)少于烟台(27家)、济南(24家),与淄博、潍坊(各19家)相当(2013年8月数据);从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上市公司来看,深圳已超过了80家,宁波接近60家,南京、成都接近50家,青岛排名靠后;从5个计划单列市来看,青岛的上市公司数量居末位。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城市,就区位和经济基础看,青岛上市公司的数量明显偏少,因此,加快企业上市的迫切性十分突出,推进企业上市的空间很大,应不遗余力地推进企业上市,拓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比重,实现由自我积累、滚动式发展向资本运作、跨越式发展转变,打造青岛工业升级版。

4.重点服务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2013年,全市年营业收入超过1 000万元以上的1 336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的主要行业增长态势良好,为全市服务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超、多强”格局已现雏形,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增强青岛市重点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2)运行特点。

① 整体发展速度比较快。

据调查,2013年1 ~ 5月份,青岛市重点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88.1亿元,增速为10.1%,实现营业利润48.7亿元,增长32.1%,实现增加值147.1亿元,增长20.6%(表9)。

表9 2013年1 ~ 5月青岛市重点服务业发展状况

② 主要行业发展较快。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直是青岛市的重点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重点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了12.2%、39.3%和22.6%,其快速增长为全市重点服务业较快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业收入的贡献率接近80%,营业利润的贡献率达到66.4%,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57.4%。

③ 企业集中度较高,“一超、多强”格局已现雏形。

青岛市服务业企业发展集中度增强,“一超、多强”的发展格局初现。营业收入大于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占全部限上单位的0.1%,营业收入占比达到18.2%;营业收入大于10亿小于100亿有19家,占1.4%,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2.2%;营业收入大于1亿小于10亿的占9.9%,营业收入占比达到29.2%;88.6%的企业营业收入小于1亿,营业收入占比仅为20.4%(表10)。

表10 青岛市重点服务业企业规模分布

④ 与对标城市相比,青岛市重点服务业载体建设差距较大。

青岛市与杭州、南京、苏州三个对标城市重点服务业企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载体的数量上,青岛市重点服务业企业仅有1 336家,而杭州、南京、苏州分别为2 358家、2010家和2 274家(表11),青岛市分别相当于杭州、南京、苏州的56.7%、66.5%和58.8%。而且杭州、南京、苏州许多企业已经成为业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青岛市龙头企业偏少。

从重点服务业企业规模上看,青岛市与杭州、南京、苏州也存在较大差距。亿元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量仅分别相当于杭州、南京、苏州的40.2%、30.7%和87.3%。

表11 青岛市与杭州、南京、苏州重点服务业数量情况(单位:个)

⑤ 行业发展不平衡。

重点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

从营业收入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7个门类处于增长状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两个门类处于下降状态。

从营业利润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5个门类处于增长态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利润处于下降状态。其他行业仍未摆脱亏损。

从增加值来看,尽管所有行业都增长,但是增幅差距很大,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速度最快,达到了37.4%,卫生和社会工作最低,仅有8.4%。

⑥ 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规模较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是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并且,规模较小企业操作便利、转型方便、改革成本较低,敢于在一些环节先行先试,成为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有利于先进体制机制形成,从而为大企业的改革提供宝贵的改革经验。但是规模较小企业由于资产较少、人才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薄弱。在国际国内经济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很多规模较小企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营,持续亏损之下,必然退出经济序列。从重点企业看,青岛市营业收入小于1亿的1 184家企业454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面达到了40%。

(3)发展趋势。

① 加大重点企业支持力度。

重点企业科技研发创新实力强、资金雄厚、人力资源储备丰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强。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青岛市要在财政、金融和公平的市场环境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促进重点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有前景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为青岛市的服务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② 优先发展蓝色行业。

青岛市的发展优势在于蓝色,发展重点也在于蓝色。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蓝色行业是青岛市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支点。未来一段时期,应着力把握蓝色行业发展规律,创新蓝色行业发展理念,破解蓝色行业发展难题,尽快形成有利于蓝色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开创蓝色行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局面。

