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士项目的申请,以及跨专业申请神经科学

博士项目的申请,以及跨专业申请神经科学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正式开始讲我自己神经科学的学习经历之前,我想先用这个部分略微谈一谈我对于北美研究生申请,特别是跨专业研究生申请的理解。说到研究生申请,很多同学的感觉是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随机的根本原因是,研究生阶段申请的付钱者和利益分配,在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 distribution。对于硕士申请,我在 B 段中描写的情况并不全部适用。与导师的感情之芽(误)能否顺利成长,可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你的「Connection」以及与申请方向相关的研究经历。


博士项目的申请,以及跨专业申请神经科学


在正式开始讲我自己神经科学的学习经历之前,我想先用这个部分略微谈一谈我对于北美研究生申请,特别是跨专业研究生申请的理解。希望对于跟我一样试图从非科班专业进入神经科学领域的同学有所帮助。


说到研究生申请,很多同学的感觉是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辅导员可能会讲,优先确保学业成绩(GPA 最重要),别的都不用管。新东方的老师则会说只要考好 TOEFL 和 GRE 就成功了一半。有的学长学姐则会告诉你,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实习经历,并做出一套优秀的文书(SoP/PS,CV etc.)……


到底什么是重要的?「重要」是个很微妙的词。没有什么是不重要的,因为少了一样都不行;也没有任何一项是绝对「重要的」,因为凡事都有边际效应


抛开「神经科学」这个因素不谈,我们先从宏观角度看看本科申请与研究生申请。


A. 本科申请是一个相对「严格」的过程。因为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操作程序与评判标准。SAT 考分、PS 写作质量、高中课外活动质量、面试成绩等等,都由专门的委员会讨论决定 。


B. 研究生申请则是一个相对「随机」的过程。随机的根本原因是,研究生阶段申请的付钱者和利益分配,在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 distribution。这里先要谈到一个学校研究生院的结构。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 Department of Neuroscience —> Prof. Price。换句话说,最上面是研究生院,然后是××系,然后是××教授。


以 Ph.D.为例,有的学校是研究生院付奖学金给你,有的学校是系里付钱给你,有的学校是教授付钱给你(例如我在哥大的时候,是教授和学校共同付钱——教授在提供资金(funding)中出大头,系里面则负责额外的助教工资)。因此,金主不一样,决定权分配就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授在网页上写「别找我陶瓷,没用的」。这不是因为他高冷,而是因为他不出钱,决定权在其他地方,你找他没用,他是在帮你节约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学校网页上明确写着「提交申请材料前,请先跟自己心仪的教授联系」,因为这种情况下的教授才有决定权,毕竟他是从自己(紧缺)的资金(funding)中分出钱来供养一个学生至少 5 年的学习生活。


自然地,研究生院/系/教授的关注点不一样,不同的学校/系就有了不同的录取标准。这就造成了前面提到的错觉,即好像什么都重要,又什么都不重要。 那么,研究生申请应该怎么来分析呢?我们先要区分硕士(MS)和博士(Ph.D.)申请。 


对于硕士申请,我在 B 段中描写的情况并不全部适用。在美帝读硕士,基本是自己掏钱的。有奖学金的情况非常稀少,学校一般会鼓励学生申请外界资助(external funding)/奖学金,但这一类奖学金提供给非本土学生的非常少,最典型的有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这个项目只资助美国本土学生。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许多。我们可以先排除教授。除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之外,很少有教授会把硕士生当成实验室干活的顶梁柱。大多数的硕士项目的学术研究(Research)要求也十分有限,基本是课上完了、学分修够了就能拿学位走人。在这种情况下教授是不太关心的。


那么决定权在哪里?显然,在研究生院/系。对于他们来说,招硕士生是只赚不赔的——赚的是学费,他们自己不出钱。于是,他们的关注点就是如何在尽可能高效的情况下,选出最佳的学生?那么问题也变得简单许多。什么东西最容易量化?GPA,考分等等。这也是硕士申请对于「陶瓷」(前期与教授的交流联系)要求比较少,甚至完全没有要求的原因。


Ph.D.的申请则包含了更多复杂的要素。


首先澄清一些关于 Ph.D.的概念:这并不是有时候被社会舆论妖魔化的「完全圣洁」的苦行僧之路!


