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有话说

孩子有话说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能够创造更多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中,有一条就是倾听。小斯宾塞兴致勃勃地说,斯宾塞也会饶有兴致地听,尽管他有时也会很忙,需要静下心来想些事情。所以,父母应允许孩子适度地发泄不良情绪。家长应该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孩子,维护他的尊严,培养他的爱好特长。

真实案例:

12岁的铮铮平时喜欢听电台里开心类的节目,每天到了节目时间,不管作业写没写完,他都要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他还喜欢看一些课外书籍,有空的时候就会捧着看,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也忘记了还要考试。由于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铮铮的成绩下降了。

一般家长的反应:

“平时让你少听收音机,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你就是不听。看看你现在的成绩,你还有脸再听下去吗?”爸爸见铮铮不说话,更加生气了,不由分说将孩子的收音机狠狠地摔在地上,还把他的课外书撕得粉碎。

比打骂更有效的方法:

看着默默收拾的铮铮,爸爸又后悔了。他夺过摔坏的收音机,一边修一边跟孩子说话。收音机修好了,铮铮也终于向爸爸说了心里话: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很少跟他说话,他感觉很闷,所以才喜欢听节目、看课外书。而且他会把那些有趣的节目记下来说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因此也很喜欢他。爸爸妈妈从此开始主动跟铮铮交流,与他谈他喜欢的节目和书,听他说各种有意思的事。铮铮越来越喜欢跟父母聊天,也愿意听他们的话,在父母的引导下,铮铮学习更刻苦了,成绩也有所提高。

教养心得:

打断孩子的话是很不“绅士”的行为,只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粗鲁和自己的不被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学会倾听孩子讲话是交流的基本要求。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能够创造更多与孩子交流的机会。

英国教育理论家赫伯特·斯宾塞笔下的主角小斯宾塞在快乐教育的氛围下成长、学习,17岁的时候就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而其他所有在斯宾塞教导下成长的孩子也都成了各个领域的翘楚,成了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大律师等。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中,有一条就是倾听。例如小斯宾塞喜欢在吃晚饭时和爸爸说发生在他周围的所有的事情:哪个同学被老师表扬了,哪个同学被老师惩罚了;他在田野里发现的蝴蝶开始飞舞了;同桌的乔治在女同学的书桌里放蟾蜍……小斯宾塞兴致勃勃地说,斯宾塞也会饶有兴致地听,尽管他有时也会很忙,需要静下心来想些事情。

专家解读:

“请不要对我大喊大叫。你对我喊叫只会减少我对你的尊敬,同时也教会了我喊叫。”

狂躁只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体验到不快乐的感觉,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和承认感,对父母的教育就会感到困惑和抵抗。不要总是大声地向孩子发号施令。换一种语气,比如提出请求,而非发出命令,孩子会更心甘情愿地承认错误,并保证改正。声音静了,心就近了。家长应该试着减小音量,消除紧张和冲突的空气,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请妈妈不要再骂我是笨猪,我很生气很难过。”

孩子需要的是在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一个包容和理解的妈妈,而不是出口伤人的妈妈。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因为孩子某方面的不足而生气,并且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不是父母的出气筒,要对孩子适当地温柔一点,相信你的孩子能做很多事,而不是越俎代庖,让孩子失去许多学习的机会,却反过来批评孩子“笨”。

“请让我尽情地用哭泣释放委屈和压力。”

家长习惯于培养男孩子的刚强,所以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他:“不要哭!再哭我就打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就连大人也有心情落入低谷的时期,何况是弱小的孩子?如果孩子被压制着不能释放不良情绪,就很难拥有一颗快乐的心。这时的孩子,表面也许平静了,内心却隐藏着更大的恐惧——“爸爸妈妈也不理解我,还有谁能理解我呢?不能再哭了,否则爸妈会不爱我,还会打我。”在这种情绪主导下的孩子,家长很难与其亲近。所以,父母应允许孩子适度地发泄不良情绪。

“请不要用暴力限制我的兴趣和自由。”

孩子的纯真天性,决定了他们喜欢许多新鲜事物,喜欢在家里蹦蹦跳跳。而家长又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甚至用打骂的手段让孩子明白“只有规规矩矩才是乖孩子”。如此限制孩子往往让孩子无所适从,只能被动服从父母的命令,久而久之就会缺乏主见和热情,这样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很难取得很大的成绩。家长应该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孩子,维护他的尊严,培养他的爱好特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