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孕妇不宜使用麻醉性镇痛药

为什么孕妇不宜使用麻醉性镇痛药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易成瘾的药物,通称“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是以吗啡为代表的一类镇痛药。常用于其他止痛药都不起作用的顽固性头痛。麻醉性镇痛药可使孕妇产生药物成瘾性,成瘾后通常伴有营养缺乏、行为异常,注射用药者有感染病毒或细菌的危险,因此其对母婴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戒断症状可迁延数周或更长,死亡率高,需积极治疗。分娩过程中适时使用镇痛药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与恐惧,对胎儿顺利娩出有一定的作用。

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和缓解各种疼痛,减轻疼痛而致恐惧紧张和不安情绪,镇痛同时不影响其他感觉如知觉、听觉,并且能保持意识清醒。但有些镇痛药反复使用易产上成瘾性。凡易成瘾的药物,通称“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是以吗啡为代表的一类镇痛药。这类药的止痛效果最好,其最大缺点是易成瘾,用药后可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

吗啡是阿片中提炼出来的药物,在现有的镇痛药中作用最佳,应用后头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迅速消失,疼痛引起的不安、烦躁、呼吸急促、心慌等也随之消失。常用于其他止痛药都不起作用的顽固性头痛。但是应注意不可长期使用,即使是小量应用1~2周均可能成瘾,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烦躁不安、失眠、肌肉震颤、呕吐、腹痛、瞳孔散大、流泪、流涕、大量出汗等。可待因是半合成的药物,止痛效果远较吗啡为弱,但止咳作用较强。度冷丁(哌替啶)是人工合成的类吗啡药,也有止痛、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只有吗啡的1/10,在顽固性头痛中也可应用,但也有成瘾性,故不能常用。强痛定(布桂嗪)效果与哌替啶相当。二氢埃托啡止痛效果较好,但也有药物依赖性,使用时应注意。

麻醉性镇痛药可使孕妇产生药物成瘾性,成瘾后通常伴有营养缺乏、行为异常,注射用药者有感染病毒或细菌的危险,因此其对母婴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妊娠期滥用吗啡,不仅会使母亲成瘾,而且增加胎儿与新生儿的死亡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如肌张力增加,过度活动,吸吮动作不协调等。分娩时应用吗啡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妊娠时应用哌替啶,能迅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如静脉注射2分钟后,即可在脐部血液中测出,30分钟后能在羊水中测出,如果分娩时应用此药,不改变子宫节律性收缩,对产妇子宫出血和复原也无不良反应,但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其抑制程度和用药剂量及时间有关。故分娩时应用哌替啶不能剂量过大,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最好不用,以免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

近年来我国吸食麻醉性毒品、致幻药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也不乏孕前、孕期妇女。孕妇吸毒可通过胎盘血输给胎儿,即出现“胎儿吸毒”。孕妇定时的吸毒,胎儿也得到定时的供给,在出生前,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当出生后随着脐血管结扎,等于中断了毒品的供给,一段时间后即出现戒断症状。有研究报道,孕妇吸毒时,可在其羊水、脐带血及乳汁中检出毒品的代谢产物;在吸海洛因的产妇产生的新生儿尿中也查出吗啡或奎宁,从而佐证了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吸毒孕妇分娩出的新生儿除可发生畸形儿外,50%是低体重儿,这些胎儿在围生期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80%的新生儿可出现新生儿窒息、呼吸反射低、颅内出血、低血糖症、低钙血症等并发症;60%~90%的新生儿可有戒断症状,包括尖叫、易激惹、震颤、不安、多动、肌张力增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厌食、体重下降、间断发绀与呼吸暂停、惊厥发作、发热、多汗、腹泻、呕吐、哈欠、喷嚏等,这些症状一般出现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也有10%的新生儿戒断反应不明显,要到出生后2~4周才表现出来,这可能是毒品在胎儿体内有贮积或毒品排泄较慢所致。被动成瘾的新生儿死亡率很高。新生儿出生后1~2天逐渐出现戒断症状,使用美沙酮者需3~4天才出现。新生儿戒断症状表现为激惹不安,呼吸快,高声哭叫,睡眠障碍,拼命把小手往嘴里塞,鼻塞,打哈欠打喷嚏,发热,四肢出现粗大震颤或扑翼样震颤,呕吐,腹泻等。这类患儿多半有体重不足。戒断症状可迁延数周或更长,死亡率高,需积极治疗。

分娩过程中适时使用镇痛药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与恐惧,对胎儿顺利娩出有一定的作用。但过量的镇痛药可使产程延长、产程停滞。因此,每一种药物对母婴都有其利弊,医生在应用时应审慎权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