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董建华临证心得

董建华临证心得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揭示了肝在高血压病中的主导作用。若身心过动,或情志郁勃,使肝失疏泄,气机郁阻,则气郁血逆,而使血压陡升。肝郁上冲,气血逆乱使血压升高。方中以疏肝药与降逆药相结合,使气调血和,血压恢复常态。3.清肝泻火 高血压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但验之临床,情志过极,肝郁化火,上扰清窍而使血压突然升高者并不少见。此多为高血压的慢性过程,血压的特点是居高不下。血压下降后改为滋补肝肾法。

1.疏肝降逆 肝为厥阴风木之脏,主疏泄而喜条达。“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揭示了肝在高血压病中的主导作用。若身心过动,或情志郁勃,使肝失疏泄,气机郁阻,则气郁血逆,而使血压陡升。《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所云:“肝病头目眩胁支满”,论述了肝郁致眩的病机及症状。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心烦易怒,两胁胀痛,嗳气频频,善太息。头痛、两胁胀痛是辨证的眼目。肝郁上冲,气血逆乱使血压升高。治当疏肝降逆。常用白芍、枳实、青皮、香橼皮、佛手、广郁金、钩藤、旋覆花、赭石、生牡蛎、生龙齿。方中以疏肝药与降逆药相结合,使气调血和,血压恢复常态。董师擅用赭石、珍珠母、生龙齿、生龙牡等金石介壳类。特别是赭石重镇降逆,屡用屡效。兼热加黄芩、苦丁茶;恶心加半夏、竹茹;胁痛明显加川楝子、延胡索。

2.镇肝豁痰 中医素有“无痰不作眩”之说。脾虚聚湿生痰,未必出现眩晕,只有肝气挟痰上冲,痰气交阻,气血逆乱才会导致血压升高。临床表现为头重眩晕,耳鸣重听,胸脘痞闷,泛恶呕吐,食少纳呆,形体多胖,舌苔白腻,脉弦滑。头重,舌苔白腻是辨证的眼目。痰随气逆。治当镇肝豁痰。常用赭石、旋覆花、石决明、钩藤、黄连、半夏、瓜蒌、陈皮、茯苓、白术、石菖蒲、远志。方中以镇肝药与豁痰药相结合,平肝定志,化痰通络。痰热加夏枯草;胸闷加薤白、川芎;耳鸣加珍珠母;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草

3.清肝泻火 高血压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但验之临床,情志过极,肝郁化火,上扰清窍而使血压突然升高者并不少见。临床表现为头痛目晕,面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有力。面赤,口苦,舌红苔黄是辨证的眼目。治当清肝泻火,釜底抽薪。常用钩藤、菊花、黄芩、苦丁茶、龙胆草、白芍、木贼草、夏枯草、牛膝、生石决明。全方集大队清肝泻火之药于一炉,降压效果明显。高血压患者平素尽管有肝肾不足,此时肝郁化火,若抱守滋水涵木,养阴平肝,过于柔静,只有清肝泻火,血压方可回降,尔后滋肾凉肝可获全功。

4.平肝潜阳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相济,精血互生,故有“肝肾同源”之说。若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则肝阳上扰,血压升高。此多为高血压的慢性过程,血压的特点是居高不下。临床表现为心烦少寐,面红潮热,头晕耳鸣,口干,腰膝酸软,健忘,舌红少津,脉弦细。心烦少寐,舌红少津是辨证的眼目。治当平肝潜阳。常用:生石决明、生牡蛎、灵磁石、钩藤、地龙、白蒺藜、白芍、生地黄、牛膝、苦丁茶。眩晕明显加天麻;口渴明显加玄参、知母;失眠加炒酸枣仁、丹参。血压下降后改为滋补肝肾法。常常药用:枸杞子、生地黄、熟地黄、墨旱莲、女贞子、当归、白芍、苦丁茶、牛膝、五味子、杜仲、山茱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