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威夷小岛上收到纽大通知书

夏威夷小岛上收到纽大通知书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4月16日凌晨,我、儿子袁瑞超和孩子他爸一家三口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了美国夏威夷群岛中的欧胡岛。尽管这是收到的第8份录取通知,但一点没有减少我们的兴奋。由于当天下午就将从夏威夷岛飞到纽约,我们决定,重新安排先前的行程规划,第一站就选定纽约大学。瑞超就读的数学专业,堪称纽大的王牌专业,在多次全美大学专业排名中雄踞榜首。

2013年4月16日凌晨,我、儿子袁瑞超和孩子他爸一家三口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了美国夏威夷群岛中的欧胡岛。就在十几个小时以前,我们登上飞机,从上海出发前往美国,欧胡岛是我们的转机点。几个小时后,我们将再次启程飞往纽约。

当时,袁瑞超正在上海市向明中学念高三。如果按照国内一般高中生的日程安排,现在正是决胜高考的紧要关头。而我们一家三口选择在这个时间来到美国,原因只有一个:实地考察7所已经录取了瑞超的美国高校,并帮助他作出最后的择校决定。

没错,当瑞超的同学们还在为高考的“搏杀”作最后冲刺的时候,他已经先后取得了7所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东北大学(《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USNews]2013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56名)、马里兰大学(第58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第38名)、普渡大学(第65名)、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第44名)、凯斯西储大学(第37名)和罗彻斯特大学(第33名)。

尽管7所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已经算得上收获颇丰,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决心闯出一条与众不同道路的孩子稍感轻松,但在和孩子无数次关于未来的交流中,我心里知道,我们心目中梦想学校(Dream School)的橄榄枝还没有抛来。因此,无论孩子还是我,心里都充满了期待,当然,还有因为期待而带来的紧张。我们没有把这种期待挂在嘴边,但看到彼此每日查收那个专门用来接收录取通知的电子邮箱时,总会相视一笑。

我相信,前方还有惊喜等着我们,谁也不知道盒子里的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我和孩子都有坚定的信心,这些信心源自于近二十年来成长路上的相伴以及申请阶段的并肩作战。

等待转机的几个小时,我们打算在机场里的一家宾馆度过,我们不愿放过任何积聚能量的机会,因为一到纽约,我们就将马不停蹄地开始学校走访之旅。在飞机上,我们还在就已经初步安排好的访问线路进行讨论。“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道在美国的这几天会不会还有offer?”孩子顽皮的一笑结束了这场讨论,也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没想到,孩子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应验得这么快。凌晨,在机场的宾馆,父子俩刚完成洗漱,准备上床休息一会儿,我还坐在沙发上,试着连接宾馆的Wi-Fi。连上网络,我习惯性地点开那个邮箱,进入眼前的是一封几分钟前刚刚发来的邮件,邮件标题上的“NYU”几个字母让我精神一振。

NYU!来自纽约大学的邮件!

“瑞超,快来看!”我赶紧叫来孩子和他爸。我至今记得当时的激动,连续十几个小时飞行的疲惫一扫而空。孩子和他爸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是孩子自己点开的邮件:

“Dear Ruichao, on behalf of the admission committee, it is my honor and privilege to share with you that you have been admitted to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at New York University.Congratulations! I could not be more excited to welcome you to NYU ……”

孩子一边看一边将录取通知念给我们听,我们互相拥抱,传看这封邮件。尽管这是收到的第8份录取通知,但一点没有减少我们的兴奋。因为,纽约大学正是我们心中的Dream School。我们始终相信,她会向瑞超张开怀抱,而这个好消息来得正是最好的时候。

兴奋和激动驱走了疲惫和睡意,但我们并没有急着举起香槟,因为一条全新的道路正在孩子面前铺展开来。我们也将一如既往,抓紧时间,提前做好准备: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由于当天下午就将从夏威夷岛飞到纽约,我们决定,重新安排先前的行程规划,第一站就选定纽约大学。大家开始分头行动,在网上查找第二天前往纽约大学的路线,预约到纽约大学的访问,确认应该和纽约大学的哪些人士联系。我们一边行动,一边聊着天,内容还是关于录取和择校。那天凌晨,一家人回望前路、畅想未来,那种轻松温馨的氛围让我至今难忘。确认好第二天走访的必备信息,我们一家三口才安心休息。