③ 调整宏观布局,促进重点服务企业全面发展。

投资、消费、进出口是经济的宏观布局,只有合理调整三驾马车的前进方向才能保证经济能够按照正确的轨道前进。必须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投资,发挥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消费引领作用,激发重点服务业企业的进出口潜力,推动重点服务业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青岛市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1.青岛市城市发展定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四个战略支点。青岛市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蓝色经济的龙头城市地位更加凸显。青岛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李群书记在题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报告中,为青岛梦赋予了第一种迷人的色彩—蓝色。青岛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彰显城市特色,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按照《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青岛市定位为山东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

青岛向海而生,因海而兴,青岛有个长久的梦想—“蓝色之梦”,蓝色将成为青岛城市的特征色彩。蓝色之梦的胸怀造就了宽广的世界性视野,曲折蜿蜒数百千米的海岸线是走向全球的根基,比肩世界级的“国际湾区都市”是青岛梦的目标。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世界级的湾区资源,青岛目光瞄准新的目标:建设国际湾区都市,进入β级[2]国际城市行列。

青岛市城市发展综合定位表现为:“追求一个梦想,瞄准一个目标,突出四个特色,建设六个基地和中心”;即追求蓝色梦想,瞄准β级国际性湾区都市,突出创新、高端、海洋、宜居(突出科技创新、高端制造、蓝色海洋产业、环境优美宜居)四个特色,建设国家海洋产业基地、国家高端制造业基地、国家区域服务及文化中心、东北亚航运中心、国家区域航空中心、宜居修养旅游胜地。

全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常态”时代,“科学、创新、人本、和谐”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发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优势,青岛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凸显“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充分发挥蓝色经济战略的带动作用,突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坚持走向深蓝、走向高端,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建设以释放发展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强竞争实力,加强创新和人才保障以强化内生动力,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跨越,力争五年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新青岛。

城市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把“宜居”和“幸福”放到了核心位置,意味着“青岛梦”的最终指向。要瞄准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承担起“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1)率先科学发展。就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增长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蓝色跨越。就是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彰显城市特色,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3)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就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持续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着力打造生活舒适便捷、生态景观怡人、公共安全良好的环境,让城市更加宜居;着力增进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文明程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着力增强对国际要素的聚集、服务和辐射能力,将城市不断做优、做强、做大、做美,努力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安居乐业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4)构筑道德高地提升城市精气神。要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文化品位高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2.青岛市产业发展思路

青岛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蓝色海洋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围绕青岛市建设“科学发展、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国际化都市的蓝图,青岛的产业发展必将以“创新驱动、科学发展、产业高端、蓝色跨越”的理念。为此,必须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育和发展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扎实做好升级换代传统产业,强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突出蓝色经济引领作用。彰显蓝色经济核心优势,加快建设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培育壮大海洋产业,加快形成链条完整、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坚持工业与服务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重,引导产业高端发展和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努力构筑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经济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和人才支撑。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核心战略,深入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快推进科教兴市,着力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打造人才荟萃的高地和创新创业者的乐园。

3.青岛市产业发展原则

(1)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依托青岛市的科技研发优势,引进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以企业为研究主体,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海洋高科技、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成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实现持续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2)高端引领,蓝色跨越。密切跟踪世界科技技术、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突出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培育海洋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

(3)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突出科技创新、海洋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阶段发展目标,集中优势资源,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总体部署产业布局和相关领域发展,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适时动态调整,促进协调发展。

(4)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健全标准体系,加速产业化,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发展新模式,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把创新作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蓝色经济、高新经济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5)生态保护,宜居发展。发挥半岛地理优势,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依据不同海域生态、陆域生态的综合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美化优化人居环境,推动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新青岛走上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青岛市产业发展定位

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布局优化决定了城市的产业选择。“蓝色、高端、新兴”将成为青岛产业的显著特征。围绕建设半岛蓝色经济龙头、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国家高新产业重要基地,青岛市产业发展定位为:

