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择邻而处和老死不相往来(古代的邻里关系)

择邻而处和老死不相往来(古代的邻里关系)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邻里关系,大多是家族式的,或者亲戚熟人关系,以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为背景。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邻里关系的道德调节。在儒家的圣贤看来,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关系重大。俗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正是这种邻里关系的反映。能“择邻而处”固然理想,无法选择也大可不必“老死不相往来”,在共建和谐社会文明社区的时代大背景下,传统处理邻里关系的历史经验和道德传统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借鉴。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已不能再像古人那样,随意地选择邻居。

所谓邻里,据《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宽泛地来说,也是指所在的家乡,如一个村落或一个小镇。

传统的邻里关系,大多是家族式的,或者亲戚熟人关系,以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为背景。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邻里关系的道德调节。《春秋左传·隐公六年》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把“善邻”看做是国家之宝,这是从政治角度把“善邻”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一个公正良序和谐的社会,当然离不开老百姓的和睦相处。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邻居,古人是很有讲究的。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就是住处。他的意思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算是明智呢?荀子也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儒家的圣贤看来,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关系重大。“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古人也有“千金买邻,八百置舍”的说法,把选择邻居放在首位,不惜重金。邻居乡里对一家人的生活,特别是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环境。相比较之下,自然环境似乎不那么重要,这正是儒家人伦至上的体现。

然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择邻而处已经并不那么现实。现在的邻里关系,也大多是对门的不认识对门的,楼上的不认识楼下的,即便是认识,那种关系,也只不过是点头之交。

经常有这样的故事,说某小区某楼上有住户被窃,小偷大张旗鼓地用车把东西拉走,而楼下的住户还以为是这家人在搬迁。甚至还有这样的新闻,一对母子在意外死亡后,十四天内居然无人察觉。

现在的邻里关系,隔着一道厚厚的门,“门虽设而常关”,对门对户也很少往来,躲进小楼成一统,似乎完全达到了老子所说的那种“大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

古代的邻里关系,在农业社会的大环境下,有着很重的乡土情结,更多的是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在古代的乡村社会,人们之间有着普遍认同的地缘联系,不少寻常百姓住在老街小巷,街坊邻里形形色色,抬头不见低头见。在他们看来,邻里之间平时相互周济,往往胜过远亲。俗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正是这种邻里关系的反映。在古代,像上面所的小偷搬家,意外死亡不被发现的事情恐怕不会发生。

古人讲究择邻而处,择友而交,对邻里关系的体会较深,“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恶友,惟善自持者而得知”。有彼此谦让助人为乐的好邻居,也少不了泼妇骂街暗中使坏的恶邻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在不能选择邻居的情况下,能够把持自我,不同流合污,不招惹是非,是很重要的人生经验。

邻里关系从远古的农业社会走到现代的文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城市拆迁、异地安置以及住房多为高楼大厦的方式等外在因素,打破了长期积累起来的街坊文化。历史的沉淀从此断裂。

能“择邻而处”固然理想,无法选择也大可不必“老死不相往来”,在共建和谐社会文明社区的时代大背景下,传统处理邻里关系的历史经验和道德传统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