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发育与自理训练

心理发育与自理训练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但应关注新生儿的生理发育与智能开发,还要重视新生儿的心理发育。研究证实,从新生儿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给宝宝以亲情的爱抚,有培养孩子良好情绪的作用,可促进心理健康发育,这对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重要。这就是宝宝所谓的“心理行为”,对了解宝宝的内心思想与成长发育是有帮助的。有的说,宝宝的个性与母亲孕期的环境、生活方式、母亲的性格行为有关,但却说明了宝宝的心理发育与个性的不同。

心理发育与自理训练

我们不但应关注新生儿的生理发育与智能开发,还要重视新生儿的心理发育。经研究,新生儿不但有令人惊奇的行为能力,还有神秘多变的心灵世界。研究证实,从新生儿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给宝宝以亲情的爱抚,有培养孩子良好情绪的作用,可促进心理健康发育,这对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重要。

宝宝的行为发育

宝宝一出生,就拥有了心理行为。这是由于除了一般的神经学或反射性行为,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外,新生儿还需要具备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宝宝能力特点

新生儿行为的质量高度取决于宝宝当时所处的唤醒程度。一个完全正常的宝宝在出生后l~2小时,一般都可以在安静的觉醒状态下度过较长的时间,这就说明了新生儿也有心理意识。

从出生时起,宝宝即有对客体发生视觉固定的能力,并能对客体的运动进行追视。并且,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够视觉扫描,其中对人脸特别感兴趣。在以后的几天中,宝宝以这种行为耗费的时间大约为一天的10%。

“适应反应”,是宝宝心理活动的表现,是指婴儿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某些行为。

当一些新的刺激抵达听、视及其他感觉系统时,宝宝会变得较为警觉,或者有所活动表现,此时自发性运动会受抑制,宝宝的头可朝向刺激方向转动,并且会伴随心率加快等一些生理方面的改变。

当个体对这种刺激逐渐适应时,宝宝的心率跳动则会减慢。如果又出现一个完全陌生的刺激时,其心率又加速。但当这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则又发生了习惯性适应。这就是宝宝所谓的“心理行为”,对了解宝宝的内心思想与成长发育是有帮助的。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宝宝的发育情况,是值得提倡的。

宝宝心理行为分析

把观察到的宝宝行为综合在一起加以分析,可以从4个方面了解的心理行为:

相互作用的过程:视觉、警觉、安抚等。

动作过程:肌张力、动作的成熟、防御反应、口与手的运动、一般活动水平、反射行为等。

生理调节:对亮光、铃声、格格声、针刺的习惯形成。

对刺激的反应:震颤、皮肤色泽变化、惊吓反应等。

根据这些分析,可以找出宝宝行为功能上的缺陷,评出正常行为的水平和质量,分析损伤、药物及其他干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并能预测宝宝将来的发育和功能。所以,是相当重要的。

宝宝的个性与情感发育

宝宝也拥有情绪与情感能力,并且往往将自己的心理感想表达十分强烈,比如哭闹的时候,就能很明显地让人感觉到他心里十分不高兴。

个性心理

宝宝的心理发育有4种状态:潜意识作用、模仿能力、情绪、情感及个性体现。

研究发现,胎儿在母亲体内有的爱动,有的不爱静,在出生之后,立即就会发现他们在个性上的差别。

有的宝宝一出生,就表现得十分安静,其睡眠时间很长,肚子不十分饿时就不会醒,当饥饿时就会吃奶,吃完后又睡,基本不怎么哭闹。

有的宝宝,对外界刺激相当敏感,有一点声音就会醒来,有时不饿也会不停的哭闹,仿佛有谁惹着他了似的。

由此可见,宝宝的个性综合起来可分为活泼型、安静型和中间型,3种心理行为。

有的说,宝宝的个性与母亲孕期的环境、生活方式、母亲的性格行为有关,但却说明了宝宝的心理发育与个性的不同。

情绪、情感

在心理学上,情绪是活动时的兴奋心理状态,是较原始简单的感情,较短暂而外显;而情感则是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属高级复杂的情绪,持续时间长而不甚外显。因此,外界环境往往对情绪有较大的影响。

有很多宝宝,由于出生后不宜适应外界环境,而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之中,往往对什么都表现得非常不满;有的宝宝情感反应能力很强,出生后早期就可表现出情感活动,譬如吃饱了就会很安静;饥饿或尿湿后就表现出不安或苦恼等。