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强化港口、园区、城市和品牌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率先建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和智慧城市的城市服务体系,瞄准服务山东、辐射沿黄流域、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服务业中心,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航空枢纽、国际滨海旅游度假中心、区域性科技信息中心。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引擎。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蓝色经济飞跃,提高海洋科技研发和海洋高技术企业培育能力,不断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输出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带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引擎。着力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在海洋基础科学、近海应用技术和深海应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增强我国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中国海洋科技城和深海科技城。加快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区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区建设,成为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2)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基地。青岛要立足于半岛城市群龙头的发展定位,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造业引领功能,先进制造业发展必然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以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为背景,以半岛都市带链接为纽带,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模式。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新型制造产业,加快传统制造的升级改造,转变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推动半岛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到2020年年末,青岛将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装备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依托的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成为青岛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源泉,半岛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3)半岛传统产业科技创新支撑升级的示范区。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我们不能轻言淘汰传统产业,片面追求高新技术产业。高端产品肯定有高新技术含量,但高新技术并不一定都只存在于高端产品中,其实在传统产业中产品同样也可以高新技术化。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领,可让传统产业成为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做出高端产品。因此,我们要致力于科技创新,鼓励和推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找准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创新,把传统产业做成高端产业,做出高端产品。要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嫁接新技术,带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促其迈向高端化、先进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用高新技术带动武装传统产业走上整体“变脸”之路,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半岛传统产业升级的引领示范区建设,为青岛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4)区域服务业中心。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以发展金融业和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为主线,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投资并举的金融体系,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青岛在国际合作和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航运、航空、贸易和信息服务功能为主线,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枢纽。发挥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的带动作用,建设以海洋旅游、度假、休闲、文化等为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中心。大力发展科技信息、科技服务产业,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信息服务功能基础,推进国家重要的区域性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

5.青岛市产业发展目标

(1)战略性新兴产业。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增加17.6%,2013年增长8.5%,完成产值3 884.5亿元。未来经过5年的建设,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品结构、产业配套不断改善,建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城市。力争每年增长13%以上,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9 000亿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海洋生物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先导产业。产业发展对改善民生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形成区域资源集中和产业高端发展优势,使青岛成为带动半岛、辐射全国、国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左右。

(2)蓝色海洋经济产业。紧紧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打造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总目标,创新驱动,园区集聚,产业支撑,企业带动,项目保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实现重点产业发展新突破,形成蓝色经济发展新优势。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经济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点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严格控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大力组织四大领域科技攻关。① 海洋生物医药,组织开展海洋创新药物、功能保健品两大领域关键技术攻关;② 海洋新材料,组织开展海洋舰船涂料、海洋工程防腐防污涂料、深水耐压浮力材料、仿生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③ 海洋装备制造,组织开展海洋工程辅助船设计制造与维修改造、LNG与LPG船设计制造、海洋能发电设备、船用中低速大型柴油机、深水半潜式平台关键结构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④ 现代海水种苗,组织开展高端海珍品种苗培繁育、病害监控预警、重大病害快速诊断及综合防治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一是壮大海工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仪表三大产品系列。实施双瑞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宝石重工海洋钻井装备、712所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潍柴动力高档游艇制造等重点项目。

二是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海洋药物、生物功能制品两大产品系列。实施博智汇力和龙润天力海洋寡糖、蔚蓝生物酶制剂等重大产业项目。

三是培育海洋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海洋工程、防腐防污、医用纺织三大产品系列。实施中皓人工眼角膜、佐敦船舶涂料、明月海藻纤维材料、三泰膜海水淡化新材料等重点项目。

四是提升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培育发展水产种苗、海洋牧场、远洋渔业三大行业,实施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国家级金乌贼良种场等大项目建设,建造20艘以上大型拖网远洋捕捞船。

(3)服务业。青岛服务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2010和2011年增长率达到19%以上,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2013年储蓄保持12%以上的速度。到“十三五”末期,服务业增加值将达10 000亿元,占全市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升稳定在65% ~ 70%。形成服务业高度发达、体制机制完善、空间布局合理,与蓝色高端制造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建成具有较强智慧服务的城市服务体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四)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1.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国家层面上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发展方向划分为7大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1)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① 高效节能产业。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储能、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器、高效照明等产品;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加快发展节能交通工具;积极开发和推广用能系统优化技术,促进能源的梯次利用和高效利用;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业态。

② 先进环保产业。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高效膜材料及组件、生物环保技术工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及相关新材料和药剂的创新发展,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能力,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大力推进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探索新型环保服务模式。

