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有些家长言教的效果不够理想

为何有些家长言教的效果不够理想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有些家长常常抱怨:“我们对孩子可没少教育,嘴都磨破了,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效果不够理想。”除了社会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家长自身素质和身教原因之外,仅就家长言教方法而言,以下几点不能不说是造成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这样做的结果,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造成他们极大的反感情绪,甚至会逼得孩子走上绝路。

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有些家长常常抱怨:“我们对孩子可没少教育,嘴都磨破了,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何在?究其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家长自身素质和身教原因之外,仅就家长言教方法而言,以下几点不能不说是造成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

(一)用“数子十过”来代替讲清道理,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少家长喜欢采用数落孩子若干过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似乎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不是“没出息”,“你太笨了”;就是“你太糟了”;“太不争气了”。同样的过错,不知重复数落多少遍,唠唠叨叨地没个完。在这些家长看来,好像只有这样做,才是对孩子的深切爱和高度负责。这样做的结果恰恰相反,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越是唠叨,孩子心里越烦,左耳听了右耳忘,甚至与家长对着干。

(二)用“训诫挖苦”来代替以理服人,致使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受到严重挫伤

有些家长不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谈,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是以家长自居,居高临下,以势压人,动不动就进行“训诫挖苦”,似乎孩子是我生的,说轻说重都是为了他好。家长是天然的绝对真理的代表,孩子就是要无条件地听家长的。而此时的孩子只能盲目地听从接受,不能有丝毫的解释、说明和申辩,更不能有不同意见。这样做的结果,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造成他们极大的反感情绪,甚至会逼得孩子走上绝路。

(三)用“空洞说教”来代替以情感人,致使孩子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我们的孩子多处于少年儿童时期,他们喜欢家长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语言来对其进行说服教育。但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用一些空洞干瘪的语言、平庸僵化的说教,给孩子讲一些空话、大话、套话,致使孩子听后昏昏欲睡,茫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谈不上“入耳入恼入心”了。长此下去,只好做家长的你讲你的,做子女的我听我的,听得进就听,听不进就不听,因而导致家长言教效果事倍功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