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空间大乾坤

小空间大乾坤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博物馆 小空间大乾坤撰文/刘荣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为故乡的倾情之作,其建筑的知名度甚至高于馆内藏品,这在博物馆中并不多见。虽然苏州素以幽静和厚重闻名,但在东北街上因为有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所以经常是游人如织,十分喧闹。苏州市政府明文规定,老城区的建筑不可高于7层楼,而两侧的拙政园和忠王府已经限定了新馆的空间,那么要拓展空间,不得不修建地下室。
小空间大乾坤_世界遗产地理第3


苏州博物馆 小空间大乾坤

撰文/刘荣(本刊记者)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为故乡的倾情之作,其建筑的知名度甚至高于馆内藏品,这在博物馆中并不多见。天人合一、意境悠远的苏州博物馆,吸取了苏州古典园林之精华,将现代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美感相结合,堪称中国最美的博物馆建筑。

● 苏州博物馆外景。

5月的苏州平江路,紫藤花架下的夏天悄然而来。

平江路古称“十泉里”,因十口古井而得名。如今,这里仍旧遵循旧式的街坊格局,唐风宋影依稀可见。

于2004年被改造一新的平江路长不足1500米,方石铺地,河街相邻,巷弄之中浓缩了会馆、花园、餐馆、民宅,林林总总尽显姑苏风情。东北街就藏在纵横的巷弄之中,在平江路以北与临顿路相接,其韵味自然也与平江路一脉相承。

虽然苏州素以幽静和厚重闻名,但在东北街上因为有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所以经常是游人如织,十分喧闹。步行经过拙政园,路过太平天国的忠王府,再往前走上一二百米,苏州博物馆的大门便出现在眼前。

苏州博物馆紧邻忠王府后花园,闹中取静。一个叫贝聿铭的身居海外的苏州人,将自己在建筑领域的所学倾囊而出,建成了这座刷新苏州建筑史纪录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的面积并不大,自中、西、东三路信步走一圈耗时不过15分钟,但每每驻足,大师的心思都值得细细琢磨,足见馆小乾坤大。


协调之美


来到博物馆的参观者,首先会被引导进入左侧建筑,那里是全馆的入口。除了取票、安检等必备程序,人们还可以观看一组短片,片中介绍了苏州博物馆的由来。

1999年6月,古城苏州出了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苏州博物馆新馆择定了落成区域:姑苏区(今日平江区),齐门路以东、东北街以北一带。随后,苏州市政府邀请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主持设计。因为贝聿铭此前完成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建筑。可以说,此时的贝聿铭正值设计风格“革命性”的巅峰。

“现代性”无可厚非,而在兼有苏州传统民居和经典园林的老城区,却成了一道不乏矛盾冲突的待解难题。是继续高扬“革命破坏性”,还是退守古典建筑的营造法式?毕竟,在与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的相互呼应之下,保护的责任感要远远大于创新带来的成就感。贝聿铭思考得更多的是博物馆与苏州整体环境的“调和”。

2002年4月,贝聿铭亲历现场进行勘查。2002年11月,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完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念设计。2006年9月,新馆正式落成,交出了答卷。

这份答卷是沉甸甸的,因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是空间问题。苏州市政府明文规定,老城区的建筑不可高于7层楼,而两侧的拙政园和忠王府已经限定了新馆的空间,那么要拓展空间,不得不修建地下室。然而,在多水的苏州,不仅地上水流密布,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容易遇到地表松软下陷的问题。如果凿空地下空间,就可能影响到拙政园基座的稳定。为了达到两全的效果,设计人员与项目部反复斟酌考量,最终采用了天然地基,用混凝土压浮的方式,实现了与拙政园的安全共存。

11年后,当人们从车水马龙的临顿路眺望苏州博物馆,看到的是一大片起伏的建筑。古雅的灰白色调、洗练的几何造型,与周围白墙黑瓦的民居显得十分协调。

协调,首先在于用色。苏州博物馆的用色,符合传统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平整的白墙,黑色的花岗岩线条烘托出黑色的屋顶,一切都与古老的苏州风格相融。

