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匣子里装着大世界

小匣子里装着大世界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4年,在英国伦敦,一位36岁的男子正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痴迷地摆弄着一大堆“破烂”。不幸之中的万幸,贝尔德只是烧伤了一只手。贝尔德又一次陷入了穷困的境地。喜出望外的贝尔德立即买来设备,继续艰辛的实验。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第一次公开播送了他研制的电视系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电视机诞生的日子。贝尔德发明电视机的过程可谓是费尽周折,备受打击。

1924年,在英国伦敦,一位36岁的男子正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痴迷地摆弄着一大堆“破烂”。这些“破烂”包括旧电动机、旧的马达……其实,这一大堆看起来像破烂一样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而这位男子,就是被后人称作“电视之父”的约翰·洛吉·贝尔德,他已经在这个小屋里工作了18年。

贝尔德出生在苏格兰,从小就体弱多病。长期与病魔作斗争的他,具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电气公司工作,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用很短的时间就修好了几台几乎要淘汰的机器,深受公司领导的器重。

长期以来,他的脑海里都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声音能通过电流传播,那么图像也能通过电流传播吗?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发明一种能传输图像的装置呢?其实,当时也有别的科学家想到了这点,可是他们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一天,贝尔德看到了一篇关于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的报道。尼普可夫发明了一台叫做“电视望远镜”的仪器。这是一种光电机械扫描圆盘。利用它,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B地被看到。也就是说,它能把一个地方的图像分解成像素,然后传输到其他的任何一个地方。在历史上这个圆盘被称作“尼普可夫圆盘”,这也是世界电视史上第一个专利。不过,虽然尼普可夫设计出了电视机的原理,但他却没有造出一部电视机来,甚至连一个模型都没有制造出来。

看完报道,贝尔德受到了很大启发,他决心要完成电视机的制造。于是,他辞去工作,卖掉仅有的一些财产,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一心一意地开始研发电视。

研发的时候,一个朋友告诉他:“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图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贝尔德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根据尼普可夫的理论和马可尼的无线电原理,开始了电视机的组装工作。

要想真正把脑海里的设想变成现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待在小屋里,几乎足不出户。虽然深受疾病困扰,但他仍顽强地工作着,饿了吃面包,困了就和衣稍稍休息一会儿,稍微有一点钱先去买设备,实在买不起设备了就用旧箱子、捡来的电线等代替。

就这样,在1924年的一天,贝尔德终于成功地完成了电视机的制造工作。尽管这台电视机看起来跟一堆破烂没什么区别,但是它能将画面清晰地传送到另一台接收装置上,虽然距离只有三米,可这也足以让贝尔德激动万分。

为了让图像传得更远,就必须加大电压。贝尔德想了一个“土方法”,把几百只手电筒连在一起,这样得到了2000伏的高压。可是在操作过程中,贝尔德一不小心碰到了一根连接线,巨大的电流瞬间把他击倒在地。不幸之中的万幸,贝尔德只是烧伤了一只手。

这个事故让一个记者得知了,他把贝尔德的发明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了出来。一家百货公司的老板看到后找上门来,表示愿意资助他的发明,条件是定期在他的商店前演示这个新奇的发明,以此招徕顾客。走投无路的贝尔德答应了老板,但是第一次表演,观众就对模糊不清的图像失去了兴趣,纷纷骂贝尔德是个骗子,老板见状便撕毁了合同。

贝尔德又一次陷入了穷困的境地。因为总是付不起房租,房主威胁他说:“你如果再不交房租,我就把你的破烂连同你一起扔到大街上。”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张500英镑的汇款单。原来是远在家乡的堂弟知道了他的状况,特意支援他的。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喜出望外的贝尔德立即买来设备,继续艰辛的实验。终于,在1925年,他成功地将一个木偶的图像,通过镜头,发到了隔壁的接收屏幕上。

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第一次公开播送了他研制的电视系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电视机诞生的日子。

知识加油站

看电视时,距电视机2.5~8米远为宜,其高度要略低于眼睛视平线。当然,还应当注意不能把电视机放得过斜。看电视时,超过一个小时就应当稍加休息,最好能闭眼休息一会儿。另外,看电视时室内应保持一定的亮度。

读故事长知识

贝尔德发明电视机的过程可谓是费尽周折,备受打击。疾病、贫困、失败……所有这些都没有压垮他,最后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电视机。其实,很多人也有很好的想法,但最终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大多是那些敢于实践并且坚持不懈的人。付出了,有时不一定会得到收获,但是不付出,注定不可能得到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