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对虾不同家系对氨氮和值性状的耐受性比较

中国对虾不同家系对氨氮和值性状的耐受性比较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别以各家系24 h、48 h和72 h对氨氮和pH值耐受性的平均LD50值为筛选标准,各家系在不同试验时间的LD50值高于其平均半数致死值的家系可认为对两性状的耐受性较强。从表12可以看出同一试验时间不同家系对氨氮和pH值的耐受性差别很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中国对虾幼虾对碱度的忍受力下降,对虾的死亡速度加快,死亡率急剧上升。

分别以各家系24 h、48 h和72 h对氨氮和pH值耐受性的平均LD50值为筛选标准,各家系在不同试验时间的LD50值高于其平均半数致死值的家系可认为对两性状的耐受性较强。从表12可以看出同一试验时间不同家系对氨氮和pH值的耐受性差别很大。与平均LD50值相比,20个家系24 h、48 h和72 h对氨氮耐受性变化百分比分别在266.50%~28.29%、251.52%~45.48%和251.35%~41.03%之间,对pH值耐受性变化百分比分别在214.65%~12.02%、29.67%~3.93%和28%~4.28%之间。

根据24 h、48 h和72 h平均LD50值分别筛选出对氨氮耐受性强的家系为13、9和8个,对pH值耐受性强的家系分别为11、13和10个。综合在24 h、48 h和72 h平均LD50值条件下耐受性均较强的家系,初步筛选出对氨氮耐受性最强的家系8个,对pH值耐受性最强的家系10个,对氨氮和pH值耐受性均较强的家系7个。

图10 各家系对pH耐受性的LD50值分布图

养殖环境中不良水质因子如异常的温度、盐度、氨氮含量、pH值以及亚硝酸盐等胁迫因子对海水养殖动物的遗传基础、抗病力以及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影响均十分显著。目前开展的对虾水质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有关水体理化因子包括温度(田相利等,2004;李润寅等,2001;马海娟等,2004;潘鲁青等,1997)、盐度(穆迎春等,2005;房文红等,1995;张硕等,2002;荣长宽等,2000;王兴强等,2005;潘鲁青等,2002)、pH值(房文红灯,2001;杨富亿等,2005;沈文英等,2004)、氨氮(姜令绪等,2004;孙舰军等,1999;邹栋梁等,1994;张硕等,1999)及亚硝酸盐(罗静波等,2005;高淑英等,1994)等的含量变化对养殖对虾生长、存活、摄食及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将遗传育种工作与水质环境相结合进行选育的研究工作尚未见开展。

氨氮是对虾养殖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质,影响对虾的生长、蜕皮、耗氧量、氨氮排泄、渗透压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及抗病力等多个方面。当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时对虾体内氨氮的排泄受到抑制,体内氨积累,造成血淋巴中氨氮浓度升高(Chen et al,1995),使血淋巴中的血蓝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浓度增加。血蓝蛋白含量降低造成血液的载氧能力降低,从而造成对虾耗氧量增加,肌体生理代谢紊乱,抗病力降低(Cheng et al,1999)。邹栋梁等(1994)通过氨对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各期幼体的毒性试验表明,蚤状幼体对氨最敏感,而仔虾幼体的耐受性最强。无节幼体Ⅲ(N3)、蚤状幼体Ⅰ期(Z1)、糠虾Ⅰ期(M1)和仔虾第5天(P5)的24 h LD50的离子氨浓度值分别为13.2、9.97、26.99.60.81 mg/L。本试验以第1天中国对虾仔虾为研究材料,通过耐受性试验,获得其24 h、48 h和72 h的对氨氮的半数致死值分别为62.14、30.30.15.60 mg/L,可见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仔虾对氨氮的耐受力明显降低。主要是因为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中国对虾的血细胞数量和溶菌、抗菌活力明显降低,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明显提高,增加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pH值作为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指标,是水体中化学性状和生命活动的综合反映。王方国等(1992)认为,中国对虾生长在pH为7.6~9.0的海水中最适宜。Tsai(1989)认为,pH低于4.8或高于10.5对中国对虾是致命的。Chen 等(1989)报道,每增加一个pH值单位,水体中无机氨的百分浓度就增加10倍,并造成养殖对虾抗病力降低。房文红等[16]研究了碳酸盐碱度、pH对中国对虾幼虾的致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中国对虾幼虾对碱度的忍受力下降,对虾的死亡速度加快,死亡率急剧上升。杨富亿等(2005)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pH的耐受性表明,pH对幼虾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LD50值分别为10.13、9.72、9.67 和9.51。本试验中各家系的第1天仔虾24 h、48 h和72 h对pH值的耐受性的LD50平均值为9.99、9.41和9.12,比日本沼虾相同试验时间的研究结果偏低,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日本沼虾采用的试验用幼虾规格较大(体长:2.94.6 0.74 cm,体重:1.17.6 0.32 g),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对pH值的耐受力增强。

家系选择是以整个家系作为一个选择单位,根据家系性状均值的大小来决定个体是否选留。家系选择适用于一些遗传力较低的性状,如繁殖力,成活率和抗病力等。因为遗传力低的性状,其表型性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只根据个体选择准确性较差,采用家系选择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家系的基因型,具有选育速度快、选育效果明显、优良性状突出等优点。本试验以家系对氨氮和pH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为评价指标,筛选对不同环境因子抵抗力强的家系,最终筛选出对氨氮耐受性最强的家系8个,对pH值耐受性最强的家系10个,对氨氮和pH值耐受性均较强的家系7个。下一步将继续构建足够数目的家系,筛选出更多的抗逆性强的家系,并对筛选出的抗逆性强的家系进行保种,通过连续选育提高家系内中国对虾抵抗逆境环境的能力。最后,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研究中国对虾在各种逆境环境条件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从DNA水平上揭示生命活动与环境的本质关系,为实际生产中的遗传改良和高健康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