整体格局的规划最能体现博物馆的外在协调性。移步东北街,换一个方位观察这座博物馆,博物馆大门和东西两侧建筑的山墙,以三面围合之势,构成了传统建筑格局中的前庭。而从博物馆的正门向内看,大堂两侧是黑色花岗岩镶嵌的墙体,与屋顶架设的玻璃钢架构成优美的线条。洗练简洁的对称结构,很符合传统中国建筑中传达的“礼”,即秩序感。它讲究突出重点,有主有次。

由秩序感营造的“调和”少不了对称的中轴线。进入博物馆大门,中部的主体建筑是大堂,作为整个建筑群的核心和视觉中心,这里呈现出一个八边形的平面。但在屋顶上,因为细节处理,由八边形向四边形变化。细心的观察者可能还会注意到,那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窗户,既对称又有变化,从清晨到正午再到黄昏,这些玻璃窗会把日光折射出不同的色彩。

围绕大堂的中轴线,东西两个馆室被走廊串联,形成双翼一般的拱卫格局,最后引出后庭的园林山水。这与忠王府的格局颇有几分相似。即便从高空俯瞰下去,也不会显得突兀。有趣的是,苏州博物馆的东出口与忠王府是相连的,游客游览完馆室,还能顺便去看看忠王府的古戏台。

上图:博物馆的玻璃屋顶与石质屋顶相互映衬,既打破沉闷,又能使自然光充分进入博物馆内,节省了采光成本。供图/东方IC

下图: 博物馆内借景最多的莫过于漏窗,它与窗外的翠竹和花树形成了对景。供图/全景图片

传统之美

时值初夏,后庭的池塘莲叶田田。几块矗立在白色山墙前的山石,连水中的倒影都显得错落有致。这些山石并非太湖石,材质更现代,但是颇得写意之神韵,简单勾勒几笔,便在小小庭院中营造出中国画的山水意境。就在苏州博物馆落成之际,苏州城正面临着如何改造旧城的难题。这座博物馆的落成,给城市规划者更加坚定了信心。

苏州是江南传统园林保存得非常集中、完好的城市。现有的园林都重视利用庭院造景,以小见大,把山水、花木、假山石、枯藤组合成诗意的景观,表达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之意。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庭院的面积占了四成以上。让人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大门的前庭,纵横的道路两旁铺满了鹅卵石,左右各植一棵松树。前庭显得大气沉稳,颇具“现象级”建筑作品的气魄。

后庭是博物馆的主庭院,东西两边是研究所和展览室,北倚着拙政园的围墙。南面的大堂向中央的荷花池伸出一道观景台,这里总是聚满了游人。

荷花池西侧有一个八角茶亭,一道小石桥划过荷花池,将茶亭和东岸相连。后庭的存在,打破了封闭的空间,让建筑得以“呼吸”,成为整组建筑的高潮。而片石假山是高潮中的高潮,效仿北宋画家米芾的风格:以拙政园的白墙为画布,用片石、沙砾作画,“因壁为纸,以石为绘”。让观者一眼就能感觉到浓郁的江南气韵,同时又能领略到汉唐遗风。

展厅的休息区内有一架紫藤,亭亭如盖,走累的游人可以在紫藤架下的凉椅上小憩。休息区四面由玻璃造墙,营造了视觉上的空间感,也运用了传统园林中的借景手法,把室外风景最大限度地引入室内,增加生机。据说,馆中的这两株藤蔓是专选江南四杰文徵明手植紫藤的根嫁接的。

借景最多的莫过传统建筑中的漏窗。这些菱形、海棠形、六角形和扇形的漏窗广泛分布在馆内,与窗外的翠竹和花树形成了对景。展示区的漏窗打通了室内、庭院和周围景观的空间,让近景与远景交相呼应,层次分明。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在漏窗前拍照留影,捕捉苏州园林的建筑之美。

值得一提的还有贝聿铭对室内水流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建筑内,还时常用水流来增加空间的生气。苏州博物馆不仅在后庭中修建了一个荷花池,在大堂西侧的室内也造了一个荷花池,流水从墙面高处的石台倾泻而下,形成水幕,再利用水槽造出曲折的水流变化。在粉墙上,运用水滴和水线模拟江南氤氲的烟雨,效果逼真。