③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力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推进产业化,提高资源产出率。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餐厨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废旧纺织品和废旧塑料制品资源化利用。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①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宽带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和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支持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网络架构的信息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带动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产业和新兴信息服务及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发展宽带无线城市、家庭信息网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覆盖,普及信息应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② 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围绕重点整机和战略领域需求,大力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突破先进和特色芯片制造工艺技术,先进封装、测试技术以及关键设备、仪器、材料核心技术,加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工艺技术研发,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新优势。

③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加强以网络化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软件等为代表的基础软件、云计算软件、工业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关键软件的开发,推动大型信息资源库建设,积极培育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促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进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变革转型和信息服务的普及,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3)生物产业。

① 生物医药产业。提高我国新药创制能力,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推进化学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现代中药;开发先进制药工艺技术与装备,发展新药开发合同研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

②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推进医学与信息、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开发能力。研究开发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卫生应急装备和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形成一批适合大中型医院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诊疗产品;大力开发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临床诊断、治疗、康复产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发展数字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和家庭监测、小区护理、个人健康维护相关产品等。

③ 生物农业产业。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育种科学设施体系,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及应用,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育种企业发展,着力提升种业竞争力。积极推进生物兽药及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④ 生物制造产业。以培育生物基材料、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和做强现代发酵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突破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关键技术,培育发展生物醇、酸、酯等生物基有机化工原材料,推进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生物材料产业化。大力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制浆、印染、制革等领域关键工艺环节的应用示范,积极推进工程微生物与清洁发酵技术应用,提升大宗发酵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① 航空装备产业。统筹航空技术研发、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市场开拓及服务提供,加快研发和制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客机,推进先进支线飞机系列化产业化发展,适时研发新型支线飞机;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通用飞机和直升机,构建通用航空产业体系;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促进航空设备及系统、航空维修和服务业发展;提升航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

② 卫星及应用产业。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自主、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气象、海洋、国土、测绘、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环境减灾、广播电视、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健全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产业链。推进极地空间资源开发。

③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运用维护、监测维修和产品标准体系,完善认证认可体系等,提升牵引传动、列车控制、制动等关键系统及装备自主化能力。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大力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④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面向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重点突破海洋深水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装备、作业和辅助船舶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工程总包及设备配套能力,积极推动海洋风能利用工程建设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装备产业化。促进产业体系化和规模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⑤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智能专用装备,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感知、控制装置及其伺服、执行、传动零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制造、使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支撑先进制造、国防、交通、能源、农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和升级。

(5)新能源产业。

① 风能产业。加强风电装备研发,增强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和控制系统设计能力,提高发电机、齿轮箱、叶片以及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在风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并网、储能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设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和沿海地区的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内陆山地、河谷、湖泊等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发挥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近、电网接入条件好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风电项目,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② 太阳能产业。以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器件使用寿命和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为目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新工艺和新装备;积极推动多元化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产业化及其商业化发电示范;建立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推进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应用,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太阳能发电产业体系。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多功能太阳能热水器,推动太阳能在供暖、制冷和中高温工业领域的应用。建立促进光伏发电分布式应用的市场环境,推进以太阳能应用为主、综合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城市建设。

③ 生物质能产业。统筹生物质能源发展,有序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及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等分布式生物质能应用。加强下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开发,推进纤维素制乙醇、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开展重点地区生物质资源详查评价,鼓励利用边际性土地和近海海洋种植能源作物和能源植物。

(6)新材料产业。

①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发光、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高纯稀有金属及靶材、原子能级锆材、高端钨钼材料及制品等,加快推进高纯硅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磁敏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产业化。着力扩大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异戊橡胶、氟硅橡胶、乙丙橡胶等特种橡胶及高端热塑性弹性体生产规模,加快开发高端品种和专用助剂。大力发展低辐射镀膜玻璃、光伏超白玻璃、平板显示玻璃、新型陶瓷功能材料、压电材料等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纯石墨、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及制品。