袁瑞超一共获得了8所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最终进入了纽约大学文理学院的数学专业,这正是他理想中的选择。

纽约大学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之一,成立于1831 年,也是美国唯一一所坐落于纽约心脏地带的名校。瑞超就读的数学专业,堪称纽大的王牌专业,在多次全美大学专业排名中雄踞榜首。

如果从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传统标准来衡量瑞超,作为一个国内高中生,他只能算作领先梯队中的平均水平。

他所就读的向明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每年有大量学生进入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名校。不过论成绩,他并非“学霸”,基本稳定在班级的平均水平以上,偶尔会有名列前茅的表现,总体上看数理化水平比较高,英语水平也不错,但语文成绩相对逊色。

再看美国高校申请所要求的标准化考试,瑞超的成绩也算不得顶尖。他的TOEFL是从高一就开始准备的,数次考试后,最终定格在100分,刚刚达到美国顶尖高校本科录取的最低门槛;他的SAT考试从高二开始准备,最终也没有冲破2000分的关口,刷分的最高成绩停留在1980分。

袁瑞超显然不是一个中国教育语境中传统意义上的“学霸”。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对理想高校的追求,这些表面的成绩指标也没有成为他寻梦的绊脚石。

这一切选择和结果,某种程度上和我对瑞超一贯坚持的“个性化教育”息息相关。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能,父母所应扮演的角色是助推者、引导者,让孩子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品牌,父母所应做的是最大可能地挖掘品牌的内在价值,将其推向社会这一包罗万象的市场。

这就是我对孩子的个性化品牌教育观。

我不要求瑞超在各个科目的学习成绩上都名列前茅,甚至盯着满分——当瑞超的同学们都在紧张备战高考、为了考试排名不得不加班加点补习功课时,我支持他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他觉得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

瑞超最大的兴趣是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大赛,就在2013年5月,他拿到了高中阶段最后一个机器人比赛的奖项。获奖背后,是他对于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项目长达七年的持续努力。

瑞超还对社会抱有极大的好奇与同情心。他不断拓展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在了解中,他逐渐感到,光是了解不够,还要试图改变。就在高二,瑞超和几个小伙伴一起为浙江兰溪的贫困生发起了“鸡蛋&牛奶”计划,几经波折终于实现,让40位高三贫困生在高考冲刺阶段每天能够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个鸡蛋。

而恰恰是这些看似与应试无关的“兴趣”,帮助他获得了美国顶尖高校招生官的青睐。

让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官在成千上万的申请者中选择你,不就像让消费者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选择特定的品牌吗?瑞超的一路成长固然源于自己的不懈努力,但也离不开家长的引导。作为妈妈,我之所以坚持“个性品牌化教育”的路线,所希望的正是他在有限的时间中,在不可能重来的人生阶段中,相比他的小伙伴们,在感兴趣的领域里有更长足的发展,对社会现实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我愿意和你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做法。

在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之前,我先作个自我介绍。虽然在孩子的教育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我并不是一位天天守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全职妈妈。恰恰相反,我有我自己心爱的事业,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迄今为止,我曾先后在宝洁、联合利华、强生和迪士尼等世界500强外企工作。入行以来,我的职务始终不离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从2007年开始,我担任迪士尼大中华区市场总监,负责推广迪士尼的品牌,并推动迪士尼旗下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发展。

在加入迪士尼公司以前,我在强生公司担任市场经理,专注于所有强生婴儿相关产品的品牌建设。公司报表显示,正是在我就职期间,强生婴儿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强生的全球婴儿业务版图中,中国区销售额在2006年上升至第三,市场份额也是处于中国市场绝对领导者的地位。而在加入强生公司之前,我在联合利华工作,是家乐品牌的大中华区品牌经理。

