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稀老人的兴农梦

古稀老人的兴农梦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怀揣着自己退休10年来到38家农业公司打工做规划设计积蓄下的资金,老人开始在团结乡书写变2500亩荒山为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兴农故事。老人风趣的比喻和坚定的信念让我越来越理解了他的兴农梦,那是一个稳固国家基柱的伟大梦想,这个梦需要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农业科学家用科技去引领,还要靠一个又一个的三农人去共同实现。
古稀老人的兴农梦_云南故事:我的中国梦

高 雪

2009年春节过后,昆明市团结乡龙潭小村的一片荒岭在骄阳的炙烤下蒸腾着热气。

山岭在炎炎午后显得格外静寂。一位白眉老人,身穿一件蓝布衣,脚裹一双解放鞋,头顶烈日,脚踏泥沙,手举锄耙,躬身弯腰在开垦着荒地。明晃晃的太阳照在那蜡黄且布满皱纹的脸上,映出了他沧桑却坚毅的面庞。他挥动着锄把,汗珠顺着斑白的鬓角落进了刨开的沙土里。

这是一片2500亩的荒地,老人要在这建起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与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要将2500亩荒地变为蕴含着高科技,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高质高效农业园,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件难事,对古稀老人而言就更难了。

老人的儿女劝他:“爸,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苦了一辈子,就在家歇歇吧。”他却摇摇头,摆摆手,倔强地说:“歇着?不可能!我就是喜欢农业,也不服老,我还要为农业做很多事的哩。”

翻开一页页泛黄的履历,我才得知,这个倾情于农的老人原是昆明市农校校长李自禄,现年79岁的他早已在云南农业发展史乃至中国农业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一笔:33年前,他的改革之举让在全国376所农校中排名倒数第一的昆明市农校一跃成为全国第四;他参加过4个农业国家级课题研究,出版过4本农业专著,撰写过150多篇农业论文,输送了4万多学生;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获中华农科教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业绩先后被收入《共和国英才的摇篮》、《中国农林牧专家辞典》、《云南专家学者辞典》等辞书。

这个在科学的海洋探求真知,一生默默传递知识的薪火,把汗水和智慧化为阳光,照亮农业发展前进道路的老人,之所以在古稀之年仍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专注田畴,是因为60多年前,他曾立下一个誓言:要学农、爱农、一辈子为农。我从其口中得知他建农业观光园也是想在迟暮之年再圆一个“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子,做农民致富得力助手”的兴农梦。

2009年,怀揣着自己退休10年来到38家农业公司打工做规划设计积蓄下的资金,老人开始在团结乡书写变2500亩荒山为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兴农故事。他带领工人开垦荒地、修凿水渠、架设电线、规划园区、兴建沼气池,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园区基础建设。

老人的愿望是把这个园子办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标准园,引领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商业化、产业化。他秉持“创意农业、美的农业、观光农业”的理念,坚持“高科技、高文化、高艺术、高品位、高效益”的原则,把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与现代化生态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创园初年,当地农民就已实现年收入的三倍增长。

2011年,中国老科协第三次服务“三农”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昆明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团结乡现代农业观光园,大为感叹。听了李自禄关于“种植、养殖+观光+度假+休闲=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模式”的解说后,大家极为赞同,全场掌声雷动。

如今,2500亩荒山变成了瓜果遍地、鸡鸭成群,一片生机勃勃的现代科技农业园,种植蔬菜300余种,观赏瓜200余种,水果16种,还有各类珍惜奇特物种和野生菌,养殖家禽数千只,大河乌猪百头。

果园、菜园、养殖场、观赏园……每一个角落无不闪耀着科技和智慧的火花。瞧!果园里喷洒的液体氨基酸肥、菜园里的有机蔬菜、养殖场内的生物发酵床、观赏园里运用生物遗传技术培植的重达168.6公斤的云南第一大南瓜……点点滴滴都是老人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看!园内姑娘和小伙们笑盈盈地采摘着成熟的瓜果,一片片、一筐筐、一车车的瓜果,一株株、一束束、一簇簇或绿、或红、或紫的色彩,与年轻姑娘和小伙子们的笑声连成一片,交相辉映,这一切,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融入科技的农业独有的魅力。

缠缠绕绕的瓜蔓、郁郁葱葱的蔬菜、吱吱喔喔的鸡鸣……把老人拴在了园子里。他每天都住在园子里,天刚蒙蒙亮便起床,在园里要忙活一天。一双雨鞋,满身泥土,双手布满老茧,一点儿也看不出教授、知识分子的模样。作为2500亩观光园的园主,他没有任何代步工具,进城一趟得步行好几里地到团结镇乘公交,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投到园子的建设和技术的引进上。

在致力于观光园建设的同时,老人还牵头成立了云南省农业标准园建设协会,集政府、科学家、企业家、农村干部和农民“五股力量”来探讨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将来谁种田、怎样种好田的问题,甘当探索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子的试金石。

提起种田,老人问我:“你知道386199部队吗?”我疑惑地摇头,一脸茫然。老人说:“38是指农村妇女,61就是农村留守儿童,99是村子里的老年人,如今就是他们在种田?这样一群人怎能种好田?还有10076部队,一根扁担,两个粪桶,一把镰刀,一把锄头,这样的原始耕植方法,产量怎么能上得去?”说话时眼神中流露出的焦虑体现了一个农业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

在他看来农业要发展,要进步,就要充实种田者的队伍,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摆脱传统小农经济思想和传统耕种模式。他说:“农民要致富还是得回农村,农村的年轻人总不能一辈子在城里打工,我们致力打造农业标准园并希望在全省、全国推广,目的就是要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回归土地。”

老人风趣的比喻和坚定的信念让我越来越理解了他的兴农梦,那是一个稳固国家基柱的伟大梦想,这个梦需要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农业科学家用科技去引领,还要靠一个又一个的三农人去共同实现。

站在用科技培育的硕果之下,聆听着老人宏远的构想,我脑海中不由地闪现出这样一首诗:鞠躬尽瘁为三农,丹心不改;满头白发为农生,雄心不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