② 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以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碳复合材料为重点,积极开发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工艺,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低成本化、高端品种产业化和应用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并提高规模化制备水平,重点围绕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配套原丝开展技术提升,着力实现千吨级装备稳定运转,积极开展高强、高模等系列碳纤维以及芳纶开发和产业化。着力提高专用助剂和树脂性能,大力开发高比模量、高稳定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品种。积极开发新型陶瓷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快推广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风电设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7)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动力电池和电机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成本;加强电制动等电动功能部件的研发,提高车身结构和材料轻量化技术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体系。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根据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重点研究领域,青岛市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着眼科技发展和世界新产业潮流,充分发挥青岛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核心作用,依据青岛市的自身发展条件和实力,选择“重点突破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强化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全力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型区域海洋产业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先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重视培育壮大本地优势企业,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引进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重点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提升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3.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据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青岛的产业基础、科研基础、与青岛产业定位吻合度、与蓝色经济关联型、以及对传统产业升级的作用5个方面考虑(表12),选择突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引导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1)突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以建设“智慧青岛”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家电电子产业园、通信产业园的建设步伐。依托海尔、海信、朗讯等实力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物联网与云计算、“两化融合”及“三网融合”支撑产品、高端软件及信息服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关键产品。

表12 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选择表

续表

注:A:良好;B:较好;C:一般;D:差。

重点开展物联网与云计算核心技术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质量控制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对重要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推进“两化融合”及“三网融合”支撑产品。重点发展高端软件开发,积极支持服务外包领域向软件、设计、研发方向发展,打造高端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新型显示等核心基础产业;大力培育应用电子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

(2)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以建设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依托中国北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中心,发挥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北船重工等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发展高速轨道交通车辆、海洋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

(3)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以建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为目标,依托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力量,引进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培育壮大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新型环保设备、新型节能产品和综合利用产业。

(4)加快发展生物产业。

在青岛市现有的海洋生物制药、良种选育、禽畜疫苗及药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物酶、精细化海藻化工等方面的基础上,依托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崂山核心区、高新区生物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园区,结合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花生工程中心、以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建设,着力推动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以及生物制造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5)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

以建设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涂料重点实验室、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等驻青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海洋工程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一代光电电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

(6)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

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做大做强青岛华创风能有限公司、德枫丹公司、大唐风电、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公司等重点企业,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努力改善全市能源供应结构。

(7)引导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依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青岛汽车研究所、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新正锂业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重点开发高功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新型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材料制造技术,发展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以及燃料电池。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配套产品,提升青岛市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同时,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电机及控制系统制造企业。

(五)青岛市主导产业及发展选择

青岛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过去曾与上海、天津并称“上青天”轻纺工业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岛发展成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综合性城市,旅游、金融、贸易等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制造业依然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且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这个格局。2013年全市具有工业企业73 52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 917家;从业就业人员达109万人,工业完成15 512.7亿元,完成利润总额895.7亿元,完成利税合计1 732.5亿元。

收集青岛市2009 ~ 2013年统计数据(来源:《青岛统计年鉴》 ),从产业发展贡献角度,分析青岛传统制造产业的主导产业及发展重点。

1.主导产业分析指标

产业发展贡献度是衡量经济发展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的积累,是经济发展的现实支柱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一方面表明现有行业竞争力总体发展已达到的水平层次,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未来发展的平台基础。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总量贡献指标由工业总产值贡献度、主营业务收入贡献度、资产规模贡献度、从业人员就业贡献度和利税贡献度五项指标构成。

产业总产值贡献度=该行业总产值 / 所属产业部门总产值。该指标反映某产业的产值规模在区域整个产值中的位次,是生产能力的具体体现。

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贡献度=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 所属产业部门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该指标反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贡献程度和产业的经营效果。

产业资产规模贡献度=该行业资产年净值平均余额 / 所属产业部门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总和,其中行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用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流动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之和计算,该指数主要反映行业的资本规模,是生产发展物质基础的一个重要指标。

产业就业贡献度=该行业就业人数 / 所属产业部门总就业人数。该指标反映产业的就业贡献程度,产业就业规模贡献反映该行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指标。

产业利税贡献度=该行业利税额 / 所属产业部门利税总额。其中,利税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本年应交增值税。该指标反映某产业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利税贡献程度,是社会生产发展资金的源泉。

2.主导产业分析数据处理

依据2009 ~ 2013年青岛的统计数据资料,第二产业对应统计口径的37个行业,按照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和从业人数进行筛选合并,并剔除烟草行业,保留合并成26个行业。由于产业的市场和调控政策的因素,可能产生部分产业在不同年份的较大差异。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般采用多年数据综合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将2009 ~ 2013年间的产业发展数据采用梯级递减方法:即2009 ~ 2013年的权重依次为:1/15、2/15、3/15、4/15、5/15,即为:0.333、0.267、0.200、0.133、0.067,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个产业发展的综合状态,为区别普通年份的状态,称为“综合年份”。