创新之美


不过,当人们对苏州博物馆的传统之美津津乐道之时,不可忽视一个事实,苏州博物馆属于现代建筑。

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必然存在新旧建筑此消彼长的过程。这种生长迭代的过程,必须经历新建筑空间与历史环境的磨合。而且,这些尝试最终代表着未来的某种趋势。在传统之中那些不动声色的创新,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首先,苏州博物馆屋顶的设计由传统的翘脚飞檐简化成了几何线条,这正是现代主义推崇的简约美。几何线条叠加的外观效果,又有积木拼接的活泼感,很讨小朋友的喜爱。

另外,尽管传统的白色粉墙依然在馆中大面积存在,使得建筑呈现了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但最终未能让博物馆淹没在一片粉墙黛瓦之中的是对现代材料的大胆运用。

比如传统的黑瓦和青瓦覆盖的屋檐坡顶,被设计者替换成灰色的花岗岩。这种有质感且在欧洲建筑中被大量采用的材料,与硬朗的几何线条相得益彰,在黑白色调的民居中被低调地凸显出来,又不让人觉得突兀。同时,传统的黑色窗框也被灰色的花岗岩取代,视觉上颇有张力。虽然在今日苏州这样的设计并不算惊艳,但在11年前,这些尝试就称得上一种革命。

贝聿铭对于苏州博物馆的创新,在于他对现代性的理解。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一个博物馆的功能性,将馆藏空间、采光和人性化设施结合在一起?一个小细节足以说明这座馆室的功能性之强:苏州博物馆的屋面结构非常复杂,包括了石材层、木板层、钢体结构吊顶等。传统的屋顶排水功能不再依靠瓦楞,而是通过下陷的金属板聚集雨水,然后借助金属板层的排水系统排出。

再者,除了对花岗岩的运用,博物馆的玻璃屋顶与石质屋顶相互映衬,既打破沉闷又能使自然光充分进入博物馆内,节省了采光成本。所以设计界提到苏州博物馆,总会反复强调它的“省电”。

贝聿铭最为人称道的在于他对光影艺术的营造效果,巴黎卢浮宫的金字塔就是典型案例,而这种特色也在苏州博物馆里得到延续。在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下方是现代感十足的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所以,走进苏州博物馆的公共区域,光线充足又不过分明亮。

最需要光线的大堂几乎全部由玻璃幕墙组成,四面透光,在距离地面2米处,由钢缆吊下来一组几何状的吊灯,不点亮光源的时候,能够呈现镜面一样的折射效果。

走廊上方也是玻璃屋顶,屋顶下方有木条和金属组成的滤光片。进入室内的太阳光会被金属和木条一道道过滤,达到一种明亮又幽静的效果。

在采光方面,另一个创举是一种类似薄纱的幕墙。这是一种半透明的布,有烟雾般的效果,使得窗外的景色也变得魔幻起来。

笔者来到苏州博物馆这一日,馆内西侧的展示区正在展示大师潘公凯的作品。展示区的漏窗将墙体背后的画作一件件引入前景,达到了展品和环境共同移步换景的效果。

潘公凯学贯中西,他的写意水墨画气势磅礴,往往需要大写意和大空间的呈现。因此,除了采用传统的陈列方式之外,笔者还在馆内看见了3D效果的陈列窗及墙面上的投影。最值得称道的是走廊两侧被纱布隔开的动画室,里面演绎着潘公凯流动变化的水墨画。这些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让大师的画作顿时活灵活现起来。

馆内设施的人性化,很大一部分还体现在玻璃展示柜上。它们一律使用柔和的光线,玻璃的材质也是贝聿铭精挑细选过的,光洁、坚硬。而公共展厅的电气安装和布置都要精准定位,小到灯泡的位置,大到空调风管的走向,都不能破坏建筑的美感。

遍布全馆的数字化设备时刻提醒人们,苏州博物馆是一座数字化的现代博物馆。这里不仅可以虚拟布展,鼓励工作人员、艺术家和普通观众把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故事上传到现代展厅,还能通过智能导览系统查阅各种活动信息,进行预约和评论,并能网上支付,生成二维码门票。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形态各异的窗由线条和光影的结合,通过借景、蕴古、对比、大小、明暗等手法,令各式花窗呈现精美、博雅、现代的气息。

倒映在水中的苏州博物馆,俨然一幅江南水墨画。 供图/全景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