在2012年,也就是瑞超申请攻坚战的时候,我也还在迪士尼就职。当时,我负责公司所有中国原创卡通品牌体系在大中华区的授权业务。在我手上,执掌着数百家的授权商队伍,一年的零售总额接近3亿美金,这是一个需要悉心经营的庞大业务,我工作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就在这一年,只要没有出差,我每天都会和瑞超并肩作战。确定出国念大学的意向后,我们立马着手行动。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出于500强工作经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术业有专攻”有着某种笃信。因此,在阅读了相关书籍、货比三家后,我慎重地选择了某公认水准较高的大型留学教育咨询机构。

我还记得,在选择这家机构前,我还抽出时间到他们的办公室实地考察了一次。看到室内简洁低调但不失专业的装潢,听着销售人员列出的一条条承诺,我在心里暗暗点了头。

没想到,谈了需求,签了合约,接下去的进展却和我们原本预期的越来越远了:在机构列出的可供选择的学校清单上,我们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分歧。和签约时的说法全然不同,申请的学校排名都有所限制。后来,连机构方帮我们修改的申请Essay都让人不由得大皱眉头。凭借对商业逻辑的认识和直觉,我明白了其中的潜规则——只要最终获得清单上至少一所学校的offer,机构就不用退款。所以,这些机构先是如同当铺掌柜般压低学校档次,降低你的期望值与他们的难度,既而又更倾向于选择“保底”的学校进行申请,而不愿冒险尝试那些申请者有可能失败的名校。

然而,这和瑞超自己的梦想,以及我们对瑞超的期许,都有很大出入。多次协商无果,三个月后,我决定和那家留学机构提前终止合同,自己来完成整个申请。

在此期间,通过和一些留学专家、朋友接触,我了解到,像这样的大型教育咨询机构每年要做几百个案例,几百个流水线包装出来的孩子,如何能要求它实现个性化定制?其实,这也是令国外大学十分头疼的市场乱象:招生官看到的申请学生,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我很快醒悟了,这和我一贯坚持的个性化培养原则,从根本上不就是相悖的吗?

就是从这个时候,我们转变了思路,不再依赖于标准化的留学咨询机构,而是从瑞超的个性出发,打造竞争力十足的“瑞超品牌”,和他一同努力实现美国留学梦。我和瑞超一起踏上了DIY留学的漫漫旅程,从择校、申请、写文书、跟进到最终拿到录取通知书,每个关键时刻,我都在他身边。

事实上,这样的陪伴不仅是在这一年——从瑞超读完寄宿制的幼儿园和小学后,上初中起的七年,皆是如此。

我的身边,很多职场妈妈都在为如何平衡孩子的培养和自己事业的发展而犯愁。孩子是心肝宝贝,但又舍不得年纪轻轻就放下事业上可能的成就。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这种纠结成了现代职场女性的普遍困境,我们不得不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一个二选一的抉择。

于我而言,现实中若真要做出选择是很简单的:作为一个妈妈,一定会以对小孩的培养为主,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份工作可以暂时放弃,错过了这个机会,之后还能找到另一个机会;然而,孩子的成长却是线性向前,一去不复返的。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是独特的,如果没有及时、恰当地培养孩子在相应阶段应习得的能力,对于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失。

换言之,对孩子的教育是有严格时限的,错过了就无法再来。相比之下,事业发展却是相对漫长的过程,即使今天没有获得晋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还是有机会的。所以,对于孩子和事业的选择题,说难也不难,任何一个妈妈都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不是有报道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重归家庭,兴起一股“全职妈妈”的风潮吗?

尽管我把砝码压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却并没有放弃在事业上的追求。这种平衡,我是怎么做到的?这种职场妈妈面临的困境,我是怎么解决的?

所谓平衡,最实在的还是处理时间问题。时间是最公正的,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又因为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重要职务,我通常每天早上七八点就要到达办公室,晚上九十点还在加班,我是如何将时间变出来,分配给我的孩子?