单指标评价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第i个产业第j个指标评价结果值xij,其评价是区域内各产业间的相对评价。采用如下单指标隶属度计算方法。

对于正向指标:

对于负向指标:

其中

如果xij = 1,则第i个行业的第j指标评价为第一位置;如果xij = 0,则第i个行业的第j指标评价为最末位置。

3.主导产业分析选择

利用青岛市2009 ~ 2013年统计数据,计算各年份的贡献度评价指标数据,然后利用梯级递减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年份指标数据。对指标变量数为5、样本容量为26的一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评价权重见表13。

表13 产业贡献指标评价权重确定

依据评价模型、表14和表15数据,计算得到产业发展综合年份贡献度评价指数(表16)。

综合年份贡献度排序分析(2009 ~ 2013年)见图8、图9和图10。

图8 综合贡献度指数分布图(2009 ~ 2013年)

图9 综合数据各贡献度指数分布图(2009 ~ 2013年)

图10 2009 ~ 2013年综合贡献度指数前15位的行业

图11 2009 ~ 2012年综合分析贡献度前15位贡献度状态

由表14中计算数据可知,综合贡献度前15个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该业务收入、资产规模、就业人数和利税贡献累计贡献分别为87.92%、86.37%、85.55%、83%、85.77%;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前7个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规模、就业人数和利税贡献累计贡献分别为58.9%、55.5%、53.8%、43.2%、54.0%。

贡献度前五大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规模、就业人数和利税贡献均在4%以上。前十大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橡胶、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图12 前15位行业主营收入、就业、利税贡献及累计状态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位居第一,工业总产值、主营收入值、资产最高,均占8%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总额19.11%,资产规模占16.48%,均位居行业第一;就业位居第三位,达到8.18%;利税位居第二,占总额9.73%。

15个行业工业总产值排名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主营业务收入贡献依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位居第一位的行业占总额11.88%,位居第8位的行业占总额5.20%。

就业贡献最大产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占9.79%;第二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占9.61%;第三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8.18%;第四位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7.42%;第五位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占6.85%;其次依次是橡胶、塑料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利税贡献依次如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10.6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9.7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9.44%;通用设备制造业,占7.43%;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橡胶、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分别占6.09%、6.0%、5.92%、5.36%。

综合2009 ~ 2013年加权综合数据分析,从贡献度角度来看,青岛市的工业利税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类领域。青岛市的就业贡献主要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服装纺织品,农产品加工类等传统产业;但设备制造类也是主要的就业领域,特别是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前15个行业分别贡献了87.9%的工业总产值,86.4%的主营业务收入,85.6%的资产份额,83.0%的制造业就业和85.8%的制造业利税收入。

表14 2009 ~ 2013年产业贡献综合数据表

续表

注:行业划分含义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资产规模=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利税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本年应交增值税额。

表15 2009 ~ 2013年产业贡献度综合数据表

续表

表16 2009 ~ 2013年产业综合数据贡献度指数表

续表

表17 2009 ~ 2013年综合年份贡献指数居于前15位的行业

续表

(六)青岛市社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是青岛市发展的既定目标,“宜居”和“幸福”居于核心位置。通过实现蓝色跨越,发展海洋产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奠定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通过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现代服务产业,以海洋文化为特色文化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产业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建设“产业发达、服务完善、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宜业宜居的现代国际海湾区都市”。

将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加快发展主导服务产业,壮大提升高端服务产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兴服务产业,构建现代服务产业和社会服务体系。

1.社会事业和城市服务业发展

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服务高效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和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产业进一步壮大,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积极塑造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突显时代要求、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构筑道德高地,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率先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突出青岛蓝色文化特色,打造全国海洋文化新高地。提升文化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提高优秀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着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形成开放包容、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社会风气,积极塑造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突显时代要求、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构筑道德高地,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围绕青岛作为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建设,在“数字城市” “两化融合” “无线城市” “3G/4G试点城市”,均走在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要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城市智能服务体系,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通过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医疗等服务体系,实现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建设“智慧城市”的驱动力是技术和服务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是高端技术和城市服务的有机融合,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可见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依托高性能整体智能交通系统,实现所有运营商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控制和解决都市交通问题。通过智能社区建设将建立覆盖社区居民、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智能医疗将极大地实现医疗服务效率,消除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将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青岛医疗资源和海滨疗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