宝宝情绪与个性培养

妈妈与宝宝的密切接触、语言的交流会使婴儿感到安慰、舒适和愉快。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依恋质量,对宝宝以后的性格、智能的发育有很大影响,而宝宝对妈妈的信任、安全感,可使孩子长大后对人有信任感、对自己有信心,而且还能结交良好的人际关系。

反之,如果不注重宝宝的心理发育,妈妈不注意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那么宝宝长大一些后就会出现不善于与别人相处、孤独、少言寡语,并且不能很好的面对现实等,一些比较消极的心理表现。

宝宝奇妙的模仿能力

宝宝具有奇妙的模仿能力

通常,当宝宝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会目不转睛地望着妈妈看,这时与孩子面部的距离保持在20厘米,让宝宝直接注意妈妈的脸,然后妈妈伸出舌头约20秒,反复伸舌6~8次,然后停止。

这时,如果宝宝继续看妈妈的脸,他也会在嘴里移动自己的舌头,开始时向一侧面额移动,20~30秒后,舌头将慢慢出现在嘴边,有的甚至还会将舌头伸向嘴外。

这个举止说明宝宝在心理活动的作用下,已经具有模仿能力。

心灵交流促进宝宝心理发育

不要忽视宝宝的心理发育,健康的心理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妈妈的抚慰就是宝宝的心灵鸡汤,多与宝宝进行心灵的交流,可以使他快乐地成长。

宝宝能力特点

在宝宝情感的反应中,对妈妈的依恋是很突出的。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二周就能够分出人的语言和其他声音,喜欢听有节律的声音,喜欢让妈妈抱着吃奶;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就会有一种安全的感觉。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在平时,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常被妈妈抚摩及拥抱的宝宝,往往显得性格温和,安静、听话,因此妈妈的爱抚与心灵的交流是宝宝心理健康的良药。

多与宝宝对视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对于小宝宝也是如此。在宝宝的大脑有上千亿的神经细胞渴望从窗户进入信息。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小宝宝最喜欢看妈妈的脸。有资料表明,受妈妈关注多的孩子心理安静且易笑,这为形成好的性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与宝宝说话

小宝宝的耳朵是他的第二个心灵的窗户,悦耳的声音是宝宝心灵快乐的源泉。

当小宝宝一觉醒来时,妈妈若能在宝宝的耳边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并温柔地与其说话,如“宝宝饿了吗?妈妈给你喂奶奶好吗”;“宝宝尿尿了,妈妈给宝宝换尿布啦”。

这时,宝宝听到妈妈柔和的声音,会把头转向妈妈,脸上露出舒畅和安慰的神态,这就是宝宝对妈妈声音的回报,也是他心理愉悦的表现。

经常听到妈妈亲切的声音,能使宝宝感到安全、宁静,亦为日后良好的心境打下基础。

多给宝宝温柔地抚摩

皮肤是小宝宝的第三个心灵的窗户,更是他感觉外界的重要器官。

皮肤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是大脑的外感受器。温柔的抚摩会使关爱的暖流通过爸爸妈妈的手,默默地传递到宝宝的身体、大脑和心里。

这种抚摩是一种神奇的安慰,不但能滋养宝宝的皮肤,并可以在宝宝的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从而对宝宝的智力及健康的心理发育起催化作用。

宝宝自理能力训练

宝宝的自理能力要从小训练。

宝宝能力特点

我们知道,小宝宝初到世间,一切都不适应,饿了要吃,大小便要处理,不如意要哭,什么都没有个规律。

这种状态会持续到4周左右,这时宝宝的生活便渐渐趋向规律化,此刻就可以试着把大小便了。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训练的方法,在于大人的估计,在你本着宝宝就快要排小便了,提前进行。这时,拿过便盆,抱起宝宝做好排便的姿势,在嘴里发出“嘘”的声音,以促进让宝宝排小便。以后,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到满月时宝宝差不多就懂得排大小便了。

此外,把便时还应注意,抱宝宝的姿势要舒适,切忌头胸贴在一起影响呼吸,抱起时应将双下臂紧贴宝宝的背部,使身子略向后倾。并且,一次把便时间不宜过长。

培养有规律的大小便习惯,既锻炼了宝宝膀胱括约肌能力,又为妈妈解除了许多育儿烦恼,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