我和很多高年级的美国 Ph.D.聊过这个话题。事实上,除了含有学位这一层价值之外,Ph.D.更是一份工作。许多人都是本科毕业后有了工作经验才读 Ph.D.的。先不论进行各种 RA 工作的学生,跟我同实验室的哥哥辈人物甚至在来读书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电脑游戏公司。哥大跟我同一年入学的同学中,还有一个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大叔——当了若干年的律师,想换个工作玩玩,于是又跑来读神经科学的博士。教授是工作,博士后是工作,Ph.D.也是工作。这其实没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是 Ph.D.这份工作的工资寒酸了点,噗)。我想大家肯定跟我一样,内心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火苗(不然也不会吃力不讨好地读博士了!),但作为一份带有工作性质的「职务」,Ph.D.的申请也有其现实之处。


北美神经科学(或者大部分生物相关专业)的申请特点是,申请与实验室/导师高度绑定。与申请本科学校不同,很多时候你申请的不是「学校」(录取与否的意志主体很多时候不是学校本身),而是特定的导师/实验室。虽然有的项目也会要求在进入项目的第一/二年进行轮转(lab rotation),看起来似乎没有确定导师,但学生仍然需要根据自己的大概方向与相关教授取得联系,提前确定自己可能的 main/secondary advisors。


也就是说,整个 Ph.D.的申请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寻求与导师配对的过程。与导师的感情之芽(误)能否顺利成长,可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你的「Connection」以及与申请方向相关的研究经历。


所谓的 Connection,其实就是一种软性的「关系」。


「关系」这个词可能不太动听。几年之前,我曾经觉得在学术界只需要闷头苦干即可,以为只要能做出优异的成果,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然而,学术圈也是由人组成的,因此要想让他人认可自己的工作,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演说技巧。像望月新一那样除了研究一概不管的不世出的天才毕竟是少数。如果你因为某种机缘巧合(暑期实习,国际会议 etc.)认识了你想要申请的项目的教授,甚至向他介绍过你的工作,那么你在录取过程中得到青睐的概率将会大大上升。


除了直接的联系之外,通过导师的推荐信建立的 Connection 也是有效的。如果你有本科阶段的科研导师为你做担保(vouch),向你申请项目的导师进行推荐的话,也能增加最终录取的概率。以我自己为例, 我本科在实验室阶段的工作给导师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他因此写了一封很恳切的推荐信给我现在的导师。我不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科研素养高出一同面试但被拒绝的同学,软性的 Connection 应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相关方向的研究经历/背景永远是申请中的核心(硬实力)。特别是对于像我一样想跨专业申请的同学而言,在专业知识比不上同辈申请者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凸显自己的特点来获得录取,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课题。


第一个对策是,要在申请材料以及前期与导师的联系过程中明确自己本专业的优势。以我自己为例,在申请前与导师的交流中明确表明了自己代码熟练工的身份。与其他「科班学生」相比,我也许能更快地编好试验程序、更熟练地处理实验数据,这在注重实际产出的实验科学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势。同时,我在信号处理方面的数学背景也能让我对研究对象产生更深的理解,并能迅速地追踪最新的分析手段与技术。


第二个对策是,尽可能地丰富自己在申请方向的研究经历。抽象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己动手获得的实践经验(器用)。哪怕本科阶段没有系统性地修过神经科学的课程(Coursera 上面「修」过的那点课我还是不好意思拿出来说的……),如果有着相当的科研/实习经历,相信导师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我从大二暑假就开始积极地物色各类与神经科学相关的科研实习,先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看过猴子和线虫;经导师推荐跑到德国波恩大学看过抑郁症的研究方法;也跑到加拿大去体验了一把养细胞的生活。这样乱七八糟的组合并不一定是最优的(事实上还会有不好的影响,后面细说),但我想这至少可以为申请提供一个地基,从而让跨专业的申请不再是空中楼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