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农业种植兴趣浓厚

对农业种植兴趣浓厚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思诚没有立即去喊他,他想看看儿子究竟要干什么。那棉花是徐思诚辛辛苦苦一手种植栽培起来的,很是不容易,怎么能容得儿子任意毁坏!徐思诚没有再批评儿子,他觉得儿子还真是个有心人,知道向阿康伯学习种棉花的经验。徐思诚看儿子对农业劳动和农作物种植感兴趣,就不再每天都把儿子关在屋子里读书了。在实践中,徐光启学到了不少的农业种植技术,并且对此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

徐光启的父亲叫徐思诚,原是商人出身。由于他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大。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他家失窃,多年辛勤经营获得的财产,一夜之间被盗贼洗劫一空。他家破产了,商店只好关门。

当时,徐光启兄弟姐妹年龄都还小,一家人光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家庭生活是不成的,从年轻时就经商的徐思诚,不得不学着做些农活,种点儿棉花、蔬菜什么的,以补贴家庭生活的费用。

徐思诚从前半生坎坷的经历中体会到,经商固然能赚些金钱,但要冒很大的风险;务农倒是比较平稳,但收入菲薄,且相当辛苦。因此,他认为,要使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还是要走读书做官的道路。他和妻子每天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在徐光启刚到读书的年龄,就送他到私塾读书。

徐光启聪明伶俐,读书用功,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不盲从。

有一次,他伏在书桌前做一篇文章。老师出的题目是《民莫敢不敬》,这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里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对统治者不敢不尊敬。光启想来想去,总觉得这句话没有道理,这篇文章没法写。在书桌前坐了一会儿,他就不耐烦了,趁母亲不注意,就偷偷地溜出门外。

正在织布的母亲,一见阿启不在书桌前读书,就叫女儿出去找。

徐思诚听说儿子不在家里好好读书,非常生气,也跟着出去找。

当徐思诚走到房后的棉花地时,发现阿启正蹲在地里,似乎是在全神贯注地观察棉花株上横生出来的一根枝条。徐思诚没有立即去喊他,他想看看儿子究竟要干什么。

徐光启没有发现父亲的到来,端详了好一会儿之后,他伸手把那棵棉花顶尖上刚刚长出的嫩芽给掐了下来。那棉花是徐思诚辛辛苦苦一手种植栽培起来的,很是不容易,怎么能容得儿子任意毁坏!他不由得怒气冲冲,声色俱厉地喝道:

“阿启,你过来!”

徐光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立即走过去,迅速地站在父亲的面前,两手下垂,战战兢兢地问道:

“父亲,叫我有什么事?”

“什么事?你为什么不在家里好好读书,而跑到地里来毁坏我的棉花呢?”父亲愤愤地责问道。

徐光启感到莫名其妙,辩解说:

“父亲,没有呀。我没有毁坏您的棉花呀。”

“什么,没有?我亲眼看见你把棉花顶上的嫩芽给掐掉了,你还敢犟嘴!”徐思诚狠狠地训斥道。

听父亲这样一说,徐光启不禁觉得好笑,忙对父亲解释说:

“父亲,您误会了,我没有毁坏棉花。您听我说,现在快到立秋了,新长的枝子是结不出棉铃的。棉花已经有两尺多高了,如果再让它往上疯长,继续分枝生叉,只能是白白浪费养分。把棉花顶尖上的‘冲天芯’给掐掉,省下来的养分就可以供下面快要成熟的棉铃充分生长,棉铃长得大,收获的棉花才会更多。”

徐光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说得头头是道,徐思诚觉得似乎还有道理。但他又担心掐掉“冲天芯”会损伤棉花,于是说:

“要是真的把棉花给弄死了,我可不饶你!”这尽管还是训斥,不过声调变得缓和多了。

徐光启看父亲还是不大放心,就如实告诉父亲说:

“这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是向阿康伯学来的。阿康伯去年种的棉花收成比我们家好很多,我去问过他,他告诉了我这个掐‘冲天芯’的经验。”

阿康伯是当地很有经验的老农。听儿子这么一说,他放心多了。他从内心感到是自己理亏,刚才对儿子的批评和训斥是没有道理的。

徐思诚没有再批评儿子,他觉得儿子还真是个有心人,知道向阿康伯学习种棉花的经验。既然事实证明是自己误解了儿子,他于是当面肯定表扬说:

“儿子,是你做得对。刚才阿爸错怪你了。”他不但不训斥儿子了,还和儿子一起掐掉棉花上那些新长出来的“冲天芯”。

徐思诚看儿子对农业劳动和农作物种植感兴趣,就不再每天都把儿子关在屋子里读书了。在读书学习之余,经常让儿子到菜园里帮他种菜,到田地里帮他种庄稼。在实践中,徐光启学到了不少的农业种植技术,并且对此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