2.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以蓝色经济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实现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无缝衔接,加快构建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既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已成定势。

(1)现代物流服务业。物流服务业将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物流中心为目标,推进国内外合作,拓展海陆空经济腹地,加快提升航运资源配置、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服务功能。依托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胶东国际机场空港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围绕生产产业和城区及铁路和公路网络,建设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形成布局合理和功能配套的物流设施群,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青岛国际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航运交易中心和航运服务集聚区,健全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和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实现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强大基础性支撑。

(2)现代金融服务业。金融业将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在完善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强化金融区域带动功能,培植金融市场交易和定价功能。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提升以货币、外汇、证券、期货、黄金交易为主的金融类要素市场功能,支持建设董家口油品期货交割库、西海岸新区股权交易系统、高新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探索建立区域性非上市公司股权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发展蓝色金融、离岸金融、财富管理、第三方金融外包服务和电子支付新型业务。

(3)软件信息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将以建设区域性信息中心为目标,突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建设“数字青岛”。围绕高新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软件产业公用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扶植工业软件的快速发展,打造“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

(4)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将以建设区域性科技中心为目标,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服务业将以建设区域性服务中心为目标,推动科技中介服务业规范专业化转变。

(5)房地产。房地产业将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着力点,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的合理开发,实现地产业与城市发展、产业推进、商业扩展相匹配的联动发展格局,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6)中介服务。以建设区域性中介服务中心为目标,推动中介服务专业化发展,重点发展咨询、评估、金融、科技、人力资源、法律、经纪等服务,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合理、功能完善、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3.现代高端服务产业发展

(1)旅游业。旅游业将以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为目标,大力促进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努力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旅游业的高端化发展。

(2)现代商贸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将以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便利化和连锁化水平,增强区域商贸辐射带动作用。要支持和发展商业服务业的网络化,支持网络营销、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服务于生产企业和居民的电子商务模式已显露锋芒。

(3)文化创意产业。以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和区域性文化中心为目标,加快实施“文化青岛”战略,推动文化与城市、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4)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完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实现业务高端化发展。推动“青岛服务”品牌在国内外的高知名度,建设国际著名的服务外包基地。重点开拓日本和韩国市场,积极拓展欧美市场,推动全市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和业务层级同步提升;发挥优势,重点承接软件业、研发设计、物流、金融、医疗等外包业务;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服务外包企业,培育本土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形成行业龙头;大力引进国内外专业培训机构,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外包业务,动漫影视外包业务,国际数据备份中心,金融、保险、财会等数据处理外包业务。

(5)健康服务。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疗养康复、养生健身、健康保险、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体育健身用品等。将以国际化、高端化、集聚化为引领,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基地,塑造国际知名的健康青岛品牌,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特色的国际健康城。到2020年,健康产业实现重点发展领域明显突破,优势特色领域不断拓宽,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研发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产业体系,成为国际知名的疗养康复中心,国内重要的养生休闲基地,将青岛市打造成为全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先城市。

4.科技服务业发展

科技服务业是产业不断细化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从第一、二产业分离而形成的新的服务业态,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和科技鉴证等活动。青岛要实现以蓝色经济为主,以高端、新兴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有发达的科技服务业为支撑。建设半岛现代科技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技创新服务聚集节点成为青岛科技服务业必然的发展定位。青岛市科技服务业要围绕“蓝、高、新”创新的全链条来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1)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支持对蓝色科技基础性投入,支持企业与专业研究机构、高效开展合作,整合科研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加强科技资源开放服务,建立健全驻青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运行机制,引导驻青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向社会开放服务。

(2)技术转移服务。发展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跨领域、跨区域、全过程的技术转移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

(3)测试和检测认证服务。结合青岛蓝色硅谷和高新技术创新需求,鼓励企业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的公共测试平台,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4)创业孵化服务。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支持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为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支撑。

(5)知识产权服务。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等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此外,加强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学技术普及服务、综合科技服务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