在这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每天的日程安排,谈谈我对时间管理的经验。

首先要阐明的是,我并不认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多越好。任何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亦不例外。与其让孩子天天和父母共处一室,不如追求亲密关系的松弛有度,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接触同龄人、接触不同事物、接触多面社会,同时提升家庭时间的质量。父母要做的,是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成为船头的瞭望者,而非时时刻刻、事无巨细地盯着孩子,替代孩子成了掌舵的船长。

在瑞超念初高中的七年间,我的闹钟长期设在清晨5点50分,比一家子人早起十分钟,用这十分钟洗漱,然后叫醒孩子和丈夫。在他们洗漱时,我就开始准备早餐。我们的早餐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备好,简单但不敷衍,面包、牛奶、包子、馒头、馄饨、面条换着花样来。

一家人收拾完毕,吃好早饭,大概是六点三刻,我们离开家前往学校。没错,这是专属于我们一家三口的集体活动。只要没有出差任务,我和孩子他爸就会每天两个人自己开车送孩子去学校,并在途中抓紧时间和他聊天、沟通。我家离孩子的初、高中学校都比较远,开到学校大概需要四十分钟的时间。这段早起的坚持,我们一做就是七年。

现在瑞超去了纽约读书,我不必再每天都六点之前起床,刚开始反而有点不习惯。但等我适应了“正常”的起床时间,有时要六点起床,真是困得不行。不禁感慨,这七年,竟被我们坚持下来了。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叫出租车?为什么要两个人一起送?答案很简单,我们就是要利用每天宝贵的40分钟与孩子互动。当孩子什么也不能干的时候,就只能和我们一起交流。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什么高兴事、伤心事,对什么感兴趣,有时候还能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小车上的40分钟,是我陪伴孩子成长,进行亲子沟通的“黄金时段”。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们就赶往各自的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对自己的时间抓得紧,对孩子的时间也抓得紧。在高中三年当中,我们给瑞超有计划地安排了一些课外课程。针对留学,高一主攻托福,高二时则把重心放在SAT和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上。这些课程一般上到晚上八九点。由于来不及回家吃晚饭,我一般还会让孩子五六点下课后来到单位,找个附近的餐馆共进晚餐。借着这个机会,交流当天发生的趣事、对时事问题的看法,以及关于将来的安排。很多母子间的共识,就是在餐桌上达成的。

然后,我会送孩子去上晚上的课,他下课时我再去接他,在夜色中的车厢里聊天。一天下来,大家都到了疲倦期,聊天成了我们母子最好的休息。

因为工作需要,我出差也不算少,每月平均有两次,一共四五天时间不在上海,这时候就是爸爸去接他。如果爸妈都出差了,就由瑞超自己安排课后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独处时的自制力。

工作日期间,我尽量做到不将工作电脑带回家。在公司里以最高效率完成每天的工作,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我才能腾出时间照顾家庭,同时汲取营养——自己都不与时俱进、不触类旁通,怎么能够培养好孩子呢?

回到家以后,我会有一小时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在为孩子准备申请留学的时候,我主要集中看这方面的书,其中最让我手不释卷的一本,就是由美国著名大学入学顾问帕姆普·罗克托写的《大学钩子》。这本经典之作,我在床头灯下翻看了好几遍,反复咀嚼后讲给孩子听,再让他自己去读。我们会根据这些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孩子哪些方面相对有特长?如何很好地呈现?大学录取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几条线索入手准备?……

当孩子下定决心要在大学本科阶段出国留学时,我还对美国大学一无所知。每个夜晚,我就坐在书桌前,查看不同的学校,摘录下录取要求,作分析对比;再根据历年申请的截止时间,为孩子规划时间表……凌晨一点左右,我准备好早餐,上床休息。

此外,我们坚持定期的家庭活动。在他进初中之前,我们每周末都会外出活动一次,一年一度的全家度假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们已经带他走遍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全家到处走走,不仅其乐融融,更重要的是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开阔眼界,丰富经历。

我想说,把事业和孩子对立起来的观念,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事业上的发展只要通过恰当的转化,就会对孩子的培养大有裨益。正是源于自己多年从事品牌管理的经验,我才体悟到,要从一个品牌官的思考和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发展和留学申请,这对于孩子最终获得美国八所一流高校的青睐,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为什么可以把孩子看成一个品牌?如何从品牌的角度打量孩子?要让孩子成为品牌,我们该怎么去建设、经营?接下来,我将向你讲述自己的全部思考和心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